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导处范文之教师校外全员培训计划与措施
教导处范文之教师校外全员培训计划与措施 一、宗旨与目标2003-2007年我校教师全员培训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开展新一轮我校教师全员培训”的要求,配合“两基攻坚计划”和“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毕业班教师”的方针,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组织实施新一轮我校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促进我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原则1.创新原则。新一轮教师培训要在充分总结和吸收以往教师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创新求质量,以创新求效益,以创新促发展,按照终身学习的要求,遵循教师培训规律,积极推进教师培训制度、体系、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促进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 2.集成原则。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以相关学校为龙头,有效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使教师教育系统(人网)、卫星电教系统(天网)和计算机互连网(地网)相融通,实现“三网”系统集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形成覆盖全校的、现代高效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 3.开放原则。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具备条件的综合大学和教师培训机构的优势,开发和利用多种资源,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优质资源,有效地促进教师培训工作。 4.实效原则。根据我们临川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注重实效。 三、任务和要求2003-2007年我校教师培训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是: 1.组织实施以专任教师为重点的我校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实施优秀教师高级研修。推荐选拔我校特级教师或有突出贡献的我校优秀中青年教师,通过校外脱产研修和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学习和研究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开阔教育视野,凝练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育思想,为他们成长为新一代我校教育专家打下基础,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组织实施骨干教师和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培训。配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两基”攻坚计划,充分发挥“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 的优势,采取集中研修、远程学习、在岗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以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者培训,更新教育观念,开阔视野,提高骨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在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带头和辐射作用。 --组织实施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五年内,支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以骨干教师为重点,以综合素质提高为主要目标的我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显著提高其师德和业务水平,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带头作用。 --组织实施我校骨干教师市级培训。五年内,支持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人网”、“天网”、“地网”相结合等多种途径,组织的以骨干教师为重点,以综合素质提高为主要目标的我校骨干教师市(地)级培训,显著提高其师德和业务水平,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骨干作用。 2.组织实施我校教师的全员培训。 五年内,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为载体,组织开展我校教师的全员素质提高培训,使每位教师完成不低于240学时的在职非学历进修。新一轮我校教师全员培训的重点是“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具体要求如下: --新理念: 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加强对广大教师进行实施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教育,帮助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新课程: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计划,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我校教师新课程培训。使每位拟进入新课程教学的教师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岗前培训,并进一步帮助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新课程改革。 --新技术:实施“我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建立我校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使全校绝大部分教师普遍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师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我校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宣传,改革师德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显著提高。 3.组织实施我校教师学历学位提高培训以实施全国教师网联计划为主要依托,鼓励和支持我校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进行学历学位提高培训。争取到2007年,全校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70%;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50%;高中教师在学历达标基础上,具有研究生学历者达到一定比例。鼓励和支持我校教师本着学用一致的原则,通过学校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学历学位提高培训。主要包括: --初中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及以上学历提高培训。 --高中教师学历达标培训。 --我校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培训。 4.实施外校教师帮扶培训支持计划--实施对农村中学教师培训资源支持援助项目。配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通过开发、评审遴选和择优收购的方式,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资源,为农村地区中学教师培训提供必要的文本、光盘和多媒体培训资源的支持。 四、实施策略与工作要求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师培训理论和实践,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发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和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使教师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 2.突出培训重点,讲求培训实效。把开展教师非学历素质提高教育与开展教师学历学位提升教育相结合,重在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制定培训规划,突出重点,带动全员;坚持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 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内容,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师的实际需要,使广大教师都能在培训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3.完善培训制度,探索有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形成教师培训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教师学历学位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沟通的机制;坚持以学校投入为主,建立学校、个人两者共同承担教师培训经费的分担机制。 4.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培训体系。积极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构建以高水平大学为龙头和核心,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为主体,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服务支撑,我校校本研修为基础,教师教育系统(人网)、卫星电视系统(天网)、计算机互连网(地网)相融通,系统集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现代高效的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优质资源,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水平。 5.更新培训手段,变革培训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人网”、“天网”和“地网”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坚持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