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小学社会课教学要注重“四性”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小学社会课教学要注重“四性” 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 等常识。又因为许多教 师是在以前教过历史、地理等课程之后转向社会课教学的,所以在社会 课教学中就很可 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法,因 而不能体现社会课的教学特点,也很难达到社会课的教学 目的要求。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小学社会课教学应注重“四性”。 一、社会性 社会性是小学社会课教学最本质的特点,是区别于其它课 程最突出的特征。社会课教学大纲规定:“社会 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 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 的社会常识;从 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 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 养他们对社 会的责任感。”又规定:小学社会课教学要“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 使他们从认识周围社会开始 ,进而认识祖国和世界,逐步扩大认识社 会的范围。”由此可见,无论在教学目的的确定上,在教学内容的安 排 上,还是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都是紧紧围绕“了解社会”、 “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这个 中心来说的。这充分显示了小学社会 课的社会性。 既然如此,那么在教学中应怎样体现和突出社会课的社会 性呢?以社会课与历史课和地理课的区别为例: 1.关于社会课中的历史常识,在教学中不再强调历史的顺 延衔接关系,不再面面俱到地讲述历史人物和历 史事件,而是把重点 放在与认识社会有关的内容上。如“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 古以来就是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有着光荣 的革命传统”等等。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史实,都是 认识祖国所必须 掌握的社会常识,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深刻领会,而对于其它的一些 历史知识,则不必纠缠 和补充。 2.关于社会课中的地理常识,在教学中不再单纯按空间分 布讲述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交通干线、物产分 布等地理事物和现象, 不再要求学生泛泛地牢记一些地理名称,而是从认识社会的角度去组织 教学内容,着重 了解地理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又因为读图识 图能力是社会生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社会课教学 特别注重对 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二、整体性 尽管社会课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 等常识,但它决不是这几方面内容的大杂烩,更 不是所谓原来小学历 史地理两门课程简单相加,而是一门自成体系的完整的系统的综合课 程。这是因为社会课 的教材内容都是从小学生认识社会的需要出发来 选定的。联系这些知识材料的纽带就是社会关系。打个比方说 ,“社会 关系”是编织社会课教材的“毛线”,而时间(纵向发展)和空间(横 向联系)这两个坐标,即是编 织社会课教材的两根“竹针”。社会课教 材就是用这两根“竹针”作为工具,沿着社会关系这条“毛线”,将 有 关的必要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常识编织在一起,形成了小学社会课 新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拿社会教材中 的历史常识和地理常识来说,要 了解社会,就需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历史就是从时间这个坐 标了解 社会的发展历程,了解社会的昨天;了解现状就是从空间这个 坐标了解社会的今天,包括今天的政治、经济、 文化、自然环境各个 方面,其中就包括了地理环境。这就是社会课教学内容为什么要讲历史 常识和地理常识的 原因。但是,这些历史常识和地理常识都是根据认 识社会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取舍的,已经脱离了原来的知识体 系,成为 社会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若单从历史或地理学科体系的角度讲, 其知识点可能是零碎的、跳跃 性的、不连续和不完整的,但从社会学 科体系讲,其知识却又是完整系统严密的。这就是社会课的整体性。如 果忽视了这个整体性,实际上也就是没有理解和掌握社会课的知识体 系。知识体系不完整,势必也会冲淡和削 弱社会课的社会性,达不到 社会课的教学目的。 要把握社会课的整体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最好采用全册 备课、单元备课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教 材。2.在课时备课时, 必须先了解本课在本单元,在本分支知识结构和整体知识体系中所处的 位置。3.在课时 授课时,还要注意本课教材与前后教材的联系和照应。 所以这样做,这是因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知识,一个较 系统的社会认 识,往往要在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才能形成;一个教学目的的实现,也 需要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之 后才能达到。孤立的一个课时,是很难说明 或形成一个完整的观点的。这个特点是由社会课的整体性所决定的 。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不能随意删减教材降低标准,也不能随意补充 内容提高要求。否则,就会把单元乃 至全册的社会知识系统搞得支离 破碎。 三、实践性 社会课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使学生认识社会, 只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 察社会,认识社会,才能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例如,培养学生处 理人际关系的初步 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学习。学 习买东西的学问,就必须让学生在实际购物中学习。而且, 实践活动 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启发性;实践活动可以拓 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对社会的 观察力和适应力;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 生的意志品格,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所以社会课教学应重视实践活 动 。 但是,社会课的实践活动应因课型不同而有所区别。如: 1.社会常识课 这类课型,虽然教学的侧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常见的社会 事物和现象,让学生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 世界的社会常识,但 学生对社会常识的掌握,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的, 教师只是起一个启 发、引导、归纳、总结的作用。在这类课型中,学 生的“说一说”、“做一做”、“讨论”、“表演”与教师 的讲述、提问、 演示、激励融为一体,已完全成为课堂教学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把 活动从课堂教学中分割 出来孤立进行的。这是社会常识课实践活动的 一个特点。 2.社会技能课 这类课型,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有关的技能。如“学习乘 车和乘船”、“寄信和打电话”、“学习看《中 国交通图》”等等。技能的 形成应通过熟练的实践运用,实践运用的前提是正确的操作,正确的操 作又必须先 由教师正确地讲解方法。所以教师正确地讲解方法,学生 正确地操作练习,组织有趣的实践活动,是上好社会 技能课的三个关 键。 3.社会活动课 这类课型,有很多内容是在课外进行的,如周围社会生活 小调查、参观农村、参观工厂等等。上好社会活 动课,一般要注意四 个问题:第一,要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要求;第二,要根据实际情况选 定活动的具体内容 ;第三,要安排好分组和活动的顺序;第四,要及 时提出注意事项。 四、灵活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强 调的是学科知识的真实性、严密性和实践性;作 为艺术,注重的是教 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及其灵活运用。大家常说“教学有法,教无 定法”就是指的这 个意思。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触及的时空 范围很大,每节课的内容与要求又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所确 定的课型, 所设计的结构,所选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应该有所变化。也就是说, 社会课在教学上更需要灵活 性。 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确定不同的课型, 设计不同的教学结构。如:社会常识课可以设 计为“知识目标——教 师讲解——学生活动——归纳小结”;社会技能课可以设计为“技能目 标——讲解方法 ——操作练习——实践运用”;社会活动课可以设计为 “活动目标——注意事项——活动实践——汇报总结” 。千万不可一 个模式,一种教法,千篇一律。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选用不同的教 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手段有使用图片 、实物、模型、幻灯、 电视、电影、录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阅读法、讨论法、调 查法、演讲法、 表演法等。不论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都要从实际出 发,从效果出发,活而不乱,活中有序,有益于学生掌握 社会知识, 有益于学生培养技能,有益于学生走向社会。 结束语:社会课是一门自成体系的完整的系统的社会科学 课程。社会性是这门课程的本质特点。在实践中 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是 教好学好社会课的基本途径。从实际出发,选用恰当的灵活的教学手段 和教学方法是提高 社会课教学质量的技巧关键。总而言之,社会课教 学要注重“四性”,即强调社会性,把握整体性,重视实践 性,注意灵 活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