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得)之提高小学体育大课间质量的探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体育(心得)之提高小学体育大课间质量的探索

体育论文之提高小学体育大课间质量的探索 ‎ ‎ 内容提要:学生整体体质下降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从根本上改变就需要增加锻炼的时间和锻炼的质量,而在学校的锻炼时间有限,向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要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对大课间的推行、计划、实施、监督反馈各环节进行的改革和创新,总结了几年来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观念  班计划  资源  监督教育部体艺司杨贵仁司长明确提出:“只有把大课间推广起来了,才能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我校认识到每天一小时持之以恒的锻炼对学生的健康影响重大。在这短短的一小时如何实现高质量就显得很重要,但由于体育大课间是大型和长期的活动,要保持长期整体的高质量有很大的难度。针对这个问题我校展开了实践和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的路子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转变观念,深入宣传 “大课间体育活动”‎ 与原有的课间操形式相比,其特点表现在活动时间长,内容和式多样,师生参与面广三个方面。活动之初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使大家提高认识,了解实施大课间活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与此同时,学校还在教师会、家长会、学生晨会上做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站和宣传栏营造出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细致的宣传工作,使大家认识到此项活动不仅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缓解学习疲劳,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活动还能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争取胜利的信心与勇气,承受失败挫折的能力。全体教师都切实感到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需要大家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有全员参与、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制定好班“套餐” 班“套餐”是指各班整个学期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学校大课间计划要落实到班计划才能使计划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由体育教师配合班主任共同制定,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活动的锻炼价值、学生特点、兴趣爱好、场地优势、器材的添置和管理。     1.活动的锻炼价值直接影响大课间的质量,因为不同项目不同的要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原则上我们要求一个学期的活动内容组合包括跑、跳、投的内容以均衡发展身体各部分,不断提升难度以保证运动负荷,鼓励特色项目以发展学生技术技能水平,表现为集体项目以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2.小学高中低年级的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持续性差意志力不强,容易疲劳但较快恢复。所以活动宜 丰富多彩,富于变化难度较低密度不高强度中下,重点发展灵敏素质、体育兴趣和团队精神。中年级到高年级接受能力增强注意力、意志力提升,是速度发展的敏感期,所以增加速度要求和技术含量,团队协作水平以重点开始发展学生的体能和速度素质、技能和团结协作的精神。3.初定的项目要能体现学生兴趣,才能更好发挥活动项目的锻炼功能。所以开始项目活动前要调试,活动中要有变化或提升难度和要求协助学生确定阶梯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运动乐趣。好的班“套餐”综合了多方面因素所以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一个学期下来可以让学生“吃”得好又“吃”得饱。 三、充分利用可动用资源 动用更多可利用资源会使大课间更为成功和高效,我们只有对可利用资源不断加深认识才实现更多的效益。1、人力资源: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课间的运作离不开几个主导力量的推动作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级长统筹安排级部的比赛和活动场地,班主任在实施时能动性的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当这些力量充分发挥时大课间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这些动力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体育组只有和学校这些力量整合成合力才能保证大课间的高效进行。2、物力资源:各学期学校会根据各班要求添置器材,并要求各班做好保存和管理,同时鼓励各班自制和自带器材进行活动。另外各班要充分利用好场地优势如舞台、体操器械场等开展活动。3、时间资源:优化学生进出场、队伍调动的线路,以增加学生活动时间。我们教会学生简单的手指操和课桌操以保证雨天室内的锻炼时间。 四、监督评价 ‎ 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大课间整体长期的高质量和及时反馈课间活动的情况。我们采用比赛监督和评比监督两种方法。开学初我们定出大课间比赛时间让各班有充分的时间去提高质量,班主任和体育老师一起设计游戏项目,如何体现活动的创新和锻炼价值,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通过查找资料、咨询专家、认真设计、亲自实践,在短时间内确定好班级活动的内容,组织学生练习游戏,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修改、再过关、再修改,质量迅速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比赛过程也给了师生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比赛后为把这种质量保持下去,我们成立学生评分小组进行年级内评优,并用校园广播每天公布表扬,对连续三次排后的班级则要求限时整改,以保证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一开始让大家在思想上认识到大课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达成共识后在行动上协调统一好学校各方面力量并充分利用好资源,体育教师配合班主任选定科学合理的活动项目组合,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做好监督和信息反馈,使整个学期的大课间在计划和控制之中,并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检讨和改进,实现了大课间在长期整体的高质量。几年的时间下来,体育健康测试的数据显示肺活量和体能项目水平逐年提升。更可喜的是学生的体育兴趣更为浓厚,自主参加体育活动的同学明显增多。 参考文献 1.苏向龙,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益探索,中国学校体育,2008年4月2.吴昊,浅谈对大课间活动的几点认识,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4月3.卢杰,中小学体育如何突破难关提高质量,中国教育报 ,2007年1月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