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心得)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科学论文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科学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 创设情境 诱发探究 在探究的过程中,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因素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它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创造火花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疑”乃是思之路,学之端。所以,教师在新课的引入部分,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水平、年龄特征等,在学生处于良好的智力背景中,引起学生与原有认识经验的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从而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如《怎样加快溶解》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杯水,然后拿出一块方糖,并把方糖放入水中,接着找一个学生尝尝水是否有甜味,学生尝后说不怎么甜。我于是提出:“明明水里放了糖,为什么不甜呢?”学生对这一问题既有知识基础,又有生活经验,于是抢着回答。这时我进一步提出:“怎样才能使水尽快变甜呢?”‎ 学生很快说出了三种方法。接着又提出:“要想知道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说必须进行实验,于是纷纷投入到设计探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之中。可见,教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将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创造条件 自主探究 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能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动脑、动手、动口,进行观察、思考、实验等活动,积极主动地研究问题,探究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是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足的有结构的材料。课前教师应从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学校实际等 情况出发,精心准备探究材料。有了丰富的材料,教师还要控制材料,掌握好材料出示的顺序和时机。如在《磁铁的性质》教学中,给学生准备了三组材料,分别用信封装好,并编上序号。根据教学的需要依次出示材料,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这样,通过对材料的控制,来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启迪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落到实处。二是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活动时间,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动脑动手,利用各种感官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如教学《了解空气》一课时,给学生安排20分钟的时间,让每个人利用眼、耳、口、鼻、手去观察空气、听空气、闻空气、尝空气、摸空气,充分感觉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特点,形成对空气的科学认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取舍、适度把握探究活动的时间,既要使活动时间充裕,活动落实到位,又不能浪费时间,使学生无所事事,失去对探究活动的兴趣。三是在组织和参与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利用对话和交流引导学生逐步达到探究的目标,减少探究的困难,必要时给他们放一块“过河用的垫脚石”,顺利达到彼岸。不但要让学生经历挫折和失败,还要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如在《让灯泡亮起来》教学中,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节干电池,两根导线,一颗小电珠,让学生试着接亮小电珠。接着又给每组增加一节电池,要求点亮小电珠,这时,有个别组的电珠点不亮了,教师不要忙于指导,而要鼓励学生反复探究——摆弄、讨论、连接,直到接亮为止。然后再给每个小组增加一根导线,一个开关,要求把小电珠接亮。```````这样不断给学生增加难度,让学生独立探究,自己想办法寻找接亮电珠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的酸甜苦辣,同时增长了探究的能力。 三、 有效指导 深化探究 ‎ 让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但是教师应该发挥自己在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加强对探究过程的科学指导,不让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对此,一是探究活动前,要让学生先动脑再动手,在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自主设计探究方案的基础上去开展探究活动。教师要对探究实施过程提出恰当的要求,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当好参与者、支持者、帮助者,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控制好探究活动的时间和节奏,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二是探究活动告一段落后,要组织学生把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做法、感受和获得的结果汇报出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获取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提炼,并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从而使学生对探究问题的结论形成清晰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科学的概念。三是要注意引导知识的迁移。科学教学必须要有一个运用和拓展的过程,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积淀知识,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创设一个情境,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运用已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在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探究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如在《怎样加快溶解》中,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学会了搅拌,加热水,研碎可以加快溶解后,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两块方糖,让同学们选择自己认为最快的方法使方糖溶解,差什么材料到老师这里取。每个小组用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小组用了一种方法;有的小组用了两种方法;有的小组用了三种方法;有的小组三种方法同时都用到了。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对加快溶解方法的理解,形成了知识的迁移,使本课教学的探究活动得到了深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