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计划总结之高三政治质量分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思想品德计划总结之高三政治质量分析

思想品德计划总结之高三政治质量分析 ‎ ‎ ‎ ‎   一、试题评析  1.试题结构  本次考试是全县文科考生高三政治新课结束后的第一次测试,考试范围为高三年级全一册的内容,命题注重基础,在这一前提下,也适度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卷共设28道题。其中选择题25道,共50分;非选择题3道,共50分。  2.试题特点  (1)坚持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对知识点变式理解,适当降低了设问的难度。整套试题无偏题、怪题、超纲题,贴近学生学习实际。  (2)紧扣时政热点,凸显党和政府的施政理念,体现了很好的价值导向作用。试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择重要时政热点,如两会、金融危机、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核安全峰会、英国大选、上海世博会等。试题以这些现实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区分度很明显。还注重对政府施政理念(以人为本)、党和国家重要政策(经济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等的贯彻于渗透,体现了较好的价值导向功能。  3.试题学生得失情况  学生的选择题得分较好,高分50分,每个班都有学生得满分,其中,复读班选择题满分有14人,试验班42分以上占一半。失分较多的是第4、8、13、17、25题。非选择题学生得分最高分43分(杨莎),最低得分几分,差距较大。  经过前一段学习,考生在较熟悉的情景下再认再现基础知识表现较好,对选择题的训练较为扎实,因此表现选择题通过率较高。但是,在非选择题上多数学生失分较严重,首要的原因在于对教材的深度理解不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成绩和问题  本次考试我校学生政治成绩总体情况完成很好,重点、二本、三本上线率较高。如下图:  班级  重点(76分)  二本(67分)  三本(54分)  最高分  目标数  完成数  目标数  完成数  目标数  完成数  三(1)班  2  5  15  67  三(2)班  2  5  10  71  三(3)班  1  2  6  15  37  37  78  三(4)班  6  5  24  24  50  48  78  三(5)班  6  20  20  30  33  33  85  合计  13  27  50  43  97  110  但也从这次考试中暴露了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在今后的复习中注意。  (1)解读能力、获取、提炼信息能力差。  (2)缺乏理论支柱。很多考生天马行空,漫无边际,或是就事论事,或是简单照搬记忆中所做过的训练题答案,找不准教材的切入点,结合点,必然失分。  (3)审题不细。如第27题,题中明确限定中共中央强调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的原因,结果有的学生不管它,可想而知,空话、废话连篇,与题意要求太远。  (4)运用专业术语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差。主要表现为:  ①不能准确表述基本原理。  ②使用生活语言、口语、文学语言答题。  ③语句不通,错别字多。  ④‎ 答题不规范。表现为答案没有条理性、层次性,卷面不整洁,随意涂改、勾划、圈点。  综上所述,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从考生方面来看,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二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三、整改措施  1.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复习。  “万变不离其宗,取材全在书外,答案总在书中,”历年高考莫不如此,纵观今年试题,尽管材料新颖,但答案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地在课本中均可找到。前面分析的考生不能正确、准确表述问题,使用生活语言答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基础知识不牢。这再次告诫我们,必须夯实基础,必须“以本(课本)为本,以纲(考纲)为纲,”而不能是脱离课本去做题、猜题、押题;重视基础理论、基本观点的识记,理解、运用,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和体系,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始终应成为教学的主线。  (1)抓住主线,“一线串珠”。 从宏观上把握教材。以便在面对新问题、新情景时能及时调动和运用有关知识。  (2)区分易混知识,“慧眼识珠”。“知识网”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的经、纬交织而成的,因而织网最基础的事情就是掌握基本概念。而考生最普遍的毛病就是“糊”——将一些相近、相似概念弄混。在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区别易混概念和原理,对于易混概念、原理,可采用“比较法”,弄清其区别和联系。  (3)构建“基础知识网”。这是指绘制知识体系图。一般在第一轮复习时,以课为单位构建知识体系图。知识体系图能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互关系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来。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说的是要有实际行动。学生应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绘制出每课的知识体系图。这些图连接起来就是“网”。  2.科学进行能力训练。寓能力培养于日常教学中,突出能力训练。  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主消化、整理、探究,扩展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做题时要抓住材料和设问中的“关键词”,找出它与知识的联系,与知识 “挂钩”。一定要与知识挂钩,否则是无用功。  3.加强审题能力和答题规范训练。  审题不细,答题不规范是大多数考生的共性。训练中突出立意、情景的逻辑联系,重视设问方式,加强语言表述的规范性,尽可能选用教材上的规范术语,克服语言的随意性、文学性、描述性、才能减少失分。审好题是答好题的一半,应坚持“慎审题,快动笔”的原则来规范审题答题。审题要把握“三什么”角度而不能盲目作答。  4.落实常规教学,注重新旧教材知识点的衔接与筛选。  要注意通过解题讨论的方式,分析各考点特别是核心考点与新教材知识的差异,对核心考点可能考查的角度进行预测。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