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以德育艺,以德促学
音乐论文之以德育艺,以德促学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每个人、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色。以艺育德,以德促学,寓德育于轻松活泼、没有说教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使学校德育工作从对学生说教和灌输等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模式向轻松活泼的艺术教育活动转化,也使学校的美育和德育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正是我校艺术教育的鲜明特色。下面谈一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正视现实,研究对策,形成共识 伴随改革开放政策而来的西方文化跟传统文化的碰撞,既有积极的影响,也必然产生一定的负效应。如前阶段的电子游戏机热、武侠热、流行歌曲热、崇拜歌星热,现阶段的上网吧热等在中小学的蔓延,传统文化和道德标准受到严重的挑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美育功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重要。另方面还由于以前我校校舍陈旧及其它条件等方面的限制,造成学生精神不振,无心向学,校风和教学质量每况愈下。怎样走出这种困境呢?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课外艺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校把艺术课程和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列入德育计划,成立学校综艺组,以美育带动学校的全面工作。让学生在多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中通过自主的体验,获得各种道德情感的认知和积累,自觉地加强自我人格的塑造,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德育效果,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确立了“以艺育德,以德促学”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面向全体,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一)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为依据,以教学为中介,以审美教育为途径,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习动机迁移,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和谐、整体的发展。 (二)主攻方向:培养学习兴趣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内容,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能有效地调节学生心理,使之淡化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开发自身潜能。我们把音乐科的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着力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又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上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根据音乐特有的功能,善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悦耳动听的旋律、神奇变幻的节奏,声像并茂的动感画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其蒙而引其趣”将每节课的知识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板为有趣。 在课堂教学形式上,我们组织学生唱游、歌表演、配乐诗朗诵等,还进行音乐节奏及简单旋律的即兴创作,举行乐理知识抢答比赛,以及乐理接龙游戏等有趣活动,让学生平等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上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动口、动手、动脑。这样,学生感到上音乐课十分有趣并能学有所获,及时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在心理上或生理上得到某种程度的愉悦与满足,自然而然地产生愉快兴奋的积极心理,激发他们上好音乐课的热情,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品质,对学习产生并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有效的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加强音乐教学内容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大学习信息量,为学生提供各种不同情绪体验,扩大知识面,主要是学生能从中体会到人类蓄含于音乐中的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寓德于美,寓智于美,寓美于体 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从而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以艺术教育为纽带,统领学校教育内容诸因素,着意推动美育向课外艺术教育和各育、各学科的全面渗透,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寓德于美,加速德育内化过程。德育是知、情、意、行统一的教育,实现德育的内化,主要靠情感的感染,而不能靠理性说教。以情感为基础的审美教育,可以把教育对象的道德认识和审美情感联系起来,使他们从传统德育的“他律”转变成自我完成的“自律”。这种“自律”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艺 术修养是终生享用的。因此,德育只有改变过去那种说教方法,通过审美教育,寓教于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才能加快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内化为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寓德育于审美活动中,是德育改革的深化,是加强德育实效性的具体措施。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在活动中,不仅传授技艺,更重视审美教育,借以唤起学生审美的情感和创造美的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气氛中净化心灵,培养起蓬勃向上、勇于实现自我价值的自强精神。 这一学年我们开展了大量的课外艺术活动:开设了综艺信息广播台,成立美术兴趣小组,成立乒乓球队、象棋组,组建舞蹈队、少先队仪仗队、手抄报刊组等活动小组,并定期进行活动。同时开设美术展览室、音乐室、乒乓球室、少先队室、图书馆等活动室,做到以艺育德,促进德育效果。如开设综艺信息广播台。在广播活动中,我们坚持定时、定点、定人、定栏目内容,训练“小记者”和“广播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己编辑,自己采访,自己改稿,自己演播的“四自”能力。广播内容包括“为学校、为班级” 献计献策,表扬、推广身边的先进典型,批评周围的不良现象,评议学校、班级的热点问题。通过广播台的广播,使全校学生人人都关注着学校里的人和事,调动全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评判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使文明之风得以发扬光大,把不良之风消灭在萌芽中,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先进的典型教育人。既提高了德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又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频繁的艺术教育活动,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学生素质显著提高。一些同学在镇性或县性活动中都取得好成绩。如郑晓玲同学获镇普通话朗诵比赛第一名、县三等奖,郑焕境获镇乒乓球比赛第一名,郑榕宇获第五名,郑晓冰获女子第二名。由于体艺活动的经常开展,所以在各种节日的活动中,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今年的“六一”节,学校及各班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活动,“太极功夫扇”、“潮剧清唱”、“器乐表演”、“诗朗诵”等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些活动都由学生自行主持自行操作,体现了学生自理能力。除此之外还组织学生清明节为烈士扫墓,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国庆节还举行“国庆专刊”评比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更好贯彻《守则》、《规范》,还举行“学守则、学规范”征文比赛,征文多达300多篇。 (二)寓智于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艺术教育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引导学生始终在形象的感染中进行抽象的思考。据此,我们把审美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英语科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方法,创设娱乐激趣的课堂教学气氛,使教师教出情趣、学生学出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科教师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生动的教态,以及为诗配乐、为文作画等方法,深深感染着学生,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理解教材中所蕴涵的真、善、美。美术科教师通过设计手抄报、泡沫装饰画、折纸等艺术创作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在创作中培养了空间想象力,加深了对立体几何的初步认识。 (三)寓美于体,探索健美相容的体育途径。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而强壮的体质是以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只有具有强健的体质、健美的体型,才能使人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协调和谐。结合高年级音乐课的教学开展艺术体操、现代健美操的训练,结合中年级音乐课传授中华传统文化《太极功夫扇》和《太极武术剑》。在训练中我们设计了一些美的体型、美的姿态、美的动作,把音乐、舞蹈融于体育中,让学生的体型美、技巧美、精神美相映生辉,构成健美的整体。 四、培养动机,激发动机,迁移动机 艺术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中介,以动机迁移为动力,优化学校教育活动全过程。学生厌学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非智力因素未能调动起来是原因之一。实践的真知告诉我们,单是指导学生智力活动是很不够的,还必须想方设法唤起学生学习认知的需要,即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有情感因素的参与才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因为情感是形成学习动机的直接诱因。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以爱生之情,诱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并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科目,导致对该科产生学习兴趣,由此引发出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又会激发起认知的需求,使它变为学习动机的力量。这还要求我们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艺术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对艺术活动的兴趣,焕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然后引导他们将动机往学习方面迁移,把艺术方面的进步转化为学习方面的成功。这是情感迁移和动机迁移,能使学生从过去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从而增强了主体的意识,获得了前进的内驱力,为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奠定了坚实的非智力因素的基础。 一年多来,“以艺育德,以德促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全面工作的优化,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厌学情绪淡化了,言行举止文明了,追逐打闹的现象已不存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面素质均衡发展。校园里洋溢着文明、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气氛,体现了校训“勤学习、重实践、勇探究、敢创新”的精神。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要以人为本,形成共识;重在实践,贵在实干;有耕耘,必有收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