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在中共XX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聚焦“一条主线、四个重点”战略任务
在中共 XX 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聚焦“一条主线、四个重点”战略任务 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而努 力奋斗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 XX 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区深入 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 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区第十 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 XX 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纪律检 查委员会,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聚焦“一 条主线、四个重点”战略任务,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 居之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现在,我 代表中国共产党 XX 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区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决 贯彻中央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 发展大局,立足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敢于担当、主 动作为,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圆满 收官和“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全面完成区第十一次党代 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我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区” 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全国和谐社区建设 示范城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示范区”、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区等荣誉称号,谱写了 东城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五年来,我们牢牢把握机遇,经受住重大考验,统筹 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紧抓行政区划调整、重大活 动筹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等历史机遇,积极动 员全区各方力量,不负重托、全力以赴,确保了中央、 市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重大活动的顺利 实施。作为 APEC 第三次高官会、新中国成立 65 周年、 抗战胜利 70 周年等重大活动的主战场,我们创新组织领 导和指挥运行体系,科学谋划,周密部署,圆满完成礼 宾接待、环境整治、服务保障等各项任务,实现了以重 大机遇带动区域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始终牢记“东城无 小事”,深入排查反恐防暴、安全生产等各项隐患,强化 矛盾排查化解和社会面防控,发挥党员干部和“东城守望 岗”等群防群治作用,实现了安保维稳“四个不发生”的总 目标,荣获“全市纪念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在履行核心区职责、做好“四个服务”方面向市委交上了满 意答卷。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 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我 们坚决摒弃“舍不得”的思想,坚定不移把落实京津冀协同 发展战略、疏解非首都功能、有效调控人口作为全区工 作的头等大事。区委明确了“一条主线、四个重点”的战略 任务,统一了全区上下思想,形成了社会共识,增强了 行动自觉。以人口调控目标倒逼非首都功能疏解,抓重 点、求突破,打好人口调控“组合拳”,全区常住人口实现 由增到减的重大“拐点”,2016 年底预计实现常住人口比 2014 年下降 3.2 万人,超预期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人口调 控指标。坚持“控”与“疏”双管齐下,在全市率先制定存量 产业调整退出目录和“高精尖”产业指导目录。累计调整退 出 16 家工业企业。以市场腾退为抓手,着力推动人口调 控,关停天乐玩具、百荣二期和永外城仓储物流等 14 家 市场,腾退市场 17.6 万平方米;平稳关停东华门夜市、 隆福寺早市,同时规范便民菜站,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 质,实现了地区环境的明显改善。以重点街区综合整治 为突破,着力提升城市品质,主动申请取消南锣鼓巷 3A 级景区资质,主街综合整治初显成效;启动簋街环境综 合提升工程,交通秩序、广告牌匾混乱和市容环境脏乱 等现象得到改善,后续整治正在进行中;集中连片开展 拆违行动,加大直管公房转租转借、群租房和地下空间 清理力度,封堵“开墙打洞”936 处,清理地下空间 65.7 万平方米,打造了青年沟路、东直门等一批无经营类“开 墙打洞”示范街区,取缔了一批禁止准入的低端业态,推 动安化北里 18 号院等腾退空间再利用,使更多胡同静下 来,提升了居民生活环境。统筹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 服务资源向外疏解,全力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设,与津冀 地区建立产业转移协作机制,推动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 步伐。 五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动产 业高端化发展,区域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面对错综复 杂的经济形势,我们按照中央和市委确定的方针,坚定 不移地调结构、转方式、提效益,突出创新驱动,积极 探索疏解功能谋发展的新路径,经济始终保持了平稳健 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6 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000 亿元、区级财政收入 173.6 亿元,分别是 2011 年的 1.5 倍、1.4 倍;人均 GDP 预计达到 3.5 万美元左右,位列全 市各区第二位;第三产业比重始终保持在 96%左右,稳 居全市各区之首。 我们瞄准“高精尖”产业方向,明确了符合核心区定位 的“二三一”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端化、特色化有了新进 展。重点功能区加快发展,构建了“两轴一带两园区”的整 体空间格局,中关村东城园完成扩园工作,地均产出居 中关村“一区十六园”之首,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效应不断 增强;前门文化体验式消费街区初具规模,北京文化产 权交易中心落户我区;深入实施王府井品牌升级战略, 国际品牌中心、嘉德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即将竣工。“国 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创建取得积极成效。国有企业改 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加快推动。深化“放管服” 改革,上线运行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网络平台,优化了区 域发展环境。对外开放交流实现新突破,国际友城增至 25 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29 亿美元;成功举办“地坛文 化庙会全球行”“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前门历史文化节”等 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东城的国际影响力。 五年来,我们举全区之力打响城市更新改造攻坚战, 古都文化魅力进一步彰显。我们积极回应平房区群众改 善居住环境的迫切期待和旧城保护发展的现实需要,组 建城市更新改造指挥部,实行重点项目区级领导联系协 调、分工负责制。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强化基层党建 引领和群众工作,将党组织建在项目上,认真做好政策 宣传、贴身服务、信访维稳等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冲在 一线、无私奉献,发挥党的群众路线优势,赢得了群众 的理解和支持。制定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非文 保区更新改造、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三大行动计划”,建立 了“政府主导、有机更新、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机 制,有力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 务基本完成,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多渠 道建设筹集保障房,为城市更新改造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们直面难题、攻坚克难,重新启动西河沿、宝华里、 钟鼓楼广场、前门东区等历史遗留项目。目前,西河沿 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宝华里项目的清理取得突破性进 展,进入实施阶段;钟鼓楼广场项目顺利完成,成为附 近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集中清理前门东区抢占房 8000 余间,通过公开征集保护专家意见建议,完成第一 轮规划设计方案,使前门地区进入良性建设轨道。启动 并基本完成全市最大规模、也是安全隐患最大的简易楼 群——天坛周边简易楼和西忠实里环境整治项目。统筹 资源、创新政策、积极准备,启动核心区体量最大的望 坛棚户区改造项目。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 新模式,与金隅、首创、市国资公司等企业合作,深入 推进南锣鼓巷四条胡同、东四三至八条、隆福广场地区 修缮整治试点工作。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完成了玉 河遗址、外城东南角楼景观恢复以及清华寺一期、陈独 秀旧居、宣仁庙等一批文物腾退修缮,区非物质文化遗 产博物馆、时间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等建成开馆, 皇城、东四三至八条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我 区名城保护工作不仅为全市积累了新鲜经验,也擦亮了 古都风貌这张“金名片”。 五年来,我们着力提高民生福祉,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 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改革促 发展、惠民生,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 水平。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特困人员救助政策全面 落实。“学区制”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学院制” 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初显成效,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教育改革的社会满意度达到 93.1%。文化惠民力度不断加 大,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三级公共 文化服务设施全部达标,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建成 协和医院等 4 个“医联体”,分级诊疗试点、中医药特色社 区卫生服务扎实推进。完成居家养老服务顶层设计,积 极引入市场和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为全区完成居家 养老工作打下基础,我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 单位。“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全国 “全民健身示范城区”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完善社区商业服 务体系,“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实现全覆盖,成为全国社区 商业示范区。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痼疾顽症,我们以平房 区为重点,着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制定平房翻改建、 违法建设拆除等系列标准规范,在 10 个平房区街道全面 推行物业管理模式,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推动城市管理 由末端管理逐步向源头治理转变,“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 成效。着手研究胡同停车问题,全区单行单停胡同达到 66 条,停车自治管理示范街达到 30 条,大幅度改善了交 通秩序。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管理“两网融合”, 组建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实现区街两级平台平稳运 行;设立全区统一的 96010 为民服务热线,快速响应和 处置能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美丽东城”建设,以重大活 动服务保障为契机,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落实清洁 空气行动计划,累计完成 6.5 万户清洁能源改造,全区总 体实现“无煤化”;完成总长 16.1 公里的环二环城市绿廊 工程,明城墙遗址公园东南角绿地建成开放式公园,为 市民提供了环境优美的休闲健身空间;启动大通滨河公 园等绿化工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6.86 平方米,城 市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 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并顺利通过民政部验收,“多元参 与、协商共治”模式被评为“2015 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 创新成果”。健全信访代理制、社会矛盾排查调处综合机 制,推进“平安东城”常态化建设,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 定,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广泛凝聚合力,党 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我们坚持把抓好党建 作为最大政绩,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 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 作风建设持续好转,我区被评选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区 委;市委主要领导全程参加区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 会并给予充分肯定;选派党员干部进社区服务群众的做 法,入选全国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工作法 100 例优秀 案例。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 责任制,全区意识形态管理更加严格,正面引导更加有 力。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深入推进区划调整后领导班子 建设、干部队伍优化工作,坚持从严监督管理与关心关 爱干部相结合,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 《关于在全区中心工作中引导干部奋发有为、履职担当 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城市更新改造重点项目中表现 突出的个人予以及时奖励和通报表扬,广大党员干部推 动中心工作、踏实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规范选人 用人工作,完善“三述两评”考核模式,选派优秀干部到重 点项目、社区挂职锻炼,一大批工作成绩突出、扎实肯 干的干部成长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坚持党管人才原 则,市级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我们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研究制定系列文件, 调整优化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区委党建办”“区 委主体办”,积极探索“大党建”工作格局。以区域化党建 为抓手,开展了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党建工作示范 点创建活动,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坚持从严管理党员队伍,开展了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 党费收缴等专项检查,持续开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 和社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显著 提升。通过设立“党员先锋日”,党支部与低保家庭“一对 一”结对帮扶,开展“千面党旗展风采、万名党员做奉献” 志愿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 系。打造“红云东城”非公党建信息平台,扩大了非公领域 党建覆盖面。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探索创新“两轮座 谈、签字背书、约谈督导、集体会诊、延伸检查、述责 述廉、问责追责”等多项举措,有力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制“两个责任”落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集中开展 “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专项治理和强化“一把手”监督、 规范权力行使专项工作,严肃查处并通报曝光违反中央 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和问题。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 在前面,积极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以“零 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加大执纪审查力度。持续推进 廉政风险防控“三个体系”建设,在全市率先建成廉政风险 信息化防控电子监察平台。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入职、上 任、履职全过程的廉政教育培训体系,打造了话剧《金 超杰》、“廉者仁心”廉政历史文化展、“三祠”官德教育基 地等一批廉政文化建设品牌。通过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 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推动改革发展的良好政治 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五年来,区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认真贯彻《地 方党委工作条例》,修订了区委全会议事规则、常委会 工作规则,建立区委书记专题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 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切实加强民主 政治建设,支持人大、政府和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分别 召开区委人大工作、政协工作、统战工作等会议,协助 各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圆满完成换届工作,加强党外代 表人士队伍建设,推动了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在全市率先召开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大会,研究制定了系 列扶持鼓励政策,充分发挥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商 会的自治作用,广泛调动起非公企业在功能疏解、转型 升级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 出台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党 管武装,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全区上下团结 协作、聚焦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 是东城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五 年,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城市更新改造取得 突破、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 升的五年,也是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党的建设得到 全面加强的五年。五年的奋斗历历在目,五年的成绩来 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 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拓进取的结果, 是历届区委传承接力、区级领导班子团结拼搏、离退休 老同志关心帮助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 代表区委,向所有为东城发展倾注心血、作出贡献的同 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来的生动实践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一是必须立 足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以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线,以首善标准做好“四个服 务”,履行好维稳第一责任,进一步优化提升核心功能。 二是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主 体责任,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着力构建“大 党建”格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优势和党组织的战斗堡 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必须强化共治 共享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 期群众路线;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建设管理城 市,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共谋共建,让人民群众在改革 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四是必须敢于担当、敢于碰硬、 敢于创新。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聚焦重点难点,用 群众工作方法来破解城市更新改造、管理中的难题,以 新的思维来谋划未来发展,勇当改革的先行者和试验区, 不断为东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这四点启示既是 过去工作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今后全区发展必须坚持 的基本原则。 在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 地认识到,全区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调控任务依然艰 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 仍然存在;保护古都风貌、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健全精 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深化“文化强区”体制机制改革等,还 有许多瓶颈问题需要破解。特别是党的建设存在薄弱环 节,个别党委(党组)管党治党的主体意识不强,个别 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面和影响 力还需要增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社会治理新要求, 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还难以 适应,担当意识不强;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为官不 为、为政不廉等现象仍时有发生,等等。对此,我们必 须以科学的态度、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的发展形势和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是我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率先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 谐宜居之区”的攻坚阶段。谋划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必须 准确把握国情、市情、区情,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创新 意识和担当意识,自觉服务首都发展大局。 展望未来五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 机遇期。从功能定位上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 表重要讲话,明确了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提出了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部署了京津冀协 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为北京发展特别是东城发展指明了 方向。我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是首都的窗口和“四个 中心”的主要承载区,各项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要 坚持建首善、创一流,立标杆、树旗帜,在落实首都“四 个中心”战略定位的进程中开创东城发展的新局面。从发 展机遇上看,市委市政府对核心区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 越大。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步伐的加快,未来我们通过 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将会释放出大量发展空间,为我们 更好地改善民生、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加快构建“二 三一”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北京举办冬奥会、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也为提升区域国际影响力 提供了难得机遇。从自身优势上看,我区历史文化底蕴 深厚,拥有众多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第三产业发达, 高端人才集聚,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在全市领先。特 别是随着“三大行动计划”的实施,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 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将陆续启动,全区上下干事业、谋发 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扬长补短,把 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就完全有条 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区域发展的新跨越,在提升城 市发展品质上取得更大成效。 当前,我区发展正处在疏解、提质、增效的攻坚期和 城市管理服务的转型期。作为老城区,一边高楼林立、 另一边危旧房连片的“二元结构”特征依然明显,这是我们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群 众热切期盼我们加以解决的最大难题。虽然我区主要发 展指标位居全市前列,但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许多“两 难问题”仍有待破解,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利益诉求更 趋多元。面对快速发展后成长的烦恼,面对改革进程中 各方利益的调整,我们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群众需求来看,社会民众对维护 良好社会秩序、建立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渴望十分强 烈,但现实存在着较大差距,导致部分群众存在落差感 强、焦虑心态突出等问题。从党政部门工作来看,我们 的治理理念、制度、机制、方法还没有完全跟上时代的 要求,存在条块分割、权责不清等现象,习惯于“单打独 斗”、用行政手段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能力,直面问题 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水平。要清楚地看到,现在我们处 于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社会信息化的世界之中, 城市治理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需要我们协调各方、 综合施策,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着力 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善于运用群众工作方 法来解决面临的难题。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 作用,把主要精力放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 实上。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着力加强监管、依法 依规履行职责。在党政齐抓共管的同时,要广泛发动、 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创新城市治理方 式,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格局。全区上下要聚焦“一条主 线、四个重点”战略任务,努力走出一条疏解功能谋发展、 瘦身健体惠民生、综合治理提品质的新路径,团结带领 人民群众共创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 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明年召开的党 的十九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特别是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 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切实履行好“四个服务”职责, 以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线, 以城市更新改造、城市精细化管理、文化强区、民生改 善等工作为重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经济社会发展迈 上新台阶,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 今后五年全区发展的奋斗目标是:按照首都“四个中 心”战略定位,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在 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 走在前列,将我区建设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文化魅力 更加彰显、管理服务更加精细、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城 市品质更加提升”的首都功能核心区。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 2021 年,常住人口规模比 2016 年下降 13%左右,控制在 76.2 万人以内;地区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 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5%左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历史文化街区更 新修缮率达到 80%;平房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 达到 100%;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 100%;公园绿地 500 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 93%。 上述发展目标,既是市委市政府对核心区工作的高标 准要求,更是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区 第十二次党代会任期至 2021 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东城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是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 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通过我们的扎实工作,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东城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为 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 要有这个信心,更应该有这个勇气!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工作新成效引领经济 社会全面发展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 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 识、看齐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自觉担 负起管党治党的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党 的建设各个方面,不断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更大力量。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深 入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以“四讲四有” 为标准,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 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充分发挥党校主 阵地作用,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深入挖掘整合区域内历 史文化资源,建立并有效利用党史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 地,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和改进区、处两 级理论中心组学习。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 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社会舆情汇集梳理, 健全分析研判机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 话语权。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播社会 正能量。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加强主题宣传和舆论 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净化政治生态。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要以 党章为根本遵循,把严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摆在首要 位置,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严格落实《关于新形 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 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用好批评 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加强经常性党性教育、管理、监督, 不断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效果,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制 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打造干事创业、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 伍。贯彻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 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事业为上、重视基 层,大力培养选拔有思路、有本领、有激情、有贡献、 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四有三敢”干部,注重 发现和使用经过基层一线、急难险重任务历练的优秀干 部。认真实施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和优秀年轻干 部培养选拔实施办法,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四个重点” 战略任务,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的培养选拔, 加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充分调动不同 年龄段干部积极性,统筹推进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 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班子 整体功能。健全干部培养锻炼、考察考核、管理监督机 制,注重在推动中心工作中引导干部奋发有为、履职担 当。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深入整治选 人用人不正之风,进一步畅通能上能下渠道。继续做好 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各级党组织要从政治上、思想上、 工作上、生活上真诚关爱干部,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鼓励干部干事创业、大胆作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制 定落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市 级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京津冀人才一体 化发展。 (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 力战斗力。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力度,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 工作的有效覆盖。积极开展党建示范点创建,集中打造 一批市级乃至国家级的党建工作示范街道、示范社区, 争创全市党建工作示范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三级联创” 活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全区基层党建 工作整体水平提升。坚持“互联网+党建”,依托“红云东 城”,打造“智慧党建”信息平台,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 育管理和服务。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健全完善区、街 道、社区、网格四级区域化党建工作协商议事平台。完 善党员直接联系群众、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物业 管理党建联建等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在全区中心工作特 别是在社会治理等重点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 步加强基层基础保障,严格落实党建工作经费,深入落 实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激励奖励、培养培训等办法,切 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五)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廉洁建设,密切党和群众 血肉联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贯彻落实 《党内监督条例》《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重点围绕 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更新改造等重 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加强执纪监督,确保政令畅通。 深入落实“两个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创新方法举措、加 大问责力度,扎实推进监察体制改革,综合运用监督执 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反“六大纪律”行为,始终保持 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深化改革与防范腐败同步考虑、 同步部署、同步实施,抓住用权、用人、用钱的关键环 节,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建 立巡察制度,发挥利剑作用,强化派驻监督,用好审计 结果,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强化“一把手”监督,切实抓好 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和廉政 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加快 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坚持不懈推 进作风建设,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 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广大党员干 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创新群 众工作方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六)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完善“大党 建”工作格局。党委书记要对全面从严治党负好第一责 任,班子成员要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各级纪委要切实担 负起监督执纪问责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对本地区、本部 门的政治生态负责,建立以上率下、层层落实的主体责 任体系。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做到 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严格落实党建工 作责任制,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着力构 建“书记亲自抓,部门单位各负其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大党建”工作格局。充分发 挥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区委党建办联系协 调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区委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 各行业党建工作的整体统筹。 (七)充分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进 一步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认真落实《地方党委工 作条例》,切实加强区委班子自身建设,着力增强常委 会战略谋划、统筹协调、领导发展的能力。坚持民主集 中制,健全党代会、区委全会、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 程序,构建统一领导、职责清晰、运行规范、决策高效 的体制机制。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社会 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制定年度协商计划,主动接受党内 外监督,支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支持人 民政协依章程履行职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 战线,广泛凝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民族宗 教界等各界人士力量;积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 用,进一步增强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 和群众性;坚持党管武装,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形成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坚持调整疏解与优化提升同步推进,全力服务保 障首都核心功能 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落实“四个中 心”战略定位的关键,也是我区未来发展的主线。要坚持 问题导向,完善疏功能、控人口、促转型工作机制,加 速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健康、更可 持续的发展。 (一)坚决疏解非首都功能。坚持“控增量”与“疏存量” 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做好疏解工 作。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严控新增不符合首都 功能的产业以及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全面完成工 业企业生产制造环节、区域性专业市场调整退出任务, 积极推进百荣、永外城等商品交易市场的向外疏解和调 整提升。持续强化重点区域“七小”低端业态管控,进一步 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主动配合中央、市属单位,积 极争取支持,统筹做好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疏解工 作,促进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合理布局、均衡配 置。统筹规划利用好腾退空间,做好闲置资源的功能置 换和再开发利用,重点用于增加绿地和公共服务等设施, 适量置换“高精尖”业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决防止非 首都功能和人口再聚集。积极推动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 加强与城市副中心、兄弟区、津冀地区的沟通联系,建 立完善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加强人口综合调控。严格落实人口调控目标责 任制,强化“点线面”工作格局,完善市区联动机制,坚持 条块结合、综合施策、源头治理,确保全区常住人口总 量完成市级下达的人口调控目标。多措并举开展棚户区 改造、拆除违法建设、治理散乱污企业等“疏功能控人口 十大专项行动”,研究制定分年度各专项行动方案、项目 清单,逐步降低区域人口密度。坚持依法治理“大城市病”, 推动直管公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住宅出租规范化管理, 消除“开墙打洞”、直管公房转租转借、地下空间散租住人 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违规现象,消除低端业态无序聚人现 象,实现人防公用工程零居住。研究制定鼓励外迁政策, 加快朝阳、通州、大兴、顺义等区对接安置房建设及医 疗、教育等资源配置,增强外迁区吸引力。 (三)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主动适应经济 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服务经济 为主导、以文化经济为特色、以总部经济为支撑的发展 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差异化、高端化发展。把握北京服 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契机,瞄准聚人少、能耗低、附 加值高的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环节,完善“二三一”产业体 系,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精尖”转型升级。用好用活中关村 示范区各项政策,充分发挥中关村东城园的辐射带动作 用,建设文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着力推 动王府井商业发展带建设,挖掘盘活文化元素,促进商 业、文化深度融合,通过二次规划、完善配套、发挥商 会自治作用等,形成集高端商业、旅游休闲、文化体验 等为一体的高端文化艺术商业区,尽快进入世界级商圈 的行列。在更新改造、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永 外现代商务区的规划研究和实施工作,使其成为未来新 的“高精尖”经济发展区域。深化区属国资国企改革,完善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鼓励 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更新改造和国 有企业改革。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引进符合区域 功能定位的跨国企业入驻,支持本地企业走国际化道路, 提升区域国际影响力。 五、坚持城市更新改造与精细化管理同步推进,进一 步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未来五年,平房区、老旧小区依然是我区城市建设管 理的主战场。我们要以平房区、老旧小区为重点,坚持 一手抓城市更新改造,一手抓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城市 功能重组、修补短板、治理难题中,进一步提升城市核 心功能和发展品质。 (一)以“三大行动计划”为引领,加快城市更新改 造步伐。继续发挥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的作用,完善群 众参与、多元合作模式,全面完成“三大行动计划”确定的 目标任务。以治理思维积极探索旧城保护更新的新模式、 新路径,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一轴、 六片、三网、多点”为重点,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实施渐 进式有机更新,修补和恢复旧城历史风貌。重点打造南 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张自忠路南、东四三至八条、 东四南、鲜鱼口等 6 片“历史文化精华区”,实现“保护风 貌、改善民生、提升环境、文化复兴”的总目标。以危旧 平房和简易楼为重点,围绕天坛周边、永外地区、建国 门地区、幸福大街沿线四大重点区域,实施成片改造, 实现群众居住条件改善和区域面貌的整体提升。完成南 中轴路环境整治、宝华里、望坛等棚改危改项目,推进 崇外 6 号地、祈西等拆迁滞留区项目,基本完成全区平 房区危旧房、直管公房简易楼和低洼院落改造任务。积 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切实提升平房区基础设施承载能 力,以架空线入地、地下管网、静态交通设施建设等为 重点,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城市 功能体系。 (二)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五大统 筹”理念,加速推动城市管理从末端管理向源头治理转 变,发挥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龙头作用,努力实现市委 提出的“发展质量要提高、人口规模要控制、管理水平要 精细、城市环境要最好”的目标。明年上半年完成城市管 理体制改革任务,逐步形成权责明晰、运行高效的新型 “大城管”管理体制。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和城市管理 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构建城市管理“大监督”体系,在原有 网格化的基础上,着力拓展和统筹建立覆盖区、街道、 社区,面向社会、深入群众,全开放、广覆盖的社会监 督服务网络,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城市管理运行指挥 中心建设。积极构建强有力的执法体系,通过联合执法、 专项执法提升依法治理水平,把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摆 在执法的首要位置。深化街道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赋予 街道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指挥权、领导权、人事考核 权,形成重心下移、权力下放、权责一致的城市管理格 局。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巩 固提升平房区物业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老旧小区综合改 造、物业管理的新模式,消除胡同无序低端业态,让居 民生活更有品质,让胡同街巷更有韵味,让历史文化风 貌更加彰显。以南锣鼓巷、南北花市大街、簋街、安定 门内大街为样板,制定主要大街规范化建设管理标准, 提升城市环境秩序、经营秩序和交通秩序的管理水平, 五年内主要大街全部达标。逐步畅通道路微循环,加快 推进次支路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实施 区域停车自治管理,构建和完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保 障交通运行的安全平稳有序。 (三)深入推进“美丽东城”建设。大力实施环境综 合整治提升工程,分级分类推进背街小巷、老旧小区、 拆迁滞留区等环境秩序整治。完成大通滨河公园、天坛 周边、龙潭中湖等生态绿化工程。全面推进市、区级绿 道建设,做好道路中间、人行便道等物理硬隔离绿化置 换工作,通过规划建绿、见缝插绿、立体拓绿、拆违添 绿、身边增绿等多种方式扩大绿地面积,为群众提供更 多的休闲健身场地。编制重点地区、重点大街的城市景 观设计规划,打造和谐宜居的精品大街,突出微环境建 设,彰显城市品质和人文魅力。全面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提前实现水环境达标,不断提升环卫作业标准,加大环 境污染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逐步推广绿色清洁能源, 推动节能减排低碳工作,强化垃圾分类管理,提高市民 生态文明意识,共同营造优美宜居环境,努力打造恢宏 大气、精致简约、古朴厚重、文化彰显的城市形象。 六、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进一步增强“首都文化 中心区”的影响力 文化是我区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我区实现差异化 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功能的主要承 载区,我们要始终坚持“文化强区”战略不动摇。紧紧围绕 传承与复兴历史文化遗产、打造“文化东城”品牌、壮大文 化经济实力,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改 革,切实让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亮出来、活起来、 动起来,更好地发挥“首都文化中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擦亮古都风貌“金名 片”。文化根脉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归属。要坚持政府主 导,探索市场化运作,引入社会力量,探索多元保护的 新路径。坚持整体保护、全面保护,加大投入,该修则 修、该用则用、该建则建,保护旧城特有的“胡同—四合 院”传统风貌,留住老北京记忆乡愁。着力彰显传统中轴 线的壮美,完成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亮出坛墙,履行 申遗时的庄严承诺;完成故宫周边及南中轴环境整治。 全面完成前门地区修缮整治项目,恢复三里河景观,加 强会馆、戏楼、老字号的保护利用,促进历史文化与现 代创意、高端业态相融合,努力将“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 打造为首都文化的新地标。利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契机, 以故宫、钟鼓楼、雍和宫—柏林寺、孔庙—国子监、南 锣鼓巷、东四、智化寺、前门、天坛、夕照寺等周边历 史文化区域为重点,制定实施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和腾退 利用计划,加快曹雪芹故居纪念馆、老舍文学馆等一批 文化设施的建成开放,挖掘文化内涵,讲好“东城故事”, 促进活态利用,增强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大 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让传统文化焕 发新活力。 (二)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东城”品 牌。把品牌建设作为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的重要抓手,以 “文化东城”品牌为统领,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国 家级、市级优质文化资源汇聚的优势,加大跨层级、跨 部门、跨行业、跨地域公用文化资源的整合,进一步丰 富文化庙会、历史文化节等东城文化名片的内涵,整体 提升东城文化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深化“戏剧东城” 建设,力争使东城成为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戏剧中心。 建立东城区文化发展专家咨询、协调推动和组织落实工 作机制,广泛吸纳区域内外各类社会力量参与东城文化 建设,形成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工作合力。 (三)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化水平,增强群 众的文化获得感。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建设成果,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水 平,形成共性个性并存、上下无缝对接、可复制、可推 广的“东城标准”。完善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供给,加大政府 购买服务力度,引入专业社会机构运营基层公共文化设 施,形成社会资源开放利用、共建共享、科学高效的多 元供给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 公共文化服务。加速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京津冀 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作用,加强资源联动, 健全共建共享机制。参与国家与北京市的国际文化项目 建设,将东城区特色文化资源、项目、活动融入到高层 次国际文化交流。创新工作理念和体制机制,深化群众 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彰显城市文明魅力。 (四)聚焦文化高端要素市场,激发文化经济新活力。 立足东城文化优势,聚焦高端环节,大力发展与核心区 功能相适应、与传承历史文化、体现地区特色相一致的 高端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 济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做强文化演艺、艺术品交易、文 化旅游、全媒体出版四大优势行业,推动形成“文化+”融 合发展模式。以争创“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为契机, 促进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创新拓 展,大力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要素资源,形成立足首都、 辐射全国的文化要素产品和服务交易市场。推进“胡同创 意工厂”升级改造,加强众创空间建设,形成“小集聚、大 融合”的发展布局。全面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搭 建文化服务平台,深度开发文化金融产品,健全文化经 济人才建设体系,实施激励政策,不断优化文化经济发 展环境。 七、坚持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参与度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的利益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强化托 底保障,让广大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一)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 衡发展。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激发劳动者创新 创业活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对残疾人等特殊群 体的保障力度,形成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 系。全面落实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着力推进 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搭建运行区、街、社区三级服务 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确保“十三五”期间我 区居家养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深化“学区制”综合改革,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推进“健康成长 2020”工 程,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规范教育资源 输出模式,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设,满足外迁居民优质教 育需求;积极适应“全面二孩”政策,统筹资源加快学前学 位拓展。全面推动“健康东城”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进一步推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做好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加 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专业 化、社会化建设,利用“医联体”构建完善的“金字塔”型分 级诊疗制度,不断提高群众就医的便利性。结合北京冬 奥会筹办工作,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巩固全民健身示范 区成果。 (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升共治共享水平。完善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的社会治理体制,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承接 政府服务职能。巩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建设成果,推广“开放空间大讨论”“社区议事厅”等群众自 治经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政策方案制定、社区治理等 工作,继续完善普及“多元参与、协商共治”新型社区治理 模式。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完善相关激励保 障政策,进一步激发社工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 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 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搭建志愿服务、联系群众等 工作平台,更好反映群众呼声,实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 全覆盖。 八、牢固树立首都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确保 全区大局和谐稳定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无小事。我们要始终牢记 维稳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着眼防控风险、 服务发展,大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确保重大活动、 重要时期、敏感时段万无一失、绝对安全,切实担负起 维护首都安全稳定这个第一责任。 (一)全面推进“平安东城、法治东城”建设。发挥 国家安全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风险的预判预警,坚决 维护政治安全。强化常态化反恐防恐机制,始终保持对 暴力恐怖活动的高压态势。完善“精细化、信息化、全天 候、全方位”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擦亮“东 城守望岗”志愿服务品牌,提高社会化组织动员能力,不 断提升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能力。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 化解体系建设,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 接联动,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的发生。 贯彻“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司法改革各项任务,营造 良好法治环境。着眼源头预防,确保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机制纳入会议决策程序。以颁布实施《国家反邪教法》 为契机,大力推动反邪教工作社会化。 (二)健全公共安全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隐患排查 治理体系,加强对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和平房区、老 旧小区、地下空间、群租房、旅游景区、人员密集场所 等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行业、 各领域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完善城市运行安 全保障体系,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提高人 民群众的安全感,强化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责任, 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完成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头绪多、任务重,全面深 化改革至为关键。区委要加强对重大改革、全局发展的 领导和统筹,政府系统要加快转变职能、全面深化“放管 服”改革,提高政府效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各部门、各 单位要强化基础管理,做好顶层设计,主动融入全区发 展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深入推进便民服务体系 建设,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完善三级政务服务 体系,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全区人民生活 更舒心、办事更顺心。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 投资项目经营行为,全面实行代建制。要创新公共服务 供给方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破除利益壁垒,今后政 府不再直接承办通过购买服务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而 要积极引入社会和市场力量,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激发事业单位活力。全区 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坚定性,坚持问题导 向,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领域改起,让人民群众在 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敢 闯敢试、争创一流的精神,增强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殚精竭虑做好核心区的 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满怀信心创造东城的美 好未来! 各位代表、同志们,东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脉,文 化灿烂、资源丰富、地位重要,在各个时期都为首都发 展做出突出贡献。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召 唤着我们,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使命激励着我们。面 对新长征路上的各种挑战,面对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 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敢 于担当、锐意创新,凝心聚力、奋发有为,为建设“国际 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而努力奋斗,努力创造出无愧于人 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