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心得)之试论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活性、发展性与生命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心得)之试论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活性、发展性与生命性

物理论文之试论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活性、发展性与生命性 ‎ 试论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活性、发展性与生命性刘永松  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中学 江西 于都   新《课程标准》中阐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紧密结合”的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和态度进行有机地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根据三维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这三大理念分别对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将落实在学生的感悟与体验之中。1        课堂教学的生活性新课程理念下所要求的“生活性”‎ ‎,强调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突出了知识与技能。案例1(如图1所示):大烧杯里盛有一定量的水,内置小铁块小烧杯可浮在水中。现将小铁块从小烧杯中取出后移放到大烧杯中,试判断大烧杯内的水面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评析:在学习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以后,好多教师都会选择图1所示的题目来检查并巩固所学内容。其实这道题目,只具有学科的意义,以巩固所学知识为目的,而没有任何生活上的意义。这种“重学科、轻生活”的课堂教学显然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只能让学生机械而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知识的掌握不会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深刻而长久的印象。按照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性”要求,我们可在兼顾学科与生活的同时改造这一题目:小池塘里有一条挖泥船,当船上的工人将塘底的泥土挖到船上后,池塘里的水面位置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改造后的题目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可让学生在这道习题的学习中感悟“物理”。作为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善于引用学生熟知的事物现象去分析、实验、探究,使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去演示、实验,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这样短期内可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长期后可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十分有益。2        课堂教学的发展性新课程理念下所要求的“发展性”,突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案例2:在“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中,“测定反应时间”的教学过程1:师生合作做一个小游戏。教师出示一枚金属小书签,用两个手指捏住书签上端。请一位学生,伸出拇指和食指,在书签下端做捏书签的准备。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释放书签,学生一般捏不住。可鼓励这位学生再捏一次,这次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捏住,然后,教师指出这个小游戏能检验人反应的灵敏程度,引出“反应时间”‎ 的概念。过程2:指导学生设计一个测定反应时间的实验。看到桌上的直尺(带刻度,长30cm),联想到刚做过的小游戏,多数学生已有了自已的想法。请一位学生谈谈他设计的方案:原理、器材、怎么操作、怎么读数、怎么计算出反应时间。其他学生不断补充,最后,形成完整的实验方案。原理:人的反应时间等于直尺下落的时间;器材:直尺、计算器;操作:一人捏住尺子上端,保持直尺竖直不动,另一个两手呈捏的姿势,静等在直尺下端零刻度处。前者释放,后者捏住;读数:测出直尺下落的距离S,即后者捏住处的长度刻度值;处理数据:根据位移公式可计算出直尺下落的时间,即人的反应时间。让学生分组做这个实验,测定自已的反应时间。过程3:教师用一根“神秘”的尺子检测学生,直接读出反应时间,让学生猜想这根这根尺子的奥秘。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明白,教师事先完成了时间与下落位移的转换,把时间标在子尺子上,这样就制成了一把“反应时间测量尺”。过程4:提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小课题――建议学生在课外动手做一把“反应时间测量尺”,用它检测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等)的反应时间。研究采集到的数据,总结出反应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等等。评析:这一案例的教学不仅摒弃了只用陈述知识的方式来处理教材的做法,而且从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出发,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了以上的教学过程,尤其是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发展性”―――突出了教学过程与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对学生的教学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3         课堂教学的生命性新课程理念下所要求的“生命性”,应突出让课堂教学走向学生,注重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的 ‎“生命力”存在。平等、民主、安全、愉快应是课堂教学最魅力的表现。因而,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看到这样的景象: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美丽的想像,有时还不乏人生智慧的火花,就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富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诗意的教学内容了。因此,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案例3:关于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我们可对这一抽象的概念作这样的形象处理:我们无法直接看到风,但是从沙尘的飞扬和树木的晃动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风的存在;我们也无法看到力,但却可以看到力所产生的种种效果。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阵地。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我们中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在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不仅要面向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现在,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而这也是课程改革的宗旨所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