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举例 坚持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且反过来又应用、服务于生活,将学生应用于数学过程兴趣化、生活化,为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大家创业网为大家带来的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 数学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应该算得上是对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完美阐述了吧!新课程标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而且还要激发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一、创设生活情景,培养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使之产生美感,培养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新课标指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1、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这些数学知识,而是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分析和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如:在进行平面镶嵌的概念教学时,我让学生根据生活中所见到的瓷砖铺设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争先恐后的说出家庭铺的地板砖、街道上铺的彩砖、浴室里的墙砖我又接着问学生:你知道工人师傅在铺时是遵循什么规则吗?从而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推出平面镶嵌的概念,这不仅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都大有裨益。 2、精心设计练习,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责任是尽其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知识,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分析、直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最终的目标。数学源于生活,更应应用于生活。 3、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如:在解应用题时,特别是解综合性比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建构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对选编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保险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通过建模训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定义、概念、定理、公式等都是从现实世界中经过逐步抽象、概括而得到的数学模型,与现实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可以反过来应用于现实世界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4、拓展生活实践,为学生打造运用数学知识的平台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坚持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且反过来又应用、服务于生活,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兴趣化、生活化,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去,用生活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实施了这样的实践活动――看一看,谁从生活中发现的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多。这样一来,汇报课上争先恐后的情形别提有多热闹了。 5、鼓励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数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只要你留意,你就能发现.比如:增长率、企业成本与利润的核算、市场调查与分析、比赛场次安排等等,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并明确数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更好的适应生活,有效的进行表达和交流。作为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发现,善于提出生活中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会感觉到知识的乐趣,想去发现、去创造,产生迫切学习知识的愿望。 总而言之,数学应用的基本素质,是未来任何一层次的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现在的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视和关注,都将对他一生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将数学知识的学习置于学生生活的大课堂中,无论是课前,还是课中,乃至课后都应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让学生人人都能乐于学数学,会学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 一、数学适应源于生活,用于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周围,让学生学习数学,可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有目的的,合理地创设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有兴趣的数学问题,只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开启智慧之门。 例如,在学习归一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让学生练习。使用139全球通手机,月租费50元,每分钟通话费0.4元;而某一人用136神州行手机,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6元,而这个人用136手机,每月计费150元以上,若他要换用全球通手机合算吗?这些题目,是学生从示接触过的,又很贴近学一的现实生活。通过让学生业计算,既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对现实生活的了解,又很好地创造了生活的新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时候,可以设置疑问。为什么自来水的管道是圆形的而不是长方形的、你们有没有见过正方形的自来水管,这样一个带有生活常识的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对它充满兴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样使教材的内容融入趣味的生活情节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再次学习的兴趣。 二、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生活实际 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要讲清概念外,使学生正确理解各个知识点和概念,更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把数学知识用到实际中来,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数学问题,来打开学开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信息量,了解生活的实际。 如美国第三次全国进展评估中有这样一个试题是:每辆卡车可载36名士兵,现在有1128个士兵需要用卡车送到练营地,问需要多少辆卡车?乍一看,这是个很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测试的结果也表明,有70%的学生正确地完成了计算,即得出了36除1128商是31,余数为12。然而,在此基础上,只有23%的学生给出了32这一正确的答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了学生没有把这一问题看成是真正的问题,没有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而只是把题目看成是虚构的数学问题,为了练习而杜撰的故事。他们所做的事就是进行计算把得数写出来,这也是一些学生的通病,只注重机械练习,而很少考虑其他问题。这只是数学教学中的小小一例,在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的数学要加强真实感要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数学要为生活服务,从而来增加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从数学实践活动入手,拓展数学视野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并让学生辨别步测与目测的差别;让学生到食堂去看看、称称,根据各种水果、蔬菜的重量,使学生去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获得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一、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自己的身边。 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中,我设计了这样一段: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此外教师还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一些调查、体验、操作等实践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教学单价、数量、总价三者关系应用题前可布置学生做一回小小调查员,完成下列表格: 品名黄瓜白菜萝卜猪肉 单价(元) 数量(千克) 总价(元) 这样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减缓他们在学习上坡度,对他们深刻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帮助。再如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锅盖、脸盆的圆心在哪儿;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并不神秘,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进而激起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感悟生活,架构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成了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的口号。教学中我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 1、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在上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内容时,我用CAI课件演示李蕾同学拾金不昧的情景,紧接着播出一则失物招领启事: 失物招领 李蕾同学在校园升旗台附近拾到人民币A元,请失主前来少先队大队部认领。 校少先队大队部 2002.3 学生惊奇于数学课上老师怎么讲起了失物招领的事呢?我和学生通过分析、讨论A元所表示的意义, 师:A元可以是1元钱吗?生1:A元可以是1元钱,表示拾到1元钱。 师:A元可以是5元钱吗?生2:可以!表示拾到5元钱。 师:A元还可以是多少钱呢?生3:还可以是85元,表示拾到85元钱。 师:A元还可以是多少钱呢?生4:还可以是0.5元,表示拾到5角钱。 师:那么A元可以是0元吗?生5:绝对不可以,如果是0元,那么这个失物招领启事就和大家开了一个大玩笑! 师: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拾到多少元,而用A元表示呢? 由于学生容易认识具体、确定的对象,而用字母表示的数是不确定的、可变的,因此开始学习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本题中的失物招领启事是学生所熟悉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学生便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解题过程中去。在讨论交流中,集思广益,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理解了新知,并对所学的知识更理解,掌握地更牢固;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相互帮助、合作的意识,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也锻炼了学生对社会的洞察力。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组合图形的计算后,我尝试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老师家有一间两室一厅的住房,如图:你能帮帮他算一算这两室一厅的住的面积有多大?要计算面积有多大我们先要测量哪些长度的面积?在给出一定的数据后让学生们计算;接下来我还让学生们回家测算一下自己家的实际居住面积。在这样一个实际测算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兴趣,又培养了实际测量、计算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如,学过了100以内加减法之后,创设了买汽车的教学情境:微型汽车大削价,小林花去100元买了几辆汽车,他买了几辆汽车,是哪几辆?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在我的鼓励指导下,同学们用式子有序地依次表示为: (1)把100元分解为两个数的和:(2)把100元分解为3个数的和: 50+50=100 40+60=100 30+70=10020+80=100 60+20+20=100 50+20+30=100 40+40+20=100 30+30+40=100 (3)把100元分解为4个数的和(4)把100元分解为5个数的和40+20+20+20=100 20+20+20+20+20=100 30+30+20+20=100 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去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这也正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图文并茂的应用题,使学生感到不是在解应用题,而是在解生活中的问题,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应用题的应用味:漫画的形式更贴近于儿童的实际生活,学生从图中获得各种汽车价钱的信息,又从文字中获取小林花去100元的信息,由于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但又不能刻板地归为哪一种类型,要想解决买了几辆汽车,是哪几辆?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就能得到不同的解法。整个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概括和归纳等学习过程。不仅巩固了100以内认识和加法,而且促进数学的交流,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因材施教,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 三、创造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两步应用题之后的教学,我让学生创作应用题,学生们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份鸡翅8元,一个汉堡包比它贵4元,我吃了一份鸡翅和一个汉堡包,你们说我用了多少元?;我的妈妈上午买了一斤青菜,买的萝卜是青菜的两倍,请问我的妈妈一共买了几斤菜?;《西游记》有62集,《西游记续集》比它多5集,《西游记续集》有多少集?学生们编应用题时眉飞色舞的神态,夸张的动作,幽默风趣的语言常常引起哄堂大笑。由于题材来自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学生发言积极、语言流畅,思维呈多极化和多元化,得出雪融化后是春天而不是水的新思路,因创造而倍感兴奋,更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再如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爸爸妈妈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水费(电费)是多少;学习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多少本息;再如学习完比例尺一节的知识后,让学生绘制我给未来的校园设计平面图、我给生活小区设计平面图等等,其对图表内容的丰富和社会关注程度令人感叹!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开辟了广袤的原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亲自体会参与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3 小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运用数学的算法不但可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扩展想象空间。围绕如何让小学数学生活化进行了探讨,通过身边的数学事例,开展课堂情境教学,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数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数学真正发挥作用,真正产生价值。 小学数学生活化抽象思维新课标中提出: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促使数学生活化,而且也要对生活出现的问题数学化。数学源于生活,而应该被生活所用。因此,小学课堂数学教学应注重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让学生真正了解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让数学走入生活贴近实际,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对此,教师要善于总结生活中的数据经验,对现有数学知识进行梳理,把生活变成数学教学的课堂,让抽象的数字转化为有趣的实物,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感触生活,这应该是数学教师探究的课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数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方法,让数学真正做到与生活接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培养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同样一堂课,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师讲课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因为教师的语言表达有强有弱,表达方式各不一样,授课方法各不相同,学生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相同。鉴于此,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锻炼,善于用直接简单的语言,结合儿童年龄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接受能力、语言天赋,围绕课堂重点内容,把抽象化的数学形象化,把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用趣味性的知识讲出来,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可以使课堂趣味性更浓,能够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愉快的接受数学课程,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努力的去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创建情境通常运用营造氛围、巧设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来完成。一是营造氛围。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学的主动,学的深入。只要学生有了兴趣,思维被调到起来,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二是设计游戏。例如,在数学课本中有一节课是《分桃子》,教师就可以提前购买桃子或者用教学模型,让学生亲自演示桃子放在盘子里的数学算法,如果有十个桃子,一共有三个盘子,每个盘子放三个桃子,还剩余几个桃子?如果有九个桃子,一共有四个盘子,每个盘子放两个桃子,还剩余几个桃子?如果有九个桃子,一共有两个盘子,每个盘子放两个桃子,还需要几个盘子,还剩余几个桃子?等等,教师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更容易掌握除法和余数的算法,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手动操作中更加轻松的接受新知识。三是演示教学。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丰富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会激发起学生的无限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数学教师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电教课的作用,把数学课本中的教学内容通过电教媒体形式进行模拟演示,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愿望。例如,数学课本讲到《青蛙吃虫》课程时,教师通过电脑在屏幕上呈现青蛙在庄家里扑捉害虫的过程,学生会被画面深深吸引,大青蛙和小青蛙相互比赛,看谁捉的害虫多,最后大青蛙捉住了53只害虫,小青蛙捉住了30只害虫。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大青蛙比小青蛙多捉了多少只害虫?如果再来一只小青蛙,能否超过大青蛙捉住害虫的数量?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方式,让学生对加减法有了兴趣,促进思维更加活跃,便于积极主动的寻求数学答案。 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 数学知识的应用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和周围,数学的价值应体现在现实生活之中。教师教学的目的也要基于这一点认识,把数学应用与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身边的例子,身边的故事,掌握数学的技巧和算法。就小学生而言,在生活当中应注意观察,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步骤。现实生活中很有多需要用到数学的地方,因此,教师要善于用身边熟悉的例子作为课题教学的内容,要善于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利用学生已知的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存在的价值,拓展学生认识数学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下应该接触的更多。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学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时,可以从桌椅的高低、长宽入手,从人体的身高入手,从手掌的大小入手,从身边的物品入手,让学生清楚长度对数量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主动丈量出长度,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重新焕发出新的精彩。例如,在学习到四边形面积的时候,长乘高即为面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果你们要给家里面买窗帘,需要买多大的面积才能够实用,是否宽度应该比窗户大一些,等等。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大地锻炼学生的与实践创新能力。 三、解决数学困难,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如果只学不用就会失去学习的意义。当下数学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学生们学过了图形的稳定性后,自然知道四边形不牢固,必须用三角形保证稳定,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屋顶要设计成三角形了。再如,同学们学习了利率后,就会自然知道怎么存钱更合算,存多长时间?存多久更合理。再如,学生学习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提问老师家里面要进行装修,一面墙长宽已知,一块瓷砖的面积已知,装修需要多少块瓷砖,每块瓷砖都有固定的价格,那么家里面一共需要花多少钱装修?通过这样一连串的提问,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巩固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好数学的信心。 ‎ ‎ 总而言之,数学的教学要充分发挥生活实践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熟悉现实中的数学,才能善于挖掘身边的数学资源,才能积极主动的感受数学带来的魅力。让数学生活化不仅仅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还能够焕发师生学习的生命活力,这些身边的例子都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学到了数学的真谛,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力量,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充满了亲和力,使课堂教学重新焕发了新的光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