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析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自主学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析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自主学习

语文论文之浅析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自主学习 ‎ ‎ ‎ ‎  盐城市泽夫中学 陈国英 ‎  摘 要: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学习中就能更加积极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重视自主学习,使学生“人人要书读、个个有收获”。本文着重论述了要理解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自由地选择、学习和交往;重视自主阅读,选择贴近生活、心理和水平的材料;阅读要有方法,经常检查,以便达到能读会写的目标。‎ ‎  关键词: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    能读会写 ‎  教书是为了育人,学生获取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点,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我一直尊重学生,并不断给予他们阅读指导,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给学生创造一片自主教育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自主学习。‎ ‎  一、理解自主学习 ‎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  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这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科学的质量观的同时,不断更新知识,研究和探讨有关的问题,十分重要。‎ ‎  (1)自由的状态 ‎  自主语文学习,学生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没有任何功利性,没有任何压力,不为应付考试,不为应付教师的检查,有的只是与语文心灵的接触。这样的读书学习,使学生从以考试为指挥捧的学校教学中挣脱出来,而在迥乎于课堂教学的一种全新环境下,自由的呼吸,思维活动也信马游疆,主体在一种完全开放的心灵背景下,找到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或者在旧观念之间建立新的联系,从而激发了创造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由于学生不再充当被指导被管教的角色,也不必拘于多方面的限制,而努力使自己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他们很多在课堂上以被管教者的心态下遮遮掩掩的诸多想法,完全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自由地付诸于行动,然后独立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过度的焦虑会影响、干扰正常的学习。 任务难度低,低焦虑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任务难度高,高焦虑反而会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语文学习正是一种高难度的学习,需要在低焦虑状态下学习。一般的学校教学,总是想尽办法去激励学生学习,却不知不觉误入了语文学习的歧途,导致了学生的高焦虑。自主语文学习,正是没有了一般学校教学的挫折焦虑、评价焦虑、作业焦虑,因而始终处于低焦虑状态下,效果反而会更好。‎ ‎  (2)自由地选择 ‎  自主语文学习首先是一种自由开放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接受教育的同时,又有选择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可以很好的补充、发展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最好有教师指导)。这比学校教学划一的教育内容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中教学内容的“拼盘式”的看似营养全面的“大餐”,未必能适合每个学生的味口,未必能满足个性迥异的学生,未必起到全面发展的作用。语文学科更是如此,语文是非常个性化的学科。‎ ‎  (3)自由地学习 ‎  自主语文学习不强调学习进度的统一和学习方式的划一。语文学习是最具个性化的学习,最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的差异,也是最值得尊重差异的学科,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学校教学过于强调“统一授课、统一问题、统一方法”的整体性原则,不能很好地顾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学习是主体以固有图式去主动同化新的学习内容的过程。学校教育恰恰填平了固有图式和同化方式的差别。看似高效的学校教学,却无法深入人“心”。‎ ‎  (4)自由地交往 ‎  自主语文学习使同学们自觉地走出课堂的小天地,通过一系列自由的课外活动增进同学们的交往与相互了解,使他们从狭小的自我走出来了解社会、了解人类、也了解自己。“变封闭分散的个体为密切相联的群体,”这是个体个性发展的源泉和基础,也是有效语文学习的前提。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语文是一门需要活动、实践、交往、对话的学科。学校语文课堂学习也会有活动、讨论,但往往急于达成既定的所谓目标,而不能在一定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进行,或把课堂看得过于严谨神圣,无论是讨论的时间,还是讨论的氛围都不够自由。‎ ‎  自由是自主语文学习的内涵和精神。学生正是得益于课外的自主学习(读书),看似不经意的游戏,语文能力却在其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 ‎  自主语文学习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价值,让语文教学在课外得到了“实惠”。那么,何不把“自主”的触角伸向语文课堂教学,让自主精神荡涤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使之充斥“自主意识”,从中受益。因为自主意识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目前课堂教学过于严谨,少有自由,在教师的全程控制之下学习语文,有程式化的趋向,扼杀了学生灵性,走向了事物的反面,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初衷相背离。‎ ‎  二、重视自主阅读 ‎  自主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自主阅读。教师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2]什么样阅读材料学生感兴趣,值得推荐,老师要常思;什么样阅读方法学生适用,值得推广,老师要常想;什么样检查方式学生能接受,老师要常琢磨。‎ ‎  (一)常思阅读材料 ‎  (1)贴近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就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领域是学生熟知的,学生阅读起来较为从容,易于接受,易于理解。学生易于从这些材料当中捕捉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从而把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紧密地联系甚至溶合起来。这样就消除了由于材料陌生产生的阅读障碍。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产生阅读的愉悦和兴趣,从而扣开阅读之门走进阅读的世界。‎ ‎  (2)贴近心理。由于青少年活动区域狭窄,生活阅历简单,情感体验也局限于一定的范筹,从而形成了相对衡定的青少年心理。选材者--教师,若是忽视了这一点,仅根据自己的认知体验,把感动自己的文章硬推给学生,那将是尴尬难言的。如在文学殿堂中,关于“思乡”这一题材就咏出了数之不尽的绝好的诗篇。若是无节制地推荐这一类,我们的学生会领情吗?如果说这一类题材的某些部分有时还能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上一小曲的话,那么,学生对“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这类诗文便不能理解了。因此教师在选材时,要抓住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坚决避开选材者涕泪滂沱,阅读者无动于衷的一厢情愿的误区。‎ ‎  (3)贴近水平。选材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多只能略高于这一水平。选材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1、生字词不能过多。2、用典密度不能太大。3、语言要明白如话,不能过于曲折绕远,近乎朦胧。 4、篇幅不能过长(不过2000字为宜),更不要轻涉宏篇巨著,因为学生还没有能力欣赏大手笔,更谈不上驾驭。只有如此学生才不会因障碍太多而丧失信心,乃至兴趣,或者,坠入五里云雾,不知所云,只好敬而远之。‎ ‎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尤为如此。因此在学生自主阅读之时,万不能主观盲动或想当然,而要慎重选材,更好地激发、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  (二)常想阅读方法 ‎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虽然学生同处一个年龄段,有着诸多共同之处,但是,对于阅读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来说,学生个体主观色彩极其浓重。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阅读水平、习惯爱好、思考角度等方面的差异,这就决定了阅读就不能是某一种框架内的统一行动。而应该是一个学生个体自主阅读、自由感知、自由思维的过程。因此老师将选好的材料下发后的第一个做法就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边阅读边用“圈点批注”的办法把自己的阅读成果标记下来。‎ ‎  圈点批注是传统的阅读方法之一,也是记录思维活动的一种方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疑问、萌发感受、朴素欣赏、主观批评,往往是一瞬间的,稍纵即逝。若不能在阅读中及时对这些疑问、感受、欣赏、批评等作下标志或记录,就不便于积累材料,发展思维,锻炼能力,使阅读留于肤浅。当然,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所以要教育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  (三)琢磨检查方式 ‎  “汇报成果,畅谈心得”‎ 是在学生自主阅读后,以学生为主体,本着百花齐放的方针自由表达阅读积累与冲动的过程。就学生回答的内容可分为五类:积累、理解、欣赏、批评和迁移。在学生表达时,教师应认真聆听,给予充分肯定并适时引导。引导的语气以探讨、商榷为宜,尽量促成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尤其在学生汇报的精彩处,教师要给予有力的激励和表扬。学生需要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肯定,这种鼓励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一种不可缺的动力。[3]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同一问题,学生的见解会时有不同。教师可以略作评判,但更多的情况是,只要引导学生能够做到自圆其说即可。求同存异,不必追根就底。总之,学生只要能把自己的阅读所得充分地表达出来,敢说、愿说、能说,相互启发,互有交流,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其表达、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也就达到目的了。‎ ‎  三、追求理想目标 ‎  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多看书以提高朗读、说话和写作能力,更在于解放、充实并提升学生,使其成为有灵魂、有信心、有创造力,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会的人。‎ ‎  (一)能读 ‎  能读,即胸中有经典(名篇、名著)。读是一种主体由外而内的广泛“吸收”,其目的在于充实人、丰富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老师推荐若干好书让学生去自由阅读。经典名作,有兴趣的好书,或应读、可读之书等,都可以尽兴去读,越多越好。特别是读经典一流名著,和“大师”直接“对话”,使学习者在全人类所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足使其终生受用不尽。‎ ‎  (二)会写 ‎  会写,即笔下能文章(写一手漂亮文章)。写则是一种主体由内而外的自由“倾吐”,其目的亦在于创造、出新,解放人的思想、心灵和文笔,以便高扬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真正语文好的学生,靠学教材、听讲解就学得“好”的十分罕见。语文“拔尖”的学生,十之有九却都是得力于课外阅读与写作。多读书勤做笔记,仔细观察生活聆听世界,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学大师仿名作,在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摸索,耕耘,创新!语文教师应该敬业,爱才,擅长于当“教练”,精通于“点化”人,要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煽得旺旺的,点燃起他们“兴趣”的熊熊之火,使其人人喜欢语文,个个迷恋于读书,痴情于作文。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4]当然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只要学生愿读乐读就会有所思有所悟,也就有所得。‎ ‎  我们的学生到底背了多少经典诗文?读了多少名著?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多少了解?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不知道要学生写多少作文,但这其间到底有多少像样的文章?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指责学生,时代在发展变化,语文教学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得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手段,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学生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新的要求,与学生共同成长。只要课内精讲精练,课外指导阅读,就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良好习惯。只有信任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阅读习惯,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学生“人人要书读、个个有收获”,能自主发展应是我们语文教学自觉追求的理想目标。‎ ‎  参考文献:‎ ‎  [1]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3页。‎ ‎  [3]赵国忠:《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  [4]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