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让爱撑起一片晴空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让爱撑起一片晴 空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爱学 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 教”,爱成了维系师生间教育的纽带。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 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 是失败的教育。”爱构筑教育的生命线。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 崇高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这种爱来源于教师 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所持有的一种 亲近感、期望感和为学生而献身的热忱。“爱心”不仅是老师工作中不 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爱心”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 的感情,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 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学生能够对老师做到“亲其师,信其 道”,正是老师无私地向学生奉献“爱心”的回报。作为老师,在课堂 上,要对学生进行孜孜不倦的教导,一丝不苟地传授书本的知识;在日 常的生活中,除了对学生要有父母般的慈爱外,还应从道德、行为、言 谈、学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力求 将班里班外的工作管好、做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明确爱的内涵,营造爱的氛围 师爱是平凡而伟大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 牺牲、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鲁迅先生说过:“教 育是缘于爱的”,作为爱,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性(从培养民族接班人的 高度出发)、高尚的无私性(如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师爱 又是对学生成长全方位、全过程殷切的关爱和呵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呵护儿童。”爱生的心,是唤起交流的 激应器,是抚慰心灵的秒方。曾经见过这样一段话:“教师是船长,于 浪谷潮尖,急流险滩导航掌舵,将年轻的水手送往希望的大海、成才的 彼岸。”教师是船长,更是园丁,精心的培育着祖国的希望。“春蚕到 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或许这就是对师爱最好的阐释。 如何在教育实际中营造师爱的氛围呢?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 本位论,蹲下身子去看待学生,明确教育是唤醒,而不是对学生的给予; 其次,要注重营造好“大家”,做好“家长”民主管理。通过组织各种 类型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认识自我;再次,教师要细心、 耐心的帮助每一位学生,从细小处入手,发现学生的优点、缺点,给予 表扬或帮助改正,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最后,注重教育方法,动之 以情、晓之以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只有无私的去爱学生,对 学生慈爱,才能激起学生感情上对教师的敬爱。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师信 道,赢得教育。 二、尊重,是爱的最高境界 新世纪的教师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 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点和特长。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关心 与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应成为教师的责任。在教育中,教师应首先尊重学 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教师要通过语言、手 势和微笑等方式肯定学生,通过作业评语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 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气度正确对待那些敢于质疑传统、挑战教 师、个性鲜明的学生;要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尊重、爱护、关心 并引导那些行为特别、好标新立异的问题学生,让校园七彩斑斓、生动 活泼;教师要以科学和民主的精神育人,摒弃封建的师道尊严,建立新 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独辟蹊径而不排斥他人,赞美智慧 冲动而不盲目,弘扬主体意识、完善个体性格,建立健全崇高的人格精 神与完美的个人特征。 三、把握爱的教育性,注重引导催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师爱 如同和煦的春风,无声的拂过学生的心灵。她要求教育方法的改变如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润物无声指的是在进行感化时无刻意教育的痕迹, 朴素自然(科学),了无声息,但效果极佳。教育学生无不出自爱的目 的,但惟有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获得 润物无声的效果。 班上有个调皮的学生,恣意妄为,我行我素,学习成绩不理想, 不遵守校纪校规,多次与同学打架,很难管住他。在一次学校的运动会 比赛中,他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了三千米长跑,并获得第二名,为班集 体争得了光荣。通过这一点,我发现他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抓住这 个机会,我给他写了一张卡片,委婉的提出了他身上的优缺点。接到卡 片后,我发现他对待他人不再那么蛮横,态度改变了许多。后来我又了 解到,他由于父母事情忙,缺少管教,之前老师因为他的成绩差,又不 太在意他,久而久之养成了这个不良习惯。经过几次私下交流,他慢慢 的改变了:开始听老师的话,行为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自信心也重新树 立起来。他重新获得了同学的认可,融入了充满爱的集体当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意图应隐蔽在美好的、毫不拘束的 氛围中。”教师应化粗暴的批评斥责为关爱与信任,这样才能于无声中 收到良好的效果。由此我想到:课堂上学生表现出色时,给予一个微笑; 开小差时,给予一个微嗔……这些就如同滋润心灵的春雨,缩短师生心 灵间的差距,达到教育的效果。 四、爱可以转变心理的变异,启发学生的自尊 “爱”是无价之宝,教育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前提,缺乏爱的 教育是科学的教育。如何用爱去教育一些心理变异的学生,解开他们心 中的“结”呢?一般来说,老师可以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 方法,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灵活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如学生小聂 由于生下来就先天不足,家人把他当成“掌上明珠”,千方百计给他以 好的穿好的,小心呵护,使他从小就形成了自卑、好动、任性、娇生惯 养、脾气暴躁的性格,他刚入学到班里就成为班里“不受欢迎的人”, 人见人讨厌。对待这种学生不能只用简单的三言两语对他们敷衍了事, 也不能采取“高压政策”,造成他们心理上对老师的恐惧,孩子是纯真 的,他也需要获得纯真的爱,也只有这种爱才能教育他健康成长,对他 一味的溺爱不是真爱,对他进行过后的批评则会造成他心灵上更大的伤 害,作为老师,应在查以原因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于理”,提 高孩子的信心,鼓起他的勇气,用真心的关怀去温暖他,用完全的信心 去感化他,使他告别自卑的昨天,坚定地走向美好的明天。 作为老师,为人师表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模仿老师的意识相当 强烈,如果老师能够在学生们面前树立一个美好的形象,学生们也会因 模仿老师而自然(科学)而然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当老师发现教室的 地上有纸屑或粉笔头时,老师要主动捡起来;当遇到有人摔倒在地时应 上前扶他起来;当某学生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进行一定的帮助等等, 用老师美好的形象去感化学生养成爱劳动、讲卫生、争做好人好事的良 好习惯。 五。体现爱的公正性,做一名阳光的使者 现实生活中,学生期待教师对自己做出评价超越了父母的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保护期”阶段, 他们期待教师具有慈母严父与知识传播者、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不论 其个性的强弱,成绩的好坏,道德品质的差异)然而在我们的身边,许 多教师依旧放不下师道尊严:在教学上,对于处于落后的学生,没有去 分析原因,因材施教,却是板着面孔,横眉怒目,不管学生的接受于否 一味空洞的说教;在班级管理上,对品行较差拖班级后腿的学生,更多 的是机械呆板的纪律约束。一段时间下来,这些学生不是惧怕学习,就 是行为变的更难以约束,与老师成了相对立的一派。造成这种原因的关 键就是缺乏爱。爱如阳光,记得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这样说过:“哪怕 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 赞美他。”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 励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的均衡的享 受阳光的温暖。如春风一缕,扬起他们信心的风帆,去劈波斩浪驰向希 望的彼岸。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牢记这句话“要教师阳光到别人心里去, 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罗曼罗兰语) 六。走出爱的误区,领悟探索师爱的深刻、崇高 师爱是崇高的,深刻的。他要求教师以人格、文化、智慧、情感 去影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感受,而不是装摸做样的平 易近人,是建立在平等与真诚的基础上的。 由于教育对象的众多,在教育过程中,多数的教师只注重抓两头、 促中间。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好的学生获得了教师多数的爱,大部分学 生被遗忘,他们成了阴暗的一角,给他们带来一种失落。为此,教师必 须兼顾全体对象,全身心的投入,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让教 师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贴心人,让师爱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和黏 合剂。 师爱是一名教师真心(对教育事业的挚爱),真情(对学生无比 的关爱)的融合,是值得每一位教师用一生的心血去追求的。她作为教 育的纽带,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维系着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 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影响教师道德修养的差异。 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教师的爱。让我们从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罗森 塔尔效应”中得到启示,自觉的在教育实践中,毫无保留的施展自己的 爱。 当老师就要热爱学生,而这种爱是艰难的,是无保留的。爱是人 间最美的花朵,爱是心灵之弦,是最悦耳的鸣响,老师要用爱去消除师 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要用信任去填补师生之间的心理鸿沟,要用期待去 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所谓“真诚所至,金石为 开”,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把握爱的原则,是帮助他们进步的关键, 老师必须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 学生精神上的尘埃。用无私的爱筑起现代化成功教育的“大厦”。 总之,作为教师,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树立新的服务观念,以 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教育事业新的辉煌,让爱撑起一片晴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