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计划总结之《芦花荡》教学反思
语文计划总结之《芦花荡》教学反思 《芦花荡》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写的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个年近六十的干瘦的老头子的“英雄的行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 本节课我重点放在对〈芦花荡〉的人物形象分析上。 1、重点强调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2、各学习小组自主交流预习成果,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代表及小组成员发言,说出自己对“老头子”这一主要人物的认识,师加以评点。 4、师对学生发言加以点拨、引导和评价,归纳出老头子的主要性格特点,板书在黑板上。 对于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我们一直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节课,巧妙的过渡语,智慧的点拨,学生也时有精彩的回答。可是今天我上课主要看学生的行为、学习的效果,我发现这堂的课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学生对人物分析往往是局限于某一处,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总是零碎的。我说是自信自尊,你说是智勇双全,他说是老当益壮。学生的困难在如何全面认识、客观评价小说中的人物,而我恰恰在这一点上处理得略,而在前一阶段处理得详。 其次,课上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因为课堂有限,那么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就是倾听。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总结。几十分钟一直在倾听。他们中有的同学走了神,有的同学做了小动作。 第三,这堂课的前提是学生课前自己充分的预习、思考。那么有没有人没充分预习呢?从观察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上课老师总要说,总要总结的。自己既不发言,也无须思考,只要听就行了。长此以往,不愿预习、不愿思考、不愿举手的人就多了。从课堂来看,学生发言的面并不大。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方式,从情境着手。我问:“如果你是老人所护送的两个女孩中的一个,你最喜欢老人的哪一点,为什么?”有学生说:我喜欢老人的自信。课文中说:“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多么自信!而且他的自信也是有基础的,他的水上工夫确实了不得。 又有学生说:如果我是那个受了伤的女孩,我喜欢老人说到做到,为我报仇。你看,文中老人是这么说的:“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老人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到了。 学生还说:我喜欢老人的智勇双全。文中这么写:“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你看,一个老人就这么把日本鬼子玩得团团转,不就靠老人的智勇双全吗?看着觉得真解恨! 学生的回答无不证明,由情境带来的体验会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同文本对话,充分挖掘文本中闪烁着迷人光芒的语言文字,和文本融为一体。这时,知识的价值就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而在于为人不断创造新的“起点”;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再是单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在知识环境中寻求人的本来价值。这时,知识的质和量都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人在知识中的感受、经历和体验。人不再是外在于知识体系,而是内在于知识,与知识融为一体,不断地在对话中“寻找自我” 总之,从本节课看来,一堂课的目标设定、重点难点的确定都不应只是老师依据教材来定,而应依据学生认知教材的情况来定。由此得来的教学效果也不应只看课堂上那精彩的回答,而应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最终有了多少新的收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