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浅谈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探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浅谈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探究

其他论文之浅谈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探究 ‎ ‎  当前,尽管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教师培训,但是大多数的教师培训陷入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境地。这突出表现在:(1)重视理论理念培训,忽视操作性培训。培训中往往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参训教师的参和互动和实际操作。(2)在培训内容设置上,和教学实践脱节。教师的需求被排斥在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之外,教师没有获得期望中的解决教育教学实际新问题的方法。(3)多用授课式培训,少用互动培训。教师被动接受培训的内容,缺乏解决实际新问题的指导,因而无法突显教师参和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  建议:‎ ‎  1.以学科分班,采用分学科小班制的形式有计划的实施培训,将来自不同学校,不同的学科背景、学校文化背景中的培训对象组合在一起,实现相互间经验的分享和聪明的挑战。另外,培训对象可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形成了友好的学习共同体,在每一次的小组活动、课堂展示、专题讨论、头脑风暴中都能施展聪明和才华。同时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更具针对性,班级组织和教学事物上更便于管理。‎ ‎  2.专家和一线教师结合。邀请一些有造诣、有特色、有风格的优秀校长、教师进行学科指导、谈为师的熟悉和经验,邀请州县教研员谈教育科研的方法和途径。专家和一线教师渊博的知识素养,昂扬饱满的激情,丰富的实践经验等能激发了参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不仅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得到深刻的理解和熟悉,更为他们教学生涯指明了新的方向,让他们“走近名师”,开阔思路,成为激励他们不断求索的力量源泉。‎ ‎  3.举行研讨式、论坛式和对话式的互动活动。传统的模式是把教师集中起来,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方式,要求他们成为“学生”来接受培训,缺乏参训学员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和探索,缺失了互相间的聪明和聪明的交流、知识和知识的互融。对此,可采用“示范课”、“研讨课”、“说课”对教师进行培训。老师们就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弱点、疑点等处展开共同研讨,对本课的设计理念、特色、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布置等处,通过课堂观摩、说课、评课等形式,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参训教师有机会和专家面对面的思想碰撞,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对话,和专家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另外邀请各学科一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协作,担任各学科的指导专家,采用说课评课、案例分析等方式,和学员平等对话,相互讨论,进行互动反思。先由学员将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困惑、新问题提出来,再由学科专家或导师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培训、指导,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帮助学员排忧解难。‎ ‎  4.参加课题探究。我们希望通过参和科研课题的系统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新问题,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为此可邀请了州县专家就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和校本教研的途径办法作了专题报告。另外,通过课题探究为载体,围绕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确立教研课题,建立学习共同体,让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及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同时,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达到了持续有效发展的目的。‎ ‎  5.面向实践,将培训目标转变为具体的培训行动。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足之地,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开展,是课堂教学的实践,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主阵地。参训教师的自主和主动、自立愿景、自拟计划、自我实施、自我调节、自我总结才是培训工作顺利性、有效性的关键。所以,在培训过程中,应指导每位参训教师根据学习的知识,结合个人实际,制定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表、校本研修计划表、实施表和学科小组校本研修方案,并要求在培训后进行研修和实践,专家进行跟踪考察。‎ ‎  6.互助团队机制建设。将参训教师按实际情况,分别建立学科委员会、或学科课题小组、或互助团队校本研修行动小组。并让指导教师、学科指导专家和参训教师一道讨论互助合作机制,既有参训教师之间横向的合作机制,也有教师们和学科指导专家和培训机构指导教师之间纵向的合作机制。使各种资源在互助团队间流动、交互。充分发挥各自的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优化、共享教学资源,加强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探究指导,引导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享。‎ ‎  7.参加国家级培训、享受国家级培训资源,便于教师有机会接收到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知名专家的指导。同时,能和全国一流学校里的骨干教师相互交流,同场竞技,在欣赏别人的同时真正熟悉了自我,找到了差距。通过上述办法和途径,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让学员走出去,了解外面出色的世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