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构建学校人文环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构建学校人文环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论文之构建学校人文环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开放性的不断加强,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成为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学校环境尤其是学校人文环境是关系到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什么样的学校人文环境?如何构建这样的学校人文环境?值得我们思考。‎ ‎  关键字:人文环境 集体 活动 和谐 信仰 全面发展 ‎  学校是不仅仅是教师的地方,更是育人的关键场所,育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目的,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人文环境建设的终极目标。因此,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主要围绕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而进行。根据中学德育大纲要求,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规律,笔者认为,学生的发展主要应该包括行为规范、特长发展、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四个方面,与之相对应,德育也大致分为规范性德育、发展性德育、深层次德育和境界性德育,通过四个德育模块的塑造,使学生成为讲文明、懂礼貌、行为规范的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身心合一、心智和谐、心理健康的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的人。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学校人文环境的构建需要以“四个导向”为特点的人文环境教育目标,并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制度等途径,推动人文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四个导向”‎ 的人文环境教育目标分别是:一、构建以集体为导向的人文环境,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二、塑造以活动为导向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三、构建以和谐为导向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四、构建以信仰为导向的人文环境,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 ‎  一、构建以集体为导向的人文环境,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  行为规范教育是德育的基础性和常规性工作,大多数教育部门会在这一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甚至经常会引发师生冲突。构建以集体为导向的学校人文环境,让集体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是构建以集体为导向的学校人文环境的理论依据。平行教育理论指出:“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尽力设法不和个别人发生关系,而只和集体发生关系,使每个学生都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和遵守共同的规则。”全部教育过程,应该遵循“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原则。因此要充分发挥“集体”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他治到自治的转化,保证每一位学生既是集体的服务者,又是集体的受益者。‎ ‎  二、构建以活动为导向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为同学们搭建各种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建设青春校园。恩格斯指出“‎ 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劳动”,这里的“劳动”可以理解为一种集体性的全员参与的“游戏”,即活动。换言之,活动是人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构建以活动为导向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促使其自身发生良性重塑,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  三、构建以和谐为导向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调查研究表明,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学生的校园生活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方面。这一方面的生活是否能够得到正常的引导关系着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我们可以将这一时期定义为学生“生活蓝图”的规划期这一时期的首要目标是构建以和谐为导向的人文环境,实现学生心里更方面的平衡。为此,要帮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中平衡自己的人际关系,实现劳逸结合,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和丧失感,让环境来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自觉寻找适合自己的前进动力。‎ ‎  四、构建以信仰为导向的人文文化,提升学生人格境界。‎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走向多元。多元价值观引发了社会文化的多元,社会文化的多元在丰富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冲击着我们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这一文化现象在青少年身上的负面反映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追求明星、追求名牌、追求名利、信仰缺失。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学校德育将走向何方?德育工作者将如何作为?笔者的思路是,构建以信仰为导向的德育亚文化,发挥学生主体性,弘扬主流价值观,努力提升学生人格境界。‎ ‎  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今社会环境下必须正视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实现教育的伟大复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