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新课改语文教学需要避免的几个误区
语文论文之新课改语文教学需要避免的几个误区 学校的新课改可谓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也加入到了新课改的潮流之中,并且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新课改教学方式激起的巨大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进行新课改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我发现自己还存在不少的误区。这些误区中,有的表面看来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的地位,实际上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甚至其产生的教学效果,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的则只是打着新课改的旗号,干了许多与课堂无关,文本无关的事情,过多的借助声光电,而忽视了对于文本内容,以及文章内在意蕴的挖掘。因此,在此浅谈一下,自己对于新课改的一些浅薄的看法。一则是为了交流思想;二则是为了反思教学,以便提高。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上语文课,我为了体现开放性,安排过多非语文的活动,比如优秀流行音乐的鉴赏,《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的话剧排演等,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课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课外内容的补充上,讲着讲着就扯得太远,而没有及时的收回课堂。有的课进行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效果不明显,部分学上存在乘机打闹起哄的现象。表面上看很热闹, 学生发言很热烈, 有时甚至还出现不同观点的争论。这样的课往往得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一类的赞誉。但仔细研究,其实所谓“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是很表面化的。如果仔细的研究学生的发言和展示,我们会发现一下几个问题:学生发言“有口无心” :只要掌握某种机械表达的套路, 就能口若悬河地说出很“炫”的辞藻来,事实上他们根本就没有接近文本,更谈不上全身心地体验文本;分组讨论 “有名无实” :讨论时只要有学生一片嗡嗡的说话声,显出热烈的气氛来, 哪管谈的是课堂问题还是在扯其它。这些都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肢体介入”式的学生主体性体现, 学生主体性参与的核心更多的应该显现为一种“ 精神介入” ,在此针对目前语文课堂学生主体性发挥存在的误区作一些描述,并谈些浅见。 被动操纵型:在讲解《鸿门宴》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提的问题过多,过细,过于简单。比如故事发生的朝代,涉及的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学生的回答十分响亮、整齐。表面上看, 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 但实际上学生所完成的一切, 都是在书上很容易找到的, 都是在老师的控制下肤浅的活动。 这种所谓的“学生主体性” ,实际上只是一个幌子而己!诱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情感活动, 这才是评价课堂的关键所在。在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把 “ 活跃” 作为判断尺度, 其实真实的课堂并不像我们描述的那样跌宕多姿, 它更多的应是平平淡淡, 实实在在。 哗众取宠型:在上《荆轲刺秦王》的时候,我找了两个学生表演“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这个情景,但是这两个学生由于比较羞涩,在表演的时候,完全就成了一个闹剧。表演者一方面觉得尴尬,有种小丑的感觉,另一方面学生也在起哄看热闹,课堂完全处于亢奋状态。其实这篇文章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文言文篇目,设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则是增加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特别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记忆,二则是感受荆轲等历史人物形象并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行为。因此,表演之类的当属本文的一个课外的活动和补充,而不应该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需注意教学的重点。如果将看似“主动”的语文课变成了一种无意义的精力消耗。学生既没有走进文本,更不用说能留下什么心灵的震撼。一堂课在笑声中过去了,学生没有任何收获! 滥用多媒体型:在上新诗单元的《再别康桥》时, 有幸将自己的电脑带去,给学生进行了不少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的展示。学生的兴趣倒是高了,可是到头来才发现,自己这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活跃气氛,完全将我们的文本抛在了脑后,出现了一种本木倒置的问题。诚然,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如果使用得当, 确实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但必须遵循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而此文重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把握诗人情感, 要求学生学会凭借诗歌语言展开想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身临其境。而连课文都不诵读就急着出示课件的做法,是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的。这样的语文课只能成为某些教师个人才技的表现舞台,对学生没有任何益处。提倡综合性的“大语文” ,但不能把适度的拓展变成无度 的拓展;提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但不能把适度的运用变 成无度的展示。这决不是新课程改革的初衷!我们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把握文章的感情脉搏和语言品味上,有了背景知识的铺垫,有了多媒体的适当使用,学生才能感悟得更深,体验得更多,切不可让它们“ 喧宾夺主” ,让它们“ 迷乱”了我们的双眼。 低级媚俗型:依然是在上《再别康桥》时我去听了一节其他老师的课。在讲到徐志摩其人时,这位老师补充很多有关于徐志摩的人生经历。其中在讲到感情经历的时候,学生们尤其感兴趣,并且一个劲的要求老师详细的介绍。于是补充的有关徐志摩的私人感情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并且在进入文本学习的时候,还有不少的学生沉浸在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感情纠葛之中。我认为,这样的教学补充是有问题,它对于学生理解文本。似乎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相反徐志摩的感情经历到会成为学生课下津津有味讨论的话题。这种对于诗人的生平背景的介绍,其实更多的是在满足学生的一种窥探欲望。好奇本是好事,但是如果将导向引导到诗人的感情生活上,其实是将徐志摩娱乐化,这是一种低级媚俗的表现。因此对于此类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学中我们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激活文本,为学生“穿针引线” ,唤起学生的思维灵感和亲身体验。反之,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感受、体验和精辟解读,学生的主体性就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过份地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当讲不讲,当引不引,课文的文体底蕴和人文内涵就得不到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成了“放任自流” ,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作为语文教师, 首先是对文本有独到的发现,个性化的解读,这样,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见解时,对学生不成熟的、有偏差的、甚至错误的见解,才能加以正确引导。“发挥学生主体性”是在语文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层面上来讨论的。教师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根本,我们不能忘记 这个根本。片面追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量和热闹气氛,这是当前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的流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