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丽江市委工作报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丽江市委工作报告

2021 丽江市委工作报告 丽江市委工作报告篇 1 20xx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人民政 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和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和 xx 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九届十次、 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及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精神,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坚持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 市政府出台 23 条稳增长措施,成立 5 个工作组深入督导,经济运行实现止跌回升、企 稳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人代会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增速全省排名不断升位。地区 生产总值增长 9%,增速全省排名从上年的第 15 位上升为第 11 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 13.7%,增速全省排名从第 16 位上升为第 10 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增速 全省排名从第 13 位上升为第 10 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3.7%,增速全省排名从第 14 位上升为第 11 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增长 10.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1.8%,人口自然增长率 4.9‰,城镇登记失业率 3.8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3.1%。 (二)坚持抓五网,基础卡设取得积极进展 着力推进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互联网“五网”建设。华丽高速公路可行性研 究报告获得批复,这条被列为国高网展望线的高速公路提前 20xx 年得到立项实施。丽攀高 速公路川滇界至华坪段建成通车,华丽高速公路拉市、荣将试验段开工建设,丽香高速公路、 丽宁二级公路、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一期工程、国道 214 改扩建等重点公路项目加快推进。 完成通村油路项目 59 个 724 公里,县乡道改造项目 5 个 84 公里。丽香铁路建设进展顺利。 丽江机场旅客吞吐量达 562.7 万人次,迈入国内大型机场行列;宁蒗泸沽湖机场通航,白沙 直升机场卡成。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能源结构由输入为主向输出为主转变。 中缅油气管道丽江支线建成。滇中引水工程勘察试验性工程动工建设,龙开口水电站水资源 综合利用、丽江坝区生态水网等重大水利项目有力推进,文海、腊姑河、小米田水库等重点 水源工程加快建设。互联网络不断优化,4G 网络覆盖率达 95%。 (三)坚持抓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得到增强 实施 2 亿元财政资金担保贷款、1 亿元财政资金贴息政策,推动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 原特色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完成农业总产值 81.8 亿元,增长 6%;粮食总产量 51.2 万吨,增长 0.2%;烤烟、核桃、雪桃、螺旋藻、中药材、花卉、芒果、油橄榄等产业不断发 展壮大。工业经济恢复性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 164 亿元,增长 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1.8 亿元,增长 8.9%。八大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 73 亿元。大力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旅 游业态有新的发展,重点景区建设取得新成绩。围绕国家旅游局通报古城景区存在的 10 个 主要问题和媒体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效。文化产 业增加值达 16.8 亿元,增长 10.5%,占 GDP 的比重达 5.8%。商贸物流、邮政快递等服务业 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7.5%。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 157.6 亿元,增长 9.7%,占 GDP 的比重达 54.4%。 (四)坚持抓保障,推进发展能力切实提高 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44 亿元,增长 12.5%。民生支出达 109 亿元,占财政总支 出的 75.6%。偿还政府性债务本息 12.3 亿元。上级财政支持 107.9 亿元,增长 34.2%,其中 补助资金 82.4 亿元,转贷存量债务置换资金 20.1 亿元,地方政府债券 5.4 亿元。上级扶持 项目 219 个,补助资金 22.3 亿元,增长 44.4%。申报专项建设基金项目 83 个,争取专项建 设基金 49.4 亿元。加强银政企合作,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552.9 亿元,增长 6.6%;贷款 余额 414.3 亿元,增长 8.2%。各类商业保险健康发展。 (五)坚持抓民生,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发展 扎实开展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年内减少建 档立卡贫困人口 2.4 万人。新增城镇就业 10513 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1372 人。城乡居民大 病保险制度全覆盖,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进一步 提高。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 76.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3.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70.5%。高中教育质量得到提升,高考一本上线率有新的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条件进一 步改善,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工作开始转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 步推进,全民健身工程深入实施。社会救助全面加强。10 件惠民实事全部完成。 (六)坚持抓改革,经济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 146.8%。 投融资、财税、教育、卫生、社保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泸沽湖管 理体制逐步理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引进“美高梅”“钓鱼台”“温德姆”“地中 海俱乐部”等品牌酒店及奥特莱斯名品卖场投资丽江。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淘宝特色中国 丽江馆上线运行。玉龙县、永胜县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积极组团参加南 博会、昆交会、旅交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引进市外到位资金 287 亿元,增长 18.6%。 (七)坚持抓作风,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着力实施法治政府、创业政府、阳光政府、诚信政府、智慧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 开,大力简政放权,向社会公布 40 个市级单位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6273 项。清理规范中 介机构,创设投资审批中介超市。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制度建设。 扎实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主动接受人大及其会法律监督和政协 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 纪违法案件,干事创业环境持续改善。 各位代表,去年工作取得的成绩,保证了“xx”的顺利收官。“xx”时期,是丽江发展 进程中十分重要和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 峻挑战,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打 下的坚实基础之上,市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 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的 战略目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为“十三五”发展、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科学发展,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坚持科学和谐跨越发展,主 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从 20xx 年的 143.6 亿元增加到 20xx 年的 290 亿元,年 均增长 11.9%;人均生产总值从 11680 元增加到 22702 元,年均增长 11.2%。固定资产投资累 计完成 1497.5 亿元,年均增长 14.2%。财政总收入从 25.8 亿元增加到 67.4 亿元,年均增长 2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 16.5 亿元增加到 47.8 亿元,年均增长 23.7%。城镇常住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3944 元增加到 25803 元,年均增长 13.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从 3563 元增加到 7924 元,年均增长 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 45.5 亿元增加到 93.6 亿元,年均增长 15.5%。 丽江市委工作报告篇 2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产业培育,发展能力获得新提升。深入开展产业建设三年行动 计划。建成生态产业基地 440 万亩,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30 个、农业精品庄园 12 个,打造中国驰名商标 2 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 个、云南省著名商标 26 个、云南 省名牌农产品 14 个,形成了以优质烟叶、螺旋藻、芒果、雪桃、中药材等为主导的丽江高 原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农业增加值从 26 亿元增加到 46 亿元,年均增长 6.5%。强力推进清 洁能源产业、清洁载能产业两个百亿元工程建设,金安桥、阿海、鲁地拉、龙开口、梨园、 观音岩 6 级电站建成投产,建成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4 个。发展壮大市级以上企业技 术中心 15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2 户,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 26 家,建设工业园区 8 个。全部工业增加值从 33.1 亿元增加到 65.9 亿元,年均增长 16.6%。着力推进国际精品旅 游胜地建设,接待国内外游客从 910 万人次增加到 3056 万人次,年均增长 27.4%;旅游总收 入从 112.5 亿元增加到 483.5 亿元,年均增长 33.9%。第三产业增加值从 62.5 亿元增加到 129.8 亿元,年均增长 9.9%。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 18.1:38.3:43.6 调整为 15.4: 39.9:44.7。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民生事业,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九 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提高 3 和 10 个百分点。覆盖城乡的公共卫 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 60.5 万 人,三项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 参保(合)人数达 114.2 万人,纳入城市和 农村低保对象人数分别达 3.7 万人、14.6 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4.7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 力 3.6 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新建公共租赁住房 9320 套、廉租住房 690 套。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妥善应对连续干旱、宁蒗“6.24”地震、华坪“9.15”特大暴 雨洪涝等自然灾害。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规划全 域覆盖,城镇化率从 27.8%提高到 35.6%。玉龙县“四规合一” 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中心城 市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节水型城市。山地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开发低丘缓坡土 地 1774.5 亩,耕地得到有效保护。改造城市棚户区 3800 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83907 户。 开展 400 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 3030 公里,新增农田有效 灌溉面积 14.5 万亩,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 96.5 万亩,解决 50.2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完成水电移民搬迁安置 31189 人。扶贫投入 26.1 亿元,实施宁蒗和永胜 2 个县连片综合开 发、宁蒗扶贫攻坚大会战、9 个贫困乡整乡推进、965 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五年共减少 18.6 万贫困人口。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呈现新亮点。努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重要 屏障。七彩云南保护丽江行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丽江”建设深入推进,森林 覆盖率预计达到 70%,提高 4 个百分点。泸沽湖、程海、拉市海保护综合治理投入 7.2 亿元, 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 87%和 98%。单位 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15.6%,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保护与修复、水 生态文明建设、水土保持、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持续加强。土地、矿产资源 节约利用水平得到提高。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空间实现新拓展。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医药卫 生、教育、财税、金融、国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林权制度、生态文明、收入分配等多项 改革与全省同步推进,文化体制、旅游等专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 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电力、天然气、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价格改革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新的进展,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取消非行政审批事项 242 项。 丽江机场航空口岸开放成效显著。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 加强与川滇黔、川滇藏毗邻地区的交流合作。实施“央企入丽、省企入丽、民企入丽”战略, 引进市外到位资金 1080 亿元,年均增长 18.8%。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打开新局面。依法治市深入开展。民族团 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涉藏地区发展稳定工作扎实有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六五” 普法顺利完成。反恐维稳处突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第三轮禁毒防艾 人民战争扎实开展。信访工作、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得到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强化。 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得到有力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工会、共青团、妇联、残 联等群团工作呈现新气象,民政、人防、统计、供销、地方志、外事、侨务、保密、档案、 气象、水文等工作取得新成绩,老龄、红十字、社会福利、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全面发展。 各位代表,“xx”期间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握大势、把握大局,运筹 帷幄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有预见性地指导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谋划 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团结奋斗、努力 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干部群众、政 法干警、驻丽解放军和武警、消防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 向离退休老干部,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丽江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 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20xx 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 4 个指标未完成任务。这既受宏观经济下行、结构调 整阵痛、市场需求不足、投资增长乏力、工业品价格下降、消费持续低迷、自然灾害频发等 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反映出我们适应新常态的能力有待提高,解放思想、发展视野、真抓实 干等主观方面尚需加强。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在经济社会方面,经济总量小,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方式粗 放,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做大经 济总量和做优经济结构任务十分紧迫;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瓶 颈制约仍然明显;消除贫困任务艰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城乡居民收入低 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不高,解决就学、就业、就医等民生问题任务繁重; 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一些部门执行力、服务意识 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运用改革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有待增强;部分干 部对改革举措和政策研究不主动、不深入,慢作为、不作为、不会为的问题仍然存在,政风 行风建设有待加强。问题就是导向,我们一定会高度重视,下大气力解决。 丽江市委工作报告篇 3 为实现“十三五”目标,我们将抓好以下八个重点: (一)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推进五大理念落实处 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跨越式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 技投入力度,推进创新型丽江建设,推动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提升。深入开展全国质量强 市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认证认可规范作用和品牌示范作用,全面提升 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始终坚持把协调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构建“一 核一区两片一带”区域发展新格局,不断推进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之 间的协调发展。始终坚持把绿色作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始终坚持把开放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动力,打造云南开放 辐射的重要窗口。始终坚持把共享作为跨越式发展的本质要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和幸福感。 (二)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推进跨越发展往前赶 踞持走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的新路子,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打造优质粮菜、生态林果、生物药材、草食畜牧、淡水渔 业五大产业,把丽江建成全国主要的微藻生产基地、重要的生物药材产业基地、绿色食品生 产基地。培育壮大特色新型工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和城市融合 发展。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金沙江中游六级电站,延长 水电产业链条,推动华坪清洁载能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我省重要的清洁载能产业基地。 提升园区发展质量,打造园区经济“升级版”。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 务业,培育壮大商贸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科技及信息服务、房地产、会展、健康、养老 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深入打造独特性、差异性的国际旅游品牌, 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提升旅游业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加快向国际精 品旅游胜地迈进。深入实施“云上云”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步伐,推动传统产业与 信息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行稳致远。 (三)打造和谐发展新局面,推进团结进步创一流 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使“三个离不开”“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 要过上好日子”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坚持和完善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维护 民族团结的长效机制。加大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高寒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的 投入,引导公共财政、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少数民族聚居地倾斜。突出脱贫致富、全 面小康和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等示范重点,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全面 推进平安丽江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 体制,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利益表达、协商沟通和 救济救助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 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管制度。健全完善灾害监测、预报、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 (四)打造绿色发展新屏障,推进生态文明争排头 踞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着力营造绿色山川、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城镇、倡导 绿色生活,打造大美丽江。有度有序利用自然,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 化格局、产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筑牢长江经济带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建设主体 功能区,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 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形成政府、企业、社 会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 审计。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 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力争到 20xx 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72%。突 出抓好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确保泸沽湖稳定保持Ⅰ类水质,程海、拉市海水功能区水 质达标。 (五)打造合作发展新格局,推进开放辐射当窗口 深化区域合作。依托长江-金沙江黄金水道优势,提升金沙江航运能力,全面参与金沙 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建设,积极沟通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提升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等区域 的合作水平,继续深化与川滇黔、滇川藏毗邻地区的互动发展。积极开展与国际世界遗产城 市的交流合作,大力发展国际友城关系。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力争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 10%。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坚持引资引智引技并举,确保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年均增长 12% 以上。加快丽江机场航空口岸建设,力争到 20xx 年旅客吞吐量达到 1000 万人次、货邮吞吐 量达到 1 万吨;开通航线 65 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 9 条,建成滇川藏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 窗口,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六)打造跨越发展新支撑,推进五网建设强基础 深入实施“五网”建设五年大会战。建设四通八达的路网。建成华丽高速公路、丽香高 速公路,加快建设永胜至宾川、宁蒗至永胜、泸沽湖至西香高速连接线等高速公路,建成长 水至雄古、巨甸至维西、荣将至瓷厂、石龙坝至永仁、宁蒗至盐源等二级公路,建成玉龙雪 山东环线、泸沽湖机场经木底箐至永宁开基桥等旅游专线公路。到 20xx 年公路总里程达到 8000 公里,构建起县县高速、乡乡油路、村村硬化、组组通达、县际相邻乡镇通畅、道路 交通安全设施完善的公路网。建成丽香铁路,开工建设衢丽铁路丽攀段,争取丽江至大理铁 路提速升级。到 20xx 年实现铁路营运里程 320 公里。建成金沙江高等级航道 260 公里,沿 江码头 24 个。建设便捷高效的航空网。实施丽江机场 4E 级改扩建工程,打造国内首家千 万级别州市支线机场,建设特色空港产业集聚区。加大泸沽湖机场航空市场发展力度,力争 到 20xx 年航线总数达到 10 条,旅客吞吐量突破 100 万人次。建设内强外联的能源保障网。 围绕清洁载能产业基地建设目标,打造水电产业“升级版”。到 20xx 年电力装机规模达到 1500 万千瓦,发电量达到 650 亿千瓦时;220 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到 1468 公里,油气管 道长度达到 500 公里。建设安全可靠的水网。完成文海、小米田 2 座中型水库,抓好南瓜坪、 小二地水库等 20 件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到 20xx 年全市库塘蓄水库容达到 5 亿立方米, 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 7 亿立方米。建设共享高效的互联网。构建覆盖城乡、服务便捷、 高速畅通、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互联网,到 20xx 年实现光缆全覆盖。 (七)打造协调发展新空间,推进城乡统筹显特色 着力构建“一核一区两片一带”区域发展新空间,把丽江主城区建成以旅游和现代服务 业为主的发展核心;把华坪建成以清洁载能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区;加大宁蒗和永胜两个片区 扶贫开发力度,依托程海生态经济园区和泸沽湖旅游度假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金 沙江经济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优化城镇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梯次城镇规划体系,形 成 1 个中心、3 个次中心、4 条发展轴线、8 个重点中心镇和 30 个特色城镇的城镇空间布局, 走出一条丽江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到 20xx 年城镇化率达到 45%。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着力提升县域产业层次和支撑能力,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 扎实做好水电移民后扶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 20xx 年玉龙县脱贫摘帽,20xx 年永胜县脱贫摘帽,20xx 年宁蒗县脱贫摘帽,20xx 年现行标 准下全市 9.6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 20xx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 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 升。 (八)打造共享发展新机制,推进社会事业聚合力 踞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缩小城乡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实施就业引领战略,力争城镇新 增就业 4 万人。加快社保扩面提标,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推进城乡医保统筹, 健全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大力 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到 20xx 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 9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达到 8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0%。建立覆盖 城乡的基本医疗制度,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健康丽江建 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建设世界文化名市,打造丽江文化硅谷”步伐,以文化 引领风尚、服务社会、助力发展。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 全面发展。 三、20xx 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20xx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市人民 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 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 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 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 产业,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新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 发展良好开局。 狂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增长 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以上,城镇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2%以上,城镇 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省下达指标范围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九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供给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 扩大有效供给。加强制度和政策创新,转变供给模式,提高一二三产业的有效供给,提 高供给质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打造品牌,增加高端产品供 给。推动产业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开展降低实体企业成本行 动,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行为,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人工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加强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释放消费新需求。继续实施重点领域消费工程,落实鼓励消费政策和带薪休假制度,挖 掘需求潜力,优化消费环境,发展信用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展丰富 多彩的线上线下促销活动,提高本地产品最终消费率。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完善农村线上线 下商业网点布局,刺激和引导农村消费。多措并举,有序化解库存商品房,稳定房地产市场。 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扩大旅游消费。着力培育电子信息、文化娱乐、健康、养老、家政 等新的消费热点。保障市场供给,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欺诈等行为,完善消费 维权机制,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确保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5 亿元。 居强经济运行调节。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研判,及时研究推出针对性、灵活性、 有效性的政策措施。继续开展稳增长督查工作。强化煤电油运气供应保障。 (二)着力抓好五大网络建设,筑牢发展硬支撑 大力加强“五网”建设。汇集全市智慧,动员各方力量,确保华丽高速公路正线全面开 工。建成丽宁二级公路,加快推进丽香高速公路丽江段、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一期工程建设, 做好泸沽湖至西香高速连接线、永胜至宾川、宁蒗至永胜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重 点国省干道改造项目推进力度,争取开工长水至德龙加油站、巨甸至塔城等项目。加快推进 丽香铁路丽江段建设,积极做好衢丽铁路丽攀段前期工作。加大金沙江中游航运一期项目推 进力度,二期项目实现全面开工。开工建设丽江机场配套设施,完善泸沽湖机场硬件条件。 加大电网续建和新建力度,抓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和售配电网建设。有 序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进天然气支线管网建设,提高天然气使用量。 积极配合做好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丽江坝区生态水网、头台河水库、八湾水库等 12 个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马鹿、红岩、青龙湖、拉当水库 4 个项目,力争开工龙蟠提水、 宁利水库 2 个项目。启动宽带接入网和骨干网、城域网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实施下一代广播 电视接入网络、移动宽带网络覆盖等重大项目,新建光缆 1000 公里。积极开展“数字乡村” 建设,实现 100%行政村通光缆、通互联网。抓好政务云、工业云、农业云、教育云等信息 平台建设。引导更多本土企业和产品入驻淘宝特色中国丽江馆。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实行投资包保责任制、重点项目集中审 批制和现场办公制,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61 亿元。抓好 66 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推进 省径“四个一百”工程建设。编制“十三五”项目集群规划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加强重大 项目策划、储备和滚动实施。落实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核准制和协同监管制,加快项目报 批审批和建设进度。认真做好中央专项建设基金项目筛选申报。继续放宽准入条件,鼓励社 会资本参与 PPP 模式建设项目。加强银政企合作,发展信贷融资、上市融资、发债融资,努 力拓宽融资渠道,力争新增银行贷款 40 亿元、社会融资 10 亿元以上。 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做好批而未用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完善 差别化用地政策,优先保障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加快预算拨付进 度,盘活存量资金,调整分配方法,使资金向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县(区)和部门倾 斜。继续把争取中央和省径专项资金支持作为重要工作,力争上级补助资金有新的增加,重 点确保刚性支出及扶贫开发、基础设施、民生保障、新兴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加强税收和 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预算,强化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偿还到期债务 12.1 亿元。 (三)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做强发展顶梁柱 全力做强新型工业。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5%。配合做好金沙江中游六级水电站电力输送项目建设,充分释放水电产能,实现电力产 值 75 亿元。推进矿电结合,加快发展清洁载能产业。积极推进华坪铝产业、硅基产业项目 前期工作。争取云南白药丽江生产基地项目落地建设,加快程海螺旋藻、红球藻生产项目建 设进度。抓好煤炭复建复产,力争恢复生产矿井 20 对,实现产量 350 万吨。全力推进工业 园区提质增效,完成园区投资 8.6 亿元,新增入园企业 10 户以上,新建标准厂房 3.6 万平 方米,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 80 亿元,增长 10%;园区工业增加值 26 亿元,增长 10%。抓好 金山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双创”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雄古工业片区建设。深入实施中 小企业梯队培育成长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 家、省径成长型中小企业 2 户,培育“两 个 10 万元”微型企业 800 户,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 168 亿元,增长 7%。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 50 万吨以上,保障粮食收储供应安全。突出抓好核桃、花椒、油橄榄、芒果、软籽石榴、中药 材、螺旋藻、花卉等产业,推进玛咖产业健康发展,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及质量标准认证,实 现生物产业总产值 138 亿元,增长 8%。积极发展多样性农业,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向生态涵 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拓展,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完成农业总产值 85 亿 元,增长 6%;农业增加值 48 亿元,增长 6%。大力发展畜牧业,实现肉类总产量 15 万吨, 增长 6%。着力提升烟草产业竞争力,生产收购烟叶 60.2 万担。培育扶持 200 个农民专业合 作社和 100 个家庭农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5000 亩,改造中低产 田地 16 万亩。新建“五小水利”工程 6000 件,解决 2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 建农村公路 800 公里,实施 50 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启动建设一批 “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抓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深入推进整村、整乡、整县脱贫, 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深入实施“五个一批”脱贫 攻坚工程,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如期实现玉龙县脱贫摘帽,减少 2.5 万建 档立卡贫困人口。 居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强旅游监管,净化旅游市场,力争接待海内外游客和旅游总收 入双增长。实施旅游业融合式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旅游业+”行动计划,延伸产业链条, 联动其他产业发展,释放旅游综合功能,加快构建大旅游的新格局。着力实施“互联网+旅 游”行动计划,促进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行,打造智慧旅游新业态。积极探索适 应大旅游产业建设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同、市场运作、 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建立违规退出机制,全面拒绝“不合理低价团”。 深入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丰富旅游产品。大力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国际 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创建,完善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束河、白沙等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 设施,着力加大泸沽湖、老君山等景区保护和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及乡村旅游。深刻汲 取古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教训,重拳出击,铁腕整治,确保古城景区顺利通过国家 旅游局验收,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维护丽江旅游“金字招牌”。做好丽江古城世界文化 遗产监测迎检准备工作,启动泸沽湖 5A 级景区创建工作,理顺老君山景区开发建设机制。 大力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 143 亿元,增长 9%。 强化产业扶持政策。继续实施财政资金担保贴息政策,增强资金的引导性和撬动性,提 高资金使用效益。设立工业企业扩销促产扶持资金,施行新达规企业和限上商贸企业奖励政 策。完善产业发展考核激励机制,引导干部把精力最大限度向产业集中,干部智慧最大限度 向产业发挥,全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向产业聚集。 (四)着力抓好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原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营改增” 扩围。推动县域三 级金融改革创新试点与服务便利化,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政府融资平台专 项改制。做好审计体制改革。完成公务用车改革。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综合改 革。对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有序放开教育、医疗 等服务价格,稳步推进水、天然气等领域价格改革。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建设,做好 不动产统一登记。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农田水利、供销合作社等综合改革,深化生态文明、 司法、电力、流通、商事、住房等领域改革。加强统计调查制度改革,加快新型智库建设, 促进科学决策。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与成渝经济圈、攀西经济圈等区域的交流合作,强化规 划、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对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借势发展。 深化丽江机场航空口岸开放,实现旅客吞吐量 630 万人次,其中口岸出入境 4 万人次。大力 拓展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合作领域。积极培育壮大出口型产业,稳步扩大特色农产品、机电 产品出口,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 4900 万美元,增长 13%。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招商 引资的精准性,发挥以商招商、品牌招商等综合效应,力争引进市外到位资金 321 亿元,增 长 12%。 (五)着力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发展承载力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 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推动县城提质扩容,加快特色城镇发展,积极建设智慧小镇、互联网 小镇。落实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改革措施,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力争城镇 化率达到 37%。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促进农业人口就近就地 城镇化。维护好进城落户农民各项权益。继续实施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加强坝 区农田保护,因地制宜推进城镇上山。积极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增强城市宜居性。 强化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全面提高城乡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 综合性,强化规划的引领与协同促进作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逐步建立“一张图”为目标的空间 规划体系。加快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规划及地下管廊专项规划。坚持开放做规划, 发动群众参与编制规划、参与监督规划实施。 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强化城镇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国 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等创建。传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古城、古镇、古村和文物遗址、名 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注重建筑设计,彰显城市人文特色和历史记忆,推进人、街、景和谐 共生。严格控制中心城市建筑高度,保持城市与山体为主体的自然天际线。优先发展城乡公 交和城市停车场,谋划建设城市、景区综合轨道交通项目。加快城镇天然气管网、液化气站 建设。落实责任,强力推进城乡“两违”整治。健全市容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城市环卫 保洁和公厕管理,持续整治占道经营、渣土泼洒、城郊结合部脏乱差等现象。 (六)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蓄积发展竞争力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定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以“两山三湖一江一城六库”为主体的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 青山绿水、清新空气、环境法治、全民创模行动,力争创模成功。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 铁的责任、铁的担当抓好泸沽湖、程海、拉市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 快“森林丽江”建设,管护好 2450 万亩林地资源,完成营造林 40 万亩,新增林业生态产业 基地 38 万亩,改造低效林 20 万亩,退耕还林 3 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 6000 亩,治理水土 流失 100 平方公里,实施节柴改灶 5000 口、太阳能 3000 台。严格森林资源管理,依法严 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抓好森林防火。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推动环保 监测监察执法机构垂直管理。 着力抓好节能减排。落实重点减排项目,抓好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 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和弃水重复利用,开展工业污染源全 面达标排放计划,全面实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大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力度。启动 农村“两污”治理 5 年行动计划,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七)着力抓好民生改善,夯实发展落脚点 全力促进就业创业。继续实施“贷免扶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加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 业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局,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鼓励支持失业人员再 就业,托底帮扶失去就业能力的困难人员。城镇新增就业 9000 人,帮扶 1200 人以上就业困 难人员实现就业,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1400 人,扶持自主创业 1500 人,城镇登记失业 率控制在 4.5%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构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养老 保险政策体系,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整合城 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全民医保体系持续健康发展。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加强养老服务 设施建设。关注城乡贫困群众,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做好优扶对象和 残疾人解困帮扶工作。推进殡葬改革。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 11450 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 安居工程 17500 户。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抓好华坪“9.15”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恢复重建 工作。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 水平,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提高农民工工资 性收入,维护好农民工合法劳动、依法取酬权益。 (八)着力抓好社会事业,提升发展软实力 居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 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 65%,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成 1 所普惠性幼儿园。确保华坪县、玉龙 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国家督导检查。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发展,继续深入实施高中教 育质量提升工程。继续抓好丽江师专升本工作,积极支持云大旅游文化学院扩建,促进国际 酒店管理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等建设。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加快教育 信息化建设,以“互联网+”提升教育整体水平。深入推进“全面改薄”等教育专项工程建 设。抓好校园安全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优化卫生计生服务。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 生计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计生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市医院门诊楼、儿童医院、全科医生 临床培养基地、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建设,启动市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心血站建设项 目前期工作,实施 1 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0 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加快发展远程医疗, 以“互联网+”提升医疗水平。执行两孩政策,分类实施无户口人员登记。 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推进市博物院新馆建设,抓好铜文化馆、丽江大剧院等项 目前期工作,加快丽江·珠影·星光城、天雨世界艺术村、中国纳西文化传承基地、云南的 响声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 19 亿元,增长 10%以上。深入实 施文化惠民工程,巩固“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完善村级文化活动设施。大力开展全民健身 活动,发展高原体育产业。继续举办“全国足球乙级联赛”、“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 节”等赛事,继续支持嘉云昊职业足球俱乐部冲甲。积极推进市游泳馆项目建设,加强县级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新建 8 个乡镇 128 个村(社区)全民健身工程。 (九)着力抓好社会治理,汇聚发展正能量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法制化、精细化、 网格化,强化反恐维稳工作,完善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扎实做好公共卫生防控,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打好第四轮禁 毒防艾人民战争。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加强信访工作。加 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工作,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服务 管理,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问题。 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开展第二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 实施 2 个民族团结示范乡、1 个民族特色乡、10 个民族团结示范村、 4 个民族特色村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巩固发展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继续抓好 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做好国家安全、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消防、人民防空 等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抓好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市工作。继续加强地震、地质、气 象、档案、方志、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工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