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的实践
历史论文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的实践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合作学习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和意义,这种学习方式通过组内学生互助合作,相互竞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合作学习的涵义、活动过程、作用、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活动课初中历史新教材每单元后都有一个活动课。通过活动课,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往的活动课都是教师一手包办,课堂上教师活动,学生不动;教师唱独角戏,学生置身事外当观众。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历史教师应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倡导灵活、有趣、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活动课?尝试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合作学习的涵义及活动过程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②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多种潜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等方面功效显著,很快受到国际教育家的关注。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课改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对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活动课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呢? 下面,我以初三历史第二学习主题为例活动主题:《中古时代的欧洲》 活动目标: (1)通过学前准备,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世界古代的文化成就,扩展视野。 (2)能运用多种手段(如查阅文献、上网浏览等)收集资料,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3)能运用史料说明自己的观点,初步掌握收集和整理史料的学习方法。 活动方式:方案一:图片展览;方案二:任务模拟活动建议: (1)教师课前列出若干专题,供学生选择,或由学生自己设计活动主题。 (2)根据专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民主选举产生小组长,每组4人,明确分工,分头收集资料。 (3)教师列出活动资源如历史、地理、语文等书中的图片及相关文字,各类音像资料,旅游图册。 (4)上网:中国旅游网,世界旅游网等网站都有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 活动安排及课堂活动(1)在活动前2周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提出明确目标,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学生在确定主题并分组后根据某个选题进入搜集,整理资料阶段,这是活动课非常重要的阶段,它决定着活动课的成败。 (2)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形成共同观点。活动课时,小组间可互相提问、质疑。每小组派1名讲解员上台发言或解说,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活动成果(3)学生成果在全班交流。成果展示可以有:画出旅行路线,历史文化成就列表,历史列表、办墙报比赛等。这一环节,教师切不可省去,因为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搜集,非常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同学,与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合作学习的作用: (1)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长期以来,中学生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比较普遍,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性活动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是失败的。让学生合作,但在实际的合作中,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在学习当中也不敢在众多学生面前陈述自己的见解,不乐于与人合作。现在通过小组调查、分工、讨论,合作交流,能使他们首先在小范围大胆直言,从而慢慢转向大范围……小组合作学习在活动课中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到课堂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三、使每一个学生进一步表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大大的肯定与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参与。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学习,小组成员共同搜集资料,形成小组的研究成果,大组发言,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了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了互助和竞争,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培养了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与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合作分享,既能尊重、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欣赏。以上形式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能有效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往能力,这种合作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3)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明晰,能多角度、多方位地寻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更进一步讲,有些问题常常通过集体的智慧被学生们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在合作中学生相互质疑,思想和观点的交锋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激发新的灵感,提出新的假设,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说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而且还能激发每个人高度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学生角色需重新定位。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个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思想要以学生的“发现”和“探究”为核心,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学生的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发展了学生的组织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拓展学习领域,可以使多渠道搜集的学习资源得到共享,可以从彼此的思维、行为碰撞中收集“火花”。从中他们不仅可以向教材学习、向教师学习,还有更多的机会向同学学习或向社会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达到更主动、更广泛,更全面的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表现。 三、学习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由于是活动课,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组织,做好准备。活动中注意针对性,切忌流于形式,泛泛而谈。 (2)小组合作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明确分工,每个学生都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否则,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现象,而且应该轮流担当,实现小组角色的互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3)小组活动时,学生们如果过于兴奋,教师可以及时提醒,表扬做得好的小组,使学生意识到小组成员之间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 (4)合作学习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教师既不能放手不管,放任自流,也不可包办代替。活动时,教师要帮助他们正确识别、筛选材料,同时要将活动成果展示上墙上报,这是对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精神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增加信息的交流,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锻炼组织管理的能力。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要积极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扬长避短,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差生得到帮助和提高,那么我们的历史活动课教学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