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得)之找寻“三点一线”,凸现课堂实效——浅谈如何提升历史课堂的实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找寻“三点一线”,凸现课堂实效——浅谈如何提升历史课堂的实效

历史论文之找寻“三点一线”,凸现课堂实效——浅谈如何提升历史课堂的实效 ‎ 找寻“三点一线”,凸现课堂实效——浅谈如何提升历史课堂的实效 [摘  要] 射击运动员都明白一个道理:“三点一线正中靶心”,即射击的时候必须要缺口、准星、目标三点一线,使得射击的目标处在子弹发射出去的直线上,这样才能正中靶心,直击目标。笔者以为,历史教师若能找到历史教学的“三点一线”,定能“正中”历史教学之“靶心”,从而真正凸现历史课堂的实效。[关键词]  三点一线   历史课堂   实效[作  者]  陈海和 课堂实效是个既老又新的话题,也是历史教学永恒的追求。何谓“有效”?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界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收获更多、提高更多、进步更快,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与高效呢?每位射击运动员都明白一个道理:“三点一线正中靶心”,即射击的时候必须要缺口、准星、目标三点一线,使你要射的目标处在子弹发射出去的直线上,这样才能正中靶心,达到目标。同样,历史教师若能找到“三点一线”,也一样能够“正中”历史教学之“靶心”‎ ‎。笔者以为高中历史课堂的“三点一线”指的是:找“支点”,确定合宜的教学目标;寻“探点”,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捕“异点”,创设“和而不同”课堂;抓主线,营造和谐的历史课堂。一、找“支点”,定目标记得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课堂教学寻找“支点”,并利用这些“支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支点”之一便是确定合宜的教学目标,并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新课程确立的课程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即三维目标。这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三维目标是三位一、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那么,如何确定合宜的教学目标、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并加以落实呢?下面以《罗马人的法律》这一课为例。首先,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结合。为此,我作如下设计:罗马一个将军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如果你是法官,根据不同的法律,你分别会作出怎样不同的判决?我让学生分别按照罗马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现在的《继承法》来作出不同的判决。这样学生不仅只停留在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上,而且在解决实际案例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不仅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而且注重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其次,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历史学习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本课内容主要讲述古代罗马的法律,看似离我们现实中国非常遥远,其实不然,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拉近古今距离。经过本课学习,学生认识到罗马法律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罗马法律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深入了解罗马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合宜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出发,开口度小,不贪大求全,而要使目标简明集中,这样,课堂定能扎实有效。二、寻“探点”,深探究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是当前课程理论界和课程改革实践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衡量学生能否有效获得“历史营养”的重要标志。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究却名存实“无”——无效、低效。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不管知识的难与易,也不管探究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总之是全盘探究。二是借探究的幌子,一味强调“创生”,使课堂游离课外,任意“生成”。这些摆花架子、形式化的探究是与新课程背道而驰的。因此,找寻合适的“探点”‎ 进行切实有效的探究学习,应该是有效历史课堂的途径之一。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淡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只会带来疲劳。”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营造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探究的氛围,提供课堂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驰骋在自主探究的海洋里,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1.要精心设计问题。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可见,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 ,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问得好,问得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如果我们不能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组织教学,而是漫无目标地“因问而问”,用一个个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转,课堂教学的时间就会在“教师喋喋不休地问、学生照本宣读地答”的过程中消逝殆尽。但许多时候,教师上课课堂提问随意或目的不明(背后是教学目标模糊),或缺少层次性和连贯性,或问题泛化,或指向不清,或缺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我认为问题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适应学生知能水平的原则,难易适中。第二,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并且要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第三、问题要有吸引力,学生对它感兴趣。第四,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感。如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探究题:根据“万隆会议”录像和课文回答:(1)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    ‎ ‎ (2)“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应如何理解?(3)“万隆精神”指的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的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能水平,其中第一、第三个问题属于较容易问题,大部分同学都能解决。而第二个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完成。我认为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能避免天马行空、肆意挥洒的“语无伦次”,也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主动生参与其中,自然也就乐在其中。2.要师生在场。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教师只有充分关注“学生”这个资源的重要提供者,根据学生的真实需要随时作出调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相互砥砺与启迪、共同研究与成长。而探究式性学习的要义就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独立自主地个别探究,通过交流互动、合作探究,经过感知、理解、升华、认同等认知活动,得出前人、他人(或自己)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共享关系,“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对话”就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李镇西博士是这样形象地描述“共享式”教学的:“师生共同进餐,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乐趣。师生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的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地分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而合作探究尤其需要这种“共享”,只有师生在场,师生才能真正 ‎“共享”。如在课堂讨论之前,教师不妨给每组同学发一张合作探究任务单,在合作的基础上分工明确,每组分别选出发言人、记录人、组长等等,这有利于推动生生合作的进行。在讨论时,老师走到学生中去,对学生的讨论加以指导,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善于捕捉瞬息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学生的生成点。如此,合作探究才真正有效有意义。3.要面向全体。课堂要面向全体,使得全班同学都有机会回答问题、都有机会展现自我。要做到这点,教师除了精心设计问题、走到学生中去之外,还要避免出现以下问题:如讨论结束之后,只请一小组中的一位学生发言,而没有顾及到其他同学的探究成果,那么,这位学生的发言是不是组内探究的结果?能不能代表全组的意见等都值得探究。另外,我们能否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展示自己努力探究的成果?我们是否可以让其他同学对所发言的同学加以评价呢?因此,为了让全体学生参与探究,可采取以下对策:⑴讨论前,让个人做好讨论准备,每个人都有话可说;⑵讨论中,组长要尽可能给有差异学生参与的机会,说自己的思考意见,给别人提建议,或点评或补充;⑶讨论后,鼓励说反思体验,或代表小组在全班作交流发言,或让优生作补充发言;⑷探究的问题分出层次难易,让不同差异的学生都有所选择,或干脆放手让其自由选择,这样,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肯定能积极参与。探究式学习不是一言堂的教师霸权,也不是纯自由的学生自主,它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寻找“探点”‎ ‎ ,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自主能力与创造能力的鼓励与真情的呵护,从而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探索、去建构。这样,探究式学习才有可能深入,课堂也才真正扎实有效。三、捕“异点”,创生成《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为一个人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随风倒、随大流,如此才是一个为众人接纳、激赏的君子。正如莲,将要植于淤泥,却又能“出淤泥而不染”,这是莲的“和而不同”之道。笔者以为这也该是历史课堂的“和而不同”之道。在教学过程中,“和”是底线,是共性;而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擦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思维超越教师的预设之外,出现与教师预设不同的想法,这便是“不同”。这“不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结果,是生成性的,是个性。因此,历史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立足于“和”,着眼于“不同”,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异点”,“和而不同”,课堂定会精彩无限,生成无限。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们要善于捕捉“异点”,捕捉“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因势利导,进行“即席创作”,创设美丽的课堂生成。如在《新文化运动》一课中,我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这个知识点的预设如下:师问:什么是新文学,什么是旧文学?二者有什么区别?我们先不急着回答,先来做一个小实验。学生朗读并翻译。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译文:诚实的话不一定动听,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善良的人不会巧辩,巧辩的人不一定善良。聪明人不炫耀自己的渊博,炫耀,自己渊博的人算不上聪明人。生答:亲身体会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因此得出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意义所在,即用比较接近中国口语的白话表达新思想、新文化,才能被广大下层民众普遍接受,同时使得文学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利,利于实现语言与文字、文学更好的统一,利于普通群众的接受,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大部分学生沉浸在我刻意设置的活动体验中,也顺利成章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我也正为自己的预设沾沾自喜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男生:“老师,既然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高中语文为什么还要学习文言文?历史材料题为什么不把文言文进行翻译?既然文言文这么艰涩难懂,我们为什么不抛弃它?”这位同学的提问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鸣,课堂形成了一种对文言文深恶痛绝、誓与文言文作斗争的气氛。而学生“奇思妙想”、“节外生枝”的“出轨”现象,往往就是我们教师应该捕捉的“异点”。此时,老师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因势利导,挖掘即时生效的教育信息?我选择了后者。我调整了预设的环节,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文言文应不应该被抛弃?”此时学生“七嘴八舌”,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我顺势点拨:“‎ 文言文承载着厚重、古老的中华古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创业的艰辛。只看到文言文的缺陷性,忽视文言文在中华古文明发展史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那只能是一种割断历史传承关系的不负责行为。文言文和中华古文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要我们还需要汲取中华古文明的营养,我们也就永远不能拒绝文言文。”接着我再将之升华总结“如果我们完全抛弃文言文,我们就犯了与新文化运动同样的错误——对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否定,具有片面性。”这样不仅倾听了学生的“异点”,解决了学生的疑惑,而且还变“异点”为亮点,推动课堂高潮的到来。       课堂上出现的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异点”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超出教师的预设,但有效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和而不同”之课堂,历史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立足于“和”,着眼于“不同”,及时捕捉课堂“异点”,尊重学生的初始反应,珍爱学生的个性,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历史课堂或许会因为“异点”而生成无限,因为“不同”而精彩无限。这样,学生收获的“历史营养”‎ 也将会更多更丰富。四、抓主线,明线索课堂犹如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一栋雄伟壮阔的楼宇、一曲优美华彩的乐章,如果将它拆分为多少文字、多少粱柱、多少音符,就失去了课堂应有的整体的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主线,使内容得到最佳整合,这是至关重要的。主线是课堂的灵魂所在,设计教学需要明确的轮廓和主线,教师要设计出一条覆盖面广、立意新、有思维价值的线索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课堂若没有主线,那将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也将是无效的。如在《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以“英国在不同时期的政府机构权力变化示意图尤其是以英国国王权力变化”这一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在课堂导入时抛出一个问题: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请思考:上述材料说明当今英王的什么地位?接着让学生带着“英国国王是如何从拥有实权到现在的虚君,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的?”这个问题去学习。在讲授新课时,我分别从英国光荣革命前、光荣革命后、18世纪中叶三个时期的政府机构示意图变化来组织课堂教学,从中学生不难理解,英国的国王从拥有立法、行政、司法权到后来只拥有行政权、到后来成为权力象征。 在落实教学重难点时,让学生根据上述三图中机构权力的变化来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有哪些特点?最后,以实际问题加以思考和应用。我在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时,课堂导入、新课讲授、难点落实、课堂探究、课堂结语等环节,都是紧紧围绕和针对一条主线层层深入展开的,教学流程非常清晰,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显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而无效的课堂教学定是主线不明或思路混乱。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路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 ‎,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主线是课堂的灵魂所在,历史教师要设计出一条覆盖面广、立意新、有思维价值的线索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教学才能给人以和谐的整体美,课堂也就能因为有“线”而精彩无限、扎实有效。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教师若能找寻到历史教学的“三点一线”:找“支点”,定目标;寻“探点”,深探究;捕“异点”,显不同;抓主线,明线索,定能“正中”历史教学之“靶心”,从而使师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从而凸现历史课堂的真正实效。 [参考书目]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2.赵亚夫《历史教育与教师》[M].2004年.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