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浅谈体验性学习方式在思品教学中的尝试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浅谈体验性学习方式在思品教学中的尝试 内容摘要:新课标和新教材的颁布使用,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体验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是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体验性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它以对人的发展,对生命的关怀为本,以对知识、生活的体验,智慧的开启为目标,要求教师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实践性学习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获得学习“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教学目标。 关 键 词:思想品德课 教学 体验性学习 尝试 体验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社会、生活实践或具体案例的分析中,通过学习者的亲身参与和互动,及对情感、行为、事物和策略的内省体察,从而掌握某些技能、策略,最终形成能力和某些行为习惯,建立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 初一思想品德课内容主要涉及的是态度和价值观问题,态度和价值观是不能光靠说教和讲解就能形成稳固的信念的,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有关情境中进行体验,然后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学习,才能对教材的理论内容有了真切的理解和体会,这里,情境是基础,协作、讨论是途径,在这教学过程的三要素中学生才能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由感悟到体验进而到知识的升华过程。有的学生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也许这就是“体验”的奇妙之所在吧! 一、体验学习的几种功能 (一)体验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一种单纯的记忆或理解。而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或者说,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体会事物、人物、事实、思想,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分解剖析的认识活动。 从体验中得到的知识比被灌输的知识要深刻得多。平时,教师上课时用得较多的是讲授法,这就容易使知识停留于口头,使学生嘴里会说,但心理却不服,脑子里也不是思路清晰。要克服这一弊端,必须使讲授具有一种独特的征服人的力量,能使学生听得进,听得身心舒畅、豁然开朗。也就是说,在“听”之时,学生如果在特定的课堂情境下获得一种内心的共振,无论教师是用讲授法还是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师生心理相容的体验中,就能真正接受教育,真正把知识弄懂,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体验学习是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的途径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就是要改变过去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具有现代人本领的人。 怎样来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呢?加强学生课堂上的体验活动设计,发挥其中介作用,是整合三维目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体验学习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欢乐,激发认知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体验学习能展现思路与方法,教会人怎样学习;他帮助我们建构进取型人格,通过效能感完善自我,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三)体验性教学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 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普遍感到厌烦,因为整节课下来,学生感受不到能够激起他们兴趣的兴奋点,因此感到困乏。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些兴奋点,那就是多创造一些学生体验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体验中学,能够在兴奋点中学到知识,这样学生上课就能够很“愿意”很自然地学到知识,教师也能够轻松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知识。一种情感体验或信念的形成,乃至习惯的养成都要经历一番体验和实践,学生才有兴趣,才可能认可和形成这种情感和信念。 二、体验性教学的实践尝试 (一)真实生活的体验性学习方式 真实生活的体验学习方式大概分两种。 一种是通过教师事先的有意布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心体验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感受并加以记录。例如,在讲初一的《丰富多样的情绪》内容时,我们预先布置学生把自己一天中做的主要事情记录下来,并把自己当时的情绪记录下来,最后自己简要分析原因,到课上分组讨论情绪的多样性,情绪与生活的关系。 另一种是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学习。例如,在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的内容,根据讨论的结果,决定到附近农村进行现场调查。为此,四个小组分别设计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案。第二个阶段在周末各小组分别到联系好的农村亲戚家去,在亲戚的带领下到田间,到养殖场,到山上去调查,去感受。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体验性学习方式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因为情境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性高,注意力持久,思维活跃;情境能激发学生情智……情境能促进学生感悟。 什么是课堂情境呢?就是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如音乐、图像、语言、活动等,设置一种带有问题性质的真实情境,使学生处于身心活跃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这种教学氛围即是课堂情境。 在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直观的音像或者相关的音乐作品、故事诗歌小品等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并能够从情境当中找出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发现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对情境提出看法谈出自己的感觉。 1. 运用故事引发情境。 有经验的老师大多会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或昏昏欲睡时,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够立刻让学生精神十足,所以如果把知识融入故事中,有时再配上生动新颖、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投影片或动画,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初一《情绪是可以调试的》这一内容时,我们让一位同学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讲述一位老奶奶原来雨天愁小儿子的衣服没处晒,晴天愁大儿子的伞没人买,后来在邻居的开导下,雨天为大儿子的伞卖的好,晴天为小儿子的洗衣店生意兴隆而高兴。同时播放由学生制作的简明而夸张的动画,和故事相配套。这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启发了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并进一步探讨调节情绪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借助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因素,一曲《二泉映月》能让人备感人生辛酸以至潸然泪下;一首《常回家看看》让多少人想家。同样道理,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恰到好处的运用音乐,以其特有的旋律、节奏创造出需要的意境,让学生动心、动容,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感悟青春》这部分时,我播放《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并且让同学们跟唱,再让同学们谈青春畅想。在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内容时,播放《爱的奉献》引出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主题。效果都比较理想。 3. 表演体会情境。 真实生活的体验性学习方式固然效果不错,但是运用起来毕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经常运用模拟体验。根据教学内容,把游戏小品引入课堂,让学生表演,亲身体验,一方面增加情趣,另一方面促进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一内容时,可以课前设计几个简单的有关学生可能遇见的几种侵害的小品,课上进行模拟演示,让同学体验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会如何做,然后再讨论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教师启发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类似情况都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这样,学生无论是在扮演角色,还是在座位上观察,都会借助情感去体验,感受、思考,这样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三、体验性教学方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 体验性教学方式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在实施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受教学内容的限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进行体验性教学,万不能生搬硬套。比如社会实践活动也受诸多因素的限制,有的内容有条件实现,有的内容现有的条件无法实现。再如,受到学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条件的限制,不是每课时都能够在计算机上模拟。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作用,进行切实可行的体验性教学,是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和勇于实践的方向。 (二) 体验性教学方式要注重时效性 当前有这样个别的教师,紧跟潮流什么教学方法流行就运用什么教学方法,至于这种教学方式是否有助于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去认真考虑。为了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为了外行看着好看。走过场是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的大忌。运用体验性教学方式要注意的就是要注重实效性。而为了增强体验性教学的时效性,教师就必须下工夫,用更多的精力在课前做精心的准备。体验性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师课前所用的心力是成正比的。 (三)教师应重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并积极参与体验,实现教学相长。 体验,是身心活动与直接经验二者产生的认知、情感和意识。体验往往以经验为基础,但又不停留于已有的经验,而是对以往的、他人的经验产生的一种升华与超越,往往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理念。它是以“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和心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 。它具有主体性、创造性与过程性,是一种注入了体验者知识积累、经验积淀、生命意识的情感经验。它还是一种被激活了的经验,是主体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场,由于这种张力场的作用,使得学习活动中的有关各方均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情感的认识和体验,实现师生的教学相长 总之,体“体验性学习”使学生学习的背景生活化了。反映了学生在社会及生活中的需要,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真正体现出教育的本质功能。对每个学生而言,生活世界是第一位的,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分化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体验性学习”最终使学生走向生活,更好的为社会生活服务。 参考资料:《走进新课程》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