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农村自然小班化低年级情境识字教学的多样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农村自然小班化低年级情境识字教学的多样性

语文论文之浅谈农村自然小班化低年级情境识字教学的多样性 ‎ ‎   【摘要】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识字量大又枯燥乏味,教师采用的方法通常是一些在识字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所以,在我们低段语文教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因此,怎么让学生学有所乐,乐于学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成了我们低段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实行情境教学成了必然之路。‎ ‎  【关键字】情境教学  兴趣  方式  效率 ‎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思,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是我们生活中的交际工具,也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将语文和现实结合起来,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并结合情境,积极利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随处可见,这就为学生学习汉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一千六百至一千八百个,其中八百至一千个会写。”‎ 这一规定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而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在学习上普遍存在一些惰性,而且平时由于父母缺少管教,在上学之前往往很少接触汉字,而这时让刚进入小学的农村孩子静心认记这么多生字,实是在他们身上压上了一座大山,比较困难。对我们这些农村的语文教师来说识字教学就成了一个难点,识字量大成了一个难题,而识字教学本身的枯燥乏味更是让我们难上加难,平时课时的安排又不允许我们占用太多的时间在识字教学上。该如何解决学生速记速忘的特点,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怎样提高识字的效率就成了老师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低段识字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但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乐学,好学。‎ ‎  新大纲要求学生识字量为4000字左右,掌握2500个字。识字量的多少是学习语言文字的根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呢?我认为情境教学可以首当其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唤起学生的识字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如何为学生的识字教学创设好情境呢?我通过摸索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  一、想象识字 ‎  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间断性特征,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一二年级的学生,还处在好动好玩的年龄,不能很好地静下心来学习,更不用说每天要认识那么多生字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适当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如一年级上册的《操场上》一课的学习,当学习“身体”的“身”时,我先提醒孩子“身”是什么,再让孩子们讨论该如何记住这个字,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当我请一位孩子站起来说时,这个孩子说:“身”的第一笔是撇,就像人的脑袋,中间部分像人的身体,最后一笔就像人的一条腿。说完,还做了一个“身”的姿势。通过这样一说一比划,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身”字。由此可见,孩子们尽管年龄小,但他们内心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认识事物的角度也是多样化的,和我们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提供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得天独厚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潜能。‎ ‎  2、在识字过程中,还可借助汉字本身,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休”字一词时,我就做了一个谜语一个人靠在一棵木头旁边;又或是在教学“究”‎ 字一词时,我说九个洞,学生很快就猜出了谜底,同时我还提倡同学们也可以想出不同谜语,让其它同学猜一猜,结果出人意料,各式各样的谜语脱口而出,气氛活跃,在这个活动中每位同学都将字词进行分析、联想,大大的提高了学生记忆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 ‎  二、字理识字 ‎  1、看图、象形识字。这是识字的逻辑起点。这主要是针对象形字、会意字讲的。中国汉字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教材中的识字内容也是遵循了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编排的。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特点,先让学生读字看图,展开想象,字形就很容易掌握了。如一年级上册《日月明》中的“人、从、众、木、林、森”的教学。我们可以为“人、从、众”配上三幅图,第一幅图是一个小朋友,第二幅图是两个小朋友,第三幅图是三个小朋友。为“木、林、森”也配上三幅图,分别是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学生看了图,就能悟出这两组字的构字原理。再通过诵读为识字提供语境的韵文加以巩固与深化:“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二木林,三木森。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  2、指事识字。如“本、尺、甘”。‎ ‎  3、形声识字与字族文识字。只要以声旁带字,形成系列,如“青”——请、情、清等;以形旁带字,形成系列,如“目字大家族”‎ ‎(目字旁的字)等等。‎ ‎  三、多种形式复现生字,多种感官参与其中 ‎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实际的效果越好。因为多种复 ‎  现促使学生多种那个感官参与其中。‎ ‎  (1)以游戏的形式现生字 ‎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到处都在体提倡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要让他们学得快乐,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多想一些新鲜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复现,不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复现生字的时候用过“摘果子”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用卡纸剪一些“果子”,在背面写上生字,如果学生能读对“果子”背面的生字,那这个果子就是他的,这一游戏比较能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有“开火车”“当小老师”“猜卡片”等等,都是很好的复现生字的游戏,这些游戏正好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  (2)制作识字的卡片 ‎  在我们的教学中,都是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然后进行讲解、纠正、‎ ‎  识记,但这样的方法并不能真正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以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这就说明,在课堂中识字,在课后,我们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生字卡片,并进行全班交流。以这样的方式代替抄写,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  四、结合生活经验识字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交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接触的人和事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即将到来的陌生的一切,他们内心充满了新鲜、好奇和兴奋。汉语拼音的学习是一年级上半年的重点,而一味地进行拼音学习,学生也会感到厌倦,因此在拼音教学的同时,渗透一些汉字的识字教学,能有效提高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也进而培养了孩子的识字意识。‎ ‎  1、通过收集各种食品包装袋识字 ‎  鼓励学生收集一些平时爱吃的食品的包装袋,并将自己认识的新字和同学进行交流,也可将这些包装袋上的食品名称剪下来制作成剪贴报。当孩子们将自己的成果得以展示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加以赞扬和鼓励,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  比如,我鼓励学生在放假的时间注意积累自己吃过的零食包装袋,制作成识字剪贴报,带回学校进行展示。同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也会刻意将一些食品带进教室,并告诉学生名称,如“火腿肠”,学生以前只知道它的名称,但当我们把单个字拎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于是,我先告诉他们这是“火腿肠”,并把包装袋放在投影下放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如何让记住这几个字,尤其是“腿”和“肠”。学生在观察后一致发现这两个字有着相同的偏旁“月字旁”,然后我顺势引导:“月字旁”的字和人体器官有关,如:腰、脑、脸、脚、肺等等。‎ ‎  通过这一次的识字经历,学生又认识了不少字,至少他们了解了“月字旁”的字的特点,大都和人体的器官有关。‎ ‎  2、通过各种广告牌识字 ‎  生活中的广告牌随处可见,有些还会附带着汉语拼音,只要孩子们有识字的愿望,他们就会自觉地对拼音进行拼读,并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对字的读音进行确定。这种识字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和家长的配合来完成,因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除了在校时间,孩子们更多的是和家长在一起,只要家长和孩子们一样,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多给孩子一些引导,那么孩子们识字量的增加也是指日可待的。‎ ‎  因此,我对班上有些识字有困难的学生家长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多关注路上的广告牌。家长也特别配合,让学生准备本子,随时记录刚学会的生字。在返校的那一天,学生便会兴冲冲地跑过来向我汇报:“叶老师,我又认识了……”如我班一学生有一次突然跑过来指着书上的一个字对我说:“老师,这两个字我认识!‘鞭炮’!”于是我刨根问底,他说因为他在回家的路上认识了“爆炸”的“爆”字,它们都和“火”有关系,而且它们都是形声字。对于这个孩子的“新发现”,我充分给予了他以肯定,也对自己的这一方法给予了肯定。‎ ‎  3、通过教室内各种学习用品识字 ‎  刚入学的孩子,虽然都知道大部分生活用品的名称,但是当把一些名称分开单独让他们来认的时候却不能正确加以认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将教室里的物品注音并写上汉字,但是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带回家进行尝试,如将家里的生活用品也注上拼音和汉字,让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生字的认识。把识字与认识物体有机地结合,是一种不错的识字方法,可以促使孩子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  因此,我将教室内一些物品写在卡纸上制成卡片粘贴在某物品上。比如:“黑板”,我就将这两个字贴在一边,学生一抬头就能看见。其次还有“门窗”、“讲台”、“电视”、“书柜”等等。学生的积极性倒也挺高,在可与还会进行互相认字,久而久之,学生的识字量不知不觉就提高了不少。‎ ‎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连结在一起。”这就 ‎  说明,联系生活识字是最好的识字方法。‎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我认为,只要是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识字教学方法,都应该在教学中得以运用。多管齐下,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  参考文献:‎ ‎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5页。‎ ‎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5页。‎ ‎  [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6页。‎ ‎  [4]白金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第3期,第84----85页。‎ ‎  [5]《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6页。‎ ‎  [6]周小妹。《引导小学自制生字卡识字》,《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第6期,第87页。‎ ‎  [7]《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5页。‎ ‎  [8] 赵士英《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7期,第35页 ‎  [9]陈招阳《古为今用谈识字》《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8期,第72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