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xx爱耳日活动总结范文
xx 爱耳日活动总结范文 耳朵对我们的重要很高,很多人却忽略了对耳朵的保护意识。下面是为大家的爱耳日活动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20** 年 3 月 3 日是第 15 次全国爱耳日。 根据上级工作要求, 我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开展深入扎实, 得到了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及响应。爱耳日活动总结活动方案。具体总结如下: 此次爱耳日活动的主题,“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预防从初 级耳科保健做起”。大力宣传听力残疾预防、发现、治疗及康复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全民爱耳、护耳意识 ; 大力宣传健康用耳习惯,减少在高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 大力宣传健康听力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大意义。 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部署,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做好相关文件的转发工作,保证了此次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深入得开展 ; 认真制定活动方案,保证了此次活动主题鲜明,措施具体,要求明确,宣传到位。 在爱耳日活动中,我们在街道、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在政府门前、街道等以横幅、标语等形式进行了宣传,发放宣传单600 余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爱耳日各项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和普及了保护居民听力 健康的科学知识 ; 加强了居民听力损伤与耳聋的防治、 康复; 提高了全民爱耳护耳的意识 ; 倡导了" 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预防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 " 的理念; 推动了防聋治聋工作的开展 ; 同时,对于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关爱听力与言语残疾人群, 推动扶残助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xx 年 3 月 3 日是第十四次全国爱耳日。根据省、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要求, 我区紧紧围绕 " 正确使用助听器 " 这一主题, 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开展深入扎实, 得到了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及响应。具体总结如下: 此次爱耳日活动的主题,贯彻了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英明决策, 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亲切关怀, 充分显示了全国爱耳活动蓬勃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因此,区残联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注此次活动,对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 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省、市残联的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做好相关文件的转发工作,保证了此次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深入得开展 ; 认真制定活动方案,保证了此次活动主题鲜明,措施具体,要求明确,宣传到位。 在爱耳日活动中,我们区在街道、社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 宣传。分别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街路以横幅、 板报等形式进行了宣传,每个镇、街门前和人群密集的街路设立了咨询台。以收到了很好 的效果。 为了使此次活动办的更好,我们特地邀请了绿园区中医院耳鼻喉专家为社区居民、 群众讲解怎样预防耳聋保护听力讲座和相关方面知识的咨询,居民参加活动,通过这次讲座,提高了居民群众对爱耳护耳的认识,使居民群众更加珍爱生命,保护听力。 在活动期间,燕城社区社区等医疗服务站还在社区内开展了新生儿和听力不好的人员进行了筛查,对聋儿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报告。 在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学生的热情参与下,我们组成功参与展开了全国第七个“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以“预防听力损失,共享动听世界”为主题,我小组于 3 月 5 日早上到岳王路社区进行听力检查、血压测量及听力知识咨询活动。 现将具体数据公布如下:共有 22 人参与了本组纯音测听的测试, 14 女, 8 男,共 43 耳,其中极轻度 1 耳,轻度聋 7 耳,中度聋 17 耳, 中重度聋 12 耳,中度聋 5 耳,极重度聋 1 耳。 共有 3 人佩戴着助听器前来测试,在接受测试的人中,有 5 人曾配戴过助听器, 但由于各种原因未继续使用。 对这些人和可以使用助听器的, 听力损失轻重的我们都进行了一一讲解, 鼓励他们有条件的可以配戴助听器, 并且积极适应助听器, 不要因为暂时的不舒适就放弃。要用信心、耐心、恒心去创造自己的动听世界。 在服务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有许多人是配戴着助听器来找我们的, 据他们自诉助听器的效果与当初配戴大相径庭, 年龄大了又不方便去调试, 所以有部分人有了想放弃配戴的想法, 这其实是助听器验配中心售后服务欠周到的缘故。如常此以往必将造成恶性循环, 我们听力工作者应该竭尽所能让每个助听器用户使用时感到满意, 主动的关心提问是日常工作中最缺少的。 另外,由于对助听器认识很少, 又没有听筒调试棒等基本工具, 对前来希望调试助听器的用户我们无能为力。 将来我们应多多学习助听器知识,多动手,多试听助听器,积累更多的知识再去社区服务, 这样也许会更有意义, 增加成就感,扩大服务人群。通过这次的服务, 我们深深地感到, 不同地方的人对助听器的认识、 对耳聋的认识程度差异很大,我们工作任重而道远。 模板, 内容仅供参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