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是干好工作的核心技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写材料,是干好工作的核心技能

写材料,是干好工作的核心技能!‎ 近两年听不少“老机关”讲,现在新入职的年轻人对写材料的兴趣正越来越淡,对待写材料的态度也越来越畏惧或抵触,机关材料任务重的部门普遍反映选不上来人。注意,不是选不出来,而是选不上来,不是严卡标准、精挑细选那样的选不出好苗子,而是职位空着,压根儿没几个人愿意过来。‎ 相比自己刚进机关那年头的情景,我想摆一个POSE:深吸一口烟,45度仰望天空,眉头微皱,眼神里充满淡淡的忧伤……‎ 我这么说,大家千万别以为我是一位发际线高、眼镜片厚、法令纹深、椎间盘突出的材料大神。事实上,本人也才入职刚十年,前后在机关里熬了六七年,写了不少回过头来不忍直视的口水材料,发际线未升高,眼镜片不太厚,法令纹不明显,椎间盘也不算突出,还有一点,从不抽烟。‎ 在我刚进机关所处的环境氛围中,上至领导,下至菜鸟,都有一种普遍的共识,那就是写材料才是核心技能,能写材料才能有前途,会写材料才不会被边缘化。领导常以过来人的身份念叨着:跑跑颠颠的事谁都能干,但材料可不是谁都能写的;只要材料功夫过硬,不管在大院内还是大院外、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有立足之地;搞材料没啥诀窍,就是苦出来的,我像你们这年龄的时候,常年“5+2”“白加黑”……‎ 这些年来,自己始终秉持“写材料才是核心技能”的理念,硬着头皮与电脑为伴、与文字共舞,经历过无数个孤灯长夜,“不知东方之既白”,无数次为琢磨词句辗转难眠,可谓“二句三天得,一吟双泪流”,无数次敲击键盘,成就了“三年机关熬,十万八股文”。‎ 当然,也曾无数次在心里吐槽:少壮不努力,老大写材料;家里没矿藏,只能写材料;春眠不觉晓,醒来写材料;举头望明月,低头写材料;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材料;垂死病中惊坐起,昨日材料没写完;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材料!‎ 仰天长叹: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有人问我将来离职或转行后想干嘛,对曰:余生从此无他求,只要不再写材料!‎ 不过,吐槽归吐槽,写材料带给自己的,不只是把业余时间榨干、让身体状况变差,还有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拓展、职级的提升。某种程度上讲,自己能够从最基层走到高层机关,从六线小城来到京城,除了运气之外,便是得了写材料的好处。确切地说,自己非但不是写材料的受害者,而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所以,当越来越多新入职者不愿沾写材料的边,当许多机关部门越来越选不上来人,特别是当许多人打着“减负”“改文风”的旗号糊弄应付材料的时候,我想弱弱地发一下声,结合自身体悟回答几个问题,努力为写材料正名。‎ ‎ ‎ 先说明一下,这些问和答的适用性仅限于体制内特别是各级机关的综合部门、牵头部门。‎ 写材料能力真的那么重要吗?没错,真的很重要。可以把体制内的舞台比作篮球赛场,写材料就好比得分能力,办事协调、处理业务好比助攻能力、防守能力。通常来说,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效益最明显的就是投篮得分,练就这方面技能也最耗时间,往往需要数年如一日刻苦训练,积累经验技巧,形成肌肉记忆。想成为一名超级巨星,首先得分能力要出类拔萃,像库里那样助攻、防守能力弱些不要紧,只要得分如砍瓜切菜,那就是巨星。同时,那些得分能力牛的超巨,如果专注去助攻、去防守,往往同样牛得异于常人,如乔丹、科比之当打之年,场均轻松35分,若刻意分出一些精力去助攻、防守,拿三双不在话下。乔丹当年曾被批评说只会得分不会助攻,结果一赌气连拿7场三双、11场比赛10场三双,惊呆众人。对体制内的单位来说,具体业务性工作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干,但善写材料的可谓凤毛麟角,并且这些人往往参与中心工作最多、领导最器重、成长进步最快。如此看来,你说写材料能力重要不重要?‎ 常写材料有什么好处?我认为,对体制内的人来说,三种能力异常重要:学习能力,行动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滋润,增长才干,涵养品德,保持与时代同进步;行动让我们知行合一、知一行一,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实现抱负;而写作,让我们学会思考、分析、总结、提炼、升华,提高驾驭文字和理性思维能力。写材料的过程,首先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学习各级的指示精神,学习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知识。党和国家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出台重要法规文件,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指示批示,哪些人最敏感,哪些人最先学?除了各级领导之外,当然就是常写材料的人。写材料的过程,同时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只要拿起笔,就必须学会小舞台唱大戏,小“笔杆子”当大参谋,小角色思考大问题,不深思熟虑就写不出好材料;一种积累的过程,积累词句,积累知识,积累思想,积累经验,积累能力,积累财富;一种输出的过程,罗胖(罗振宇)说,“如果只是看,只是听,那你只是一个靶子,在知识的枪林弹雨中承受知识的冲击而已”,只要动笔写,就是在输出,就不只是一个靶子、一个书筐。‎ 可不可以不用写材料又过得很滋润?当然可以啊。如果真的不愿碰哪怕一丁点材料,可以在领导安排写材料任务时断然拒绝,坚决果断地说“真不会写,真写不了”,或者在领导强压任务后坚决不拿出一张纸、一个字,或者在交稿的最后期限拿出一份差到连自己都看不下去的稿子,然后装作很认真地样子说,“已经尽最大努力了”。这样反复几次,领导十有八九不会再找你写材料了,就可以干一些纯技术性、业务性的工作,到点下班,发展些业余爱好。当然,这样做也会有风险,可能被边缘化,可能被安排下放、调走,也可能被按在一个职级很多很多年。有人说,我可以选择去一些稍微边远的、纯业务性的、没有写材料任务的部门啊。可现实中,哪怕是最纯粹、最边远的业务部门,也经常有通知、总结、报告、讲话、发言、述职之类的小材料,无非是标准要求低一些,并且所谓的纯业务部门越往上越综合、越不“纯”,想单靠业务技能的“一招鲜”去吃遍天,我看难。也有人说,我在体制内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从来没写过材料,不也过得很好吗?如果真有人这样说,第一我不太相信,第二要看怎么理解“过得好”,若是坚守一个岗位N多年、职级超常稳定仍悠然自得、心不慌气不躁意不乱,那是真人、高人,绝大多数人达不到这种境界。‎ 我不是不想写,而是真的不会写怎么办?依我看,你不是不会写,而是不愿吃苦。这些年我留意到一个现象,材料任务重的部门、较苦较累的岗位,人员的家庭背景、财富状况在同级同类同龄中相对靠下,直白地说,没钱没势没背景也没选择余地、没后路可退的人,往往更能吃苦,更能沉下心来写材料。写作能力其实也属于一种业务能力,只不过这种业务能力的获得不像其他技能那样立竿见影、看得见摸得着。在写材料上加了班、熬了夜、吃了苦,就像扔进湖里的石子一样,一时半会儿根本显不出来,只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只管付出不问结果,待湖里的石子沉淀得足够多便可崭露头角,很多很多年以后,才能填出个湖心岛来。在写材料上,没有谁一开始就善长,每一个新入职者基本都是从零起步,从基本的排版格式学起,一点一滴地积累。那些没得选、没退路同时又有耐心、能吃苦、坐得住冷板凳的,慢慢就坚持下来了,而许多家庭条件优越、有道路可选、有后路可退的,很难瞧得上这种苦差事。所以,如果你不是“二代”、家里没矿,面对写材料任务时,别轻易说不会。‎ 现在各级要求减压减负改文风,写材料不应该被批判吗?事实上,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写材料都必不可少。当前上上下下要求减压减负改文风,并不是说材料可以不写了,或者标准可以降了、文字可以糊弄了,而是要减掉那些可有可无、意义不大的材料,改变材料中的假大空。文字材料作为一种必要的处理公务形式,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文里来文里去,唯材料论,把写材料变成所有人的主责主业,变成形式主义的代名词。改文风要求文字材料更实、更新、更深、更精,这不是将标准降低了,而是提升了。‎ 为什么别人写材料那么快,我却这么慢?‎ 说实话,入职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谁写材料像自来水管一样,水龙头一打开哗哗哗就流出来了。确实有一些写作上的“快枪手”,每天写三四千字,两三个月写一部长篇小说,但一来这些大都是文学作品,可以天马行空,不必咬文嚼字,二来这些都是给自己写的,不是给别人写的。公文材料不一样,必须字斟句酌,用意清晰、准确、明了,并且基本都是代人起草,或替单位、替组织起草,或替领导起草,给别人写材料和写自己的材料完全是两种感受。现实中,一些重要公文材料,特别是带有指导性、方向性、根本性的文件和大会主题报告、领导重要讲话等,起草周期长达几个月甚至一年多。如果你觉得材料写得慢,不要紧,能力不够、时间来凑,没有最慢、只有更慢,相信慢功出细活,日后慢着慢着就快了。‎ 说这么多,绝对没有刻意夸大写材料的重要性、抬高写材料人的身价的意思,也没有半点鄙视不写材料者的意思。无论大学读的是文科还是理工科,进入体制内都要再学一门材料科,否则总不能发个通知、报个情况都漏洞百出吧,总不能连个述职、自传都写不出来吧,总不能稍微遇个大材料都找外援吧,总不能日后当了领导大小讲话都让部属准备材料吧……正常的写材料不是形式主义,不是流毒,不应当成为众矢之的,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人,也不应当让写材料成为阻碍发展进步的“拦路虎”。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