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高中生政治课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初探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高中生政治课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初探 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中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课的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目前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还差强人意,许多因素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育功能的发挥。其中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政治课的逆反心理比较普遍,是重要原因之一,它严重影响了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 高中生政治课逆反心理的成因 1、 自我意识的增强 高中生正处在蓬勃的青春发育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他们的世界观开始逐步形成。对一些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有所接触,并有所思考,但他们缺少深入的社会实践,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观察和分析,往往很片面甚至偏激,容易被一些错误思潮所左右。 2、 思维能力的提高 高中生的思维方法是从小学生的简单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甚至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不满足于成人的说教和书本上的结论,敢于发表个人的意见,喜欢怀疑、争论、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好象只有这样,才能掩饰幼稚显出成熟。 3、对政治课的不正确认识 随着高考“3+X”模式的推行,许多学生认为政治课是“三无”课——无关、无用、无味。“无关”就是学生认为政治是当官的事,与中学生无关;“无用”就是学生认为政治课今后无多大用途,即使是高考也不一定要考政治;“无味”就是学生认为政治课是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 4、 客观现实的消极影响 高中生虽然思想单纯却很少有保守思想,对事物十分敏感,但思维的片面性很大,可塑性也大,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今天,社会上许多人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已经过时,再加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理论宣传上的错误导向,过分渲染物质的激励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苍白无力,尤其是把思想教育说成是“假、大、空”,使不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患有“厌食症”,一上政治课便认为是说教。另外他们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刺激,思想上形成了一些定势,例如:他们见到社会上有些党员和党员干部搞不正之风,对学校里进行坚持党的领导的教育就会产生反感。他们听到家长、社会上谈论奖金和实惠,对学校进行的理想教育就不相信。他们听到宣扬“能挣会花”“高消费” 的论调后,对学校进行的艰苦奋斗教育就认为是过时了。 5、 不当的教育教学方法 应当承认不少教师教育思想僵化,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也是学生对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教师平常不注重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改经验的学习,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往往是“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态度生硬,作风霸道,把自己当成是道德和正义的化身,盛气凌人,对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动不动就是挖苦和训斥,根本没有学生说话的余地。 二、 克服中学生对政治课逆反心理的基本对策 1 、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 众所周知,政治课的内容是严肃的,不能歪曲,更不能当儿戏,但严肃的内容不一定都要板着面孔进行说教式的传授。教师要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不武断,不包办,不搞“一言堂”,这样学生才敢于也才愿意讲真话,讲心里话。教师要和蔼可亲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即使学生的观点不正确,也不要一概否定,更不能“戴帽子,打棍子” 。对学生的错误认识,要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获得正确的认识。比如,我在讲个人活动对社会的影响这个问题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最佩服的历史人物是谁,结果有个学生说他最佩服希特勒。对此我没有简单地否定,更没有粗暴地训斥,而是首先肯定这个学生敢于讲心里话,然后,才摆事实,讲道理,指出希特勒是一个战争恶魔,他的所作所为给人类带来的不是和平和幸福,而是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他不仅没有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反而给人类文明造成了空前的劫难。通过这样的分析,那位学生马上认识到只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搞“空对空”。 政治课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而政治课教材往往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把“死”的教材讲活,把政治课的内容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现象联系起来,尽量在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中、在学生熟悉的事件中找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分析、参与社会,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政治课离现实近、离自己近,学政治有用,这就克服了学生认为学政治“无关”、“无用”的错误观点。例如:在讲民主问题时,学生心目中总是认为资本主义的民主广泛、真实,体现出平等竞争。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进而说明资本主义政党制的弊端,我不是只靠书本上的理论进行空洞的说教,因为这是说服不了学生的,反而会增加学生的逆反情绪。我巧妙地运用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之法:学生较多地收听和收看海外传媒,深受此不良影响,但海外传媒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一些社会现实问题,或多或少地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一些腐朽的东西。我就抓住这一点,找出一些近期他们所反映的事实,比如,200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出现的令天下齿笑的滑稽场面,结合教材的内容去教育学生,这样就很有说服力。 3、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切忌片面性和绝对化。 教师形而上学的授课方法,是高中生对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把资本主义说得一无是处,把社会主义说得十全十美,这就是片面性和绝对化的表现。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以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切忌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这不仅是维护政治课严肃性和科学性的需要,而且也是克服学生逆反心理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时,应该首先肯定它与封建专制比较具有进步性,然后再分析它的阶级局限性。在讲社会主义民主时在肯定其优越性、全面性和真实性的同时,也要指出我们在民主建设中因受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条件的制约而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当然在肯定与否定的两个方面,必须明确哪个是主要方面,始终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心悦诚服”,而不产生逆反心理。 4、 坚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形式。 调查表明,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方法不当。由于政治课理论性强,再就加上教材中提纲式的内容编排,很容易使教师的教学陷入会议报告式的照本宣科,形成“满堂灌” 。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束缚,其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一上政治课他们就感到像开大会一样难过,往往以睡觉来对付。 新时代的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勤于思考,勇于争辩。从某种程度上说哪位教师能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点,时刻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他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相反,若压抑其思维的积极性,只能使其对所学学科更加冷漠、厌烦。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自学辅导法、对话法、讨论法等。如在高三“两类不同性质的民主”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法、讨论法:教师先提出一些在学生中有争议及有代表性的问题,如“资本主义选举一人一票,自由竞选,这比社会主义民主吗?”、“资本主义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这民主吗”、“资本主义议会辩论能反映民意吗?”等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说出他们的心里话,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心平气和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民主。通过这样的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帮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认识。在课堂形式上也可采用专题讲座、演讲、辩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例如在高三关于“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就可采用辩论的形式:先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组,各组中的每位同学都就本方的观点写出辩论稿,然后把稿子交给各组选出来参加比赛的辩手归纳总结。这样,就做到了“人人参与,个个争辩” ,既培养了兴趣和能力,又辩清了是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由不喜欢政治课到渴望上政治课,对政治课的逆反心理也就慢慢消除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