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体育(心得)之体育训练与平时教学的结合——浅谈在体育训练中的点滴体会
体育论文之体育训练与平时教学的结合——浅谈在体育训练中的点滴体会 体育训练与平时教学的结合——浅谈在体育训练中的点滴体会 虎门镇大宁小学 刘成强 【摘要】: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将他们当中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选入学校运动队强化训练就怕苦怕累,或是为逃避早上下午的学习时间来玩玩而已,要不就跟老师谈条件(如跑步圈数不能太多,运动强度不能太大等),否则以退出训练队相要挟,甚至请家长出面给老师施压,给老师造成相当大的被动。不但影响在训练中师生互动的情绪,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学与训练是统一和有机联系着的,教学、训练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不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技术、战术等;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由于任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教学和训练是在统一的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只是各有所侧重而已。 【关键词】体育训练、教学、身体素质、技战术、技能、结合进行教学时虽然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训练的因素;进行训练时虽然是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教学的因素。无论是进行教学或是训练,都应贯穿一定的思想教育,体育教师应经常注意在教学与训练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之渗透到知识、技能、技术、战术教学和身体训练的各个方面。 重要的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只针对少数学生的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如何才能将体育训练结合到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练”与“玩”的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练”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青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 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练”与“玩”有机结合,使青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玩”中带“练”,“练”中有“玩”,通过各种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二、“练”与“激励法”的结合。 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乐教”只是手段,“乐学” 才是目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中的耐力锻炼项目最适宜采用激励法。耐力锻炼是最单调,易疲劳的运动,假如只简单地强制性运动,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创设适合学生锻炼的场地,即:铺设垫子作“草地”,架一条有一定高度的橡皮筋作“钢丝网”,用实心球作“地雷”,用白粉划两条有一定间隔距离的横线作“水沟”或“战壕”,让学生进行爬、钻、绕、跨等动作的练习。尽管锻炼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学生累得满头大汗,可兴趣未消,磨炼了意志、强健了身心。在不知不觉中还提升了自身的耐力水平。三、“练”与“争胜法”的结合。 争强好胜是青少年学生的又一天性。体育教学或训练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不甘落后的心理,运用争胜法于体育教学中。如在培养学生练习快速跑的兴趣,发展奔跑能力和思维快速应变能力。将学生分成4—6个小队,各队先挑选一名擂主迎面站立于本队30—50米外。教师发令后,各队第一名同学迅速跑向擂主以手(或脚)向擂主挑战“石头”“剪刀”“布”,胜利者留下当新擂主,败者迅速跑回本队,将任务交给第二名同学,依此类推,反复进行。在游戏中还能适时提醒学生纠正自己跑步时的错误姿态。学生通过这样的“争胜法”,练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练习密度和强度得到了加强,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训练了学生的速度耐力。再如爬山登顶、夺红旗追赶“逃敌”等,既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亦可以用在体育训练实践,使学生感受运动的无限乐趣,同时激发他们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四、“练”与“游戏法”的结合。 快乐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没有快乐的体育课将会扼杀人的天性。游戏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同时也是体育课和体育训练的重要内容,经常做同一种游戏,小学生会感到乏味和厌倦。所以,可利用儿童好奇、好新、好胜的理,设计饶有趣味的游戏。如“投掷”运动游戏化。利用垒球作“炮弹”,设计模拟“放人”的目标。让学生对准目标,奋勇歼“敌”,训练结束比“战绩”。学生在这种“战斗”情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既寓教于乐,发展了投掷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技、战术水平。五、“练”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结合 在体育教学、课外锻炼和各种体育竞赛中,学生都将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鲜明、强列、丰富、多样、易变等特点,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应经常采用相互观察、相互保护、相互帮助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这种教法指导下,在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这种精神延伸到体育训练中可使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一个新的集体中也能紧紧凝聚在一起,达到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另外,在课前或训练前充分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也是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情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很容易为一些新异激所激动而兴历起来。如课前布置、器材放置,规整醒目的樗线,美化的教具都具有艺术性,就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绪,提前进入学习和训练情境。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练”与“玩”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和训练方法提高教学和训练质量的必然选择,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运用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达到全体学生普遍提高,少数学生重点培养的目的。 文献资料: 1、《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更新》 探索与求是 2000 04 2、《素质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江西教育科研 3、《基础教育与创新》 人民教育 2000 08 4、《中国学校体育》 国家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2000 06 5、《学校体育 》 国家体育活动委员会 19996、《采取多种途径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北京教育 2001.0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