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试谈书法教育中的三点一“现”
语文论文之试谈书法教育中的三点一“现” 温岭师范附属小学 王 燕 【摘要】书法,是我国汉字书写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但是,书法教育的现状却让人忧心,社会发展的迅速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敲起键盘来熟门熟路,写起字来就有如鬼画符”。 但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我们应从小规范我们的书法教育。鉴于这样的一大现状,笔者试谈小学书法教育中的三点,即书法教育起点“新”一点、示范“活”一点、训练“优”一点,让其连成一线,点燃书法教学的火花,让学生从小写好每一个字。 【关键字】小学生;书法教育 绪 论 书法教育在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已经非常受重视,占据了一定的重要地位。自古三尺蒙童读书,孰师除了教《三字经》之外,还必须安排习字课。直到近代教育改革,不管是光绪、宣统朝的办学条令还是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都设有专门的习字课。2011年,我国教育部连续下发了两个和书法教育相关的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 的通知》(教体艺厅【2011】4号),《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教育部也就书法课程提出了一定的计划和要求,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书法课。其中在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原本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技能,却需要这样那样的命令和政策多次要求,可见,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和书法教育在当前社会的缺失有多么严重。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曾这样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明白书法教育是一条贯穿在各种教育中的主线,努力让书法教育起点“新”一点,示范“活”一点,训练“优”一点,点燃书法教学的火花,让每一个孩子在起步就写好每一个字。 一、当前书法教育的现状 1、一手好字被电脑毁了 俗话说:“字如其人。”人写字,字写人,从一个简单的字就能看到一个人的性格、态度、想法。但是,随着电脑的普及,当前的社会已经渐渐地计算机化,生活网络化了,使得学生使用QQ等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不断增大,运用电脑打字的速度比用手书写的速度更快。还记得刚接手这群学生的时候,他们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王老师,你的QQ多少啊?”周末,当学生发消息来时,我便会时不时地想起他们作业本上的字迹:潦草、错别字,不得不说现在的学生“敲起键盘来熟门熟路,写起字来就有如鬼画符”。 2、经济社会的物质影响了书法教育的环境 在古代,书法是一项基本技能。在科举考试当中,书法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评价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书法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少,以致于人们对于书法教育也慢慢地懈怠了。再者,商家为了追求经济的利益,经常在广告当中使用谐音别字,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方便人们的识记。比如:出售驱蚊产品的商家广告语就是“默默无‘蚊’”,出售眼镜产品的商家广告语就是“一‘明’惊人”,出售浴室产品的商家广告就是“随心所‘浴’”……虽然这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商家们的销售,但是,却没有给我们增添任何一笔丰富的文化资源,而是把文字破坏性地分解,影响着教育的环境,阻碍着教育。 3、不严格的教育要求限制了书法教育的进行 翻看学生的作业,干干净净,端端正正,看起来让人觉得舒服的已经不是很多了,更别提字写得漂亮了。尽管写作业用的是田字格、方格子,但是,学生作业本上的字却是歪歪扭扭的,要么缩在一起,要么舒展得过了头。不仅如此,在学生的书写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错字、别字,但这样的作业,教师却往往很自如地在上面打着一个又一个鲜红的勾。尽管我们的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数的学校还是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的着眼点很大程度上还是放在了教学成绩上,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对错远远超过了书写的态度,影响着书法教育的进行。 再看我们的那些邻国,特别是日本,他们的书法风格、层次等尚不如中国,但是他们的书法教育是从儿童四五岁时就已经深入了生活,开设“书法课”和“书法教室”,每一所小学都普及这样的教育。他们甚至这样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向中国借字的恩情。” 面对这样的境况,我想我们不仅需要有成就的书法家,更需要规范我们的书法教育,从小开始规矩我们的书写。自从成为学校书法兴趣小组的教师之一,我开始深深地思考: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从小就真正地写出一手好字,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学有所得呢? 二、书法教育起点“新”一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语也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我上第一节书法课的时候,一走进教室,我便看到学生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端端正正地坐着,准备迎接他们快乐的书法课。随着慢慢地深入,学生就感到学习书法一点也不好玩,整天坐在那里写着“横”,写着“竖”,坐姿、握笔姿势还要正确、端正,不能动来动去。小学生耐不住性子,觉得练书法枯燥乏味,强制他们坐在那里半个小时,不能动来动去,似乎违背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看着他们渐渐显露的痛苦表情,我不断反问自己:书法教育还应不应该继续呢?回答是肯定的。为了保护和发扬我国的这种传统文化,书法教育是当务之急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一开始接触书法教育的时候,不那么抵触、厌恶呢? 1、变“好奇”为“羡慕”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无比的,刚进入书法练习班的学生,对钢笔、毛笔便充满着好奇心。低年级的学生平日里都是拿着铅笔书写,在书法课堂上拿着钢笔的他们觉得新鲜、好玩,喜欢拿着钢笔写下一个又一个字,面对这一张又一张涂鸦式的作品,很多教师可能会大发雷霆。但是,我觉得这正是我们的一大教育契机。既然孩子对钢笔、毛笔书写有兴趣,作为教师,应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涂抹,在这过程中加以一定的教育引导,把他们牵引到正题上来。随后,把他们涂鸦的作品和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他们产生羡慕感。 2、变“书法”为“生活” 孩子是快乐的个体,他们是天真的代表,既然如此,让书法生活化很重要。都说,“万事开头难,开头很重要。”那么,在书法教育起初就融入生活点滴,让美好的生活感染书法就显得更重要了。 例如,在教学笔画的时候,为了避免学习书法的枯燥乏味,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事物进行想象,以加深对笔画的印象。 比如,教“春”这个字的时候,我带孩子们到教室外面,尝试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来感受这个字的每个笔画: 师:孩子们,在这么美好的春日里,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的吧? 生1:春天真美好,花儿都开了,小草都长出来。 生2:大家看,这太阳圆圆的,暖暖的,照在我们的身上,感觉真好。 师:是的,春天是温暖的,所以我们“春天”的“春”是“日字底”呢。 生:老师,我现在都想眯一会眼,睡一觉了…… 师:哈哈,是不是有一种懒洋洋的感觉哪!孩子们,想不想伸伸懒腰,舒服一下呀? 生伸懒腰,适时提醒孩子们打开自己的臂膀,尽量伸展开。 生:老师,我知道了,这就是“春”字里面的“撇”和“捺”吧。 师:是的,你感受得真好,人要尽情打开,等下写“撇”和“捺”的时候也要这样,尽情舒展哦! …… 就这样,在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之后,我发现回到教室学生们写下的“春”字,该字的笔画要点已经自然而然地抓住了。学生对“春”的书写有了了解,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不仅奠定了书写的基础,而且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书法,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3、变“单板”为“动画” 我们都知道要写好字,就得先写好笔画。但是,一味地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每个笔画,势必会让学生对书法兴趣降低,苦口婆心的劝说也只能是白费唇舌。比如,教学“卧钩”这个比较难的重点笔画时,即使我讲了很多遍这个笔画的书写要领,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后来,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个动画演示:在慵懒的阳光下,一个小男孩把头轻轻地放在枕头上,两只小脚顽皮地向上翘着。学生们看到了这个画面,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平时躺卧在床上的场景,开始根据画面不亦乐乎地指手画脚起来。这时,他们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很像卧钩。”起笔轻轻的,就像他轻轻的把头放在枕头上,“钩”要钩起来,就像他的小脚翘起来。一个笔画的书写要领,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讲解了、领会了,轻而易举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三、书法教育示范“活”一点 每一个教育者都知道,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模仿,因此,示范就变得极其重要了。对于书法教育,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示范就是教师纯粹的给学生范写一个字,其实不然,书法教育的示范包括指导学生学习书写,帮助他们分析、理解临摹的对象以及掌握书法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我认为,要想使学生爱上书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活而得法的示范。 1、让书法示范说话 说起示范,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觉得这是教师一个人的事。其实,我们可以放低自己,让自己成为示范的其中一员就好。比如,写“捺” 的时候,从空中取势,斜顿到底,力度由小到大,然后由大到小出“捺”脚。这样的过程,如果仅仅让教师在黑板上写一遍,讲一遍,学生很难体会、理解。让学生举起右指,在空中跟着书写,体会用手腕的不同动势和节奏变化,一定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书法行笔的韵味。面对一些复杂的笔画,教师一画一画地讲,一画一画地写,一画一画地教,学生是最能产生共鸣的。 2、让书法原型说话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它所涵盖的是人们丰富的创造力。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现在,各种字体不断地诞生,这是我们祖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必然的结果。我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这样的说法,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画画,书画就如同兄弟一样,有很多内在的联系。因此,在书法教育中,不妨让学生观察蚊香的形状画圈,观察木棍的样子画直线……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简单的模仿当中产生兴趣,又能够锻炼学生用笔的基本功,岂不是一举两得? 3、让书法大家说话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汉隶、行草、楷书,一直到狂草、碑学等等,可谓是源远流长,辉煌灿烂。各朝各代的书法大家数不胜,张大千、颜真卿、王羲之……他们的成功趣事更是不计其数,何绍基二十四岁开始搜集金石碑刻,成为有名的金石学家;张芝靠近池塘书写,池水都变成了黑色…… 学生是爱听故事的个体,每当我给他们讲起故事时,他们便会陶醉其中,我便用这种形式让他们对书法大家们慢慢地产生敬畏,在他们的一声声感叹中,我知道故事已经正激励着学生学习的动力了。而低段的选读课文中,也选编了《怀素写字》、《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让学生自己也能时面文本,感受大书法家,更是鼓舞了学生。 4、让书法作品说话 优秀的书法作品往往能够激发人们对其向往之心,因此,在书法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各种书体的名家作品、祖国名川大山上的刻石、碑刻,配上动画、颜色等效果,刺激学生写好书法的决心。除此之类,将学生的作品加以投影,让所有的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彼此的水平能力,让书法作品说话,让学生自我感知自己的进步和差距,加强学生练好书法的积极性。 四、书法教育训练“优”一点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是这样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书法的习得正需要这样的付出,这样的努力。因为世界上书法名家很多,字体各有差异,刚开始练习书法的人,总是为选择哪种字帖而头痛。我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挑选认为适合的、喜欢的进行练习,以学生的意见为主,我们的意见为辅。 学习写字的过程中,“读字是基础”,“练字是关键”。在书法教育中,优化临帖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用心“读帖” 我们都知道,书法练习的那些文字都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里面所包含的是前人的细枝末节。读帖就是了解所选字帖的背景,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黄庭坚在《书论》中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可见,自古书法家就很重视读帖,读帖是学习书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读帖的时候,我们必须对每一点,每一画都认真细致地去观察、研究。 2、仔细“对帖” 中国的汉字蕴藏着的是深厚的思想文化,每个字之间的空隙或许就是情感的驿站,每个字的笔画是否工整、流畅,诠释的就是人的性格与品行。如此有深度的文化,我们必然要深入地仔细研读,“对帖”就是要求每一个书法练习者在对字帖背景、作者情感的感受之下仔细分析和掌握字的间架结构、书写规律、运笔方式。写字有三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真正地让自己眼到了,才能手到、心到。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写的“十”东倒西歪,一“竖”不是偏左就是偏右,那正是因为对关键笔画的观察不够仔细。于是,我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意识到那些笔画对字的重心平稳很重要,要让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范写,必须意识到这个字中“竖”的书写关键性。 3、专心“临帖” 在书法学习中,临帖是让练习者进步最大的一种方式,人们往往统称其为“临摹”,其实,“临”和“摹”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临就是在观察字的间架结构、书写规律、运笔方式等之后动笔仿写,有其精神却把握不住结构;而摹是将纸按在字帖上进行描写,也就是映写,能够基本把握结构却失了精神。但我们知道,书法讲究的是“形似而神亦似”,因此,临帖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临的次数越多,临的范围越广,基础就越扎实。临帖需要眼到手到,把眼里看到的用笔端表现出来,因此,临帖需要的不是速度,即使是有一定基础的人,也应该放慢速度。 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这简单的一笔一画蕴藏的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深厚文化。它所展示的是我们的欣赏能力、观察能力、审美意识等等,提高我们的书法修养,无疑是在潜移默化地端正我们的人生品格。我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改掉了浪费铅笔的坏习惯,没有了写字脚乱放的坏习惯,每次练字前总是耐心观察许久,每次写完了字就会拿来和他上一份练习比较,和他的同学的作品比较……我想,我已经在书法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但这仅仅是开始,学生们现在“动笔必规范,逢写就不拘”的状态让我更有信心和他们一起继续在书法的海洋里遨游。 参考文献: [1].华若帆。面对新课程,我们应该如何教书法?。[A].江苏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 [2].黄晓秋。让写字教学靓起来。小学语文教学。200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