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下面是关于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欢迎查阅。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校本课程是以校园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校园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校园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能够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能够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潜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校园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透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好处,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取,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资料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能够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资料上的开放能够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能够促进资料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资料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x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资料,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贴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校本课程开发资料 校本教材的开发资料,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取三种。 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两方面。 课程新编:计划根据校园的实际状况,结合各科的特点来组织实施。 课程选取:选修课和活动课,教材以选取为主,选修课以校园开发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门课程外,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应是多样化的。 三、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校园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组长:仇洪财校长 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副组长:杜崇辉、孙宝武、孙正保。 审议教师的开发设想,确定校本课程开发资料,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其中教科室:负责课程实施的设计指导和理论指导。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 组员:各教研组组长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小组,要组织一批有必须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潜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三)采用“三板块”形式,进行全员性通识培训。 (1)理论学习 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探索》等有关材料。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树立十种新型的教育观即新型的教师观;新型的教学观;新型的学生观;新型的质量观;新型的课程观;新型的人才观;新型的教学方法观;新型的过程教学观;新型的教学手段观;新型的终身学习观。 (2)专题研究 校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透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对外展示:每学年结合市级的各种教研活动对外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训的特点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发挥网络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建立了三个机制, 1、激励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带给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校园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 2、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校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要恰当的采用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3、投入机制:要有基本投入,要舍得投入,要优先投入。以上计划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适时进行调整。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指导精神,贯彻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的方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潜力及素质,使教师不断由“经验型”、“学者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为出发点,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开发、改善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校园,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学习是教学研究的基础校园透过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及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确保校本课程健康成长。 校本开发技术培训资料:《课程纲要》撰写技术,选取组织课程资料的技术,课程评价技术等。 培训模式:采用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效提高从教师的教学潜力和教育科研潜力。 2、开展学术研究,使校本课程高质量,上档次。 切实加强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开展听评入门课,示范课等活动,用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情研究,努力提高和学习的用心性、主动性,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 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水平。 3、探索良性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构成校园特色,从四方面展开校园内部评价:课程评价,课程实施状况、学生学业成绩、后继发展推荐。并透过多种反馈信息对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修订方案、改善实施推荐。 三、本学期具体的工作 1、开学初期组织教师培训,确保教师初步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编撰方法,并构成正确的校本课程观。 2、学期中开展由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参加的教研的活动,交流经验,深入探讨,共同提高,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每一位同学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3、教导处对校本课程进行过程中调控,参与听棵、评课指导,及时调控校本实施状况,及时总结经验,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认真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4、有选取的强化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力度了,以构成校园特色课程。 5、学期末加强对课程资料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所编撰教选取教学方法、设计课时良和教学进度等存在问题,提出改善意见,修正编撰的教材。校园组织对已开设课程教学状况反馈,对以后校本课程开展提出推荐。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课程目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2、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良好心理素质,增强信心,乐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3、学会多种交往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交往中体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境界,培养明理诚信、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充分体现我校“学生为本,发展至上”的办学理念,着眼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潜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学生学会倾听,能大胆、主动与人交往,乐观、开朗、自信; 6、课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课程资料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日常交往的潜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礼貌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资料分为以下几个教学 1、习惯养成 2、优秀诗文必读 3、名人故事 4、大棚西瓜 5、安全教育 三、课程实施及推荐: 1、课程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小组交流汇报表演师生评价 2、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3、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两课时安排在一齐,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 4、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 四、课程管理 1、构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网络,确保课程教学落实到实处。 2、加强校本培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实施的能手。 3、努力构成发展性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的评价。 五、课程评价: 1、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在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的激发尤其重要,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活泼。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从每个学生的说话中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赞美与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当然对学生的语病也要及时纠正。 2、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的潜力 3、具体实施: 1)学习兴趣浓厚,想说,爱说 2)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资料; 4)有表达的自信心。用心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5)能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能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和他人合作。 六、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情感体验。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七、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情感体验。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