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游戏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游戏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其他论文之游戏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 ‎【摘 要】 游戏以它特有的魅力征服着人们,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会遵守规则。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合作和解决问题,使其心智得到充分发展,着重探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利用游戏的特点,  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引领孩子在游戏世界中体验、学习、探索和成长。  ‎ ‎【关键词】 游戏辅导 小学  心理健康  教育  运用  ‎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潜能,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成立校心理辅导室,开设心理活动课,创办心理刊物,利用同伴的影响开展同质辅导组建心理沙龙等做法确实帮助许多孩子解除了心灵上的困惑,取得较好的成效。但我们也遗憾地发现,在我们的辅导活动中总有一些静默的孩子,他们很少参与活动的互动和讨论,即使参与其中也很难放松地表现自我。个别学生甚至表现出高度的防御和闭锁,辅导者费尽心机,他(她)却半个字也不吐,如何让这个静默的群体也打开心扉,我们发现儿童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健康的还是有缺陷的,他们都不拒绝游戏,游戏能唤起参与者感知自己主体地位的意识。这种独立自尊的主体意识,吸引着他们忘我地投入,且是抒发情感,表达心灵的一种重要途径。可见,在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游戏这一轻松、有趣的辅导载体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 一 游戏的特点  ‎ 我们认为“游戏辅导”指的是以“游戏”为媒介通过游戏的内容,了解个体内心的需要、冲突、情绪,并通过游戏降低防卫,促进表达、内省,同时利用游戏的操练功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成长或练习成长的一种辅导形式,它具有促进表达投射内心世界等媒介作用。还具有”学习“和”操练“的作用。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倾向,游戏对儿童心智上统整功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其心智统整功能都在不断发展,所以如果要预防和治疗儿童心理问题,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游戏。它具有以下特点:(1)创设了一种情境可将情境组合成有意义的“产品”;( 2)过程中充满欢乐;(3)主动参与;(4)不一定有严格的时间限制;(5)没有特别标明的学习目标;(6)不会有严重的有关输赢的心理负担;(7)有“自我效能感”。就因为游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它是孩子乃至成人表达,宣泄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人与生俱来的倾向,是一种行为,一种情景。  ‎ 为便于利用和研究,我们根据小学阶段孩子成长辅导的需要和不同游戏所能产生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如下五类游戏类型。  ‎ ‎ ‎ ‎ ‎ ‎ ‎ ‎ 游戏类型 ‎ ‎ ‎ ‎ ‎ 游戏作用(目标)‎ ‎ ‎ ‎ ‎ ‎ ‎ ‎ ‎ ‎ (1)环境适应类 ‎ ‎ ‎ ‎ ‎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稳定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各种变化。‎ ‎ ‎ ‎ ‎ ‎ ‎ ‎ ‎ ‎ (2)交往沟通类 ‎ ‎ ‎ ‎ ‎ 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到人际交往中理解合作认同的重要性体验有效沟通的要素学会扬长避短换位思考不断实践和总结沟通的技巧,领悟交往的真谛。‎ ‎ ‎ ‎ ‎ ‎ ‎ ‎ ‎ ‎ (3)竞争合作类 ‎ ‎ ‎ ‎ ‎ 旨在给每个学生正确权衡和把握竞争和合作既要争取展示才能的机会满足个体表现力同时又要顾全大局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 ‎ ‎ ‎ ‎ ‎ ‎ ‎ (4)意志责任类 ‎ ‎ ‎ ‎ ‎ 通过这类游戏帮助学生体验到面对任务时要尽心尽责面临困境学会耐心和有毅力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负责培养学生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在团队中的责任感。‎ ‎ ‎ ‎ ‎ ‎ ‎ ‎ ‎ ‎ (5)自我成长类 ‎ ‎ ‎ ‎ ‎ 旨在帮助学生对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更深层次上对自信感恩挑战自我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等有进一步的感悟促进自我成长。‎ ‎ ‎ ‎ ‎ ‎ ‎ 二 游戏资源的开发  ‎ ‎1、游戏材料的来源  ‎ 各类关于团体心理辅导,儿童团队游戏的书籍。互联网上、电视节目中相关的游戏内容,学校教师原创或者改编的一些游戏内容。  ‎ ‎2、选编与提炼原则  ‎ 游戏的内容要健康、向上,适合小学生。游戏编排动感有趣,富有时代气息,游戏难易合适,便于使用和操作,单位游戏时间适宜。   ‎ ‎3、选编与提炼程序  ‎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辅导需要对所获得的游戏资源进行归类、筛选、改编、创设成可用的游戏。其主要流程为:搜寻 →归类→ 筛选 →改编、整合。  ‎ 举例:网络游戏资源的利用——《提高你的观察力》  ‎ 网络游戏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深受学生喜爱。这些游戏中有许多对于训练人的心理品质有积极作用,如果能挖掘、利用这些游戏资源,非但顾及了孩子兴趣,还可以减少开发辅导游戏的人力支出。但在辅导中要体现这些游戏操练的层级性,必须很巧妙地把他们和其它辅导手段进行整合使用。  ‎ 一 、热身引题  ‎ ‎1、游戏。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尽量进行模仿,看谁模仿得最正确。(教师用中指蘸墨水,然后飞快地换成食指按在脸上。)  ‎ ‎2、引出课题,提高你的观察力。  ‎ 二 训练观察力  ‎ ‎1、设计游戏情境,出示挑战规则。  ‎ ‎2、第一关挑战 ——找不同:网络游戏:“救小兔”( 有序观察)  ‎ 介绍游戏方法→学生游戏 →反馈澄清(为什么失败,怎样才能成功→在刚才的成败心得上习得方法再次游戏 →反馈交流 →小结)  ‎ ‎3、第二关挑战 ——爱 “拼“才会赢 。(整体感知)  ‎ 网络游戏一:找出图中另一部分  ‎ 介绍游戏的玩法,学生游戏→ 反馈、交流、小结。  ‎ 网络游戏二:拼图  ‎ 介绍游戏的玩法,学生游戏→ 反馈、交流、小结。                  4、第三关挑战——挑战眼力 (观察要有目的、有选择)(与视频材料整合)  ‎ 播放动画《猫和老鼠》片段,学生观看后凭记忆回答问题。让学生再看动画片段再回答刚才问题。  ‎ 为什么后一次回答能做到百分之百正确?  ‎ 小结澄清:观察有选择性,有目的观察才会仔细。  ‎ ‎5、第四关挑战——快乐驿站(观察方法大操练)  ‎ 介绍快乐驿站的玩法→学生游戏→反馈交流  ‎ 三 思考、总结、澄清  ‎ 为了便于全校辅导老师有效地使用游戏资源,对每一个游戏我们都有关于目的、材料、步骤、游戏后讨论的问题等说明。在“团队游戏 ‎“课试运行阶段,由学校辅导室制定团队游戏内容,班主任按照要求组织学生游戏,一旦老师和学生都适应后可以自行选择所提供的游戏。  ‎ 三 游戏辅导实施具体方法  ‎ ‎(一) 团体游戏辅导的实施  ‎ 在辅导内容的选择上尽量考虑基于学生现实并考虑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我们的做法是:  ‎ ‎⒈、“需要”调查。对家长、教师、学生三方展开调查,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在学习、人际交往、情绪、人格等方面面临或将会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在成长过程中哪些是必需的辅导。  ‎ ‎2、提炼汇编《指南》把孩子普遍存在的、典型的问题提炼成辅导内容。结合校大队部时政性的德育内容,汇编成《德育——心育活动指南》。指南的大部分内容是稳定的。如低年级强调适应性、学习习惯、独立性辅导等。中年级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学习方法辅导等。高年级关注学生的情绪、青春前期心理、学习策略辅导等。但每一学期根据学校需要及时政需要略有调动。例如一年级辅导的主题:  ‎ ‎ ‎ ‎ ‎ ‎ ‎ ‎ 年级  ‎ ‎ ‎ ‎ ‎ ‎ 活动主题  ‎ ‎ ‎ ‎ ‎ ‎ ‎ ‎ ‎ ‎   ‎ ‎ 一  ‎ ‎   ‎ ‎ 年  ‎ ‎   ‎ ‎ 级  ‎ ‎ ‎ ‎ ‎ ‎ 1认识校园  ‎ ‎ ‎ ‎ ‎ ‎ ‎ ‎ ‎ ‎ 2老师老师我爱你  ‎ ‎ ‎ ‎ ‎ ‎ ‎ ‎ ‎ ‎ 3班级你 我 他  ‎ ‎ ‎ ‎ ‎ ‎ ‎ ‎ ‎ ‎ 4上课不迟到  ‎ ‎ ‎ ‎ ‎ ‎ ‎ ‎ ‎ ‎ 5你能管住自己吗  ‎ ‎ ‎ ‎ ‎ ‎ ‎ ‎ ‎ ‎ 6小手小手举起来  ‎ ‎ ‎ ‎ ‎ ‎ ‎ ‎ ‎ ‎ 7学会倾听  ‎ ‎ ‎ ‎ ‎ ‎ ‎ ‎ ‎ ‎ 8……  ‎ ‎ ‎ ‎ ‎ ‎ ‎ 每一个活动大主题下都有一系列的活动小主题,往往需要用一两个星期来完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