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让阅读教学插上思维的翅膀——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语文论文之让阅读教学插上思维的翅膀——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温岭市第四中学 张晓剑 摘要: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精心设计教案,找准文章切入点,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思维形成,把握并分析学生思维的过程,以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培养思维能力。通过激发阅读兴趣,诱导阅读动机,开启学生思维之门;通过巧设问题,促其深入思考,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通过联想和想象,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关键词:阅读教学 思维 训练 之所以想到思维这个话题,是源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那天,与女儿一起吃纸皮核桃,我拿着两个核桃拼命地挤压,九岁的女儿则拿起一个核桃毫不犹豫地扔向地面。核桃完全裂开了,而她则莫明其妙地被我骂了一顿,理由是把刚打扫干净的地板又弄脏了。兴味盎然的女儿顿时兴味索然…… 事后,我反思自己,也很自责。女儿能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并且乐在其中,正是她不墨守成规,寻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表现。而我的当头呵斥,无情地浇灭了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想到我的语文教学工作,我们何常不是扮演着“灭火”的角色呢? 朱绍禹曾经指出,要推测语文教材的发展趋势,必定要以过去为起点,未来只能是过去的延伸,今天的语文教材只能是在昨天的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存在与发展,依此来认识我国语文教材发展史,其轨迹大致可以表述为:从古代的文字型教育到现代的文字--语言型教育,再从文字--语言型教育到现当代的语言--思维型教育。未来的语文教材的类型,需要我们沿着这条轨迹去寻求。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教会学生思维则是教育的使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事关个人乃至民族的发展。思维型教育的提出,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思维方法的教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更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叶圣陶教育文集》指出:“各门功课和思维的训练有关,特别是语文课是着重训练思维的。语言和思维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固定形式。所以教语文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的材料就是课文。一篇篇的课文都是作者动了脑筋写出来的,看作者是怎样想的和怎样写的。教师一方面给学生指导和引导,一方面督促学生练习,这就是训练。”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可是目前重分数轻能力的教学现状,使得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容乐观。这也导致了阅读课只重结果,不谈过程的积弊,肤浅阅读、机械做题、重复考试成了阅读教学的三大怪圈。 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精心设计教案,找准文章切入点,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思维形成,把握并分析学生思维的过程,以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导学生的阅读动机,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是学生思维训练的前提。提高阅读兴趣,明确阅读动机,语文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精彩讲演、实践演示、创设情境、卖弄关子、设置矛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寻根究底、欲罢不能的学习状态,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高明的教师从来不把现成的东西灌给学生,而是设法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认识活动,他们的讲解总是既有所启发而又留有余地”,因此,成功的教学诱导,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让学生长时间地积极的学习动机。 有位教师在教学《奇妙的克隆》一文时,先播放了动画片《孙悟空》的片断。这不单是为了渲染气氛,揭示课题,更重要的是让克隆现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并且为学生接下来从科学层面上了解克隆埋下伏笔。接着两个问题的提出:一是“克隆”是动词还是名词?二是“克隆”“奇妙” 在何处?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很好地运用了“露拙”的艺术,老师似乎不是在检测学生的预习成果,而是用“讨教”的姿态诱发学生的趣味,唤起学生的注意与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带着探幽揽胜的心理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之中。这种恰如其分、新鲜有趣、引人入胜的导入,能够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打开思维的门扉,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学习。 有位教师在教学《孔乙已》一课时,黑板上“孔乙已”三个字赫然在目。老师问:孔乙已有脚吗?学生答:有啊!老师又问:他在离开我们的时候,是用脚走开的吗?学生答:他是用手慢慢地“走去”的。老师接着问:课讲完了,孔乙已也离我们而去了,他走了,是用脚走开的吗?不!是用手。孔乙已这个备受凌辱、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的读书人,这个善良忠厚、迂腐困窘的读书人,由于被打致残,频遭冷遇,只好用一双手走了,悲凄地、艰难地走了,走出了读者的视线,也走出生活的舞台。讲到这里,老师随手把黑板上“孔乙已”三个字擦掉了,留下一片空白。课结束了,但是老师的最后一擦,留下的是一片空白,包含着的是丰富的潜台词。这样的教学更有深度,更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让他们的思维进入积极状态,主动探索知识的真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思维动机,应该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即在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拨动学生的心弦,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提出思考性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去……这些思考性问题,尽管学生一时还不能全部解答,但都能激起其认识的冲突,活跃思维,诱发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通过巧设问题,促其深入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培养思维能力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的,而良好的教学提问即是一种兴奋剂,又是一股凝聚力,是教学活动顺利进展的保证。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以精心设计的提问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抓住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动机,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打开知识的大门。学生们在课堂上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驶进。因此,提问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于漪老师曾说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 阅读教材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潜在的矛盾点。抓住了课文本身的矛盾,就抓住了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此,教师要深研教材,从教材中挖掘出矛盾点,并围绕它设置教学话题。一般说来,当文本内容涉及人物的思想性格、情感品质、功过得失以及命运评价时,因人性的复杂和环境的错综,而很难轻易地给他一个评判;这就给多元化、个性化的读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由此产生两种不同的声音,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对话。 《孔乙已》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其中的“大约”与“的确”两个字从字面上看是矛盾的。有位教师将这一矛盾点作为设计这篇课文教学的切入点。问题一:鲁迅曾说,在他从多的小说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已》,同学们已预习了《孔乙已》这篇小说,但老师却发现文章中有一个语言表达看似矛盾的句子,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聚焦结尾句)问题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这是对孔乙已最终结局的交待。同学们既然已经熟悉了课文内容,那大家结合前文内容来猜想一下,孔乙已的命运到底是死还是活?请说出理由。问题三:孔乙已究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问题四:人物的命运除了他自身的性格外,其所处的环境也是其命运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孔乙已处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之中? 教师很巧妙地利用课文矛盾点引发出四个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跳一跳中,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引发了更深层的阅读思考。 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要善于抓住教学过程中学生呈现出来的思维的闪光点,把这些闪光点变成教学话题。由于这样的话题是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往往更真实自然,更有现场感,更贴近学生们的思维,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通过联想和想象的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有专家指出,一个人思维的标志之一,就是要敢于凭借已知的知识,探究未知的问题,形成思维的连续活动。教师通过拨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解决。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思维方式在思考中获得,思维品质在思考中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有位教师在教学《羚羊木雕》一课时,不断地加入拓展思维的问题如“如果送羚羊木雕的是万芳,你认为她会要回这羚羊木雕吗?”“你认为万芳最后是否真的谅解我了”等等,让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推测。结果也是精彩纷呈,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对不同意见提出来了质疑。如对第一个问题,有学生认为会,因为从文中可知万芳的妈妈跟“我”的爸爸妈妈同样把这木雕看得很贵重,相信父母之命难违,尽管万芳百般不愿,恐怕也奈何不了。也有学生认为不会,因为从插叙一节中可以知道万芳非常仗义、泼辣,她宁可自己挨罚一小时也绝不招出我。这些问题既引发了学生深入阅读、理解课文的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阅读教材中也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空白点。这些空白点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可以抓住空白点,设置话题。教师可让学生在自圆其说的前提下,调动自身的经验积累与知识积累,进行大胆推断和猜测,在填充空白中深入学习。 《那树》一文中,“那树”面对一里一里铺过来的柏油路,面对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的高压线,而对一排排挨过来的公寓楼房,面对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甚至是被连根拔起,面对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面对一次次的算计……依旧在雨后滴翠,在毛毛细雨中充满诗意,似乎无动于衷。真是这样吗?教学中,教师就利用了这个空白点,引导学生补白这棵老树当时的心理。有学生就这样写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世界怎么了?他们为什么要吞噬我们?要知道,我们在这儿已经生存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啦!我们不是给你们带来浓阴,带来鸟鸣,带来爱情了吗?你们为什么容不下我?我该不该放弃呢?也许,他们会留下我?毕竟,我是这儿最早的主人,是我给他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为他们减弱了噪音,并在炎炎夏日为他们留下了一片绿阴。 这样的补白,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因为,面对老树被屠杀甚至被肢解,面对地上残留的每一平方厘米仍绿着的碎叶,面对几千条被压在一层又一层沥青、石子下闷死的无人知道的断根…… 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对老树命运的痛惜,对都市文明发展的感慨,还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都会有一个更为深刻明晰的认识。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打开思路,扩大思维范围,增加思维广度,发现自己或他人尚未想到过的东西,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诚如于漪老师说的,教语文就是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要培养读写听说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十年寒窗苦,就读一本书,学生要读那么多书,因此思维训练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不仅用感觉器官,也要用思维器官。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理解和体验文本的过程中冒出的思维火花,关注课堂生成,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他们认识世界、分析社会、思考问题、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于漪,《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2.2 张志公, 《语文教育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蔡智敏、姜联众,《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优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实录(初中组)》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3年版 李冲锋,《教学技能应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语文教学通讯》,2013.2;2013.1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