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3篇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3篇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3篇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3篇 ‎【篇一】‎ 一、基本情况 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大力推进学校建设,提升办学条件,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强化师德建设,我区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值得充分肯定,其工作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速学校建设,合理配置资源 区政府及教育部门按照“强东带西,重心南移”的发展思路和“七片融通,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专题研究学校建设工作,跟踪项目落地,推进项目建设。优化学校布局,xx-2019年新改扩建义务段学校14所,新增学位17945;新增移交配建幼儿园29所,有效保障辖区学生入学需求。实施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将义务段学校全部纳入学区制管理,形成学区管理方面的“汉阳模式”,新建学校由名校接管,义务段名校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二)强化引入培养,提升师资水平 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协商相关职能部门,争取对高等院校进行专项招聘,我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本科及以上占总数的84.4%,评聘中高级专技职称2017人,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强化教师培训,近3年共计完成市级以上各项培训任务近6000余人次,完成市级培训后期实践研修近1000余人次,xx至2018年度举办了50次培训班共计培训2407人次,完成347名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工作,全面推进我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三)健全考核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通过考核评比、选树典型等形式,近3年评树“最美教师”“四有”好教师379名,起到了正面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加大违反师德师风的查处力度,近2年查实查处投诉11起,对全区教师进行警示教育,提升了全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涌现出一批以张金豹为代表的教育家型校长,以桂贤娣为代表的人民优秀教师。推行岗位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岗位结构比例,切实搞活用人机制,全区核定岗位总数3335个,调节性岗位14个,共晋升岗位401人,为激励竞聘上岗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区政府本着优先保障教育发展理念,逐步提升我区教师的待遇水平,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学校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学校学位资源紧张。随着我区每年义务段新增学生数在4000人以上,学校扩容速度还不能完全满足适龄学生入学需求。二是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不尽合理。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名校不均衡,不能很好保障区域学生就近入学。三是部分学校周边交通问题有待解决。在调研中发现,墨水湖小学等学校周边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部分新建学校周边交通配套不完善,师生出行不方便。‎ ‎(二)编制教师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是教师结构性缺编。我区应配备教师编制数3204个,现有编制数2483个,编制数缺口786个,按照现行教师“退三补一”机制,我区教师编制缺口将会进一步加大。二是优秀教师人才力量不足。近5年共培养省特级教师8名,省名师1名,特级教师占比较低,其引进机制有待完善,引进难留住更难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三)合同制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巩固 一是合同制教师流失率高。合同制教师数量占全区教师总量的1/4,由于薪资待遇、晋升空间等因素流失严重,2017年流失34人,2018年流失92人,合同制教师队伍不稳定日渐凸显。二是合同制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进取心不足,合同制教师大多在教育教学上略显不足,同时在根本上没有身份认同感,工作热情不高。‎ ‎(四)教师素质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一是我区“教育家型”校长数量不多,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教育思想观念与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存在差距,教学以外的事务较多,对学校教育科学思考较少。二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对教师师德师风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还需要强化,师德环境净化还需加大力度。三是部分学校干部年龄结构偏大,后备干部不足,不能形成有效补充保障。‎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资源配置,加速学校基础建设 一是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谋划社会经济发展中同步谋划学校建设工作,进一步合理调整全区学校布点规划和办学规模,为新一轮人口及发展高峰提供优质教育支持。二是要推进中小学教育资源优质扩容发展,以高标准、高要求建设新学校,改扩建老旧城区学校,不断满足全区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三是要推进解决学校周边交通问题,科学设置公交站点,优化公交线路,更好满足师生出行需求,保障师生出行安全。‎ ‎(二)强化人才培养,优化编制教师结构 一是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更加科学核定编制,同时正确理解和把握政策精神,以解决教师编制与实际需求不符的矛盾。二是深入推进招才引智工程,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进特级教师人才,同时贯彻落实相关奖励政策,将优秀教师留下来。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发挥我区“名师工作室”载体作用,通过示范教学、分享交流等方式,带动全区教师队伍加速成长。‎ ‎(三)强化政策支持,巩固合同制教师队伍 一是优化合同制教师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科学设置招聘条件,完善合同制教师选拔录用机制,力争选拔出素养水平高的人才队伍。二是建立灵活有效的留人机制,搭建合同制教师自我展示平台,通过竞赛、教学课、宣讲等形式引导教师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制定相应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合同制教师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三是提高合同制教师待遇,在区财政财力允许范围内,综合考虑教学水平、工作年限、年度考核等因素,研究制定合同制教师晋升机制,逐步提高合同制教师待遇,让合同制教师队伍稳定下来。‎ ‎(四)强化制度保障,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一是着力推进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建设,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聘用上岗制度,按岗位能力要求,择优选拔合适人选,加强校长岗位培训,扩大“教育家型”校长的占比。二是落实师德师风监督制度,形成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各方面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加强对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考评,着力提升教师师德师风,并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三是完善后备干部选拔和任用制度,让更多有能力、有活力的年轻干部能进入后备干部的行列。四是改革教师考评制度,以教育教学为根本,减少非教学的任务,让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科教兴区的研究与实践上,将科教事业推上新的台阶。‎ ‎【篇二】‎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贯彻执行《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加大财政资金优先投入教育力度,努力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广大教师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育教学质量日益提升,为我区向质量型方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教师队伍情况 全区现有在职教师2148人,其中编制内教师2111人。研究生学历174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630人,高级以上职称965人。30岁以下184人,占比8.7%;31-40岁652人,占比30.9%;41-50岁803人,占比38%;51-55岁379人,占比18%;55岁以上93人,占比4.4%;教师平均年龄43岁。校级干部137人,中层干部159人。‎ ‎(二)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满意度。通过开展“支部之声”“四培养”等活动,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生动实践。出台《xx区中小学全面构建“以生为本”德育新体系实施指导方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定2018年为质量提升年和师德建设年,开展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治理,不断规范教师从教行为。通过“教师党员先锋行动”和“魅力校长、阳光教师、快乐学生”推选活动,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和教书育人楷模,展示当代教师新形象新风采,推动基础教育规范化、法治化建设。‎ 二是健全完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高效管理模式。与校长签订《学校管理目标责任书》,加强学校章程建设,完善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举措,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管理制度,引领学校向规范化、科学化、内涵化方向发展。探索打造高效管理模式,逐校靶向调度和分析质量,抓高效教学管理。加强教育团队培养建设,通过考核调整、岗位竞聘、上派下挂等方式,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三是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推动干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主动对标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教育,设立上海高端培训基地,2017年以来举办7期培训班、400余人受益,促使先进理念转化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办学实践。邀请吉姆教授、李政涛、王允庆、吕伟明、梁卫等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做通识性培训和专题指导,受益干部教师达3000余人次。组建了六个“名师工作室”,聘请国家级名师吴正宪、张立军等担任导师,定期讲学指导,助力了区域名师成长,承办“大连市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会暨xx区深化课程改革之特色校本课程展”“大连市冷冉教育思想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讨会”,旅顺经验受到专家好评。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三年来有200多节课获教育部奖励。注重干部教师队伍研究能力的培养,全区中层以上干部参与课题研究59个,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教育随笔43篇,88个专项课题带动了700名教师参加,干部教师教育理念得到提升。‎ 四是聚焦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制定了《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引导学校加强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改革。坚持“局长校长看课日”“常态课调研指导”“精准教学”专项考核,开展每天一节挂牌公开课、家长开放课等活动,重点提高薄弱学科教师专业化能力。扎实推进数据驱动提升质量工程,56中、57中、61中等学校充分发挥点校作用,通过数据分析,找到教与学两方面短板,有针对性加以解决。《基于数据的教育质量发展》经验在全国“数据驱动助推公平提升质量”研讨会上得到好评。力推与市教育学院、中山区战略合作,与中山区联考联评,全区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2017年全市教育目标考核位列第一名。‎ 五是办学治校能力稳步提升,“两考”成绩实现新突破。2017年以来,13所学校晋级为市特色学校,6所学校晋级为市特色示范学校,8所学校被评为区特色示范学校,3所学校获评省文明单位。通过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呈现出凝心聚力谋发展的良好态势,教育教学成绩也取得了新突破。2018年高考600分以上考生达82人。旅顺中学潘明烨同学以705分夺得全市理科状元。2018年中考平均分较2017年提高16.08分,及格率提高5.35%,差异系数下降到0.262,接近市内四区水平,向中心城区看齐成效明显。‎ 二、存在问题及简要分析 ‎(一)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任重道远 ‎1.教育教学理念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有效调动了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催生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但部分学校在理解、践行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存在偏差,对教育教学规律性的把握、教书育人长期性的坚守等方面执行不到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情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贯彻落实。个别小学过于注重教学成绩,对学生品格、习惯及能力等培养不够。个别学校压缩或取消音体美等学科课时来增加主科教学,造成学科开设不均衡,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职业倦怠,以满足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目标,弱化了教书育人和谐统一。有的教师在自我成长、立德树人方面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现象。‎ ‎2.培育名优教师校长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全区现有在编教师中,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仅有1024人,占比48.5%;研究生174人,占比8.2%;知名师范院校毕业生仅有33人,占比1.5%;全国优秀教师4人,特级教师6人,缺少数量充足的有教育思想、业务精湛、引领能力强的专家型知名校长和有影响力教师。名师工作室数量较少,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尚未充分显现。部分中小学校长指导教学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不足,办学治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需要进一步强化。当前,全社会对教育工作高度关注,教育行政部门和宣传部门对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先进典型的树立和宣传不够,正向引导不足,造成系统内评价和社会评价不完全一致,教师的社会荣誉感还不够高。家校沟通渠道仍需进一步拓宽,现有的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作用发挥有限,家长对教师的工作常态了解不多,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上出现不信任、有误解现象,部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心理压力较大,在岗位上的幸福感还不够多。受现有考试制度的影响,一些学校简单以成绩作为考量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对教师身心健康缺少适宜的人文关怀,忽视了对其体力精力付出的必要认可,教师在事业上的成就感还不够强。‎ ‎(二)教师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1.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在学科分布上,部分学科编制不足或实际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在编制管理上,缺乏分流转岗出口,教师存在“人岗分离、人岗不适”等情况。全区另有70多人因病长期无法上班或不能承担满工作量的情况,影响了正常教学。‎ ‎2.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全区在职教师中,男教师仅有458人,占比23.9%,男女比例失调。学段越低,女教师比例越高,幼儿园几乎没有男教师。中小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模仿能力较强,长期处于女教师教育管理中,其性格、心理、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易受女性特质影响,不利于学生成长。‎ ‎3.城乡之间教师结构差异较大。当前我区教育正处在均衡发展向优质发展方向迈进,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进,对我区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56中学、光荣小学和一些涉农街道学校,因学生基础差,家长对教育重视不够,教师的付出与学生的成长进步相差悬殊,难以吸引城区优秀教师交流任教。受编制控制,村小按照师生比配置教师无法满足开齐学科、开足课时需要,只能从中心小学调剂教师支持。‎ ‎(三)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有待补齐 ‎1.教师地位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近4年来,受周边区域优惠政策吸引等因素影响,全区调出和辞职教师59人,造成一些学校教师培养的损失和断层。班主任的补助资金与工作量和责任压力不成比例,影响了部分教师对承担班主任工作的热情。‎ ‎2.优秀教师和校长招聘政策不够优厚。为增强重点中学的影响力,充实旅顺中学的师资力量,我区曾专门针对旅顺中学招聘名教师出台过优惠政策,但受制于地域和政策优惠程度的影响,难以吸引优质人才。‎ ‎3.教师培训方式仍需进一步创新。因教师基数大,全员培训周期长,现有干部教师外出培训受益面相对有限。培训内容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迫切需求,与一线教学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教师进修学校在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专业素养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工作缺乏活力,目前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研究并尽早理顺。‎ ‎4.现有职称聘用制度影响教师持续进取。大连市在高级职称评定上遵循评聘分离原则,因各校职数有限,仍有72名中青年教师取得高级职称资格无岗可聘,无法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进取心受挫。受职称评定“天花板”限制,部分55岁以上教师在聘上高级职称后,进取意识下降,难以胜任高质量教育教学岗位。‎ ‎5.行政事务对教育工作影响过多。一些学校每年都要承接上级及相关部门的各类调研检查评比,准备名目繁多的簿册台账和学习笔记,挤占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对教育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三、对策建议 面对新征程新使命,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意见》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加快实现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优质教育区、办人民满意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思想引领,着力推动师德建设向深向好 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重视党务干部的专业成长,发展骨干教师为党员,鼓励党员争当专家型首席教师、成为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 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坚定“四个自信”,勇于承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使命责任,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利用新阵地新载体,加强党史国史和政策形势教育,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着力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将师德承诺、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评优、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通过开展师德建设年、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治理等活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大力培树立得住、叫得响的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正能量。‎ ‎(二)坚持全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大力开展教师全员培训。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有机融合。注重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分年度、分学科进行重点培训,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重视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充实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和培训,让更多在职教师能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和调控。‎ 强化中小学校长能力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办学治校能力,以高素质校长建设高品质学校。积极创造条件,给校长提供走出国门、走进名校考察学习、挂职锻炼的机会,不断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支持校长大胆探索,形成独特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教育环境,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 切实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建立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加大园长、农村幼儿园教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模式,依托驻旅高校师资力量和优质幼儿园,采取集中培训与跟岗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水平。‎ 充分发挥名优校长教师引领作用。着力实施“三名”工程,进一步规范名师名校长评价标准,创新机制搭建成长平台,为教育事业集聚人才。大力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逐步实现名师工作室在各学科各学段的全覆盖。注重发挥名优教师的头雁作用,带动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 ‎(三)坚持综合改革,切实理顺教师管理体制机制 进一步优化事业编制结构。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和规范编制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优化编制结构,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按照课程方案、班额、生源以及学校布局调整、交流轮岗等情况,调剂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有效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 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及时跟踪国家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区管校聘”改革试点,适时调整补充教师队伍,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借助事业单位改革契机,尽快理顺进修学校的管理体制,提升其研学、培训、服务能力水平。深入推进教师交流轮岗,确保校校有名师,打造家门口好学校好老师。‎ 进一步完善教师遴选补充机制。建立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标准,严格准入。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机制,遴选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明确中小学校领导人员任职资格条件,规范选拔任用工作,激发办学治校活力。‎ 进一步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不断优化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引导学校将教书育人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机结合,注重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减少教师的非教学任务,引导教师潜心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行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完善退出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活力。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优胜劣汰机制,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 进一步健全职业学校教师管理制度。落实职业学校用人自主权,完善教师招聘办法,充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支持职业学校专设流动岗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 ‎(四)坚持使命激励,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明确教师的特别地位。教师承担着公共教育服务职责,要切实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区委、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关心其身心健康,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搭建家校沟通平台,继续开展好“星级家长学校”工程,大力推进“家长驻校”“教师家访”等家校互访活动,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 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真正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岗位教师倾斜。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兑现农村教师住房补贴,为教师交流和区管校聘改革扫除障碍。‎ 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表彰奖励活动,重点奖励贡献突出的教学一线教师,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鼓励社会资本对教师出资奖励,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出台更为优厚的人才政策,吸引名师到旅顺从教。有计划引进一批国家重点大学毕业生,注重引进人才的年龄和性别比例,逐步改善我区师资性别比例过大的问题。‎ ‎(五)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政策措施取得实效 强化组织保障。区委、区政府要始终关心关注教育工作者,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建立教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题。‎ 强化经费保障。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优先支持教师队伍教育培训、提高班主任补助资金等项目支出,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保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严格经费监管及使用,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科学利用好我区教育专项资金,确保教育项目有序推进。‎ 强化工作督导。建议区委、区政府将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全区年度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作为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兴国必先强师。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升我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助推旅顺绿色经济区有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政协组织将继续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优势作用,更加广泛地汇聚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的智力资源,为助推我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献计助力。‎ ‎【篇三】‎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四号文件)发布。中央四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及落实的新路径。xx中学认真学习中央四号文件,决定成立党校长为组长的全面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摸清家底,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xx中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205人,在岗196人,专任教师156人。研究生12人,本科186人。现有xx省特级教师1人,xx省学科带头人1人,xx省教学能手2人,建有xx省名师工作坊1个,xx省教学名师工作室1人;渭南市教学能手3人,韩城市高中大学科组负责人2人,韩城市教学能手22人。其他数据如下表:‎ 二、教师队伍建设做法 ‎1、整体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学校制定了《xx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7年9月-2020年8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发展规划中,从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优化师资队伍,打造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后勤队伍建设等方面规划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蓝图。‎ ‎2、定期召开教育年会。‎ 学校决定每年召开一次教育年会。在2018年2月4日的xx中学首届教育年会上,xx校长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全体进行进行培训,并系统阐述自己对xx中学发展的思考。他对全体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抬头看路,明确方向;二是要创新思路,扎实落实;三是要积极探路,顺应时代。他设想要改变学校管理模式,成立学校课程研发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他指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尽快成立xx中学学术委员会。‎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上级指示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提高全体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在量化考核中,实行严格的师德一票否决制。‎ 每学期开学,所有教师要签定师德承诺书。要求全体教师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建立党员示范岗,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教师师德档案,教师评价结果与聘任挂钩。‎ ‎4、加大教师培训工作的力度。‎ 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国培、省培项目,学校无条件派教师参加,并按规定给参加培训的教师报销相关费用。‎ 学校同金太阳教育集团、xx好教育联盟结成战略发展联盟,请来专家对教师进行各种培训,让教师走出去,参加教学大赛,学术交流活动,锻炼队伍,提升能力。2017-2018学年度,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讲学交流、参加教学大赛,达到一百人次以上,平均每两人就有一次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学习交流的地点涉及美国、北京、上海、xx、山西以及xx周边县市。‎ ‎5、推进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教学研有机结合,制订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发展需求的培训计划。扎实开展“挑刺课”、赛讲课、公开课等岗位练兵活动,做好结对子等传帮带工作,在实践中鼓励更多教师脱颖而出。教研组在上学期基础上,持续开展学科月活动,发挥集体智慧,积极创建品牌教研组和品牌学科,从而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根据韩城市教育局的安排,以“学精神、强作风、提质量”为主题,本学期持续开展“三字一话一化”活动,先后进行教师钢笔字展示、毛笔字展示、现场粉笔字比赛,青年教师演讲赛,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和信息技术化”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 本学期开展以“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丰富人生”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三月份举行启动仪式,随后开展了读一本好书,写一篇随笔,读书漂流,西中朗读,图书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通过阅读活动提升教师素养,打造书香校园。‎ ‎6、应对新高考的准备工作。‎ 前期的学习培训。‎ 学校xx校长参加了教育部在上海组织的为期两个月的校长培训班学习,考察了上海、xx、xx等地应对新高考的具体做法,深入了解了选课走班的具体操作流程。主管教学的程根强副校长参加了在北京石景山举行的为期10天的培训,了解了北京等地应对新高考的做法,以及北京市部分学校选课走班的具体做法。‎ 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新高考政策培训。‎ 团委书记史国栋牵头,负责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教务主任高启锋牵头,负责研究如何指导学生选课,如何在新高考下设置教学班。‎ 教研主任董莺歌牵头,负责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编排课表。‎ ‎7、成立学术委员会。‎ 为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学术事务中的作用,体现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的思想,规范校学术委员会工作,参照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xx中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并成立由七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 三、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结构性缺教比较突出,急需解决。‎ 随着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在学校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学校现在仅有两名微机教师,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既要承担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又要维护学校网络及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还要承担录课及后期制作、采编及推送稿件的任务,工作量是以前的几倍,人员没有增加,力量非常薄弱。‎ 信息技术教师的短缺对学校发展的制约非常明显,急需要解决。2、应对新高考的准备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学校的教师结构调整,部门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新观念的形成,新技术的培训工作都需要我们现在持续去做。‎ 应对新高考,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专项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学校提早规划,加大相关培训力度,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预测,新高考实行后,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科教师相对富余,部分学科教师相对短缺的情况。针对我校是农村普通高中,中考招生,学生成绩相对较差的实际,学生在选课时,回避对智商有较高要求的物理科目的人数可能会比较多,另根据南方已实行新高考的学校统计的数据,选择政治科目的学生最少。所以,有可能物理、政治教师会相对写作,生物、地理由传统的小科变为大科,选择的学生相对较多,教师出现短缺情况。所以,学校应提前做好应对,在全员聘任和新招聘教师时,提前布局。‎ ‎3、名优教师群体需要不断壮大。学校现有xx省特级教师1人,xx省学科带头人1人,xx省教学能手2人,建有xx省名师工作坊1个,xx省教学名师工作室1人;渭南市教学能手3人,韩城市高中大学科组负责人2人,韩城市教学能手22人。‎ 省级教学骨干,在xx省有影响的教师很少,名师队伍数量偏少,影响力不够,示范引领作用体现不充分。这就需要进一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力争用两到三年培养两到三名省级特级教师或教学能手,形成教师成长的示范带动效应。‎ ‎4、教师结构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上级部门在教师聘任上大力支持。‎ 随着年龄的递减,女教师人数增加,男教师人数减少,青年教师中,男教师人数明显偏少,所以二胎生育对学校影响较大,对学生的管理力量也受到教师性别的制约。学校希望能招聘到较多的男教师,改变性别失调的情况。‎ 高学历教师比重偏低。学校在编教师20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12人,仅占总人数的5.85%。高学历教师人数偏少,会影响学校发展的视野。学校希望能招聘到更多高学历的教师,改变高学历教师过少的情况,为学校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府xx市长关于“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调研的委托和要求,市政协首先开展了我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方式进行。通过对棋盘、马陵山、窑湾、时集、合沟等8个镇10所小学的调查走访,初步掌握了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小学 94所,教学班1244个,在校小学生80568人,在编农村小学教职工3294人,其中专任教师3011人,教辅及工勤人员等283人,师生比为1:24.5(标准师生比应为1:21),今年9月份开学后,师生比将达到约1:30 。因年高体弱、患重大疾病或精神病等原因不能担任教学工作的近100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57人。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2.7岁,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1761人,占58.5%,专科以上学历2569人,占85.3%。总的来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总体数量严重不足,年龄、性别、学历及学科等结构均不尽合理。‎ 二、突出问题 ‎(一)“缺”,即教师数量不足,缺口较大。近年来,我市学龄儿童数量急剧增长,给全市小学带来沉重的压力。20xx年9月份,小学一年级即将入学新生23000多人,六年级毕业约6000人,小学在校生净增 ‎ 17000多人,其中,农村净增xx000人。20xx年末,全市农村在校学生将达到95000人,按照基本的师资配比1:21计算,小学将缺教师1200余人;预计20xx年在校学生将达111800人,将缺小学教师 2000余人。20xx年,全市退休小学教师180多人,其中,农村退休105人,但今年农村仅招录新教师30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只好聘用大量的临代教师。临代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据统计,20xx年,时集镇小学教师缺口135人,临代71人;高流镇小学教师缺口97人,临代 65 人。双塘镇小学教师缺口96人,临代70人;合沟镇小学教师缺口55人,临代40人。‎ ‎(二)“老”,即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目前,全市农村学校50岁以上的教师共1042‎ ‎ 名,占总数的31.6%,3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627名,占总数的19%。村级小学更为严重,在一线教学的多是50岁以上的教师,出现了“爷爷奶奶教小学”的普遍现象。我们走访的八个乡镇中,窑湾、合沟、新店、高流等镇50岁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40%左右。马陵山镇广玉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超过53岁,已经连续7年没有进一位年轻教师。尽管近年来我市也先后招聘了部分年轻教师,但面对激增的小学生源和已经老龄化的教师队伍,无疑是杯水车薪。这些年龄偏大的教师无论从精力、知识构成还是教育思想来说,面对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都显得力不从心,绝大部分老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不会制作课件,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方式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和探究的时期,老龄化的教师很难与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们不愿与他们亲近,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城区教师老龄化现象虽然比乡镇略好,但也不容乐观。新安小学、新华小学等学校10多年来没有招录新教师,教师平均年龄均超过40岁。‎ ‎(三)“偏”,即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教师偏多。从最近几年我市招收的新教师来看,女性占85%以上。我们走访的农村小学,女教师均达到70%左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小学生处在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来自两种性别的教育和滋养,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甚至大学都在单性的氛围中成长,显然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棋盘镇中心小学的金蒙老师说:“在现代家庭中,因为父亲多数忙于事业,孩子和母亲相处的时间相对多一些;在学校里,又是女教师多,孩子一直在女性多的环境中成长,可能会造成他们‘阴柔有余,刚强不足’。”外地女教师因乡村小学生活不便,许多人想方设法考走,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四)“兼”,即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大多身兼多门课程。据统计,全市农村小学音乐教师55人,美术66人,信息技术31人,劳动技术仅有2人。按照课程设置等相关规定,音乐应为223人,美术应为223人,信息技术应为112人,劳动技术应为112人。教师学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大多数教师并非固定教授某一学科,据统计,在农村小学,专业对口的教师只有46.8%,学非所教、教非所学现象非常普遍。棋盘镇有10所小学,5748名小学生,但是全镇只有一位专业的小学音乐教师,大多数的音乐课只能由非专业老师兼任,教非所长,质量受影响。王楼小学全校只有一位教师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其余都是经过培训以后转行教英语的,他们的专业素养无法与专业的英语教师相比,存在发音错误、读写、翻译能力欠缺等问题。有的村小一、二年级均长期实行包班教学,包班教师一般要教小学语文、数学、思品、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多门课程,长年累月一副面孔贯穿始终,造成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现象,这不仅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更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弱”,教师初始学历较低,名优教师偏少。按照目前有关要求,小学教师应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但是,全市小学教师初始学历是大专的750人,占总数的19.1%,其中,农村小学教师初始学历为大专的仅为6xx人,占总数的18.6%;大部分教师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招录民办教师转正的,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我市教师进修校培训的,虽然许多教师按要求进修了大专或以上学历,但大部分是短期培训或选学文科等易考专业,学非所教,仅是为了拿个文凭。‎ 目前全市小学教师中,特级教师7人,农村仅有1人;徐州市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共有26人,农村6人;获得新沂市级以上优质课和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有xx8人,农村65人。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我们每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要么被市里的学校选拔走了,要么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借调走,留不住人,我们也很无奈。”某镇中心小学负责人告诉我们。城乡师资失衡造成农村教学质量与城区差距越来越大,这不仅带来城区学校生源的爆炸性增长,更严重打击了乡镇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建议及对策 如何立足现状,优化我市农村小学师资结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宜、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专业化水准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是百姓十分关心、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针对本次调查情况,结合教师专业化的内容和要求,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尽快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一是及时补充缺编教师。鉴于农村教师总数每年2-3%的自然减员实际和生源暴增的情况,要定期核定编制,实行“定编定员定岗”,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教师队伍,对年老体弱的教师,酌情办理提前退休,保持教师队伍良好的梯次结构,逐步改变老龄化现状。二是适当加大男教师招收比例。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教师招聘时可以探索试行男女生分别划线。比如,南京六城区每年教师招考时,为了平衡男女教师的比例,女生的合格线要比男生高一些。实践证明,虽然很多男教师笔试成绩低于女教师,但进入教学岗位后,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远远优于女教师,很多人迅速成长为骨干或者教学能手。三是加大薄弱学科教师的招收比例。近几年的教师招考中,主要偏重语、数、外教师的招录,音、体、美等艺术学科教师招录较少,建议根据农村小学实际情况,适当增添补充“小科”专业教师,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同样的教育教学条件,陶冶艺术情操。四是稳定临代教师队伍。目前,全市临代教师已达1100人。有的人已经代课十多年,长期的低待遇,无编制,导致很多代课教师心生怨气,纷纷转岗,存在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学校因长期负担代课教师的工资,往往不堪重负。建议采取切实措施,稳定临代教师队伍,财政承担临代教师工资,切实减轻学校负担。‎ ‎(二)切实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一是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制定农村小学在岗教师学历提高计划,鼓励、安排学历不达标的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情况下参加函授学习、自学考试等学历提高教育,并给予一定的政策、经济支持;教育部门可将学历达标情况,纳入申报职称和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教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建议教育部门把培训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本着“面向全员,注重农村,按需培训”的原则,依据“全面指导,重点帮扶”的工作思路,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脱产学习、研讨班、观摩会等多种培训形式,积极探索适应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 让他们在学习中开阔视野,交流提高,增强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农村师资整体素质,缩小城乡教师的差距,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三是注重名优教师培养。成立名师工作室,精心培育一批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含特级教师)等,定期进行名优教师评选活动,形成名优教师培养评选长效机制。适当调整我市名优教师津贴制度,在考核的基础上发放一定金额的政府津贴,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教师全方位的鼓励和支持。逐步形成一支队伍强大、富有活力、多种层次的名优教师队伍。‎ ‎(三)加快优化现有教师资源。一是借用初中教师资源。目前,各初中大都有富余师资,可以把各镇五、六年级小学生调到就近的初中就学,让初中暂时“闲置”的教学资源“动起来”,缓解小学师资压力。二是安排初中教师回流。将当年小学教师富余时流向初中的小学教师,适当安排调回小学,缓解小学师资不足的压力。三是优化环境。政府、财政、教育等部门要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学校倾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优先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重点解决新招的外地教师居住问题;对因家境、身体等原因出现生活困难的农村教师,应给予应有的关怀和救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一是建议设立农村教师奖励专项资金,奖励长期扎根农村且成绩优秀的教师;定期调整农村班主任津贴,且随工资按月发放。二是评优树先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先进典型、职称评定等,同等条件下,农村教师要优先,比例也要提高。三是建议设立农村教师交通津贴制度。以距离县城远近公里数的班车费用为依据,制定统一的发放额度,切实减轻农村教师负担,提高他们扎根农村教育的热情。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