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析小学评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语文论文之浅析小学评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刘云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国的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看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教学之成功”这些都表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自学能力。 所谓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一般不依赖他人而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获得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能力。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情感。 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那就成功了一半。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表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我采用了比赛、活泼生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告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要靠老师来指导。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上要融洽、亲密无间,学生才会听从教师的教导,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必须掌握班上学生包处的环境,了解学生的个性,才能与学生之间沟通感情,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培养认真思考的习惯。 学生只有学习的兴趣,还不行。没有一定的学习方法,盲目地学习事倍功半,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自学的技能 ,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增强语文自学的技能,我认为要从下列六个方面培养。 (一)、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 让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主要是靠课文。每篇课文后面的习题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是语文学习中重点、难点的体现。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积极思考。我在平时让学生读课文时,并非单纯地阅读,在读的同时思考课后的习题,逐渐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 (二)、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两种查字典的方法。在平常的听说 读写中,凡是遇到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先记下来,然后用所教的查字法查到自己所需要理解的字、词,接着联系业务上下文看字、词所在的语言环境,最后根据上下文选择字义、词义。比如我在教学《和时间赛跑》一文中,“使我受益无穷”这一句中的“益”字,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益” 字有三种解释:〈1〉增加,〈2〉利,有好处的,〈3〉更。联系该字的所在词语和上下文可知:应取第〈2〉种解释。 (三)、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学生形成预习的习惯,必须先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我认为预习应做到以下四步:一读,默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二查,查字典和相关的资料弄清自己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句的意思;三答,尝试回答课文后面的习题;四疑,对课文内容大胆质疑,俗话说“有疑则进”,在课堂上带着疑问学习,有目的性, 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好课文。 (四)养成复习的习惯。 复习分为三种:课后复习 、单元复习和期末复习。学生要养成复习的习惯,不要把复习看作是应付考试才有做的事。课后复习在一篇课文上完之后,抓住课后作业进行复习。单元复习在一个单元上完之后进行,抓住该单元课文的重点、中心。期末复习是指一个学期快完时的复习。“温故面知新”,不仅牢牢掌握已学过的知识,还会有新的收获。 (五)完成作业,自觉改正。 老师每次布置的作业都是精心设计的,是对当天所学知识的回顾。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作业,做到按时按质按量,老师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反馈。作业经老师批改后,学生要养成自觉改正的习惯。学生在拿到作业本后。先不要急于动笔改正,要先看看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思考为什么会现这样的错误,然后再进行改正。这样可避免下回不会出现相同的错误。 (六)、广泛阅读。 “开卷有益”,多读一点书没有坏处。课本上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语文学习不能只是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内。在阅读时要对写得好的文章反复阅读品味,学习其写作方法。久而久之,在博览群书中,定然会大有收获。 三、激励学习,持之以恒。 我们所面对的是小学生,都还只是孩子,学习兴趣难以持久,养成教育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让学生的兴趣持久,必须经常激励他们。对于学生自学技能增强,学习成绩的进步,教师绝不能吝惜自己的表扬,哪怕是学生只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进行鼓励,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愉悦体验,学习的兴趣就会有增无减,并能支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现在到了二十一世纪,知识日新月异,不断更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始终是有限的,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终有一天会落后。我们作为教师不能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至高境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