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论文之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郑广亮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华二中) [摘要]在高中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自制教具如何延续自己的生命力,寻求与新课程的结合点,本文通过笔者自身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实例就“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点,从自制教具辅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感知效率;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去伪求真的精神;自制教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等三个角度浅谈一点经验。[关键词] 自制教具 新课程课堂教学 浙江省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三年多了。相信在这三年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基于电脑和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其大容量和高效率等诸多优势正越来越为广大师生所认同和接受,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万金油。而传统的自制教具则在课堂教学中日渐销声匿迹。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自制教具不但不应被改革所淘汰,且其自身的许多优势非常切合新课改的需求,广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自制教具与新课改的结合点。本文通过笔者自身课堂教学中的实例,就“自制教具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这一点与大家共同探讨。1、自制教具辅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感知效率根据特瑞赫拉(Treicheer)研究人类记忆和感官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到的10%、听到的20%、看到的30%,看到和听到的共占50%。人类五官感知知识的比率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1%和味觉占1%。俗语“百闻不如一见”也正是说明了观察的重要作用。但是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其不可再现性,这一特性限制了历史学科的实践活动。以往的历史课程往往侧重对历史事件的讲述与分析,教师很难通过自制教具这样的媒介,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去形成感性认识,进而去分析和解读相关历史知识。新课程增设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一部分内容,此部分内容融合历史学和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建筑学方面的知识给自制教具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师通过自制教具化抽象的建筑学知识为实物的感知材料,通过引导学生直接观察教具,辅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从而使知识深入浅出,提高课堂的感知效率。例如《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人教版)一课,初次授课时笔者让学生观察教材中雅典卫城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女像柱,提问:“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女像柱蕴涵了雅典先民高超的建筑智慧,做到了力学和美学的统一,谁能来分析讲解一下?” 对于这个问题除了少数学生能一知半解外,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为此笔者在课堂上连比带划地花了近五分钟来讲解建筑学原理。课后笔者经过反思,用粉笔制作了右图所示的教具(粉笔B为普通粉笔的横截面,粉笔A是经过加工的粉笔的横截面。加工的方法是用小刀在普通粉笔较细的一端约粉笔全长的2/5处刮去一部分)。在另一个平行班授课时,笔者首先借助自制教具做了一个实验:在两件教具上方同时施加一个压力,学生观察发现粉笔A随着所受压力的不断增加,凹进去的细部最先发生折断的现象,而此时粉笔B依然完好。做完实验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雅典卫城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女像柱(特别是女像柱的脖子部分),学生很自然地对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女像柱是如何做到力与美的完美统一,屹立2000多年而不倒的问题存疑。此时引导学生观察女像柱女像脖子后的头发,学生依据力学原理就能很快分析作答:女像柱脖子后面头发的设计有效的增加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从而提高了建筑的坚固性,显示出雅典卫城建筑者的智慧。这一环节总共用时不到三分钟。通过自制教具的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把抽象的建筑学原理变为直观的感性认识,益于学生的理解,大大提高了感知效率。基于同样的原理,在教授《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一课时,笔者利用废弃的纸筒(可利用薯片的外包装圆筒)做了这样两件教具(如上图所示):在两个相同大小的圆柱体纸筒外包裹上白纸,分别绘上横(圆柱体A)和纵(圆柱体B)的条纹,课堂上请学生观察比较纸筒的粗细和长短。由于人的视觉有误差,相同大小的圆柱体,绘横条纹的在视觉上比纵条纹的略“粗”,而纵条纹的显得略“长”。通过对比实验,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为什么选择多力克柱式作为神庙的廊柱—— 在柱高一定的情况下,纵条纹能突显出神庙的高大和庄严。同时建筑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了人视觉的误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一点学生也在实验过程中有了亲身的体会,为说明在文艺复兴运动时,人文主义思想家为什么能从古希腊的建筑和雕塑艺术中攫取“以人为本”的精神养料做了铺垫。2、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去伪求真的精神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其中“学习兴趣”这一要素在新课程改革“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下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中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且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对参与的活动感兴趣,对历史上的悬案、名人的小故事感兴趣等等。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借助自制教具开展活动,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自制教具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求,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驱动力。例如《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人民版)一课,本课的课标要求之一:概述“市” 在历代的发展。该部分知识基本属于识记性的内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记的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的探究是笔者在备课时的突破口。为此笔者借鉴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和《正大综艺》中“是真是假”这一活动环节的思路,设计了这样一件自制教具(如下图所示):用宣纸绘一幅国画,画的内容:依山傍水有几处古建筑,画右上角题下面这首诗: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诗不能有标点)。落款为:大定元年薛道衡。为了使画更为逼真,笔者又用萝卜刻了几个名人印章加盖在画上,还特意将画做旧:如右上角缺失,其它地方有些许残破,用米醋加水稀释后喷洒在画的表面(如果能将画在阴凉潮湿处存放半年就更好了)。课堂上笔者首先绘声绘色地描述有这样一件传家之宝——一幅古画,告诉学生笔者的祖先说这画是隋朝流传下来的,学生立即表现出对画的兴趣。然后笔者小心翼翼地展示这幅画,请学生来鉴别画的真伪。几乎全班的学生都站起来看,很多学生甚至自发地上讲台来细细观察。有一两个学生看完画之后回到座位,立即根据画上的落款年号(大定元年)对照《新华字典》后的附表《我国历代纪元表》查找判断:“老师,真的是隋朝的。”但这个判断马上被大多数学生否决,多数学生认为是假的,可是说不出理由,属于单纯的猜测。此时笔者请学生把画的真伪暂时放一边,依据教材用表格的形式整理中国古代的“市”在历代的发展这部分知识。当学生整理完成后笔者再一次展示这幅画,请学生依据自己整理的知识来判断。此时学生的判断就有理有据了:画上的诗描绘的是“夜市” 的情景,而夜市是唐朝才出现的新现象,所以不可能反映在隋朝的作品中,所以画不可能是隋朝的。通过自制教具创设的“鉴宝”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同时历史学科去伪求真的学科精神也渗透其中得到了贯彻。以上两点是教师自制教具服务课堂教学的一点经验,下面谈一谈“学生动手制作教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3、自制教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高分低能,缺乏动手操作能力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以往人们只是强调理工科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只要设计得当,历史学科同样可以让学生“动起手来”。例如《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一课,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学生潜意识中对于四大发明的相关内容自认是了熟于心,觉得能驾驭自如。但实际上学生对于四大发明的历史传承和影响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思想上的麻痹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如何让这个“熟悉的陌生人”吸引我们的学生,拉近学生和历史的时空距离呢?笔者想到通过学生自制教具(指南针,当然也可以选择“四大发明” 中其它一项或几项发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和触摸历史,又利用教具延伸学生的感官,转换认知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此笔者选取沈括《梦溪笔谈》中有关指南针制作的相关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余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在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中介绍了4种指南针的制作方法,分别是: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课前笔者将该材料结合在学案中布置给学生,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材料所介绍的古法制作指南针,可以有适当的创新,课堂上将选取学生代表来介绍自己小组制作的指南针以及指南针的相关历史。学生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对《梦溪笔谈》这则材料进行有效的解读,材料的阅读能力、信息的有效提取等历史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都暗含在活动中,实现了教学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应该说这段材料对部分高一的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因为有活动的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纷纷查找相关工具书或是求教于老师来解读材料。例如笔者任教班级中有一位平时学习不是很上进的学生(该生学习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强,曾经获得省市航模比赛的冠军)主动来找我,要求我帮他解读材料,因为他想按材料中的方法去制作指南针。笔者耐心地帮他分析材料,事后该学生不但制作出了指南针还大胆创新,在指南针的制作材料上因地制宜,让人眼前一亮。因为当时没把他做的指南针保留下来,这里用图解的形式加以说明(如右图所示):图中红色线条代表一个框架,该生用头发来代替蚕丝(图中B处为头发),用双面胶代替蜡粘合头发和针的接合处,用大头针代替缝衣针(图中A处为大头针),针下铺了一张他自己画的八卦图来表示方位。 课堂上该生不但成功进行了教具实验——指南针正确地指示了方位,而且介绍指南针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时候也基本正确,当然在其它同学的帮助下这部分知识最后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课堂教学的效果相当不错。通过学生自制教具这样的活动,相对静态的课堂彰显了活力,活动中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得到了融合,最后以教具这样的实物成果表现出来。又由自制教具引导学生自我介绍这样的探究学习和互助的交流学习,可以说自制教具在其中起到了“课堂发动机”的作用。以上几点是笔者对自制教具的一点粗浅思考和心得,希望与你就自制教具的问题共同探讨,也希望得到你的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怎样自制教具》P58《科学课》2007年04期《自制教具在新课程中的功能及作用》P159《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2月《自制教具的特征及发展研究》P50《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年第5期《低成本自制教具初探》P180《企业家天地》2008年9月下旬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