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范文之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导处范文之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教导处范文之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 ‎  一、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 ‎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  4、查新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  5、论证研究的价值——‎ 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  6、阐述研究的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 ‎  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  五、开题报告的写作 ‎  以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一五”期间规划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探讨学生行为标准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深化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为例。‎ ‎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  (1)课题、问题的提出?‎ ‎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  例如: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一五”期间规划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探讨学生行为标准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深化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对研究背景的阐述是:1、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健全的人格,促使人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永远是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以尊重为价值导向将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且,最终只有落实到行为的改变才有实际意义。本研究充分考虑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主要研究如何将“尊重”这一很大的概念落实下来,一是研究解决对未成年人的要求大而空的问题,把“尊重”概念落实到具体的行为标准上;二是研究解决对学生的教育重结果而不重教育过程的问题,其表现是提法不断翻新,作法还是老一套。把尊重人落实到教育的过程中:一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二要探讨达到目标的途径。‎ ‎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  例如: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一五”期间规划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探讨学生行为标准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深化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的阐述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人们逐渐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值得尊重的,并且在社会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视对个体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理念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普遍的实施。1989年2月,日本修改中小学教育大纲规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把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念体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具体生活之中。美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国家曾经非常盛行3R教育,即权利、尊重、责任,以教给孩子价值观念和学会尊重别人。美国托马斯?里克纳著的《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中提出”尊重与责任“认为”这两项价值构成普遍的公共道德的核心。“我国自”九五“开始,就有课题在研究关于尊重问题,北京东城区提出”尊重教育的五个维度——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东北师范大学提出”尊重的教育“。在”十五“期间,所了解到的仅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的就有《尊重平等教育与教育改革》和《着眼人格素质,实施尊重教育——‎ 深化基础道德的教育与实践》。尊重体现了新型的道德关系。社会发展到今天,道德的关系体现了平等。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尊重是一个独立的人和另一个独立的人的交往,以尊重为价值导向,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父母、老师与子女及同伴间新型的道德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新型的人际关系。研究未成年人行为标准及实施途径,是将概念上的”尊重“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及教育的途径中,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必然要涉及并不可能回避的问题,这项研究必然会成为教育的又一个热点,它将为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提出行为标准和可供借鉴的操作模式。”‎ ‎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 ‎  例如: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一五”期间规划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探讨学生行为标准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深化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对研究意义的阐述是:“‎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必然有主导其行为的潜在的价值,这些潜在的价值支撑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尽管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缺少对道德的拷问,但它又是无处不在,不管自己是否意识到、也不管自己承认与否。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共同的价值导向。价值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持久性。以价值为依托,一个人的发展就有根基,没有根基的发展注定是不可持续的。人的发展是这样,社会的发展也是一样。民族的强盛,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最终依赖于民众普遍地相信基本的价值,并以此为准则。社会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不同个性、不同利益个人及集团而导致的不同的选择只有在统一的道德价值条件下才有意义。因此,社会需要有共同的价值导向,共同的价值是对话的基础、沟通的桥梁,是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探讨未成年人的行为标准及培养的途径是在探讨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是赋予教育灵魂的工作。尊重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它既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理念,也表现在一点一滴的不经意的行为中。关于行为改变还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已有的一些行为改变还没有形成系统。本课题在吸收”十五“关于对尊重问题的研究基础上,”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探讨未成年人行为标准的研究与实践“,将系统探讨以尊重为价值导向的行为标准,并将”尊重“贯彻于研究的过程中,既具有时代意义,又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  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  例如: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一五”期间规划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探讨学生行为标准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深化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对课题的概念界定:“‎ 本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研究、探讨未成年人的行为标准及培养途径。1、以尊重为价值导向的行为标准——既尊重每一个生命(包括自己)的独特性,又能够按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将个性和规则和谐地体现的具体的行为中。2、以尊重为价值导向的培养途径——自始至终紧扣尊重,既以尊重为价值导向,又把尊重的理念体现在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中;把研究定位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无论是学生体现尊重意识行为的形成,还是教师行为的改变都是没有止境的一个过程,这项研究实际上是师生自身变化的过程。这个界定就是一种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 ‎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  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例如: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一五”期间规划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探讨学生行为标准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深化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对课题研究假设的定位是:“探讨以尊重为价值导向的行为的标准及教育的途径,在这过程中,通过改变教育行为和有效的教育途径、方法,中小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尊重的意识,然后由于意识的原因,便会形成尊重人的行为,这必将会促进中小学生现代人格素质的形成、促进其可持续的发展,并能为增强德育实效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模式。”‎ ‎  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  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  例如: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一五”期间规划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探讨学生行为标准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深化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对课题研究内容的定位是:‎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1、研究以尊重为价值导向的行为标准。‎ ‎  (1)将培养以尊重为价值导向的行为落在尊重个性和规则。因为,每个人都是以其独特的个性存在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而每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不可能单独、孤立地存在,必然要与其他独立存在的生命发生关系,这就需要规则。以尊重为价值导向的行为标准——‎ 既尊重每一个生命(包括自己)的独特性,又能够按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将个性和规则和谐地体现的具体的行为中。‎ ‎  (2)对行为标准的研究界定:这里指的行为标准不是大而空的概念,比如,尊重人、理解人、与人沟通、文明礼貌等;也不是具体的细化的礼仪行为,比如,”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看见别人的东西掉了主动帮助捡起来“,”进门关门看看后面是不是还有人“等等。本课题研究对日常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关键行为,即能使人一看就明白,同时,又留出一定的教育空间。以”尊重他人“为例,”尊重他人“中的”尊重“概念大,不易操作,但如果把这个概念落到”不强迫别人按自己的意见做“;”不把任何一个人和其他人进行比较“;”若无其事地帮助别人“等,就容易理解了。‎ ‎  (3)本课题主要研究在相互关系中的行为标准,即以尊重为价值导向,研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体现尊重的行为标准。‎ ‎  2、研究培养体现尊重意识行为的教育行为。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是培养体现尊重意识行为的关键。对教师教育行为的界定:与学生的尊重行为所不同的是,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针对学生的尊重行为的培养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在”十五“研究中就有学校提出:让迟到的学生安静地走进教室;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变喊报告为敲门;申办示范校学生做评审;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等等。尽管”十五“‎ 研究有了一个很好的起点,但教师的教育行为的改变还限于一个个的案例,没有形成规律。本课题拟在教育、教学、管理、校外活动、与家长沟通等方面,在实践中探讨培养体现尊重意识行为的教育行为,形成系统,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 ‎  3、研究通向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是研究得以实现的保障。在通常的教育工作中,往往习惯于提出目标,然后就是定计划、抓落实,继而总结、评比,这中间往往只有工作步骤,而少了通向目标的过程。因此,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就是概念不断翻新,作法还是老一套。本课题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只关注”要做什么“或”做了什么“,没有考虑”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怎样做“。以尊重为价值导向,回答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确立研究目标——培养体现尊重意识的行为,回答了”要做什么“。从价值导向到研究目标,这中间还需要有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在回答”怎样做“,只有回答了”怎样做“,培养体现尊重意识的行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  (二)可能有的创新点。‎ ‎  1、变概念为行动。将尊重,这一很抽象的概念落到具体的行为改变中。‎ ‎  2、对培养当代中小学生体现尊重意识的行为的研究能很好地与传统的行为规范教育结合在一起,并且使”行为规范教育“有一个很高的起点——以尊重为价值导向。‎ ‎  3、在研究以尊重为价值导向的行为标准的过程中,探讨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和相应的途径与方法,把尊重这个概念体现在研究的过程中。‎ ‎  (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1、研究重点。‎ ‎  (1)将以尊重为价值导向培养学生的行为,落在尊重个性发展和规则上。‎ ‎  (2)研究人对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中,以尊重为价值导向的行为标准。‎ ‎  (3)在反思教育习惯中改变教育行为,从中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  2、研究策略。聚焦小事,通过对小事的研究,透视文化,分析不同价值导向在具体行为中(包括教师的教育行为)的表现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 ‎  例如: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一五“‎ 期间规划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探讨学生行为标准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深化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对课题研究方法的定位是:”1、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师生都是研究对象,又是研究的主体。2、案例研究法。聚焦身边的小事,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培养尊重行为,改变教育行为。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不尊重行为,培养尊重行为。4、访谈法。通过对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教育界人士的访谈,了解价值导向对行为的影响。“‎ ‎  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  例如: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一五“期间规划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探讨学生行为标准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深化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对课题研究步骤的设计是:”2006年10月--2007年7月——启动阶段:‎ ‎  1、子课题校确定研究选题。一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重点研究几个行为。在这过程中,互动交流,相互启发,以便准确确定研究目标。‎ ‎  2、和有关单位合作,出调查问卷,了解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的不尊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培训。了解有关尊重的研究成果,理解尊重对教育和我们自身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  2007年9月--2010年7月——研究阶段:‎ ‎  1、搭设研究的平台——边研究边征集稿件,同时,小会交流,大会推进。‎ ‎  2、研究形成几十或上百条对中小学生具有指导作用的行为标准。‎ ‎  3、研究形成上百条具有冲击力的教育行为。4、研究形成切实可行的教育的途径与方法。2010年9月--2011年12月——总结、结题阶段:1、推出典型经验。2、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学术著作。“‎ ‎  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  例如: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一五“期间规划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探讨学生行为标准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深化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对课题研究成果的预测设计是:‎ ‎  序号    研究阶段 ‎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  1   2006-2007年 体现尊重意识行为调查问卷(了解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不尊重的主要问题)  调查问卷 ‎  2   2007-2008年 学生参与,初步形成几十或上百条对中小学生具有指导作用的行为标准  学生案例 ‎  3   2008-2009年 召开不同程度的观摩现场会(验证并进一步确定体现尊重意识的行为标准)  会议 ‎  4   2009-2010年 形成上百条具有冲击力的教育行为  教师案例 ‎  5   2009-2010年 召开不同程度的教师交流会(形成切实可行的以尊重为价值导向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会议 ‎  6   2009-2010年 北京市和全国范围的交流展示 ‎  (通过会议交流,丰富并完善成果)    会议 ‎  7   2009-2010年 《教育活动与方法》(名称待定)‎ ‎  8   2009-2010年 (名称待定)    学术著作 ‎  9   2010-2011年 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  1   2008年  《寻找自己生长点》  学生案例 ‎  2   2008-2009年 《改变教育行为》    教师案例 ‎  3   2009-2010年 教育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培训教材 ‎  4   2010-2011年 《尊重改变生活》、《研究报告》    学术著作 ‎  研究报告 ‎  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他(她)是有识之士,是有志之士。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  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  例如: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一五“期间规划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探讨学生行为标准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深化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对课题研究保障条件的分析是:”本课题研究在“九五”、“十五”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化。在“九五”‎ 期间,研究以尊重为突破口的基础道德教育,构建了基础道德的基本框架,尊重的五个维度——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在“十五”期间,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改变教育行为;在 “十一五”期间,仍然是紧扣“尊重”二字,以尊重为价值导向,研究探讨未成年人的行为标准及培养途径。本课题由一直关注课题研究的陶西平主任把关定向;由中国科协学会管理中心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常务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组成领导小组、顾问组、专家组、研究组和秘书处。本课题拥有一支稳定的,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德育、传媒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队伍,尤其可贵的是十余年的研究凝聚了有100多所学校参与的研究队伍。“‎ ‎  6、 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  7、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注)、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 ‎  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 ‎  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4、课题组力量如何或分工是否得当;5、资料准备如何;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  让我们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发展,在课题研究中茁壮成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