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29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___年《等量代换》学习心得与收获
202___年《等量代换》学习心得与收获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202___年《等量代换》学习心得与收获2020《等量代换》学习心得与收获今天听二年级刘z老师的数学课,《数学中的简单推理——等量代换》,其实教材上并没有这节课,是她根据平时的习题整理出来的。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等量代换”的概念,有些深奥,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能理解,并能正确的运用。一开始,刘老师从学生喜爱的跷跷板游戏导入,一头小猪的重量大于一只小狗,一只小狗的重量又大于一只小兔子。如果一头小猪的重量和两只小狗的重量相等,一只小狗的重量和三只小兔子的重量相等,请问:一头小猪和几只小兔子的重量相等呢在学生的回答中,刘老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了什么是“等量代换”。接下来,回顾了古代曹冲秤象的故事,揭示了其实等量代换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学生了解了“等量代换”后,就做练习题巩固,习题从易到难,一步步深入。 听完这节课,我最大的感受是,课件做的很精彩!特别是跷跷板游戏中,小猪、小狗、小兔子随前提条件的变化而移动,非常形象直观,二年级的学生也喜欢这种形式,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在后来的练习中,也是出现了苹果、草莓、西瓜等常见的水果,以学生喜爱的物体为载体,揭示复杂深刻的“代换”关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语言亲切,及时表扬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并运用奖励“智慧星”“红旗”“神秘礼物”等工具,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下午,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在评课中,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1,让学生在讲台上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占用了一定的时间,既然学生都知道这个故事,那就可以省去,留出时间来做练习。2,提问时,应全面一些,学生的`参与度不够。3,“等量代换”这个课题,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难了一点,可借助学具摆一摆,加深印象。“中间量”是很关键的词,应该多次强调,直到学生能主动去寻找,培养学生“中间量”的意识。评课最后,李新岩校长阐述了我们数学学科的发展方向,要借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让学生多活动、多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负责点拨,是引导者,去解决大部分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特别是我们青年教师,要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