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舆情应对处置预案3篇
2021舆情应对处置预案 3 篇 舆情应对处置预案 为提高柳河蒙银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我行)舆情应急处置的能力,营造良好的 社会舆论氛围,促进我行和谐稳健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社会上出现的任何与我行、主发起行及主要股东等有关的舆情 信息。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在我行董事会的统一领导下,各分支机构、各部 室应负责对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对 我行各类舆情统一对外宣传、解释和应对处置,其他分支机构、部门及人员不得 擅自行动。 (二)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发现涉及我行、主发起行及主要股东等社会舆情 和公共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监测发现、第一时间分析研判、 第一时间上报信息、第一时间应对处置,最大限度消除社会负面舆论影响。 (三)把握导向,确保稳定。应急工作以服务我行中心工作和发展为大局,本 着有利于平息事态的原则,切实化解 负面舆论,维护我行良好社会形象。 (四)疏堵结合,正确引导。合理把握评议尺度,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发 布正面信息,正确引导舆情,预防不良炒作。 (五)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密切关注各类舆情信息,及时发现负面舆情,通 过与各信息发布平台的及时沟通,有效遏制信息传播,从源头上预防不良信息的 扩散。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柳河蒙银村镇银行舆情应急领导小组,作为全行舆情应急指挥的非 常设领导机构,在董事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审定应对不良舆 情信息发布方案、发布口径、原则、内容及范围;审定统一的新闻发布稿;确定接 受媒体采访的本行高管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 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舆情领导小组组长:徐芳 领导小组副组长:胡顺利、罗慧、陈永新 成员:赵媛媛、苏晓迪、郑兆铭、关健、张雪、杨中将、张强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该办公室设在柳河蒙银村镇银行综合管理部。领 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舆情信息的监测、搜集、整理以及对外宣传、解释和应对的具 体工作。 舆情领导办公室负责人:杨中将 联络人:张强、李萍 四、舆情分类 (一)特别重大舆情 涉及到本行或主发起行业务经营、稳定发展等重大媒体热点事件或重特大突 发事件,引起或可能引起大规模媒体炒作和群体性事件的不良舆情。 (二)重大或较大舆情 主要涉及我行、主发起行或主要股东的社会不良舆情或突发事件,媒体“炒 作”敏感度高,可能引起或已经引发较大规模“炒作”,并有继续升级的可能。 (三)一般舆情 传播范围较小,暂未形成集中的舆论场,总体可控。但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在一定情况下可能升级的、涉及我行的社会不良舆情,应给与一定的预警关注。 (四)影响较小的舆情 敏感度较低,不具有一定的传播性,能够在短时间予以化解的舆情信息。 五、应急程序 (一)监测舆情。我行将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持续进行,随时掌握社会 有关我行的舆情导向、特点和趋势。及时通过各类渠道了解相关信息,通过判断, 筛选出相关不良舆情,记录其出处并分类。通过分类选择特重大或重大舆情先报、 早报,尽可能减少不良的影响。 (二)跟踪舆情。此项工作贯穿整个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发现舆情后我行时刻 监测舆情发展动向,直至舆情平息为止。在监测过程中发现不良舆情恶化、影响 面扩大等趋势时,要及时上报本行舆情应急领导小组,以便迅速有效地处理。 (三)信息报送。我行各分支机构、各部室按照我行规定及时向舆情领导小组 办公室上报舆情信息,重大情况随时上报。针对各种类型的舆情事件,密切关注 事态发展,第一时间了解事态进展。 (四)会商措施。接到舆情上报后,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召开舆情应对会, 会商出舆情处理措施。如为特别重大或重大舆情,及时听取监管部门和主发起行 的会商措施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拿出最终处理措施,以便及时有效地对舆 情加以引导和回复。 (五)舆情管控。针对不实报道,由舆情应急领导小组积极采取措施,与刊登 不实消息的相关方进行沟通,积极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舆 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研究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 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官方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控制不良影响。 (六)宣传引导。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责任主体或责任部门制定舆论 引导、正面宣传方案,拟定发布口径 稿源,明确目标媒体、发布渠道和发布要求、方式,在舆情领导小组指导下 有序发布,并及时监督反馈宣传效果;根据舆情反映事件的程度,必要时及时组 织新闻发布会,向公众澄清事实,积极加强正面引导,消除不利影响。 (七)协调联动。各分支机构、各部室要及时做好本机构、本部门公众舆论的 监控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信息,及时反馈舆情发展动向,按照领 导小组要求统一回复,从而实现上下联动,对舆情的正确引导,直至舆情缓退、 平息。 (八)舆情报送流程。经我行舆情应急领导小组确定为特别重大、重大或较大 舆情的事件,在第一时间报告本行董事会。同时,在 1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特紧 急情况,先以口头形式)上报属地监管部门和主发起行。 六、应急评估 (一)后期工作 1.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应继续加强对舆情事件相关性质、相关领域、相关 群体的舆情信息研判和应对处置,避免形成共振效应和连锁反应。 2.涉及相关主体责任部门的舆论事件,应依法有序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妥善 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好本行良好的社会形象。 3.加强正面形象宣传,组织策划新的宣传主题和亮点, 消减舆论影响。 (二)分析总结 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就舆情发展特点、舆情应对措施及效果、取得的经验、 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等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形成舆情分析专题报告,进一步完 善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七、应急保障 (一)通信保障 应急领导小组在我行由各分支机构、各部室负责人专人负责,确保舆情相关 工作,联络畅通、及时。 (二)培训保障 应定期组织负责舆情方面的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其舆情应急处置人员政治上、 业务上的敏感性和应急处置的娴熟能力。 八、附则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并由柳河蒙银村镇银行负责解释。 舆情应对处置预案 为快速妥当处置全市民族宗教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有序引导网络舆论,有效 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 能力,营造我市民族宗教良好网络舆论环境,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民族宗教系统被国内外网络媒体登载舆情信息,或对 本系统正常工作秩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的应对 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市民族 宗教系统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辖区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 组织实施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网络信息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 和掌握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 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四)服务发展,防止危机。立足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采取法 律、管理、技术、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 效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三、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成立市民族宗教系统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 任组长,分管办公室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有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 责审定全市民族宗教系统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督导、考核有关单位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研判“网络问政”形势, 有序引导网络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机关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主要职责 办公室: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 关工作。 各科室: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突发重大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 各科室对所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 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 各科室发现重大网络舆情后,应立即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2 小时,同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 续报事件处置进展和可能衍生的新情况。紧急情况下,可电话口头报告突发事件 信息,并在 30 分钟内报送书面信息。在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 续报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 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 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按以下办法分类处置: 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相关科室、直属单位依法依规进行办理、 提出答复意见,经各科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 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 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 2、属对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 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告知事实真 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网民闹事或涉嫌网上 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并商请监察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4、属对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 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四)动态跟踪 各相关科室、二级单位要落实专人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 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 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各相关科室和二级单位要根据舆情的发生、 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将应对处置工作书面报告三日内报 送办公室,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五、工作保障 各科室和二级单位指定专门的舆情监控人员,建立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在单 位干部职工中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懂政策法规、善应对网络的网民 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网络舆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六、责任追究 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科室、二 级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奖励及责任追究机制,对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突发事件 重要情况或者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 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 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舆情应对处置预案 为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置媒体舆情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轻媒体舆情 造成的损害,维护学校稳定和谐发展局面,维护学校声誉和广大师生的合法利益, 根据《中共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试行)》(济职文 [2019]5 号)和《中共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网络舆情管理处置办法》(济职文 [2018]25号),制定此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媒体舆情,是指发生和影响范围较大,可能或已经对学院 形象、声誉产生负面和消极影响的报道或言论。 二、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媒体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 组 长:分管宣传思想工作的院领导 副组长:分管安全稳定、信息化建设的院领导 成 员:党委宣传部、党政办公室、学生处、人事处、保卫处、实验实训中 心负责人办公室设在宣传部,具体负责媒体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各成员单位工作分工如下: 1.宣传部:负责应急处置组日常工作;对媒体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协助召开舆 情研判会议;协调有关部门作好舆情调查;向上级舆情情况上报;做好媒体舆情处 置信息对外发布。 2.党政办公室:负责舆情信息收集;对媒体舆情处置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配合 作好上级部门的协调联络。 3.学生处:会同各系部,做好涉及学生媒体舆情的应急处置; 做好涉事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 4.人事处:会同各部门,做好涉及教职工的媒体舆情的应急处置;做好涉事职 工的思想工作。 5.保卫处:负责舆情信息收集;做好舆情应急处置期间的安全管控;配合查找 有害信息发布人员。 6.实验实训中心: 负责网络技术安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网络信息监控工作 及技术处理;配合查找有害信息发布人员。 三、处置程序 1.舆情监测。宣传部要通过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和人工方式,加强对涉及学院 的媒体舆情进行监控,各部门要安排信息员加强对涉及本部门的媒体舆情进行监 控。 2.发现舆情。一旦发现或监控到与学校或本部门相关的负面信息、重要信息、 敏感信息, 发现人要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汇报,或者 向 学 院 媒体 舆 情 突 发 事件 应 急 处 置 组报 告 ( 宣 传 部 :13838933602, 6611077,党 政办公室: 6621000,保卫处: 6621018)。 由应急处置组办公室填写《舆情报告》,报应急处置组。 3.分析研判。接到舆情报告后, 应急处置组负责对舆情进行跟踪、分析和 判断,把握舆情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如舆情重大,应及时向学院汇报,根 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会议和向上级部门汇报(市委宣传部: 6633596, 市委网信办:6633687)。4.迅速核查。对舆情反映的情况,需要调查的,由舆情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通知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并在规定时间内报 告调查结果,严控因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后果。 5.应急处置。 经查证,舆情反映属实的,报请学院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查处结果经学 院研究同意后,由应急处置办公室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择 机向社会公布,让正面信息先声夺人,为网民提供权威声音,营造有利舆论。 经查证,舆情反映与事实不符或者出入较大的,调查组和涉事部门要迅速组 织拟定真实情况报告,经应急处置组审定后,及时向社会公布真实情况,澄清事 实,消除影响。 经查证,属恶意造谣、干扰学院正常学习生活开展的,由涉事部门负责,依 法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6.舆论疏导。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一旦发生突发舆情,各部门要在舆 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的指导下,在网上及时发帖跟帖,运用网民易于接受的方 式和语言引导网上热点,主导舆论发展,努力掌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必要时邀 请新闻记者撰写评论文章,进行专家解答,以专业权威的信息赢取网民的信任。 未经学院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审定,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自以学院名 义发布信息。 7.总结通报。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处置办公室和相关部门要 及时进行总结,分析事件原因、后果、影响,提出改进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进 行通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