-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心得)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物理论文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兴趣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更是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灵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思维发展、智力开发的巨大推动力。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积极探索、思维,就能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排除学习过程中的阻力去发奋学习,探索科学的奥秘。 在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至关重要的条件。甚至对于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发展也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那么,如何在农村中学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根据长期从事教育教学一线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我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提升初中物理入门课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很强。进入第一课课堂的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对教材内容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科学之旅》是初中物理课堂的开篇,上好这一课,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力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以便使全班或者尽可能多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出现一个爱科学、爱学习物理知识的好势头。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遵循三条原则:不讲学生容易看懂的内容;给学生进行必要思考的机会;适时地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引导,避免学生放任自流。 从三个方面努力: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认识、探索讨论,帮助他们解惑释疑,获得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分析、归纳、比较、推理、判断等方法去进行学习活动。 采用“读、做、练”相结合的方法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勤思考、勤动手、勤训练的学习兴趣。“读”:就是启发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科学之旅》这一部分的教学中 ,我们首先要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物理学研究的是什么?”、“物理学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 、“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学知识?” 等问题来阅读教材,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就是做好实验,怎样才能上好《科学之旅》这一课,做好演示试验和学生小实验是关键。除了课本上提供的实验外,我们还要多准备几个精彩的实验。如“在墨水瓶下面快速抽纸条”、“让两张纸竖直下垂,往中间吹气”、“ 吹肥皂泡”、“烧瓶吞鸡蛋”等等。我们边讲边实验,通过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几个小实验,如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实验,可用塑料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后吸引纸屑,“贯性实验”, 把墨水瓶放在纸条上,然后迅速抽去纸条而墨水瓶不动等等,这样,学生通过自已的实验过程,更加激发了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愿望,使他们一开始接触物理知识就喜欢上物理这门课程了。 二,强化探究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探究性、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得出来的。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他们会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的愿望。我们的责任就在于要正确恰当的组织和安排好各个物理实验, 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材中的实验主要安排了下面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根据大纲规定编写的学生分组实验,即教材中实验探究内容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和操作技能。我们在安排和指导学生的分组实验时,要根据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搭配分组(如“男女生搭配”、“尖子生与后进生搭配” 等等),促使每个学生都必须自已动手、独立操作、独立思考, 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第二类,是穿插在各个章节中的实验,即教师演示实验,在教材中,此类实验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学生学好物理知识也具有巨大的影响。由于此类实验受到各种条件(如实验室光线、仪器的精密度、观察方向、观察距离、观察者本人因素等)的影响 , 致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等观察不清。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做这一类实验的时候,要尽量地放慢实验的节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来到讲台上观察),同时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要尽可能地讲解清楚,以便能使绝大多数的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理、实验中用到的器材、实验的步骤顺序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第三类,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习题,这类习题是针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影响实验结果及实验现象的因素等而专门设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对实验的掌握而设置的。有些习题学生很难从理论上认识和说明,即使老师从理论上说明了,学生也不会完全信服。如果改用实验的教学方法,甚至让学生亲自参加实验体会,其现象就一目了然。例如: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时,通过演示实验,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把物体放进水中后,量筒中的“水的体积比原来增加了”,这个“增加的部分就是待测量固体的体积”, 然后再从理论上阐述为什么水面会上升,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类,是每一章后面“动手动脑学物理”中都有的一个或两个小实验、小制作。这是检验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已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 , 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途径,对此类实验我们要认真地组织和指导,让学生独立或以实验小组来完成,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翱翔。 三,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以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心灵培育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引路人,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亲重的作用。除了在教学中用合适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对稳定学生的学生兴趣,产生热爱本学科的感情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语言生动严谨、形象风趣、举止文明优雅、教学认真规范、板书条理有节、作业布置注意科学性,在教学活动和学校生活中处处起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对于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的稳定有其它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作用。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语言杂乱无章、枯燥无味、教学胡乱无序、板书潦草无节,在教学活动和学校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就会使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要靠培养,也要靠熏陶和感染,在这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往往是教师。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年级的学生会因为智力水平、家庭环境、认识结构、学习氛围等差异,造成学习成绩的层次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要注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抓紧差生的转化工作。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运用情感因素,课堂上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答对了, 用“你回答得很好 !”、“你回答得真行!”、“好极了 !” 等鼓励性的语言给予热情鼓励,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稳定学习兴趣;即使回答错了,也要给以激励,切忌讽刺、挖苦,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这样,那些所谓的“差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会更加浓厚,成绩会逐步上升。 四,建立竞争机制, 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每一个学生都期望自己是班级里最优秀的,这是中小学生的心理愿望。“争强好胜” 是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经常运用鼓励竞争的手段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各个学习小组之间互相比较,开展竞赛活动,对优胜组进行及时的表彰、奖励。如在每一章节学习结束之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定量的素质训练题,正确率高的为优胜组。这样做,对激励学生的小实验或小制作的效果特别明显,制作合理的在班里展示,制作得好的还收集到实验室里展示并给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这样做的结果是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能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倍增。 五,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才开始全面的接触物理知识,但是这种知识是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应用和体会到了的,这对于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是有良好的基础的。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研究的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了某种成功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相机地鼓励、诱导和点拨他们,帮助他们获很学习的成功。 当学生想独立地探索某一知识时,我们应该注意给予鼓励和支持。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我们最好不要直接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 而是启发和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让他们自已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一旦获得成功, 学生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感觉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在探索成功的喜悦中对物理知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特别是自卑泄气的时候, 我们要及时地给予点拨、诱导和引导, 使他们跳一跳就摘到果子,使学生走向成功。而一次成功所产生的兴趣,又往往能推动第二次乃至更多的成功,从而形成一个成功——激发兴趣——再成功——再激发生趣的良性循环,从而形成稳定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好物理知识创造良好的心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