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风险隐患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隐患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 1 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以 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危害,采用科 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采取加强管理和个人防护等控制措施, 遏制事故,避免人身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2.1 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和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 别与评价; 2.2 常规和异常活动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2.3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的活动; 2.4 原材料、产品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2.5 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车辆中的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2.6 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 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职责 3.1 生产部 3.1.1负责制定风险、隐患识别、评价、控制的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负责重大安全隐患的管理和控制; 3.1.2 负责组织评价小组对识别出的风险、隐患进行评价、分级、制 定控制措施。 3.2各部门、车间 负责设备设施、生产过程、作业环境等环节风险、事故隐患 的识别,并制定控制措施。 4 风险、隐患的识别和评价 4.1 风险、隐患识别范围 企业内所有单位和作业场所,涉及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设 施、建筑物、材料、作业环境、员工作业行为等。 4.2 风险、隐患识别方法 4.2.1 确定基本的识别单元,采用“工艺、设备、人员分析的方法,以 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将其工艺分解成若干单元进行识别。 4.2.2 识别内容,采取现场调查或参照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表中所列 项目逐项检查的方法,分别辨识出各工序(活动)区域内的设备设施、 人员、工艺、材料、能源、作业环境及相关方等危险有害因素。 4.3 评价方法 4.3.1 评价方法的选用 根据公司生产特点选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法进行风险 评价。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有 关的三个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 即 D=LEC。其中:L 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 代表人员暴露于危 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 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在 D 代 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L、E、C 3 种因素取值及 D 危险性等级划 分见表 1 表 1-LECD 值表 L 值 E 值 C 值 分 值 事故发生的 可能性 分 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 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 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 果 10 完全可以预料 10 连续暴露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 成重大财产损失 6 相当可能 6 每天工作时间内 暴露 40 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 大财产损失 3 可能,但不经 常 3 每周一次或偶然 暴露 15 非常严重,1 人死亡或造 成一定财产损失 1 可能性小,完全 意外 2 每月一次暴露 7 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 产损失 0.5 很不可能,可以 设想 1 每年几次暴露 3 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 产损失 0.2 极不可能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1 引入注目,不利于基本的 安全卫生要求 0.1 实际不可能 / / / / 危险等级划分标准(D)! 分值 危险程度 风险级别的界限值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 业 (D)>120 时,列为重要危险源; (D)>200 时,列为重大危险源。 160~320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 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危险性分值处于 160~320 之间,其危险等级属于“高度危险,需 立即整改”的范畴。因此,对于此项作业,必须做出详细的作业计划, 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 4.5 风险评价 4.5.1 风险评价主要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 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4.5.1.1 火灾和爆炸 4.5.1.2 冲击和撞击 4.5.1.3 中毒、窒息、触电 4.5.1.4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 4.5.1.5 其它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 4.5.1.6 人机工程因素 4.5.1.7 设备的腐蚀、缺陷 4.5.1.8 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4.5.2 记录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在确定重大风险时应考虑: 4.5.2.1 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4.5.2.1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4.5.2.3 企业自身的声誉和关注程度。 4.6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和经营运行情况,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落 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4.6.1 风险控制措施应遵循 4.6.1.1 可行性和可靠性; 4.6.1.2 先进性和安全性; 4.6.1.3 经济合理性及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 4.6.1.4 可靠的技术保障和服务 4.6.2 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4.6.2.1 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4.6.2.2 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 4.6.2.3 教育措施,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6.2.4 个人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4.6.3 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 将风险评价结果及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修订和新制定的操作规 程,及时向员工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和 能够采取的控制措施。 4.7 风险信息更新 4.7.1 为确保风险信息及时更新,企业应定期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 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及时进行 风险评价和更新: 4.7.1.1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7.1.2 工艺改变或操作方法改变; 4.7.1.3 新建、扩建、改建技改项目; 4.7.1.4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改变; 4.7.1.5 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4.7.2 评价时机 以全公司各部门为对象,每年年末前进行一次全公司范围内的风 险评价。 5 附件 附件 1: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附件 2:风险评价表 附件 3: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附件 1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 分析人员: 分析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控制措施 附件 2 风险评价表 序号 装置设施 部位 涉及部门 危害 潜在事件及 后果 是否重大 风险 是否需要 改 进 控制措施 备注 附件 3 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保存期限: 年 序号 危害 潜在事件及后果 风 险 等级 部门、装置、 工艺、设施 改进措施 操作、技术、人力 资源、限制 评 估 负 责任 备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