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法治心得体会4篇
法治心得体会 4 篇 篇一 xx、xxx 书记对做好新形势下党办工作的要求,是指导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我市党办系统工作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对于我市各级 党办系统的广大干部来说,必须把 xx 的“五个坚持”、彭清华书记 的建设“四个模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和今后的工作指南,坚守岗位, 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作风实、形象好的干 部队伍,在践行群众路线中争当表率。 第一,只有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才能始终坚持党办系 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办系统是直接为党委服务的综合办事机构,讲政治讲大局是第 一位的要求。要做好市委办的工作,每一个干部都要始终坚持正确的 政治方向,对党忠诚;必须始终把握大局,做到从大局出发、以大局 为重、为大局服务;必须始终坚持原则,把讲政治讲大局的要求落实 到办文、办会、办事的各个环节。 一是要培养坚定的政治信念。有位哲人讲过:“没有高尚的人品 作底子,从政肯定就要摔跟头。”对市委办的干部来讲,高尚人品的 第一要素就是信念坚定、忠诚可靠。我们要切实加强自己的政治修养、 品德修养,还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该讲的话、不该讲的话,心里面 要清清楚楚。有利于大局、有利于团结、有利于稳定的话多说,不利 于大局、不利于团结、不利于稳定的话一句也不能说。 二要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纪律特别是政治纪 律意识,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来保证政令畅通,确保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办得到彻底的贯彻 执行,不打丝毫折扣,切实把市委办建设成为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决策 部署的坚强堡垒。 三要以“五个坚持”为工作的基本遵循。要把本职岗位作为干事 创业的难得平台,以 xx 提出的“五个坚持”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改进作风,围绕提升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大力增强优质服务、开拓 创新、统筹协调、务实高效、和谐团队的意识,尽职尽责,努力打造 一支政治素质一流、工作能力一流、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一流的党员 干部队伍,更有成效、更高水平地推进办公室工作。 第二,只有不断强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优质高效地做好 办公室各项工作。 一个部门的形象,好在作风、坏在作风;一个干部的生长,上进 在作风、退步也在作风。作为在我市党政军各机构运转中最核心的市 委办,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工作作风, 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一要履行严守党的秘密的义务。党委办公室是整个党委工作的 “参谋部”,也是各项政策和各种信息发布的“司令部”,对党忠诚、 严守党的秘密,做到守口如瓶、防意如城非常重要。作为市委办的干 部,不仅要自己严守党的秘密,也要教育和督促其他同志严守秘密。 二要树立“没有任何借口”的理念。办公室的工作上承下联,地 位非常重要,位置无可比拟,任何借口和拖延都会影响工作,都会拖 后腿。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按照 “做官就要做事、做事就要尽责、尽责就要见效”的要求,把找借口 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到努力工作、迅速行动、有效执行上,做好每一 项工作,抓好每一件事情,形成“说实话、使实招、求实效”的实干 氛围。 三是要养成严谨细致的习惯。办文、办会是办公室的基本职能之 一,尤其是公文的办理,事关我市发展全局,必须做到细微之处见精 神、见境界、见水平。党委办公室的工作责任重大、职责重要,在办 文、办会中稍有不慎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甚至酿成笑话或 者原则性错误。由此可见,党办系统的干部必须认真严谨、细致耐心 地做好,要精益求精,确保零差错、零失误做好每一项服务工作,抓 好每一个工作细节。 第三,要做“五个坚持”和“四个模范”的主动学习者、自觉实 践者和模范贯彻者。 全市党办系统的干部要以“五个坚持”为标杆,以“四个模范” 为要求,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办公室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武器, 在思想上筑起牢不可破的意志防线。 一是深入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前,市委办的教 育实践活动已经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要结合教育实践活动 的开展,认真对照检查,查找政治品格、大局意识、工作作风、奉献 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不断深化作风建设,自觉肩负起 党和人民交付的重任,忠诚履职、积极进取、任劳任怨、务实创新, 圆满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事业作出新的贡 献。 二是加强廉政建设。要按照 xx 的要求,筑牢思想防线,牢固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自律的 道德操守,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同时,要谨慎交友,自觉净化 自己的朋友圈子,时刻警钟长鸣,决不能用办公室的牌子搞关系、打 着领导旗号办私事,借工作之便谋私利。 三是注重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用事业、用感情、用机制进人、 留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注意选拔那些靠得住、有本事、作风好、 成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上。要坚持把治理“庸、 懒、散”问题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突破口,以治庸提能力、以治 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使每个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 业上,充分发挥领导机关应有的表率作用。 四是实施“践行五个坚持,争创四个模范”主题活动。通过“九 个一”活动,即举行一次学习座谈会、每月一期板报、开展一次主题 演讲比赛、每名市委办干部写一篇学习体会文章、在《梧州日报》开 设一个学习专栏、举办一次学习研讨班、每月开一次讲认真重细节纠 错例会、开展一次现场教育活动、对全市党办系统干部进行一次业务 能力轮训,让广大党办系统干部尤其是市委办的干部把 xx、彭清华 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入心入脑,坚持学以立德、学以得法、学之精髓、 学以致用和知行合一,不断提高“三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全市 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篇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 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 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贯 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肩负起人民法院在推进依法治 国中的重大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必须 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 方面。 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 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 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人民法院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任务艰 巨,没有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人民法院工作 就会举步维艰。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 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 应有之义。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要求各级领导干部 带头遵守法律。“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要让群众守法,领导干 部必须带头守法;要让群众信任,领导干部必须带头遵守法律,带头 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 法。 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 不断提升领导干部依法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各级党组织要切实 负起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的责任。各级党组织是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的战斗堡垒。要切实把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 法律,作为从严管理干部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关键性工作,贯穿 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要建立健全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 正、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的工作机制,让模范遵守宪法法律, 贯穿到干部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 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 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全国各级法院要深刻领会党的十 八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的论述和要求,认 真贯彻,狠抓落实,做到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 导,确保人民法院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征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政 治方向。 篇三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 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 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 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包括公民民主权利在内的 各种权利都由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确认和保护;另一方面,公民民 主权利也必须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规范而有序地行使,才能真正得到 实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邓小平 同志早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 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不因领导人的 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什 么时候重视法制建设,什么时候人民民主就有保障。最典型的反面例 证莫过于“文化大革命”,无法无天,践踏法制,砸烂公检法,搞所 谓的“大民主”,其结果是人人自危,每个人的权利都得不到保障。 反过来,也只有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法制 的轨道上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康发 展。实行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 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 会事务,真正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而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的过程,是人民 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制定法律,并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过程, 法治重视和强调公民的依法有序参与。因此,这一过程的本身也是一 项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必将有力推 动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 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一种人们向往 的社会里,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谐 发展。 社会稳定、秩序井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稳定和秩序, 人们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睦共处。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也 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 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 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整解决。在众多的社会调整措施中,法律调 整最为重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硬性”的社会功能和规 范功能。要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经济 生活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依靠法治作保障。 依法治国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党的 xx 大报告对依法治国 的含义做了界定:“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 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 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 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 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基本含义是依 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 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 高于人、法大于权的观念。 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树立和维护法律 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的 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秩序。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态,决定了一 个社会中不同的权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本质属 性决定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 的高度统一。法律具有规范相和确定性,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或者 废止。这种法律所独有的确定性,使人们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清楚地 预见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法律具有普遍性。它在其有效时间内,对 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以国家 权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任何个人或者组织违反法律, 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 有崇高的权威性。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规范,包括法 律、政策、道德、习惯、宗教规范等等,它们都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 范,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但是,必须明确, 在一个实行法治的社会中,法律是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着最基本的、 同时也是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如果根据不同的社会规范所作出 的行为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最终衡量和评判的标准只能是依据法律。 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尊重和服从法律,自 觉将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是全部法律的 母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人民权利的保证书,是国家的根本大 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也是一 切其他法律权威的渊源和保障。因此,维护法律权威首先要维护宪法 权威。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 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 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政法干警,要牢固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切实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忠 于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坚决同一切违反宪法规定、 破坏宪法权威的行为作斗争,在全社会切实树立起宪法的权威与尊严。 也就是必须树立执法和司法权威。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过执法司法 来实现,法律的权威也要通过执法者的权威来体现。因为在社会上一 般人心目中,执法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的化身,代表着法律权威 与尊严。如果执法机关威信扫地,司法没有权威,就难以有效树立起 法律的权威。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努力。一 方面,要有效克服我国社会公众中普遍存在的“法不责众”厂“只要 有理怎么闹都行”等不讲法制的传统观念,从严执法,对一切违法行 为、包括有些自认为“有理”的违法行为严肃处理,以维护法律的严 肃性,树立执法者的权威。另一方面,执法者要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 明执法,让执法司法行为令人信服,用公正赢得权威。没有执法部门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再好的法律,也难以彰显其权威性,难以起到规 范人们行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正如英国法学家培根所说:“一 次不公平的判决比多次不公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多次不公平的举 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如果专门的执法 机关尚且不能严格执行法律,怎么能够要求广大公民、社会团体严格 遵守法律呢?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凡能做到执法如山,法制的权 威与尊严就能得到较好的维护,就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就能促进 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我们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更需要做到 这一点。现在执法活动中出现的“执行难”、袭警等现象,虽然有其 复杂的社会原因,但由于有的执法部门执法不公而影响了这些部门的 公信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切实解决执法和司法不公的问题, 提高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是维护法律权威的一项重要措施。贯彻实施 依法治国方略,是一场从思想观念到实际行动的深刻革命,也是一个 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政法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执法司法力量,肩 负着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重要使命。全体政法干警必须牢固树立 依法治国理念,自觉用这一理念指导执法司法行为。努力提高法律素 养,是我们政法干警实践依法治国理念的前提和基础。政法机关是专 门的执法机关,几乎每天都在与法律打交道。政法工作这种专业性很 强的特点,决定了政法干警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学法、知法、 懂法,是对每一个政法干警的基本要求。对于政法干警来说,掌握相 关法律知识具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国家的重要法律法规要有一 个基本的了解,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二是对与自己履行职 责有关的法律法规要熟练掌握、熟练运用。当前,从总体上来说,广 大政法干警学习法律的风气很浓,政法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有 了很大的提高。 严格执法是法治是依法办事观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一部法 律,即使立法意图再美好、法律结构再严谨、法律规定再具体、法律 条文再完善,但如果执法不严,在现实中得不到切实执行,等于一纸 空文。不仅如此,如果执法不严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就会使社 会公众普遍产生对法律的轻视和忽略心理,从而对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造成严重损害,依法治国也就无从谈起。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又包括实 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所谓实体合法,就是在法律明确授权的 前提下,执法机关对执法当事人作出的处理决定要严格符合法律的具 体规定,而不能没有法律依据,也不能任意适用法律。现实当中,一 些执法人员把自己和法律划等号,认为“我自己就是法律”,执法的 随意性很大,如交警执法中的“开口罚”,有的审批部门“说你行你 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等等,这些都是执法 理念不端正导致的违法行为,应当按照严格执法的要求认真加以整改。 所谓程序合法,就是执法行为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法定程序既是 严格执法的重要依据,也是严格执法的重要保障,同时还是遏制执法 过程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的重要武器。在现实当中,由于重实体轻程 序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缺乏程序意识,不重 视、不严格遵守执法程序,应当履行通知的手续而不通知,应当告知 相对人的权利而不告知,应当举行听证的而不举行,这些行为不仅损 害了法律的严肃性,也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造成执法不公、 引起执法相对人不满的重要原因。因此,执法人员应当切实增强程序 意识,自觉做到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手续执法。这是依法办事 原则对执法结果合理性的要求。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意志 的体现,严格执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具体到执行某一部法律,检验我们执法行为合法、正当与否的一 项重要标准,就是执法的结果是否符合这部法律的立法宗旨。强调执 法结果符合立法目的,就要强调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尤其要克 服当前执法环节中存在的部门保护、地方保护、只重视单位利益和个 人主义的倾向。比如,罚款作为一项行政处罚,其目的本来是维护某 一方面或者领域的社会管理秩序,但是有的地方和部门却将罚款作为 创收谋利的手段,甚至强行制定并分配罚款指标,这就背离了法律设 定罚款处罚的初衷。类似这种目的不正当的执法行为,需要我们在实 践中切实加以克服和纠正。 模范遵守法律,是政法干警的应尽责任。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是 模范守法的模范。政法干警模范守法对于培养整个社会依法办事的观 念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在普通社会公众眼里,执法者在很大程度上 代表了法律的地位、权威和形象,执法者就是法律的化身。如果执法 者能够自觉尊重法律,模范遵守法律,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 和尊严,就为全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给社会和广大公民 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带来积极影响。反之,如果执法者不尊重、不遵 守法律,甚至执法犯法,带头破坏和践踏法律,那么,也同样为全社 会树立了一个恶劣的典型,普通群众也会不尊重、不遵守法律,并进 而产生对法律尊严的轻视和对法律权威的怀疑。同时,政法干警模范 遵守法律也是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尊重,是对自己的尊重。因为我们 是执法者,法律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我们自己不带头遵守法 律,不去维护法律的权威,导致整个社会轻视法律,到最后,我们的 工作、我们的职业也就不会被社会所尊重,也就丧失了价值和尊严。 因此,每个政法干警都应当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识,始终牢记自己所肩 负的神圣使命,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克服特权思想,从我做起,从日 常小事做起,时时自觉遵守法律,努力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以模 范守法的实际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尊重和对执法者的信 任,从而使依法办事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力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 实施。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自觉接受监督,就是在行使执法司法权力 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法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制约,并把监督制约作为推动 和改进工作的动力,保证和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绝不能认为监督 是不信任、“找碴子”.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应切实转变观念,充分 认识接受监督既是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的保证,是防止和纠正执法不公、执法违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政法 工作和政法干警的帮助、支持和关爱。一些干警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一条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监督,结果是既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给 自己及其家庭造成了追悔莫及的损失。因此,每个政法部门,每个政 法干警,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监督就是爱护”、“严是爱、宽是害” 道理,真诚欢迎监督,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把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执法办案的全部活动置于各方面的监督之下。审判、检察机关依法独 立行使职权是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规定。但是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不意 味着不要监督,更不能以此为借口排斥监督,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监 督,司法权力也不例外.实际上,政法各部门对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 制高度重视,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很强,比如,有的政法机关就曾作 出过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的规定,有的政法机关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各级 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强化接受监督的意识。与此同时,我们所主张和实 行的监督,是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监督,这 种监督是支持而不是干预,是督促而不是越俎代庖,是对办案过程中 违法行为的监督、纠正而不是代替司法机关具体处理案件。因此,监 督者也要掌握合法、正当监督与不正当、非法干预之间的界限,严格 依法监督。总之,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接受监督是有机统一的,共同 目标是正确行使权力,保证执法公正。 政法各部门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要忠实贯彻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的重要原则,特别是要注意克服和纠正实践中重配合、轻制 约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加强监督,共同致力于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 篇四 党的领导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 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 严书翰分析认为,四中全会和《决定》从 3 个层面来阐述党的领 导: 从坚持 党的领导层面 《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 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 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加强和改善 党的领导层面 这与坚持党的领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四中全会 和《决定》指出: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 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其中包括要坚持依法执政,要健全 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 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要加 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要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等等。 从党的领导和社会 主义法治关系层面 四中全会和《决定》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 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 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这是对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一根本原则的进一步展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