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真知识与“伪知识”———自然教学向科学教学转变点滴之我见
小学科学论文之真知识与“伪知识”———自然教学向科学教学转变点滴之我见 真知识与“伪知识” ———自然教学向科学教学转变点滴之我见 常州市博爱路小学 俞颉 在《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一书中,刘老提及一事使我感触良多,下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要弄清的是何谓真知识,何谓“伪知识”。“伪知识”这一词先是出于陶行知老先生之口。他在评价《自然》的前身《格致》时这样说道:“名虽为‘格致’,实际并不去‘格物’,因而所‘致’之‘知’,只不过是没有根的‘伪知识’。”当时看到这段文字时我并没有完全理解它的意思。直至刘老举了一个他自己的经历后才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他是这样叙述的:“我在小学时学的小麦的形态:‘茎中空有节,叶长狭脉平行’等等,但后来到农村却真的把小麦叫做韭菜。一个小孩纠正我说这是小麦而不是韭菜。这个小孩尽管不会描写小麦的形态,但他实际认得小麦,他就是真的100分。他的知识是可以做根的真知识,我的知识是没有根的‘伪知识’。”我对此的理解是:刘老对小麦的认识为陶老口中的“致知” ,即纯理性的东西,需要以实践来补充;小孩的则是“格物”,即纯感性的内容,需要上升为理性知识,二者皆有缺憾。而事实上现在的小学自然教学仍或多或少的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总是停留在教师教、学生学或者教师设了个套让学生钻等层次上。 现在正值课改——自然教学向科学教学的转型期,如何将“格物”“致知”较好的联系起来,做到传统的老师教授“伪知识”向学生学习真知识转变呢?下面我就肤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一、 科学的理解“科学课”里的有关概念。科学课改的主题是“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1、经历科学在以往的自然教学中,教学方式有很多的局限性,不能保证所做的实验真正与孩子们应该掌握的科学概念相吻合,盲目性较大。在实践中,这种教学仅仅满足于把两个阶段并列在一起,孩子观察并按他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然后由成年人用包含科学术语的话作出结论。虽然这已比“说明式”的教学(即教师念一段理论,然后用实验来验证)这种方法有了进步,但仍不是我们在科学课上需要的经历。也就是说科学课上的“经历”不是为了让学生背一个个定理,记一个个结论,而是要让学生有一段研究科学的经历。比如在进行《生锈与防锈》这个研究过程中,学生从学习提出问题开始,找出一个自已最感兴趣的问题,并提出对这个问题答案的猜想,选择采用比较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将整理好的答案与同学讨论、交流……这就是一个经历探究的过程。所以我们提出“不是讲科学,念科学,看科学,而是要做科学,提倡‘做’ ,在做中学知识”。2、体验科学 人们对科学往往有一种恐惧,认为它太抽象,太专业,太复杂,太难懂,很难学也很难教。确实,科学的某些领域的确是很难,要达到顶峰,就象在攀登悬崖。但我们在科学课中可以简单一点来看待“科学”这一词。在科学课中,我们并不指望学生也像那些科学家一样,做真正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研究,只是让他们学到一些长远的,有持续发展的,对他们终身有用的学习方法,所以重在“体验”,即孩子需要的是体验这种探究过程,而不是只要一个老师所给出的结论。《科学》中的启蒙课“吹泡泡”就是这样,首次接触科学课的孩子,虽然不能明白科学的含义,却对“泡泡”十分感兴趣,在对“泡泡”的“玩”中体验了探究的过程。3、理解科学经历科学,体验科学是为了最终理解科学。让他们知道“科学”并不是很难,科学就在他们的身边,他们自己也能搞科学,只要他们保持提问、好奇和惊讶的态度这些科学创造的必要条件,及拥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建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等辩证观点,学会以尊重事实,客观判断与提出批判和疑问。总之,经历科学是科学教学的手段,就是让学生去做一个个有典型意义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科学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科学的奥秘和趣味,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理解科学就是科学教学的目的。科学教学就是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最终让学生有科学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二、 科学的进行“科学课” 的学习1、学生:操作中理解学生的活动受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活动中发展,他们从活动中和答案中学到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要学会的是提出问题,并能够用经验或新的观察、亲自验证得出的结论来回答问题。做实验比起做卡片、读课本需要更多的时间,我们应该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容易完成的简单的实验。而科学课的特点就是教师不给假设,而是让孩子们根据自己认为能找到的东西设计实验。老师请孩子把设计画下来或图解化,然后准备材料,对照结果。接着进行富有论据的讨论,使孩子们进入更有逻辑,更为严密的思维,也就是说掌握科学的方法。让真实逐渐地明朗,预先的假定被打破,达到研究的目的。2、教师:有效的引导与共同研究孩子对任意一个课题自由地或自发的进行实验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种可能性极小,自发性的效果肯定不好。这时教师一方面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孩子不受打扰,成人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给他们一些略微的启示:你用这个能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你是怎么解决的?给我们解释一下你完成的工作。画个图向我解释。你认为将会发生什么?同时给孩子以很大的自由,让他自己做实验,面不要将知识“空投”给他们。 当然,不是所有孩子提出的问题老师都能回答的,都知道怎么做的。老师面对一个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除了轻松的说“我不知道”外,还应该再加上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寻找” 。老师对未知领域不必惶惶不安,要引导被好奇心所激发的学生一起进行研究,不要让他们盲目地摸索,然后共同享受发现的快乐。3、家长:关心孩子的实验当学生感到父母支持自己的学习时,他就会在学校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家长的职责并不是只要参加家长会和督促孩子背课文,面是要将家庭做的和在课堂学的有机的联系起来,使孩子在家中也能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使其在学校的学习中,学到知识得到认可。所以家长参与是最好的方法。4、学校和社会:提供有利的资源“沙尘暴”、“厄尔尼诺”这些字眼在各种媒体中频频亮相,到底这些是什么?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气象站进行一次采访、参观活动,对其作一些除课本之外的学习。对于气象站来说,他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也就是说,社会中有许多不同的组织、机构,各种科技专业人才,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大量的科学教育资源。借助这些特殊优势,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科学教育,学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增强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和习惯。以上所述,我并没有再提到真、伪知识,其实将“伪知识”转化为真知识已经包含在其中了,这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过程,是在学生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家长的默契配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的。“伪知道”是否能转化为真知识,终究取决于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是否重视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没有忽略学生的探究能力等。上面只是我没有实践过的“伪知识”,作为一个小学自然教师和将来的科学老师,只有不断去研究、探索,才能使我的这个“伪知识” 转化为真知识,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主人,让他们所学知识是真知识而不是“伪知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