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论小学新课改下的古诗文教学
语文论文之论小学新课改下的古诗文教学 南师附小红谷滩校区 应婷 [内容摘要] 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故事法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读讲法体味诗意,通过欣赏与品味理解诗境,使小学生对古诗充满好感,使古诗文的教学充满活力。 [关键词] 兴趣 读讲 欣赏与品位 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的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实施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本人就小学阶段新课改下的古诗文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故事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的强大内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 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运用故事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听故事身心体验 在古诗文中采用听故事的方法组织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它可以使孩子们更好更快的入情入境。例如,《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课标版第五册)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故事开头:(老师充满激情地)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好吗?(学生顿时眼睛发光,精神饱满)有一个蓬着头发的小男孩,拿着钓鱼竿来到了小河边,他想学习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他的个子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四周的草儿几乎把他的身子都盖住了。他可不管这么多,眼睛盯着鱼竿一动也不动的,他多认真啊!(这时加上老师的体态的作用,学生已完全进入角色了)。(老师用急切的语气说)这时,有一个过路的人经过这里,看见了他,想去问个路。这小男孩连忙摆摆手(老师加动作),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师略作停顿,让学生参与故事的编撰、创作,适时给以鼓励)同学们真聪明啊,他是怕鱼逃走才不理他的。这小男孩可爱吗?(学生再次参与讨论,使小男孩的形象在小朋友头脑中鲜活和丰富起来。)这一极富意趣的情境被唐朝的一个诗人胡令能看见了,就用诗的形式把它写了下来,题目是《小儿垂钓》…… 这时,学生已经进入了非常积极的状态,后面的教学就会显得非常的轻松。与传统的释题,释词,释句模式比起来,效果可想而知。比较一下,至少有以下几点不同: 1.目标定位不同。新课改明确打破了三维目标的排列,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体验作为首要目标。而传统的讲解法,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目标定在这首诗上。因此,不自觉中,老师就开始逐字讲解了。故事教学法,要达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考虑最多的是这样教,学生喜不喜欢。老师们考虑得最多的是课程目标是否合理。因此,在课堂上着力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对字词的落实表面看来没有前一方法明确,但长远来看,效果要好得多。不是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从教师们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明显感到,孩子们的想学古诗,在开始阶段很多成份是被古诗中的故事、意趣吸引了。 2.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体验有着天壤之别。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最大困难就在于文字,老师在上古诗文时首先想到的是要替学生扫除文字的难关,总会有意无意地去关注字词的意思讲解,学生首先感觉到的是“难”,“搞不灵清”,等基本弄懂,兴致就全无了,再去通过其他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又必须另起炉灶。而且,老师讲多了,学生对诗的理解更多的是“共性”的东西。其实,古诗文本身,就已经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所描写的意境,在不同的人,同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它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引导,更需要同学们用心去读,不断地感悟。哪是一句“要想看得更远,请再登上一层楼”所能表明清楚的呢。现在用故事引入法,学生随着老师的描述,他们不自觉地跟自己的生活经验取得联系,发挥想象,建构起诗的意境。这时同学们头脑中出现的意境也许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又有何妨?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朗读等手段去再次体验、建构。学习过程中不必刻意化精力去逐字地讲解,不必去担心怎样翻译成现代文,同学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读背古诗文,知道个“大概”,不必作精确的口述,这样的学习,学生的心理是开放的,没有任何压力。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渐渐理解,慢慢受滋润。有些学生不太好理解的诗句,就留着让时间来帮助他们理解。 3.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不同。“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是“教”和“学”的关系问题。传统观念中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在古诗文教学中要“以教为中心”的理由说它几十个不成问题。因此,就出现了“小儿是什么意思?”“垂钓是什么意思”的一连串的问题,及“恐就是恐怕,畏就是害怕,惊就是惊吓,恐畏鱼惊就是恐怕鱼受到惊吓”的小结。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明确地感觉到,“故事引入法”教学古诗文的过程中折射出的是与新课标精神暗合的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在不断地交往,积极地互动着。随着一声“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学生迅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这小男孩连忙摆摆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又马上进入创作状态。“他是怕那人的声音太响,把鱼吓跑了。”“这时肯定是他看到有条鱼游过来了。”同学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诗境,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创作。老师的“同学们真聪明啊,他是怕鱼逃走才不理他的”让同学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尝到了学习的快乐。“这小男孩可爱吗?”一问,又让学生各抒己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心中时时装着的是学生。老师始终是在跟学生交谈。交谈中引发学生思考。从“故事引入法”教学古诗文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老师是不应该受考试的束缚的。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宗旨,重在引导学生去体验,重在让学生朗读,感受古诗文的整体美、节奏美。 正因为有了以上的不同,故事引入法才真正显示出了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方面的特殊功用。 (二)看故事视觉感知 既然是看,就需要借助多媒体。多媒体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在渲染气愤,创设环境,再现情景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的内容都源于学生们的亲身经历和平时的耳闻目睹,或展现优美的画面,或展现感人的瞬间,或展现活动的过程,这样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打开记忆的阀门,产生不吐不快的表达需要。 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歌时,学校有位教师就运用了电脑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当时的情景。一看画面上那鲜艳的色彩,那舞动的柳丝,那举杯话别的主人公,孩子们便对诗歌所描述的情景知之一二,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所看到的景,这样不光领会了诗意,还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又以这首诗的曲为切入点,让音乐来带动他们的兴趣,让音乐来引领他们感悟,我相信每一个人听到那低沉而又有点忧伤的曲调时都会有所触动,更何况,小学生那容易波动的情感呢? 总之,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才能真正使古诗文教学走出传统教学的困境,才能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们也才有机会创新教学的策略,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 二。读讲体味诗意 有了兴趣,教学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单有兴趣是不够的。配合兴趣的古诗教学,我倡导以读为主! (一)以读为主,不求甚解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里至少蕴含着这样一些信息: 首先是要“好读书”。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就无所谓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了。上面讲到的看故事,听故事,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第二就是说书要慢慢读,细细品,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了解书中的道理。有谁能一下子读懂所有的书呢?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鉴赏有其自身的规律,相当程度上要求融入求实求真“力求甚解”的“科学”的态度。但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就不必有这些顾忌了。它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教学的目标单一而有趣,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学习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删繁就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本身的声音、形体、色彩、结构、分量、品质、情味等等,从而领略汉语言独特的形音义的综合美。这样的话,在学生进行古诗文学习时,就大可“不求甚解”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先让学生背了再说,读多了,感悟多了,学生对其中的意思自然也就会明白个三分。 此外,新课改倡导综合性学习,而古诗文的学习过程,其实正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同学们上网找资料,开展赛诗会等等,老师关注的是让学生们都去参与,对诗的意思,不去求“甚解” 。此时,老师已跳出教材,站在了课程的高度来看问题了。这样老师就不会再去为一个学生答不上某一个词的意思而大动肝火。当同学们在课外书中得到一首诗时,当同学们上网找到一副对联的出处时,当同学们为一首诗配上了插图时,老师们都会向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只要是学生为之付出过劳动的,老师都会去肯定他们、褒奖他们。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爱学习古诗文。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了老师硬性的作业任务,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途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个我”。所有的这一些,使得孩子们着了魔似地爱上学习古诗文。 第三,在前者的基础上熟读。什么是熟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达到“使其言皆出之于吾之口”,换句话说,就是读得滚瓜烂熟,以至熟而成诵。这个过程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诵读的过程,要给足时间,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这样才不致于混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二)以讲为辅,画龙点睛 1、粗讲 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批评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教学时,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况且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如果“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必然贪多嚼不烂,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必如宋代的教育家张载所说:“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 必然使学生食而不化,泯灭了学习的兴趣,倒了学习的胃口。那么怎么粗讲呢? 我觉得应该从下面三点考虑: 一是比较生疏的字词。如 “煮豆燃豆萁”的“萁”,“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浥”,“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曛”,“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绦”等,这些字词,学生一般没有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知其义。 再就是古今音变意变的字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元”,“儿童急走追黄蝶”的 “走”,“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直”,“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衰”等,这些古今意思有别或读音不同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讲解。 还有,就是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很显作者炼字的功夫。一堵高墙的”关“和一枝红杏的”出“,形成了一对矛盾:一个要把满园春色关住,一个却要枝露墙头,春光外泄,一”关“一”出“,整个画面活了,有了动感,显出了春花盛开时的盎然春意。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送客的时间、地点和送客时的环境与心情,其中第二句,作者着意用”楚山孤“ 表达送别的心情:芙蓉楼上,俯瞰长江,寒雨凄凄,远眺楚山,望客帆远去,心情惆怅,仿佛觉得楚山是孤寂地峙立在那儿一样。一个”孤“字,看似写山,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惆怅孤独之感。又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前两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是一联对偶句,”日暮“对”天寒“,写投宿的时间,是在寒冬的日暮时分。”苍山远“对”白屋贫“,写主人家的居住环境和家庭状况,一个”远“字,写出了天气昏暗中周围青山的朦胧;一个”贫“字,点出了投宿的这户山里人家的贫寒。以上所举诗句中”关“、”出“、”孤“、”远“、”贫“这些字词,都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2、以”猜“代”讲“法 猜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每到”猜“时,同学们总是那么欣欣然。孩子们通过读,对诗文有了点朦朦胧胧的了解。这时,好胜的孩子们心中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愿望。他们想说出自己的感受,但又有点担心,怕说错。那么好,我们就来猜一猜。反正是猜,猜错了又有何妨?这一个”猜“字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他们可以自由地诉说,甚至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一点认识大胆地展开想象。例如”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不识“?有些说是没去过,有些说是可能舞太大,看不清楚,有些还说他自己站在山里,自然看不清楚了…… 这些答案,不论是对还是错,都在时时启发引导着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精神状态。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错了,再来猜;在同伴的启发下,我有了新的想法,那就再来猜。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合作的是氛围,合作的是环境。这是合作学习的高境界。在这样的氛围中,班级及群体的合力效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学们在相互影响下,思维的火花得到了碰撞,部分学生在猜中会有”顿悟“。在猜的过程中,老师就是一个引导者,但发现精彩的答案时,老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得到发挥,引导学生去”接近“正确答案。说”接近“,是因为古诗文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像画家画中国画一样留下一定的空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也正因为老师的定位是让学生”接近“正确答案,在同学们不断的猜的过程中,才不会去赤裸裸地否定孩子们的答案。 ”猜“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寻找到了自我。整堂课下来,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少了老师的讲解,有的只是老师适时的点拨。”猜“中还蕴含了同学们的想象,包含了同学们的思想。因为学生在猜时,他只有通过读,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取得了联系,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表象后他们才会去猜。在”猜“中,同学们互受启发,渐渐走进意境,再配以吟咏体验,孩子们会被古诗、对联中美好的意境所感动。 三。欣赏品味诗境 我们从小学教材古诗的分布可以看出,越是低年级,诗歌的数量安排越多,而古诗文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意在提高文化底蕴,属于品味和鉴赏的高等级工作。那么要从那些方面来指导学生审美呢? (一)通过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 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要的还是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通过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比如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第一次接触诗歌,总是会像跳皮筋那样把诗歌背的朗朗上口,可是,一旦你告诉他们诗人当时的心情,或者示范朗诵一下,他们很快会像个小诗人一样,摇晃着小脑袋,一副陶醉的模样。尽管,我们已经摈弃了传统的”摇头晃脑“,可实际上,摇晃的过程,正是他们对诗歌的音乐,节奏,甚至情感的体会过程! (二)、通过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告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怎样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画面美呢? 首先,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 。有些诗,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教学《咏柳》时,我先出示柳树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看到的柳树,然后再学习古诗,学生能够以自己描述的情景为依据展开想象,进而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 其次,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我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再介绍一些旧俗,学生会展开想象从而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 其三,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感受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三)通过理解词句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两点: 1、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 2、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情色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 。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四)通过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哲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然而,诗人表达哲理与哲学家阐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用图画和形象说话……一个用逻辑上的论证,而另一个则用图画罢了。“ 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面上写庐山,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是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美。 第二是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景色描写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深刻哲理。 第三是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诗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在教师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教学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总之,古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古诗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如果一味的追求成绩,一味的扎实基础,那么古诗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必将有所褪色。新的课程理念,新的学习目标不允许我们这样,让我们长记屈原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征程上为古诗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