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和对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和对策

语文论文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和对策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和对策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作文教学改革也出现了许多令人释怀的新气象,这是我们许多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结果。可是,尽管如此,作文教学的现状并非能尽如人意,作文教学的前景也并不是灿烂如花。作文教学多棱镜镜头一   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我费了近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习作前的辅导,等学生拿起笔写的时候我便在教室里巡视起来。学生A正拿着笔在思索,我见他一副认真的样子就没有打搅他。可是等我一周巡视回来的时候发现他还愣在那里,一副双眉紧锁的样子。于是我上前关切地问道:“怎么了?”“老师,我没有去过什么好玩的地方,我觉得那些地方都不有趣。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他一见我问他,就把憋了好久的话说了出来。看着他一脸的纯真,我一时语塞。镜头二   又该到作文讲评课了,这可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因为每到那个时候他们可以欣赏到班级中优秀的文章,他们一边听一边猜测着文章的作者,那心中道不尽的喜悦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眼色中互相传递着。作文讲评前,依照惯例得先把作文本发下去。学生们争着拿自己的作文本,争着翻阅着作文本内老师的评价。“我是优三颗星!”“我是优五颗星!”“我是优一、二、三……八颗星!耶!”‎ 得到八颗星的孩子眉宇见充满了自豪和得意。这时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头埋得很低的学生B,只见他偷偷地翻着自己的作文本,偷偷地看着作文本上的评价,就随即把作文本合上了。旁边的同学凑过来问他:“你是什么?”“我,我是一个良,我觉得自己写得很好,可为什么总是得不到优?”B轻声地说着。镜头三   吃好午饭,我们几个语文老师终于能够碰在一起了。老师碰在一起聊的最多的当然是学生了。这不,我们几个好不容易有个饭后的空闲,又聊了起来。“这次写秋天景色的作文你们学生写得怎么样?”李俊老师先问道。“我们啊,不用说了,学生写的基本是千篇一律!”张思元老师摇摇头说道。“我们也是,偶尔看到有几篇写得好的,细细一读原来是从作文书上大段大段地抄来的!唉!”望桂芳老师也补充道。“是呀,现在的作文课越来越难上了,你说指导得细一点吧,学生写出来的都差不多了,不指导吧,差一点的学生根本无从下手。不像老教材,还有范文!难教啊!”老师感慨道。这下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我的身上,好象等我支什么高招呢!“我啊,我们班倒有几个写得蛮好的,到时候我拿过来让你们看看。”这时下午的预备铃响了,我们几个就这样匆匆散去。回到教室我拿出学生的作文本,又读了起来。边读边回想他们刚才的那番话,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作文教学透视镜    自从升入三年级,一涉足到学生作文教学,很多老师都普遍感到:新教材的作文难教!根据这一问题,我沉下心来细细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 ‎ ‎ 家长干涉多,要求高现在很多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对孩子的学习也相对比较重视。每次孩子们做完作业都得经家长检查,尤其是作文。由于很多家长在读孩子的文章时都抱着成人的眼光,结果在他们眼里,我们的孩子作文可谓是一无是处。于是家长们常常惊呼:“这样的文章能算文章吗?交上去不把你们老师气死!重写!!”结果沮丧的孩子只得乖乖地回到书桌前重新提起笔。刚才费了好大的劲写的文章在爸爸妈妈眼里竟然这么糟糕,我是不是很笨啊?孩子一边提笔一边思索着。家长看看自己的孩子迟迟不动笔,便“帮”了起来。她坐在一旁说,孩子呢则像个记录员似的“唰唰”地动着笔。“妈,这件事明明不是这样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你懂什么?这叫艺术虚构!就这样写着!”被无端的一顿数落,孩子心中所有的真实都被抖落了。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对作文充满了迷茫。原因二 ‎ ‎ 教材把握失衡一二年级的写话,只要求学生将话写完整就行了,没有什么限制,也没于过多的要求,学生都挺喜欢写,尤其喜欢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表达。有些基础好的孩子已能写一件完整的事,且很有童趣。可到了三年级,感觉作文的要求一下子高了。很多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作文教学变得沉重了许多。要学生一下子从写话跳到作文,感觉很累。一是阅读教学中三年级还是对句段的认识,对篇章结构的知识涉及不多。而学生要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就要考虑到开头、结尾,突出重点等等。而此时有的学生连怎么把一段话写具体,写生动都还做不到,更别说考虑文章的完整了。其次,写作与观察大有关联,三年级的孩子的观察还不细致,不全面,很多东西视而不见,所以往往在作文选材时觉得无话可写。倒是写一些小练笔时学生较能发挥。   ‎ ‎ 新教材给老师很大的空间,但有时标准的把握确实很难。现在普遍感觉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有些拔高,使一些学生开始害怕作文。但又不知具体该怎样操作,实在是最大的困惑。纵观三年级的习作,我们不难发现,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都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是这也给老师们出了一道难题。教材存在的开放的空间越大,老师们就越难把握。很多老师都已习惯于老教材中明确的写作要求和写作内容,面对现在的习作,却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就拿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来说吧,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面对这样的要求,我们有些老师就理解为写学生的课余活动,比如下棋、游泳、打乒乓等,把原本非常宽泛的写作范围一下就限得极为狭窄,如果再加上必须在这些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可能就更少了。结果很多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要么是乒乓比赛,要么是下棋比赛,丰富的课余生活一下子让比赛给充斥了。再如三年级上册的最后一次习作,根本不提任何范围,学生可以写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景和物,可以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学生最想告诉别人什么,就可以写什么。面对这样的习作,我们的老师更是犯愁,这可怎么办,什么都可以写,那不就没有写作规定了吗?这怎么指导呢?一直习惯于限制与规定的他们这样一来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为了便于指导,把没有任何范围的习作统一为:写一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原来没有什么烦恼的孩子为了能达到这次习作要求,一个个都成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了。当然除此之外,作文教学超纲、拔高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打开人教版四年级教材,不难发现“语文园地”中的习作安排与以前有所改变,以前的习作是独成体系,习作与口语交际是独立分割的两部分,而这次教材的安排,有几个单元把口语交际与 习作融合在一起了。例如《语文园地六》中的口语交际与习作: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后,一起来交流交流收获。然后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这样的安排不仅仅是形式的创新,而是从中年段习作的实际出发,构建起来的作文教学新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口语交际是习作的前提,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伸”‎ ‎。作文源于生活,重在积累,得益于练笔。作文过程是观察、活动、思维、想象、表达等有序的训练过程,而整个过程需要对话的支持。学生学习作文,不完全是个体的经验与感悟,他们需要在交流互动中借鉴、模仿、领悟、创新。作文也是思维的碰撞过程,生命的运动过程,心智的沟通过程。所以把口语交际与习作结合起来,给习作提供了桥梁,减缓了习作的难度。1、写作自由度太大细读新课程的每一次习作,发现要求很宽泛,可以写什么,可以写什么,可以写什么。三个可以,即学生想到的都可以写,而要使学生对写作有兴趣,对所写的作文有质量,就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要求。2、课程资源开发不力调查发现,当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虽然普遍受到了重视,但由于安全、时间等各方面的原因,真正投入到其中的不多。老师也没有再大的胆子组织学生去参加综合性学习等活动,致使有几篇作文的教学简直纸上谈兵。原因三  教学方法不当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面对开放的习作内容仍沿袭以往的教学方法,可谓是穿新鞋走老路。作文指导时,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说,学生写,习惯于统一模式下的作文指导,结果导致学生“举一”有余, “反三”不足。学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辙。质问这些老师,他们还头头是道地陈述自己的理由:放得太开了,以后面对考试怎么办?这样至少不会跑题。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学生围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的指挥棒转,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个性和儿童情趣,如此教学下的作文何有精彩?相反,还有一部分老师面对宽泛的作文要求,干脆什么都不作指导,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中下游学生常常是咬着笔杆无从下手。原因四  教学评价滞后学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写完上交给老师,似乎就是完成任务了,不管写得如何,可能都不会再作修改。大部分教师也许是“忙”字当头,对交上来的作文也只是打个成绩,粗略地写几句评语(有些评语都没有),发还给学生,就算是一次作文教学走个来回了。学生面对作文的单一读者——‎ 教师,得到的反馈仅仅是一个分数和几句泛泛而谈的评语。单一的评价让作文变得索然无味,每次的作文教学收到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众所周知,作文是学生将自己已有生活经验进行组合、加工后通过文本的形式对外界的倾诉,是学生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可是诸多的原因束缚了我们的学生,使得他们面对真善美的世界却不敢流露,不敢表达,更谈不上尽情地释放。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取代《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育观念"与日俱进".那么,如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来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呢 我认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有关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改革中小学作文,必须寻找相应的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课程对写作教学要求: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觉得作文教学新策略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策略一、蹲下来看孩子学生的习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正因为有了这些不足和缺陷,才有教育的生命和意义所在。“生活、社会永远是有缺憾的,生命进取的力量就是在有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 ‎(叶澜语)教育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们当然要看到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可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毕竟学生不是作家,而我们成人也不是评论家,我们应该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不能以高年段的要求来评价我们的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为这些,而把学生的习作批得一无是处,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就应该给予肯定。下面是我的一个学生第一次写的《泡茶》:我先把茶叶放到杯子里,然后往杯子里倒了一点热水。哇,热水像龙卷风一样把茶叶卷了起来。不一会儿,茶叶们一个一个浮在水面上了。咦,有一片茶叶掉下去了,又有一片茶叶掉下去了,没过一会儿,其他茶叶也跟着一片一片地掉了下去。我给这篇文章打了优加四颗星,并且还给她写上了一段评语:你观察得很仔细,老师相信你肯定亲自泡过茶了,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新的发现,祝贺你!老师还发现你的想象力也特别的丰富,在你眼里,热水就成了可怕的龙卷风了,那一片片茶叶也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如果你把茶叶掉下去的样子观察得再仔细一点,老师相信,你的这篇文章会更精彩!修改好了以后别忘了让老师一起分享哟!后来,这个学生回家又重新泡了一次茶,经过修改,写出了下面这篇文章:我先把干干的扁扁的茶叶放到杯子里,然后往杯子里倒一点热水。哇,热水像龙卷风一样把茶叶卷了起来。茶叶们个个惊慌失措地逃到了杯口。片刻,水就平静了下来。茶叶们一个一个懒洋洋地躺在水面上。仔细一看,啊,我上当了!其实那些茶叶们正大口大口地喝着水呢!喝了水的它们一下子胖了不少,有一些喝多了水就往下沉。有的像一块石头猛地往下砸,有几片小的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接着,茶叶们开始调皮起来。老大学着跳水运动员抱着脚翻着跟头跳下来,老二和老三比老大还调皮,它们沿着杯壁“嗖”‎ 地滑了下来。老四还是个小妹妹,一不小心掉了下去,压在了大哥哥们的身上,摔了个大跟头……看来,只有尊重学生的天性,作文才会是心灵里流淌出的泉水,才会是个性绽放的花蕾。其实我们只要悄悄地放下我们的架子,蹲下来,我们会发现,我们眼中的世界也同样精彩。蹲下来,还自己久违了的童真;蹲下来,给孩子一片释放童真的晴空。当然,除了教师拥有“蹲下来看孩子”的评价观外,在作文评价的方法上也要及时跟上,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不吝啬我们的鼓励和赞美,相信学生对写作会拥有更多的自信。策略二、春风放胆来梳柳   人教版三年级习作教材的安排特点及意图是什么,这是作为教师必须要把握的。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其他的一切都将徒劳。三年级的习作教材放在语文园地里,每一个语文园地里安排了一次习作,每学期共八次习作。纵观这十六次习作,我们不难发现,三年级习作教材的安排有四方面的特点。 1、兼顾了写实和想象。既让学生练习写实,又让学生练习写想象,这是课标给我们提出来的要求。我们发现在每一册教材里面都安排了两次想象作文。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这是习作教材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也是课标对中年级习作所提出的重要思想。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这个是作为中年级习作的目标要求提出来的。我们也在习作教材里面得到了印证。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从上述习作教材的特点看,第二点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了第二点,其他都无从谈起。课标也说得很明确:三、四年级“‎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具体指导时,可以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也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如果说一、二年级是写话,那么三、四年级就可写“放胆文”了。5、激发兴趣,乐于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作最重要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乐于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写作目标的设定上,特别强调“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一旦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就会乐于去写作,而只要愿意写作,就会有收获,从收获中感受到写作成功的喜悦,便又会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目前,小学生对写作存在怕写、厌写的畏难情绪,缺乏写作欲望,不敢于写,不愿意写,不乐于写。为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1)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以往,小学生写作文受到来自三方面的约束:按老师规定的内容去写,按考试规定的内容去写,按教材规定的内容去写。其结果是,要么胡编乱造,要么千篇一律。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那么,教师要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写自己愿意写的话;淡化文体意识,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不拘形式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提倡多写学生自拟题目的作文,少写教师命题的作文。根据儿童认识规律和语言能力发展特点,主张低年级乐于表达,写“放胆作文”;中年级自由表达,写“自由作文”;高年级表达个性,写“个性作文”。由于小学低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处于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最佳期,正是借助想像和幻想理解现实生活;因此,教师有必要积极鼓励学生多写一些想象类的作文,尤其是创造型的童话体作文,如课型有:⑴模仿故事写童话;⑵改编童话故事;⑶续编童话故事;⑷看一幅画编故事;⑸想象某类生活现象;⑹命题编写。这样的作文教学课型,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激活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六年级阶段,发展归纳思维、演绎思维、发散性思维初步形成,要鼓励他们把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两种形式结合训练,表达出个人的独特感受。回归生活,寻找活水源头。我们经常感喟学生的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而另一方面,我们却不让学生过多关注社会生活,把学生封闭于狭小的语文课堂之中,以致造成学生孤陋寡闻,文思枯竭.‎ ‎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应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知道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去努力:首先,教师应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带领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其次,要鼓励学生能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2)积极运用激励理论激发学生写作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能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学生都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只有获得这种欢乐,才能激励他们再行动的动力。”‎ 在作文教学中,体验和分享写作成功都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要给予学生成功的赞赏;特别是对于基础差、兴趣低的学生的习作,更要从中找也一些优点或进步之处,加以热情鼓励。在实际行动上,教师要善于提供让学生表现成功的机会,如推荐优秀习作到报刊或网站发表,组织创办作文手抄报,不定期举行作文竞赛,开辟习作发表园地,汇编个人或班级作文集等。通过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写作的成就动机,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而且可以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在习作的起始阶段,教师把握住教材特点后,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到作文很难,作文遥不可及,而要使学生感到作文不难,作文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拿起笔来就觉得有很多内容可以写。使学生无拘无束的自由表达、天马行空,即便是一次次地上天或者入地都是一个个精彩的呈现。我有一个学生,刚开始每次写日记的时候,他父母都带着他外出寻找写作的题材,结果,每写一次日记至少要耗费半天的时间。在他父母的努力指导下,佳作一篇篇地诞生了,《做年糕》---他妈妈专门带他到老家去看的;《寻找秋的足迹》---他爸爸带着他到雨中去寻找的;《爬团岭權》----他爸爸专门为写作文而带他去体验的……,尽管写了这么多的好文章,可看得出,孩子的眼里却没有任何的喜悦。于是,了解到情况后我专门和他父母进行了沟通,此后情况大有改观。与以往相比,现在的文章内容更有趣味了。《两兄弟》-----写了他外婆家两条可爱的小白狗一起抢骨头的趣事;《不服气的头发》---写了小作者面对刺猬头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冰块保护记》---写了他们几个小伙伴一起想办法保护大冰块的逸事。下面则是他笔下的《我们的一家》------我的爸爸是一个警员,他经常不在家,所以大部分时间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从小到大我都像影子一样跟着妈妈。爸爸不在的时候我总和妈妈睡。今天,爸爸下班了,我又得和妈妈分开了,我心里非常不情愿。爸爸看见我嘟着嘴巴,故意问我:“怎么了,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我一听,生气地白了一眼爸爸,说:“今晚我还是要跟妈妈睡!”爸爸听了笑着说:“那我怎么办呢?我一个人不是太孤独了吗?”站在一边的妈妈听了我们的话,哈哈地笑了,说:“看来我就是你们的中心啊!”我听了妈妈的话,马上接过来说:“对,妈妈就是我们家的太阳,我是地球。地球不是一直绕着太阳转吗?”爸爸听了不高兴地说:“难道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月亮吗?”我听了爸爸的话,忙说:“对,对,爸爸就是一个小小的月亮。”外婆听到了我们一家的谈话,笑着说:“那你们一家不就成了银河系了?”我们一听都笑了……‎ 多平实的语言,多有情趣的生活!这就是一个三年级孩子内心的情感。信手拈来的材料却活脱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写照!如果我们紧紧地抓着不放手,何来文思泉涌?又何来真情描绘?    策略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关于习作,如果我们仅仅注意一学期的八次习作练习恐怕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应该要让学生勤于动笔,要为学生提供比较多的练笔机会。三年级上册安排了四次小练笔,而下册也只安排了三次小练笔。老师们在教学中用好教材安排的这些小练笔还远远不够,同时,我们还应该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笔。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练习不失为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渠道。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正如丁有宽老师所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作文训练要在阅读教学中相机生成。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学生的练笔往往需要一个消化思考的过程,要求学生在课内短短的几分钟内就完成一篇像样的练笔不太现实,甚至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敷衍了事。因此,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可以将练笔延伸到课外,给学生更充裕的时间认真完成,事后教师再对其进行评改,提高学生练笔的有效性。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蒙冲巨舰”只有遵循了水上航行的法则,才能达到“自在行”的境界。这也体现了一种规律,教学之道犹如行舟之理,我们在设计课堂练笔时,就需要为学生引这一江“‎ 春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体验中,产生表达的欲望。随文仿写  《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时,先带着学生品读描写银杏和枫叶的语句,感受文章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语言美。之后,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中的语言进行仿写。由于学生先前已经对这篇文章的语言进行了欣赏和感悟,所以,稍作引导,文思便喷涌而出:“它把金黄给了田野,那金色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翻哪翻哪,翻来了硕果的明天。”“它把金黄给了田野,那金色的稻穗像一只只小手,招哪招哪,招来了丰收的喜悦。”“它对菊花最慷慨,它把彩色给了菊花,那五彩的菊花像一张张可爱的大花脸,笑啊笑啊,笑来了百花争艳。”学了《翠鸟》,让学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我舅舅家有一只小猫,它长着一身黑色的毛,两只竖起的耳朵,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我跟它非常友好,有一次,我去舅舅家玩,发现小猫不见了,后来才知道小猫自己偷偷逃走了,我很伤心。后来,小猫自己找上门上来,真有趣!我最喜欢的是小金鱼,它那红色的身子,身子中间有一条蓝色的条纹,眼球像珍珠似的,尾巴像扇子。有趣的是,每次我喂它食物时,它都会一口一口地把食物吃光。我喜欢小金鱼。……随文续写  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进行续写,这类文章往往是意犹未尽,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像《风筝》、《小摄影师》、《陶罐与铁罐》等都可以进行续写。 当然,在要求学生续写的时候,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如《风筝》一课,文章的结尾是“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 ‎‘幸福鸟’……”学生在充分感知了课文之后,教师轻轻地点拨一下:“我们究竟有没有找到‘幸福鸟’呢?请每个同学当一回大作家来写一写。”由于学生还沉浸在文中,情绪随即被挑动起来,一个个奋笔疾书,有的说孩子们跑过去,在那房子的顶上终于找到了他们的“幸福鸟”,有的则依然没有找到,最后他们决定再做一个“幸福鸟”……尽管学生的体验不同,但是这些都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流露。《燕子专列》一课也可安排几次小练笔:“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有的同学写道:我想对贝蒂说:“你真是一个有爱心又勇敢的小女孩。你把小燕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你不怕寒冷,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坚硬的山路,去寻找冻僵的小燕子,你真了不起。”在文章的最后一句:“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好像在向人类致谢。”在学完课文之后,可让学生想象,你就是燕子专列里面的燕子,你要向谁致谢呢?……,都不失为进行练笔的好时机。学了《南辕北辙》,让学生写写,你想对哪个楚国人说什么?有的学生这样写:楚过在南边,你却往北走,就算你的马跑得快,车夫的本领越好,盘缠带得越多,就离楚国越远,也就越到不了楚国。你真苯啊!楚国在南边,你为什么硬要往北走呢?你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本来可能一天就能到,可你这样绕一个大圈子,说不定要一年,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随文拓写 ‎ ‎ 拓写不同于续写,它必须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有时它是对文章的一种变式的总结,是文章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而有时它又是作者情感的提升,是读者对文章的再悟。《掌声》就是一篇比较典型的可供拓写的文章。在走近英子的同时,学生也跟着一次次地感受到了掌声的魅力,在课接近尾声时,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这样一段文字:掌声,是一声声亲切的鼓励;掌声,是一次次温暖的支持;掌声,是----------------------学生在引导下一句句妙语即兴生成:掌声,是一股股关爱的暖流;掌声,是一次次热情的期盼;掌声,是通往自信的钥匙;掌声,是告别自卑的留言。……‎ ‎《荷花》,我安排了这样一次小练笔: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学生这样写道:如果我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我会看到蜻蜓从我头上飞过,小鱼在池水里玩耍,我会听到知了和青蛙在唱歌,还有小朋友那快乐的笑声,这时候我会想到大自然那美丽的风光。我会看到蜻蜓围着我飞,小鱼自由自在地游,听到小鸟在唱歌,想和小朋友跳舞。水仙花从又细又长的绿叶中悄悄地探出头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展开了,露出了雪白的笑脸,有的还是花骨朵。微风一吹,水仙花在风中频频点头。春天来了,桃花开了,粉红的,像小姑娘的脸,用鼻子仔细地闻,还能闻到一股淡雅的清香,引来了许多蜜蜂采蜜,蝴蝶也围着跳起了舞。啊!多美的桃花,我爱桃花。我喜欢的植物是桃树。春天,它吐出了嫩芽。夏天,它开出了一朵朵小花,长出了茂密的枝叶,似乎要帮桃花挡住阳光。秋天,它结出了许多又大又甜的果子,像是在向人们招手。冬天,叶子落在了地上,桃树也睡了,正在等待明年的丰收。当然,除次之外还有很多种不同形式的随文练笔,如《可贵的沉默》,在教学的最后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用“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写几句话。作文形式很多:图画作文,音像作文,素描作文,观察作文,循环日记,师生共写随笔等。之前,我一直在想:作文究竟是什么?此时我心中顿时豁然,作文,其实是我们真实思想的负载,是我们真实情感的沉淀,是我们真实自我的释放。如果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也能够坚守那份真,那份实,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将别有洞天,生机盎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