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得)之生物课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心得)之生物课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究

生物论文之生物课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究 ‎ ‎  小组合作学习被誉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影响力最大,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方式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也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的有效措施,因此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组织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将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民主和谐的教学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去实施小组合作方式呢?通过我自己在课堂上的实践,有以下三点粗浅的认识:‎ ‎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科学合理地设置建立合作学习小组,选好组长。‎ ‎  我们通常以4-6人为小组,划分小组应注意:‎ ‎  a.‎ ‎ 采用异质分组方式即将男生与女生、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学习好与学习困难的学生分到一起。将全班划分为6-8个合作学习小组,各个组在综合能力要做到基本均衡。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学优帮学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创造了小组合作学习公平竞争的机会。‎ ‎  b. 选好组长,动态管理先选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威信高的2名学生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其他同学注意借鉴和学习。一旦其他同学成长起来或过一段时间后,要定期更换组长。这样能激发全体同学的参与热情,避免产生消极情绪和消极学习的局面。‎ ‎  c.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合作学习中,除推选出负责的小组长后。还要选出检查员、记录员和发言人。教师在出示学习目标后,组长分配给每个成员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也可以求助于其他组员。每个组都有专人做详实的记录,专人做展示交流。每个组员各司其职,并将分工定期轮换,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有共同提高的可能。‎ ‎  二、确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展示成果——反馈结果。‎ ‎  1.明确学习任务。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 ‎  2.合作探究。‎ ‎  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工合作,探索交流。在此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教师在科学合理地确立了合作内容之后,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 ‎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刚布置完合作学习任务,学生马上就聚在一起探讨、交流,这样,学生首先缺少独立思考的过程,对问题了解不够深,浮于表面;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沉默不语;有的学生则脱离主要内容进行探讨,天马行空。合作学习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从多角度去探讨问题,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合作学习前,一定要让学生 进行充分思考、探究,经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组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只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才能避免合作学习时出现的“浮”‎ 于问题表面,而不深入问题实质的现象。所以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但是一个人的见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建立起一种课堂上学习的集体,相互补充,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从而培养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学好知识,打下走向社会从事独立工作或与人合作的基础。‎ ‎  3.交流学习。‎ ‎  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  4、展示成果在学生展示成果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表达与倾听并重,“善于倾听”和“敢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在交流活动中,既不能成为旁听者,更不能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忽略了别人有意的建议。要将说和听有机结合起来,有所倾听,才会有所表达。‎ ‎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能力时,一要训练胆量;二是训练说话文明、仪态大方的习惯。三要训练学生表达时的完整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  倾听习惯的培养要让学生做到一要有耐心;二要虚心;三要用心。这样合作学习就不会出现学生表达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或是不得要领,如坠云雾,优等生在唱“独角戏”,差生变成了“收音机”。‎ ‎  5、反馈结果。‎ ‎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 可以当堂利用小试卷进行抽测或者全班检测。‎ ‎  总而言之,新课程是挑战,同样是机遇,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遵循新课标,联系学生生活,“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提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就能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培养出创新人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