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阅读教学本质意义的再认识
语文论文之阅读教学本质意义的再认识 松门中学 王美芬 【摘 要】 阅读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需要的坚实平台;是教化和熏陶学生思想,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的和谐春风;是学生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的绮丽田园;是学生认识自我和协调人际关系金色阳光。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前提。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本质意义 再认识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主体内容之一,它在推进语文素质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担纲”意义。它的有效实施对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承受文化的熏陶,对提高学生的听写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和健全学生人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钱理群教授在《语文教育门外谈》中说:“中小学语文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的探索,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指头与创造的欲求,所有这些富贵而美丽的精神素质可以概括为‘青春的精神’。” 因此阅读教学过程最应当是以学生为本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简言之,培养和建构学生完美的人格,是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深层本质和核心内容。 从新课程背景的视角看,课堂既是知识授教的地方,也是知识生成的场所;既是文化传承的环境,也是生理生命和感性生命存在的地方,也是人的精神生命、道德生命和人格生命养成的场所;既是社会适应和个人满足的过程,也是超越社会和个体的过程。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因此如果不能站在学生自我发展、终身发展的高度去揭示阅读教学过程丰富的本质,无疑会进一步造成阅读教学走向死胡同。 1、阅读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坚实平台 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主体,他的人格特征重要体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他的阅读学习动机的强弱,认知水平的高低,克服阅读障碍和困难的毅力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阅读教学既要符合“认读--理解--鉴赏--活用”的阅读基本规律,又要遵循“感性阶段--理解性阶段--实践性阶段” 的教学基本过程。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一般由若干个不同的教学环节构成--预习课文(认读)、解读课文(解读)、赏评课文(品读)以及运用和创造(习读)等。学习动机和需要作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各种方法激起学生求知的需要和兴趣,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才能使他们学得主动,然后才谈得上通过思维活动去理解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教学内容进行激趣,在导入、举例、讲述过程中穿插进来,如电影、音乐、网络、社会热点等,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我教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先放一段优美的古典音乐《高山流水》。让学生在音乐的陶冶下慢慢走近作品,走近作者,走近琵琶女,与它们产生共鸣,享受优美的音乐带给人心灵的愉悦,享受音乐营造的氛围,从而深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于是学生有了很浓厚的兴趣,有了探究的欲望。学习《故都的秋》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感受了五幅秋景图的特点之后,我决定运用美术带给人的直观性的特点,化文字为形象,要求有美术功底的同学画出素描,或者国画,没有画画功底的学生用文字来形象地描述学生的画,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来,学生之间也就有了热情的互动,而且因为有了兴趣,他们也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件事情当中。 我们也可以在充分立足于文本的基础上,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教授《雷雨》时,让学生围绕“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这个问题展开辩论,人物形象就自然凸现了出来。在教授《祝福》时,可以围绕“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元凶” 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像一个律师一样展开了辩论,甚至不会放过文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主题就自然而然的在学生的辩论中浮出了水面。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深入到作品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中进行自主学习,他们便会从个体的生活、经验出发,去重新体验作品中的一切,努力从文本中追问新的意义和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丰富自身的情感,陶冶个体的情操,形成更为健全的精神世界。 2、阅读教学是教化和熏陶学生思想,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的和谐春风。 教化和陶冶是从心智上启迪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高尚品格的养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书面语言和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学生在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同时,必然会对文学作品中的人或者事物产生种种情感。因为人永远有着向往自由积极进取追求完美的天性,有着力图超越自身而趋向崇高的欲望。美国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指出:“由于企图达到优越地位的努力是整个人格的关键,所以我们在个人心灵生活中的每一点,都能看到它的影像”。而语文阅读教学就好像煦暖和谐的春风,当春风缓缓而又久久拂过学生心坎时,他们心中便会慢慢构筑起一座挺拔的道德丰碑,一道巍峨的精神长城。 我在教《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琼珊患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是最了解他病情的人,医生为什么不宣布她的“死刑” ,而说一切看她自己呢?此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能够投入到紧张的讨论当中。他们调动了所有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一些感受,最后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生活中总要经历一些风风雨雨,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总会战胜很多困难。有了这个共识,我相信学生会牢记:信念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多么重要。同时学生对“人性美与生命意识”有了更深的感悟,我想对他们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非常豪迈的诗词,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主人公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情怀。学生慢慢进入情境,我适时抛出一个问题:和当年的青年相比,现在的年轻人缺少了一点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我因势利导,号召“风华正茂”的学生拿出自己的拼劲和韧劲, 勇敢迎接高考,向先辈们学习,确立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抱负,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形式。而艺术的巨大的力量就在以情动人,俘获人心,使人们沉浸于积极的情感的漩涡中,在其中体验到人的属于人的情感,使干涸的心灵得到充实,使被扭曲的人性恢复到正常,使自己感到作为人的存在,认识到人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通过阅读教学,文本可以化为促进社会交往亲和的奇妙力量,进而促进学生回视内心和了解外界的种种体验的理悟,潜移默化接受者的心灵世界,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其实学生现在学业负担重,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博览群书,去作过多的文学拓展,这时候就得“近水楼台先得月”,好好地运用手中的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本身就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还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雨果的《悲惨世界》都能引导他们去探究生命的意义,去思索自己存在的价值,去拓宽他们生命的广度,甚至使得他们获取跃迁式的精神进步。 正如苏珊郎格所说:“与其说艺术影响了生命的存在,倒不如说它影响了生命的质量,无论如何,这种影响是深邃的。” 3、阅读教学是学生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的绮丽田园。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因自我的先在经验 ,而形成不同的对文本意义阐发和理解。这也是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把自己对某篇作品的感受,理解,体验或者仅仅是把教参上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有这样的感受、理解和体验的。教学不是告知、传授、赠送那样的整齐划一,而是应该尊重学生是一个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这是无可替代的。教师把阅读教学视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去设计导致学生产生某种感受、理解、体验的情境,让情境去产生它必然的效应。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对生命意义的痛彻心扉的思考,而这种体验又是学生生活中欠缺的。初读课文,学生对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感觉,对生命的感悟更无从谈起。这时候老师最需要的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置于作者的立场,进行一次独特的情感体验。我就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多形式的诵读,我还特别有感情地范读了其中一段名句:“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 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渐渐有了感觉,跟文本有了共鸣,慢慢地对生命的真谛有了感悟,尽管这种感悟是浅层次的,但是这是他们内心的东西,这种感悟是有灵性的感悟,不是别人强加于他们的。 台湾作家杨子《十八岁和其他》一文我让全班学生去反复地阅读,去感悟。起初我想循着作者的的感情走,就文析文,但是总感觉我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们,不能把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悟硬塞给他们,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感悟。于是我把自己的十八岁的感悟讲给学生听,我还收集了伟人名人他们的十八岁的事迹,同时又让学生畅想自己的十八岁,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怀,肆意地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我还让家长都能参与其中,让家长参与这篇课文的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以及想要对自己孩子说的心里话,不少学生及其家长积极配合,认真填写。学生读到自己家长的话语,都感动不已,于是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回家与父母多多交流阅读体会,多与父母说说心里话,倾听父母自身的小故事,以此消除两代人之间隔阂,学会尊重,学会感恩。我觉得这对学生以后的为人处世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所以只有在开放式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丰富的积累,发展良好的个性,丰富属于学生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暴露真情实感,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善于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多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尽量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否则,就会出现老师这个权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独白,独白的本质是独断,其本质在于心灵的隔膜和精神的隔阂。而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无形的伤害,使得学生成为情感缺失、精神信赖的虚伪空洞、缺乏内涵的不健全的病态人格。 4、阅读教学是学生认识自我和协调人际关系的金色阳光。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有一个自我正确的定位,而这个定位就需要有自我的意识和他人的评价 。对自身的审视,是人走出混沌的关键一步。哲学家洛克更是强调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标志,他说“人格是一个会思考的聪明的存在物,有推理和反省并能思考自我本身” 。学生作为一个学习的主体,他的存在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声音,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有自己的活的灵魂--教师引领他们步入阅读的家园里,融入煦暖的春风中,欣欣然的他们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金色阳光,吸取营养,自然促进自身的成长。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所列举出的丰富的言语范例,给学生提供了多彩的生活标杆;饱满生动的人物形象,则为学生提供了由多种因素构成的鲜活的历史和现实关系;广阔的语言文化背景,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深厚的信息资料……在这份灿烂的金色里,学生们会在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中逐渐形成正确的认识,积极而又努力地完善自我。 协调他人关系,主要针对以往的阅读教学过程只是由老师完全控制和操作的一个行为。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重视的是开放性和多元互动性。正如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 提到的:“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的沟通。” 因为每班人数有四十多,老师每节课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所以势必会冷落了一部分学生 ,长此以往就会使部分同学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不愿思考问题,成为“局外人”和“隐形人”。所以我对学生进行合理组合,采用协作式的学习方式。比如我在教《娜塔莎》时,因为娜塔莎是一个圆形人物,她身上有着人性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所以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你眼中的娜塔莎是一个怎样的姑娘?你喜欢她吗?问题抛出后,我先让学生在文章的左侧写上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评点,先形成自己的一个独立的见解。然后把邻近四个人分成一小组 ,每个人融入小组中进行讨论探究,在质疑、争论中逐步深入,认真倾听,对比分析,最后不断的磨合,不断的整合,形成组内的意见。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轮流当组长,代表小组作讨论结果汇报发言。其中我非常严肃而郑重地提出了讨论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组员之间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以便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但是一定要学会尊重对方。老师深入到他们中间去,不时地进行点拨引导。结果经过一讨论,一磨合,原先因为片面地看问题而对娜塔莎深恶痛绝的学生学会了多角度多方位地去分析一个人物,摒弃了“一刀切”的做法,一个丰满的立体的娜塔莎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充分尝到了合作的喜悦。 这种协作式的学习方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独立的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集体互助合作研究讨论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互相沟通、积极交流,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沟通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合作协助的意识和精神。在这种开放、合作、互助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它有利于学生每一个个体面对问题,不要回避,同时学会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又要互相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要学会扬长避短,学会在相互尊重中理解、体会他人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同学们的关系。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层本质就是建构学生的人格丰碑,只有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将这种认识落实、渗透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去,我们才能最充分地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的自主意识,并且在优美的阅读和品味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其良好的为人品格,至于教学质量和成绩的提高,必将是水到渠成。然而遗憾的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有着这样认识的人可谓寥寥,因而我们就只能长久地陷在短视的沼泽里,医头医脚了。我们渴望走出窘境,但是我们必须重新定格自己的目光,重新审视自身的思维,从而改变教学思路,并以此为切点,进而形成良性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教育出版社。 3、钱友红,《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初探》,《天津教育》,2004。 4、王家政,欧小松,《中学语文学科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魏国良,《现代语文教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孙亚杰、徐云知,《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课程 教材 教法》,2007。 7、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