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的调查报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的调查报告

关于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的调查报告 随着 __ 与信息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__ 的不 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工,寻求增收致富 的途径,他们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 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城市中他们仍然处于“边缘”状 态, 面临着很大的生活压力。 然而在这一群体的背后还有一个同样值 得我们关注的群体,那就是“农村留守妇女”。据统计,淮安市 ** 区 ** 镇约有 50 岁以下的留守妇女 2500 人,占同年龄阶段已婚妇女总 数的 20%左右,这一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是 ** 妇联一直以来都十分关 注的课题。 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该镇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现状,做好农村留 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帮扶工作 , 该镇妇联成立了专题调研小组,在 镇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下, 对全镇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现状进行了深 入的调研。通过调研,深深地体会到留守妇女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她 们柔弱的双肩既担负着赡养老人、 照顾小孩的生活重担, 又承担着家 庭农业生产的艰辛,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和希望, 她们默默地支撑着家 庭的负荷。 ** 镇总人口 4.5 万人, 其中 : 女性人口 1.6 万人, 劳动人口 2.3 万 人,其中 : 女劳动力 1.1 万人。全镇外出务工人员 1.8 万人,常年留 守家中的妇女 2500 人以上,占全镇女劳动力的 22.7%之多。 1 、文化程度方面,大部分留守妇女文化偏低。从调查情况看 ,85% 以上的留守妇女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这里边, 35 岁以下的留守妇女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较多, 31-40 岁的具有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 程度的较多, 40 岁以上的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较多。 2 、年龄结构上,留守妇女主要分布在 28 岁以上。 30 岁以下的留 守妇女主要是因为生育、照顾幼小子女而暂时没有出门打工 , 占总数 的 15%左右, 40 岁以上的占到 15%,30-40 岁组的留守妇女是较为集中 的年龄段, 这一阶段年龄的妇女上有日益年迈的父母, 下有正在上学 的孩子。 3 、从留守妇女的留守的原因来看, 大部分留守妇女因为家庭不支 持其外出打工或者自身不愿意外出打工是其主要原因, 需要她们留守 家中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照料农业生产则是她们留守的客观原因, 双重原因使得她们处于既向往外出打工又自我回避的矛盾心态, 这一 现象在 30 岁以下组的留守妇女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1 、劳动强度加大,身体健康受损。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 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诸多事项,更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 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使很多留守妇女 的体力大幅度透支, 这种劳动强度的人为过多过大, 严重损害了她们 自身的身体健康。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妇女”每人需 要独立承担将近 4 亩地左右的农业生产田间劳作, 而其中又有半数以 上的妇女表示“一个人难以单独承担农活”, “希望过上稳定的家庭 生活”。而那些身体原本就不太好的留守妇女,遇到的困难则更大。 如树西村的留守妇女刘某,家有 6 口人,两个孩子上学 , 上有两位体 弱多病、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照顾, 还有 5 亩责任田的耕种全部 由她一人承担,除此之外,她还在家中喂养了猪、鸡鸭等。由于长期 辛劳,积劳成疾,她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用她自己的话说“有时 一天累得鞋都不想脱,就想爬上床睡觉”。而问到类风湿性关节炎治 疗的情况时, 她说丈夫外出打工挣的钱, 连两个孩子上学用的都不够, 两个老人药又没断过, 自己的病只是到支撑不住的时候, 才舍得吃点 药缓解一下, 医生说可以做手术, 可几万的手术费用只能让她望而却 步。 2 、精神负担过重,安全感普遍下降。由于丈夫长年在外,这些留 守妇女精神负担明显加重,安全感普遍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害怕 出现婚姻危机。 留守妇女大多是中青年, 一些长期分居的留守妇女因 为丈夫长期在外乡打工, 夫妻之间缺乏交流沟通, 一旦双方相互猜疑, 再加上自我精神生活空虚, 自我控制力不强, 极易受到不良现象的诱 惑,导致感情危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打工婚姻”离婚案呈上升 趋势,尽管留守妇女为家庭作出了许多牺牲, 但是对于丈夫出门打工 常年不归、移情别恋的情况,她们是无可奈何。二是财产安全得不到 有效保障。男性劳动力外出后,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这种 人口结构的变化, 致使农村治安防范力量减弱, 使农村社会治安隐患 增加, 农村留守家庭的妇女常年担心丈夫不在家, 家庭财产被小偷小 摸窥视,常常夜里也不敢深睡,有个风吹草动得赶紧起来查看,致使 这些留守妇女的安全感大大降低。 60%的留守妇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 的压力和心理压力,并且无人倾诉,既要操心孩子,又要担心丈夫, 还害怕流言蜚语。 3 、婆媳关系难处理,对子女疏于教育。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不 好处理,尤其对这些丈夫不在家的留守妇女来讲, 能够独立处理好婆 媳关系更是难上加难。 调查中我们就发现了几例存在婆媳关系没有处 理好导致家庭矛盾激化的现象。 另外,不少留守妇女本身文化水平比 较低,除了在经济上、生活上能为子女提供一定的支持外,无力在子 女学习上、做人上给予有效教育与监管,只能听之任之,只是希望子 女别做违法的事。由于 80 %左右的留守妇女认为对子女的教育就是 拿钱供他(她)们上学,只要他们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顺利完成学习 任务就行。 有近 60%的妇女几乎从未同子女谈过理想与抱负, 有近 65% 的妇女不知道平时孩子在想什么、 盼什么, 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主要 表现在吃饭穿衣上。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 有的留守妇女由于自身文化 水平低, 根本不能给孩子讲出什么道理, 造成一些留守家庭的子女上 初中后因为不能及时对孩子进行辅导和监管, 最终使孩子在初中时期 成绩出现一落千丈, 甚至染上恶习的现象, 这些留守妇女却对子女们 的教育和辅导却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 留守妇女是目前我国农村最大的劳动力资源,也是新农村建设主 力军, 她们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安 定, 针对留守妇女面临的压力和困难, 需要我们党和政府还有各级妇 联组织高度重视, 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 开展及时对口的帮扶活 动,这样在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营造一个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 配合,共同关爱留守妇女的社会氛围。 1 、高度重视,创造关爱留守妇女的良好环境。关爱农村留守人群 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高度重视, 需要社会发挥各方优势, 做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协调配合、 共同推进。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 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 共同关心的局面。 二要出台相应的硬性帮扶政 策和措施。如要深入基层传授技术、以村为单位建立“农家书屋”、 定期开展“三下乡”活动、建立“妇女健康之家”、帮助有条件的农 村妇女给予信贷扶持和项目扶持等。 三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提 高妇女的思想道德素质。利用农闲时节或“三八”妇女节等,组织开 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以“平安建设 “为载体, 以评选 “好婆婆” 、“好媳妇”、“好邻里”、 “守法公民”、“五好文明家庭”等为抓手,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夫 妻和睦、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四要大力宣传知法、守法、做合法公 民的重要意义, 引导妇女相信科学, 反对迷信, 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五要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 打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对留守妇女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 加大对《妇女权益保障法》 的宣传教育,提高妇女的法律意识和自我 保护意识。 2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志青年回乡创业。一要多引进劳动 密集型企业, 让青壮年劳动力能实现在本地就业, 从根本上解决劳动 力大量外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二要拓宽农村致富渠道, 制定优惠 政策,动员和鼓励外出务工青年积累经验,更新观念,帮扶他们回乡 创业,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 、加强对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和资金扶持, 鼓励留守妇女自主创 业。一要继续大力加强妇女技术培训,举办留守妇女技术培训班,让 留守妇女懂得更多的农业生产技术,科学种田,科技致富,提高依靠 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 二是劳动、 妇联等部门要继续坚持积极为留守 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 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三要大力扶持留守妇女创业项目,在用地、 资金、 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使其能够敢创业、 会创业、 创成业。 4. 积极探索有特色的农村妇女互助组织,充分发挥妇女群体自身 互帮互助的作用。在“政府支持,妇联牵头”的前提下,我们要成立 农村妇女合作小组, 以减轻劳动强度, 以互相关心实现情感上的诉求。 同时, 鼓励她们利用互助组织功能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 “亲情之旅” 等夫妻亲情互动活动, 组织部分留守妇女与打工丈夫 “零 距离”相会,加强留守妇女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