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文论文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 ‎  对语文教师素养的反思 ‎  在吸纳专家教授们思想、智慧的同时,我在不断追问和反思,越听越不安,越听越惭愧,越发觉得自己太过浅薄。大学毕业二十多年了,我除了教材教参以及教育教学论著外,又看了多少能丰富自己学识、增强文化素养的书籍呢?大师们张口成诵、旁征博引,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折服。我不断追问,作为教授博大精深国文的语文教师,我的功底如何呢?我的文化素养又怎样呢?我的才气、我的灵气有多少呢?以新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生学习”四个理念来看,不加强学习,很有下岗的危机感。‎ ‎  对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思考 ‎  过去我们对“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没有作过理性全面的思考,我们更多的只是教课文,阅读教学中教了许多不必教不必学的东西。不需讲的,讲得太多;学生自己能看懂,或凭借工具书、查阅资料能理解的“是什么”“写了什么”讲得太多。‎ ‎  首先表现在“作者介绍”、“背景材料”的处理上。这些材料并不是说不能讲,而是说不是所有文本学习都必须在开课时作繁杂的、程式化的介绍。如果在文本理解过程之中,不做相关介绍学生就无法理解体悟时理应作补充,但用语也应精炼简洁。‎ ‎  其次,对文本分析太过繁琐,不分主次通篇解读,并实施“告诉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费时费力却极不讨学生的好。如何在庞杂的文本内容中确定教学内容?江苏南京特级教师曹永军认为教学内容的确定就是“挖金子”,教师备课时要把自己当“正常的读者”(不看任何备课资料)反复地读文本,认真地“裸读”,自己认真思考,先教自己再教学生。专家们提出“确定教学内容须以学习内容为依据”,教师阅读文本时应把自己当学生看,把自己当读者看,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基础,以“让学生在每一节课提升生命的高度”为宗旨,教学生不能理解和感受的内容。‎ ‎  第三,过去我们的教学大多是无视学生的“未知”,不能从学生的“已知”中揭示“未知”,不能在“看似无疑处生疑”。如何实现以“学生的疑问或学生想学”的内容来确定教学内容呢?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认为可以采用让学生发问的方式。发问可分为笔头发问(学生预习文本后对疑难问题用书面形式提出)、课堂口头发问、小组发问(各小组推荐一道好问题并说明理由)等方式。教师须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整合:将那些能撬动全课学习的核心问题定位“首选式”,上课时公布发问人姓名;将那些对教学有益但不够集中的问题定为“中标式”,整合这些问题用于教学;对于那些建设性问题定为“建议式”,教学中关照到这些问题;将那些没有多大意义的问题定为“再议式”让提问者课下个别去询问老师。‎ ‎  对阅读教学方法及设计的思考 ‎  我们都知道,阅读教学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可以描述为掌握阅读方法。叶圣陶先生说:“第一,必须讲究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华;怎样写才可以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这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行的习惯。因为阅读和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不济事。国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就看这两点。”‎ ‎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总体来说,就是教学生如何找到语句和文本的关键点,对这些关键点,如何做深度加工?教师须引导学生整体观照文本,细读研读文本的矛盾冲突。在确定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把自己当研究者,研究文章体式,把握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探究从“写了什么”的表层解码到“为什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深层解读。‎ ‎  对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一是要“寻找课核”。“课核”是文本的关键环节和基本思路,它有时是一个有效提问,有时是铺设化难为易的台阶,有时是一个关键步骤,有时是有创意的活动设计……如《师说》抓住最后一段3个关键词语,提3个问题,一是“好古文”的“古文”指什么?二是“不拘于时”的“时”指什么?三是“余嘉其能行古道的”古道“‎ 是指什么?这样不仅理解了最后一段,而且让学生明白了本文写作的针对性以及文章的思想锋芒,为后面的教学开好了头,奠定了基础,教学上感觉特别顺手和轻松。”课核“来自我们阅读的发现,来自平日的教学积累,来自学生的质疑,来自同行的研讨。‎ ‎  二是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文本语境中去理解文本中的人和事,把看起来是生活经验的阅读有意识转化为阅读方法的问题。‎ ‎  三是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首先是指导学生能抱着正确的目的,合适地看待特定的文本,其次是指导学生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看出言语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经过训练,学生就会懂得阅读就是”眼睛往哪里看“”看出什么东西来“,善于寻找文本关键点,并联系自己的人生经验、语文经验作深层解读。‎ ‎  四是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认识以及解读文本的方法和经验在全组、全班交流,学生就会在思想碰撞和分享他人经验中丰实自己的阅读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  对那些学生能凭借自己经验无论如何也解读不了的东西,老师应该讲解,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眼睛来理解感受课文。‎ ‎  当然,这只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不同文体的设计理路又会不同,须根据文体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 ‎  如果说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挖金子“,那么阅读教学的设计(用什么办法教学生)则应该是”串珍珠“,围绕目标,环环相扣,冷热交错,动静搭配,层层推进,最后达到课堂的动态生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