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心得)之地理课堂教学中体现和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研究
地理论文之地理课堂教学中体现和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研究 地理课堂教学中体现和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研究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汪建敏摘要:三维目标中,知识技能是基础,过程和方法是关键,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终极目标,如何要将三者和谐统一,在地理课堂中达成体现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要科学设计目标,恰当处理教材,创设情境,全面落实过程方法目标,构建综合性目标评价体系。关键词:地理三维目标/达成体现/实践研究/经验三维目标就是指:情感与态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简而言之,它们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情感与态度是认识的根本,过程和方法是认识的枝叶,知识与技能是认识的花果。知识技能目标是基础目标,它是学生高效参与地理教学过程熟练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前提基础;过程和方法目标是关键目标,它对于地理知识技能的形成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促进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终极目标,当学生将掌握的知识技能,经历的过程,形成的方法都升华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将是受益无穷。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联系,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如何地理教学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统盘考虑,切切实实地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体现,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急须解决的问题,结合自己新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深刻反思,取得了一些经验,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目标1、 深刻领悟课标,以课标为纲 课程标准不仅是编写教材、也是使用教材,考试评价的唯一唯绳。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时务必认真解读,深刻领悟,通过对课标条目的理解,恰如其分地预设课堂教学的达成目标,例如必修模块工“宇宙中地球”有一条目“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条目“标准”关注的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方面,把握“标准”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因此,对于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传递、各种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原因,太阳内部的构造及大气结构不必详细分析,甚至可以不涉及。第二,“影响”应从地球环境和对人类活动两方面来读。由于“影响”涉及的范围太广,以举例的方式说明。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宇宙对地球的影响,一般意义上讲,太阳辐射的影响是有利的,太阳活动的影响是不利的,要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的也有不利的影响(过量的紫外线)太阳活动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如尚在研究的对农业的影响)。2、 设计出的目标要能体现新课程的“新”新课改首次将“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阐述的一个领域,是本次课改的“亮点”之一,就是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克服以往“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式,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交还给学生,倡导“贵在参与、注重过程、强调方法” ,把过程方法目标作为关键目标对待。与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不同,新课标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原先的一个辅助的陪衬的地位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课程的终极目标,因此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特别关注过程方法目标,强调体验、感悟、探究,强调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还要深化、细化情感领域目标,因课而宜,将其生动化,具体化,并进行长期渗透、熏陶。3、 三维目标既要和谐,又要有所侧重和谐指知、情、能三维教学目标协匹配,水乳交融,达到能力以知识为基础,情感与认知相呼应,如水资源特点认识→水资源危机分析→水资源对策研究→正确的水资源观。由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达到过多的教学目标,只能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地达成有些主干目标。因此教学目标要精选,短小精悍,突出落实重点目标。例如: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有一条目“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根据这一“标准” ,我确定本节的重点教学目标是熟练阅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理解地壳物质互相转化关系,并画示意图说明此循环过程。再是从人地关系主线出发,介绍岩石的形成,矿物集合成岩石,以及人类对矿物岩石的开发利用,设计次一级教学目标:了解矿物的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说明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征。兹于在观察识别矿物过程中激发的探究兴趣以及作图过程中养成的求实态度,是水到渠成的,但也是需长期努力的。二、恰如其分地处理教材内容三维教学目标要突出重点,同样教学内容也要精心选择,其选择是否典型、教材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质量、水平、达成程度。由于一标多本(一个课标,多个版本教材),教学内容选择给各地师生留有很大的创造空间,需要我们教师博采众版本之长,紧扣三维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课为例,我选择了中图版“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变化图”,让学生探索黑子活动对气候影响来导入,切中正题,文字内容也选择了中图版,该版文字很有条理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保留了湘教版的有关“太阳常数”介绍。把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达成全面正确地一分为二地“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三、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根本性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学习创造的自由空间,(1)创设富有情趣的多种教学活动情境。充分发挥兴趣情感的内动力,积极尝试、不断探究多种教学模式。例如“湿地保护”内容我想采用讨论模式,“华北地区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我想采用探究模式,“南方低山陵地区山区居民伐木与生活”我想采用角色体验模式,“如何拯救农牧过渡地带的农田” 我想采用头脑风暴模式,这些无不洋溢着学生在主动参与、体验、探究、表现、交流过程中的激情和活力,并不时地闪烁着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同样也带给教师以激情、活力、灵感。(2)创设有趣富有探究的问题情境。设疑问难的问题情境较赏心悦目的表象意境,更具有抽象思维发展功能,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所必须,尤其重要,实践表明,只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方法就能激发学生探究需求,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设疑、质疑、释疑,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潜能的发展,精神丰富的机会。例如:我将教材“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经度”和“测量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整合在一起,在让学生介绍了‘如何确定当地正午时的日影’后,问“如何通过当地地方时正午时与北京时间的时差计算当地经度?”学生解释正确后,进一步问“能否利用正午时日影测量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学生掌握后,再进一步问“还能利用正午太阳高度测量什么?”“在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探究。四、全面落实过程目标,强调学法指导1、 在过程中体验地理学的价值地理学的价值就是从空间角度来了解人类与自然,它体现在人们日常、经济、政治生活中,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得到体验,这就要求地理教学体现生活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想我们老师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地理事象,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二是让学生从身边的地理事物、现象出发,借助具体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必修Ⅰ“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时我设想结合我市实际,有针对性地补充有关台风知识(包括台风结构、形成条件、成因、危害等,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防台知识)。2、 贵在参与,重在过程学生是学习知识实践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尽可能鼓励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在课堂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例如可以让学生上台小结课堂内容,或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或组织对抗性强、趣味性强的地理小竞赛,或组织辩论赛,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书上的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心理学家认为:人与生俱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欲望,总喜欢把自己智慧,成绩展示在众人面前,以获得他人的尊重,自身得到精神的满足,这表现欲利用好同样是学习的巨大内动力,我们老师应充分利用。例如:必修I第一单元教学完成后,我布置了一项作业,每位同学命题单元测试卷,然后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综合出一份组内大多同学认可并能体现小组水平的试卷,大多同学为了能在组内露一手都竭思尽虑,精心准备,组内负责组卷的同学更是努力不负众望,力争高出别组一筹。活动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表现机会,也就是给每个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一旦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其迸发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3、 强调方法“方法是种知识,更是比知识更重要的知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学习方法,就是培养了学生‘渔’的本领,就能获得更多的“鱼“,对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放大效应,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我重点加强读图作图指导,图表分析指导,例如:学习必修Ⅰ 地球自转公转意义时,我系统地介绍了太阳光照图(常见两种类型图:侧视图类型、投影图类型)的读图方法:线条表达的含义,如何确定直射点,切点位置,如何作太阳光线、晨昏线,以及如何确定经度,计算地方时。另外我加强地理思维培养,在地理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地理思维的方法最常用的有分析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成因,比较异同、说明关系,评价影响等,这些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有重要作用,如分析成因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说明关系须讲互相影响,评价影响从利弊两方面入手,这些都有发散思维的特点,比较异同则结合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我有意识加强了这些思维训练,使他们熟练掌握思维方法而受益匪浅。五、完整构建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体系它是最终落实达成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地量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最好手段,目的是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和谐发展服务,建立课堂教学目标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生成绩,而且还应关注其学习过程的种种表现,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家庭社会评价互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采用笔试、作品、过程表现及态度等综合方式评定学习成绩,降低笔试分数比重,推广激励性教学评语等等。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全局考虑设计教学活动,从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到教学内容的精选,以及活动情境的创设,最后的教学目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既要顾及结果,又要注重过程的实效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切实体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地理,人人都获得必须的地理,人人在地理方面得到不同的程度的发展”使地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真正得以落实。 参考文献:地理实验通讯(内刊)第二辑 湖南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04年 《地理教育》05年第二期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Ⅰ 中国地图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Ⅰ 人民教育出版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