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心得)之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物理论文之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利用教科书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已得到广大物理教师的足够重视,并通过各种途径予以实施,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不知不觉且又十分自然地接受德育渗透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到德育渗透能否在课堂中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在一节课中德育渗透的成败,本文就上述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德育渗透应结合“爱国” 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翻开世界史、自然科学史,有哪个国家的人民(包括科学家)不主张爱国?又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把爱国精神看作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心录美呢?“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和巴斯德都说过此话。居里夫人说:“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时,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她把自己发现的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取名“钋”,以纪念自己的祖国。 我国是文明古国,几千年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且不说四大发明,张衡的浑天地动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祖冲之的圆周率,西安的兵马佣等科技文化珍品在世界光采夺目,仅就新中国的诞生,象磁古一般,吸引着海外许多炎黄子孙归心似箭,希望全力报效社会主义祖国。他们排除种种干扰,历尽艰险,他们的爱国壮举、思乡情怀催人泪下。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钱学森从1950年起就要求回国报效新生的祖国。但是美国当局百般阻挠和迫害,没收他的书籍,诬蔑他是“间谍”,对他审讯、监禁、关押到一个岛上,对他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他体重就减轻了30磅。后来虽被科学界知名人士保释,但他的办公室、住宅、信件、电话等都受到严密检查。这样被整整迫害了五年多,他没有屈服,终于在祖国的帮助下,1955年获准回国。当接到可以离境的通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力排美国政府的阻挠,登上诺贝尔授奖台,用汉语作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二千多名来宾为之震动。这是1901年诺贝尔奖问世以来,500多名获奖者中第一次用中国人民的语言在这里演讲。他要在这科学圣地抒发中华民族子孙的自豪感。 物理教材中提到的《墨经》早在二千四百年前就较详细记述了光学现象,讲述了本影和半影,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讲述了反射现象,介绍了平面镜、凹面镜与凸面镜成像规律等等,在世界光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墨家比阿基米德早200多年就知道了等臂杠杆和不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 结合教材和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以及我国科技文化的辉煌成就,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教育,无疑将震撼学生的心灵,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 二、德育渗透应感召“美” 在德育目标中明文指出:“结合有关学科和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学素质是形成一个人良好的思想修养、道德行为的极重要因素。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似乎在打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经过长期的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不良的、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居里夫人说:“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有人说,美育是音乐、美术、舞蹈的特有功能,与自然科学无缘。这是一种误解。其实,自然科学具有自身的自然美和科学美。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索和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酬报,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欢乐。”这就是科学家倾全心投入科学活动的美学动因。 自然科学提示了自然界丰富多样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性,同时也就展示了自然界在结构上的对称、和谐与韵律美。科学固然不是美学,但科学中包含着美,宇观与微观世界明显的层次结构,竖直上抛与斜抛运动的上升与下降的对称,电子、质子、中子与正电子、反质子、反中子等的一一对应,万有引力定律与库仑定律的惊人相似,质能公式中质量与能量的和谐关系,光量子能量公式中波粒二象性的辩证统一,等等,所有这些常使我们叹为观止,给我们难以忘怀的美感。历史学家沙利文说:“因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宗旨是发现自然中的和谐,所以我们能够立即看到这些理论必定有美学价值。” 在物理教学中揭示教材中科学美,介绍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中的美学追求,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科学美感既可以透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同时又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近代物理科学的元首锹拉克在解量子力学方程时发现“负能态”,他没有照习惯舍去,而坚信自然科学的对称美,大胆预言:存在正电子!后来果然被实验证实。 三、德育渗透应力求“新”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较熟悉的德育素材,应灵活多变,切忌老调重弹,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均有“求新”的欲望,中学生也不例外,所以对有些“老题材”应该进行角度变换或给予延伸、拓宽——老话新谈,如在“磁”现象的教学中,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要联系到“四大发明”。可是从小学到中学,从文科到理科他们不知听过多少次了,往往教师还未出口,课堂内学生就高喊:“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学生的表情中夹杂着较浓的讽刺味道,好象教师只会对他们讲中国的四大发明似的,这样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我认为对这一素材变换一下角度进行渗透会得到较好的效果,比如这样说: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应该值得我们炎黄子孙骄傲的。但是在旧中国,我国发明的火药却填进了英帝国主义的炮膛,成了轰开我国南大门的“帮凶”;我国发明的造纸术,首先使用的活字印刷却用来与侵略者签订不平等的条约;我国发明了指南针,在旧中国却找不到救国救民的航标。通过以上内容的叙述即讲了我国古代的科技文明,又对学生进行了近代史教育。又如在初三物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一节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偏爱于我国的“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忽视了对我国的国情渗透。我认为对此内容有必要进行“延伸”,应该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十一亿人口的大国,各种资源虽然丰富,但人均拥有量是很低的(可举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强化他们的人均意识,使学生从小知道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节约、开发能源的重要性和必性。 四、德育渗透应注意“适度” 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是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应该结合教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与此同时要注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坚持“适度”,把基点放在有关这方面内容的原始思想的启蒙教育上,绝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过多地引进具体的哲学名词,否则定会弄巧成拙,如:“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量变到质变”、“世界的物质性” 等原理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受知识面、理论水平、理解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完全按受,再说哲学与物理学对于同一名词各有各的内涵与严密性,在具体解释时往往不全一样,在课堂上你越解释学生提问题也越多,可能使物理课变成哲学问题的讨论课。在去年,我听一位教师的初三物理《溶解和凝固》一节课后感受颇深,他讲到品体在温度变化到一定的程度会使其状态发生改变时说:这是符合“量变到质变”的哲学原理。当时就有学生提出“异议”:温度改变可以说是“量变”,但物质的状态改变怎能说是“质变”?如水结成冰,状态改变了,其本身没有改变,还是H2O这种物质。在课堂上真使他“无言可答”(事实上不可能向学生讲解哲学中的“质”是有多种含义的,质与属性并非等同的道理)。假如在课堂上不出现“量变到质变”这个哲学名词,只要向学生说明任何事物在其一定量的界限内能保持自己原来的相对稳定性,当事物发展超出一定的限度就朝另一个方面变化的道理,这同样向学生渗透了“量变到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所以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应注意分寸,不可牵强附会。如对学生进行“世界物质性”教育时在课堂上最好不要出现“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物质性”这些词句。在磁场、电场的教学中,只要告诉学生“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使他们知道物质是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有的看得见摸得着,也有的看不见摸不着就可以了,这本身就包含着“世界物质性”的思想。 五、德育渗透应注意“挖掘”素材 在不放过课本中现成的德育内容的同时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如初三物理《焦耳定律》一课中,从全文内容来看似乎找不到现成的话题,但认真钻研教材会发现隐含的德育素材。焦耳定律是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1840年确立的。可以抓住这个时间与鸦片战争发生的年代的巧合向学生讲述中国“百年衰落,百年屈辱”的悲壮历史,告诉他们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通过对“数字”的发挥获得德育素材的例子很多,如英国的法拉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焦耳花了“四十年”用不同的方法做了“四百”多次实验得出热功当量的数据。通过对上述数字的发挥、讲解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不畏艰苦,敢于献身的科学精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