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工作总结范文之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教处工作总结范文之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政教处范文之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 政教处范文之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 政教处范文之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 政教处范文之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 政教处范文之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 政教处范文之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 政教处范文之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 政教处范文之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 一、何为“后进生”?所谓“后进生”,很长一个时期,一直被称作“差生”,还有的称之谓“不及格生”……叫法虽不一样,但所指的对象却是一致的;指的都是在学校就读的学生中,连中下等学生都赶不上的那一部分。在《教育大辞典》一书提到:“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后进生的表现不仅是学业成绩差,更主要的是品德不良。“后进生”根据各自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品行类后进生、知识类后进生、能力类后进生、体质类(身体弱)后进生。 品行类后进生往往表现为说话不文明、无礼貌、纪律性差、自私自利、斤斤计较、不会忍让、不会宽容、任性撒谎、我行我素、顶撞老师家长、好吃懒做、不求进取、自暴自弃、拉帮结伙、哥们义气、好斗成性、喜欢制造恶作剧、屡教不改、好偷惯偷等。知识类后进生主要表现为知识面较窄,基础课程成绩较差,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完不成教育教学目标。能力类后进生主要表现为不善交际、难于启齿、动手能力差、办事能力不强、同样的事情、别人能办成而他却不能……即社交能力、操作能力、认知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动能力等能力往往比一般同学差。体质类(身体弱)后进生往往表现为身体虚弱、抗病能力差、视力下降、脊柱变形等,在学校害怕运动、害怕上体育课,更别说参加体育竞赛了。“后进生”大量地存在于中等职业学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块硬骨头。他们虽然后进,但在班级、学校中却有较大的影响力,通常是一班之“王”、一校之“霸”,是班主任顺利做好工作的对立面,可以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职业中学的后进生最大特点是年龄将近成年,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如何帮助、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所面临的课题。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预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品行类后进生”正是如此。他们来到人世,除了微妙的遗传因素外,其它是大致相同的。那么,为什么几年十几年之后,有的人品德高尚、胸怀坦荡,而有的人品行恶劣、狭隘自私;有的人文质彬彬、奋发向上,而有的人凶狠残忍、自暴自弃;有的人成为民族精英、国家栋梁,而有的人却龌龊卑鄙、千人唾骂?变化如此之大原因何在?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不良的教育、影响所致。究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社会、四是个人自身。(一)家庭的原因及预防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起点,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位教师,他们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思想品德的陶冶,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家庭状况的好坏,家庭教育如何,对于青少年影响很大。从孩子呱呱坠地起,无不受到家庭的影响,家长的个性特征,经济地位,社会背景、职业、抱负、教育方式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行为。后进生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不明确,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经常侵占学习时间,久而久之,孩子接受父母熏陶,即使有些学生学习成绩顶不错,但也每况愈下,沦为差生。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给孩子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他们对孩子有求必应,百般娇惯,对生活方面无微不至地关怀,对学习却关心甚少,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人财大气粗,孩子在外面做了错事,也不肯认错,甚至辩解包庇,不能与学校密切配合,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当孩子在家里处于至上独尊的地位时,便恨铁不成钢,但错过教育时机,有的家长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好,但他们不懂教育,不能采取恰如其分的教育方法,相信棍棒之下出人才,似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凝聚在这棍棒子上,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不能引起应有的效益,反而使父子之间的行为关系逐渐对立,随着时间推移,畏缩、逃跑、撒谎诸事随之出现,处于这种压抑状态下的孩子怎能学好呢?目前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教育子女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五世同居”的大家庭日趋解体,小家庭日益增多,城市妇女普遍就业,双职工家庭已成为城市家庭结构的基本形式。因为家庭结构的变化,削弱了对青少年的管理教育,造成了不良后果。据调查,一般职工早出晚归,工作很忙,教育子女的机会都不多。这些脖子上挂着钥匙、得不到父母的充分关怀、管教的孩子上学之前,放学以后,常常嬉戏街头,游荡于闹市,他们很容易受坏风气的侵蚀,坏朋友的引诱和社会渣滓的教唆而变坏。农村则表现为父母忙于农活,对子女上学的情况很少过问,任其自然发展,有的家庭把教育问题都依赖于学校,放松了家庭教育。有的家长素质低,自己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孩子回来后,又让他们干这干那,无暇去看书学习。现在社会上夫妻离异现象越来越多,由于父母离异、丧偶、重新组合等原因,破坏了原来的家庭结构、氛围,给家庭成员带来莫大的刺激,打破了原来的温馨,家庭成员很难保持平静的心态,负面影响连锁扩展等等。孩子的心灵往往会受到极大创伤,加上有的离异时谁也不愿意承担教育抚养的责任,使孩子对家庭产生厌弃、无望的念头。从而导致自暴自弃、轻生堕落、离家出走,以至犯罪。有的家庭夫妻感情不好,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会受到影响。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也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目前家庭教育中溺爱型和放纵型占很大比重。由于独生子女增多,父母视他们为掌上明珠,过分溺爱,要什么给什么,要做什么让他们做什么,不加管束,不加教育。有的则表现为放任自流,父母忙父母的,孩子忙孩子的,互不过问。与此同时,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教育方法也是容易造成孩子自暴自弃。例如有的家长(尤其是父母)经常是骂骂咧咧,出言不逊,甚至拳脚相加、棍棒伺候,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思想、行为都出现出现问题了,才后悔莫及,与此同时,却缺乏应对良策,只好听之仍之了,必然发展为后进生。另外,家庭成员不良的品德、行为习惯,家长对孩子的不良示范、默许、鼓励和纵容往往是造成孩子在学校后进的直接原因。如有的家长损人利己,自私自利,久而久之,孩子能品行端正、乐于助人吗?根据多年的调查、观察发现,凡是“品行类后进生”,其家长大多是不称职的,这就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道理。针对家庭原因,一般的预防方法主要有:首先是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可通过“家长学校”和宣传媒体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改变其简单粗暴的教子方法。其次,要改变家长的观念。应当帮助家长树立孩子的健康成长胜过一切的观念;应当树立孩子终身发展的观念;应当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等。最后,还要求家长具有沟通、配合的意识,主动与孩子教育有关的一切积极因素进行沟通、配合,充分相信学校,信任老师。(二).学校的原因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的管理、校风、教师的素质、教师的工作方法及态度等,对育人的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有的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学校领导和老师只把着眼点放在少数能考上重点中学和能上大学的学生身上,对大多数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办法。学生违反了纪律,出了问题,无人管或只是敷衍了事。从而造成校风日下,为差生的产生准备了土壤。有的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教师只管教书,忽视对人的思想教育,对学生的生活、思想、兴趣、欢乐、苦恼等,了解很少。有时说话缺乏证据,批评主观武断,不仅削弱了思想教育工作,而且加剧了学生的对立情绪,有的由于批评不当,学生与老师争吵,刁难老师,扰乱课堂秩序。有的教师对于差生不敢管教,对他们的错误行为,不敢批评教育,睁只眼闭只眼,撒手不管,有的甚至采取放任态度。有的对差生的思想、缺点、错误,不愿做艰苦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喜欢训人、整人、或用行政处罚,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不能使他们转化为好学生,相反,差生反而越来越多。有的教师素质较低,方法简单生硬。他们缺少必要的教书育人的专业知识,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不去主动接近青少年学生,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循循善诱地鼓励他们进步,而是用生硬简单的办法压服、排斥他们,或者孤立、歧视,或者体罚,或者向家长或学校告状。有的在教学上不能透彻理解教材并用良好的方法向学生传授,造成许多人不能接受讲课内容。课后又不能及时给予适当的辅导,造成有些学生成绩越来越差。学校的主要成员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它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即同辈团体),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集体中最为主要的关系,只有维持正常的师生关系,加深彼此间的融合,了解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期望,才有可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合力,完成教学目标;如果二者关系处理不当,师生之间的期望发生矛盾,将会产生一种互为排斥的离心力,从而衍生并增大差等生数量。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是产生师生离心力的主要原因。有时教师的教育失当,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到委屈、压抑,而教师又没有及时找学生解释谈心,造成学生对老师耿耿于怀,以至制造恶作剧、和老师故意对着干等等。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反而增添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恶化了师生关系。不少教师对差等生弃之不管,不能与优等生一视同仁,优等生犯了错误一再宽容,差等生犯了错误有意孤立,或用尖刻的语言批评,教室中设“雅座”,到被遗忘的角落中去,让同学监督,增加差生的心理负担。不容否认,有时采取以上教育方式曾对个别学生起过暂时的积极作用,更多的学生则是由惧怕、压抑过渡到对抗,最后破罐子破摔,干脆来个“不学了”,师生间良好的行为关系遭到破坏,学习就会出现较多困扰,那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当学校教育和学生个人需要产生矛盾,特别是师生良好的行为关系遭到破坏之后,由差生组合的同辈团体就会大量涌现。差生在学校中的地位低下,相对地在团体中他们的地位平等,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他们对成员间的坦率程度大大超过了父母和教师,因此由差生组合的这种同辈团体的组合力、凝聚力、持久力非常大。在团体中,成员间更趋于努力实现其选择的目标,他们有着许多不成文的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向,更多的是有许多价值标准同学校、家庭、社会的标准相悖,但却具相对权威性。良好的团体关系常成为差生进步动力,产生强有力的力量;不良的团体关系会遏止学习欲望,对学校教育起破坏作用,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甚至勾结校外不法分子,成为犯罪小集团。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地注意差生所在同辈团体中的复杂关系,因势利导,化消极力量为积极力量。“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导致差生产生的原因之一。领导办学思想不端正,不能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下功夫。突出地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学生死啃书本,抛弃了一切课外活动,学生身心畸形发展。许多学校把较好教师放在重点班,对重点学生重点辅导,而对大部分学生却弃之不管。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用着我讲你记,我作你抄,百科全书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完全成了瓶子、罐子、坛子,成为任人摆布的机器。教改难于施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学生被另眼看待,打入“冷宫”,有的地方搞“双簧戏”,上边检查来时排练,多次准备,又是老调重弹,久而久之,学生思想僵化,思维呆板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畸形的教育发展当然地要追溯到我国金字塔式的教育结构,层层考试,分数选拔,一考定终身,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人口过多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缺乏教育普及的基础,这些都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以期达到有效的社会控制。针对学校教育因素,一般的预防方法主要有: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有条不絮,确保每位学生的素质都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次,学校要大力开展班主任工作与教师工作两支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科学育人的素养,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与终身教育的理念。第三,教师自身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用科学的方法对后进生开展教学,实施教育;用高尚的职业道德去影响、感染后进生,用自身的优秀品格陶冶后进生,用博大的心怀去容纳、感化后进生。最后,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社会责任感,认真对待后进生,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   ‎ ‎ (三).社会的原因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影响越来越大,目前社会环境整体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社会上不良文艺作品的影响。非法出版物充斥市场,这些非法出版物包括黄色书刊,黄色录像等。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模仿心理重,看了那些带颜色、带刀枪、带棍棒的书刊录像,往往都要想法试一试,一试就会坠入泥坑,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赌博吸毒淫秽之风、拉关系走后门之风、吃喝行贿之风、腐败浪费之风等等,都会使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法商家为了获得不当经济利益,往往采用不正当途径(非法途径)把在校学生变成他们的消费对象(群体),而提供给在校学生的消费内容则往往不利于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在城区,有的私人老板经营的网吧、歌舞厅等为了争取学生这个消费群体,则安排车辆等候在学校门口,一到放学,就把学生接走,在他们的消费场所,则又提供上网(歌舞)、餐饮、休息(睡觉)一条龙的服务,有的还为情渎初开的少男少女提供钟点房服务,这些做法都不同程度地加剧的这些消费群体向着不正常方向转变的速度,造成了他(她)们的后进。总之,社会上的不良因素还是很多的,有时教育者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一遇上社会不良因素的诱发,倾刻就会化为乌有。所以,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不注意。针对社会原因,一般预防的方法主要有:首先,国家、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切实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当地的治安部门、工商部门、文化部门等要对当地涉及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不间断地进行治理,确保青少年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另外,全体市民还要树立关心青少年、帮助青少年的良好风尚与责任观念。(四)自身的原因后进生造成后进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不稳定,常常被其它诱因所左右;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知难而进;学习兴趣不持久,特别是缺乏学习中的潜在兴趣;易受情感迁移;自制力不强,依赖性较大;学习无进取心,甘居下游;道德认识模糊,分不清是非等等。当然,这些“因”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果”,不过,它们确实在继续使差生向差的方向发展。针对自身的原因,一般预防方法是后进生要端正态度,明确自身成长的目标与方向,提高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增强自控能力,明辨是非,树立与困难做斗争的勇气与信心。 三、后进生的转化后进生主要是指在校接受教育的其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的学生,它的成因虽然有四大要素,但其定性仍然由学校决定,由教育工作者判定,后进生的转化过程虽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但这个转化工作仍然是由学校主要由教育工作者来实施与完成,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转化呢?首先, 要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把后进生转化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当作事业来做。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有爱迪生。”教师的态度会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后进生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原因,在学习上、道德情操培养上,落后于其他学生,但他们同样是教师们“传道、授业、解惑”‎ 的对象。所以广大教师要正确看待后进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对他们多一点期望和信心,增强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要认为,我教这个学生只是一年二年,明年后年就不再教他了,何必为他煞费苦心呢?如果那样,有的后进生将会永远后进,永远得不到转化。要充分认识到后进生转化工作,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学校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其次,要做充分的调查研究,找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摸清后进生的基本情况,分清后进生的类别,建立“后进生档案”。通常,我们研究的结果认为在小学三年级之前不会有也不应该有所谓的后进生,到了五六年级或八九年级或到了高中阶段,由于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发生了分化,导致了优劣之分,才出现了教育工作者所定性的“后进生”。而这种分化,往往是某一次考试失败、某一次生活中所犯的错误、某一次情感的曲折、某一次生活的挫折、某一次交往的风波、某一种矛盾应对的失误……由于自己的无知、无能、无力去面对(应对)与承受,让这些消极的因素主导着自己的人生,从而一点一点地滑向了后进的深渊。因而,转变后进生一定要寻找这些分化点,探究其形成的根源,寻找“治疗”的药方。又由于后进生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会明显地出现反复,因而教育工作者又要记录下其转变的过程,即所谓的“后进生档案”‎ ‎,从而一方面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实现转化目标;另一方面,便于教育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到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方法与途径。第三,后进生转化的策略与方法。策略一、制定转化计划。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三五个晚上就解决问题。不可能凭一时的热情就能转化过来。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所以,要制定详尽的转化计划,做到有始有终。怎样制定计划呢?请参考下面的《后进生转化计划》后进生转化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精神,进一步贯彻“两全”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班主任必须端正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各种办法多种渠道进行帮扶,使之成为上进生。本学期,我将一如既往地进一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二、工作目标1、力争后进生转化面达到80%。2、培养后进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一些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三、工作措施(一)思想上进行转化1、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后进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所以我们平时要对后进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兴趣等思想方面进行摸底,了解其思想动态,在班主任作好记录的基础上汇总,与学生进行个别或集中的交流。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2、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从而能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生活上的自信心迎头赶上。为了唤起学生的自尊心,培植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⑴、后进生要求要适度。要求过高,他们会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的学习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⑵、后进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励。⑶‎ ‎、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挑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3、晓之以理,增强后进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应晓之以理,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对他们说理要透彻,一定要结合榜样教育和具体事例,利用集体舆论,辅之以分明的奖罚。(二)行动上进行转化思想工作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重要的还是在行动上。因此,我们计划采取如下措施:1、落实家访制度。采取集中与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班主任不但要与全体家长沟通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校表现,还要及时记录、备查。同时对有厌学苗头、思想不稳的学生实行随时家访,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2、创设情境,锻炼后进生的意志。针对学生不良行为,光靠说理还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应凭借一定的手段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宜的情境。如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该适当创设一些带有一定困难的情境,锻炼他们与各种诱因勇敢斗争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3、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后进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三)成立后进生结对帮扶小组每位老师和学生对后进生都要坚持正面教育和帮助,严禁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对后进生予以关心和帮助。班级成立后进生结对帮扶小组。针对制定的计划,采取行动,让计划得到实施,从而实现后进生的转化。策略二、因人制宜,对症下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如果是“品行类后进生”‎ ‎,他们的形成原因前面已经谈到,主要是家庭的影响。那就要及时地多次地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改变自己的不良做法和教育方法,缓解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紧张气氛。如:我教过的学生张森(化名),他父亲脾气暴躁,加上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教管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是拳打脚踢。一次,因考了80多分,没进入全班前十名,他父亲就用气管线抽打他30多下。时间一长,致使孩子自暴自弃,倔强任性,经常顶撞老师,动不动就和别人拼命。我详细了解了情况之后,多次找他父亲聊天,探讨教育子女的好途径,劝他换一种教育方法。还经常和张森谈心,多让他参加班集体活动,和同学友好相处。后来,这个同学进步很快,成了一个很懂礼貌的好学生。直到现在,见了我老远就打招呼。如果是“知识类后进生”,他们的成因,大多是基础知识没掌握好。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哪里缺乏就从哪里补起。我每次接到新的班级后,首先是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对差生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差的所在,进行补课。这里要特别注意,补课一定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系统。如:职一学生柳帅(化名),第一学期由地方转入我校,成绩极差。经了解,由于他父母同时住院,初三第一学期他两个多月没上学,形成了知识断层。我就从初三的内容给他补起。让他从基本的东西学起。对于“能力类后进生”和“体质类(身体弱)后进生”的转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两类后进生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之外,主要的是应试教育所致。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题海战术,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能力得不到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这两类后进生将会逐渐减少、消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后进生的情况各异。我们教师必须深入实际,摸透后进生的实底,找出其形成的原因,像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对症下药,方可奏效。策略三、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唤发后进生的自信所有的后进生自卑感都很强,尤其是“品行类后进生”和“知识类后进生”的自卑感更强。他们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好象天生的就是“笨”‎ ‎,处处不如人。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非常敏感,常常怀有敌意。如果再有指责、打骂、嘲笑、挖苦向他们袭来,对后进生来说,就如同雪上加霜。要记住,越是后进生,越懂得自尊,越需要关心与呵护。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不能使他们有受冷落的感觉。课上提问,既要给他们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还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理解能力。我的一般做法是:把问题分为难、中、易三类。要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不能有受冷落者。比较容易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当他们有所进步后,再试着提问稍难的问题。使他们在节节胜利中得到欣慰,唤来自信,提高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当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时,也要谨慎行事。老师千万不能妄下结论。一定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公正的处理问题,调解矛盾,力求在后进生中不制造“冤假错案”,不使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受到点滴的伤害。尽可能地做到差生并不知道自己是差生。对他们的错误,就事论事,不翻旧帐。要心平气和,语重心长。批评时,让他们感到老师是在帮助他而没有伤害他。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尽量为“后进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要扬其长,抑其短。有一年,一个常青(化名)的同学,被所有的任课老师公认为是“双差生”。不守纪律、作业完不成、撒谎、爱搬弄是非。简直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学生了。我平时留心观察发现,这个学生确实是毛病不少,纪律性极差。我们班级管理规定中有一条:“不准在校内吃零食”‎ ‎。可他就是管不住自己,经常有学生告他的状。说他违犯纪律。有一次,是卫生大扫除时间。同学们刚把教室打扫干净,等待学校领导检查。就在这时候,常青又拿出瓜子吃了起来,还把瓜子皮往地上乱扔。我一见,立刻怒火中烧,正要发作,但我克制住了。只是让他快把瓜子皮扫走。然后,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讲道理,提要求,说了好半天,他也流露出了感激之情,并决心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遵守纪律。可是,没过几天,又有学生发现他在教室吃东西。有的老师也说这个学生不行了,不用对他煞费苦心了,随他的便吧。不少家长也都劝自己的孩子要远离常青。而我并没有灰心,还在留心观察。又是一次卫生大扫除的时候,我终于发现了常青的长处。情况是这样的:我班在每次打扫完教室之后,专门有两位同学负责整理桌凳,可每次都整理的不算好,不是前后不直就是左右不齐。这一天,负责整理桌凳的两位同学都参加竞赛去了。当常青和几位同学把教室打扫完之后。我对他们说:“今天,李军和刘刚不在,桌凳请你们帮他们整理,好吗?”‎ 即刻,他们就行动起来了。六个同学一人一排,有的左看看右看看,左拉拉右拉拉,就是摆不齐。惟独常青同学干得又快又好。到了下周的班会上,我表扬了常青,并决定以后让他负责整理桌凳、卫生工具的摆放和检查卫生。当时,我就发现常青同学情绪大振,眼里露出了感激的目光。从那儿以后直到放假,我们班的卫生检查一直保持了满分。常青同学好象变了个人似的。纪律性加强了,见了老师不再躲藏了并能主动问好。好多同学也都改变了以往对他的偏见,乐意与他友好相处。常青同学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学习也越来越刻苦。实践证明,转化后进生,最为重要的一环是要想法打消他们的自卑感,增强其自信心和荣誉感。这里主要靠的是鼓励、赞许和宽容。策略四、要有坚定的信心和牺牲精神。转化后进生,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不会一朝一夕就立刻见成效的,它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有时候,虽然初见成效,但转化工作稍一放松,就容易出现反弹现象。之所以好多“后进生”一直是后进生,关键就在于转化工作没有坚持下来。回顾一下,哪一个后进生老师没做工作、关心他、帮助他呢?可以说都做了不少工作,都试图进行了转化。那为什么年年转化始终有呢?我认为,大多是因为,我们在转化的过程中知难而退了。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当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矛盾一步步尖锐激化时,往往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老师便激流勇退了。所以,转化“后进生”要有牺牲精神。它需要牺牲个人的利益,它需要牺牲和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它需要把父(母)子(女)情转换为师生情……没有这种忘我的牺牲精神,转化“后进生”是一句空话。尤其是那些综合型的“后进生”,老师必须付出很多,很多!我相信,只要老师坚定信心,长抓不懈,方法得当,以崇高的师德感化他,以慈母般的情怀去关爱他,一定会把转化“后进生”‎ 的工作做好。策略五、根据后进生成因寻找相应对策后进生的形成有家庭、学校、社会与个人四大要素,其转化也可以在这四个要素上下功夫:首先家庭原因的对策。针对那些因为受家庭溺爱而自私的学生,教师同样要以爱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激发他们的进取意识。为了促进和巩固教育效果,要特别注重与家庭的配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途径,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以便于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对他们所犯的错误,要严肃批评,严格处理,但也要耐心地帮助他们改正,从而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对他们的进步要进行表扬和鼓励,哪怕是一点细微的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老师时刻在关心注意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还是对他们给予厚望的。对父母来说,正确认识自己与子女的关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引导青少年解决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父母对子女影响的实际效果仍取决于他们之间关系的和睦程度,只有相互信任,理解,才能使家庭的积极影响转化为青少年的内在品质和相应行为。其次学校原因对策。教师首先要认真自我检查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有欠缺的地方。如在安排座位,分配任务等一些小事方面有没有无意当中伤害到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一旦懂得尊重和屈辱的意义,尊重与屈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一种有力的刺激。”教师应激发后进生的荣辱观,尊重他,给其以信任,并相机引导。是否有采取一些自以为得力而不得法的教育手段,致使后进生在心理上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使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大减。使后进生成绩更差,品德更坏。在感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的实际行为就是无声的教育。在一些情况下,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不如自己的一个实际行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更好,这就是常说的“身教胜于言传。”‎ 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如果班主任对学生提出有些要求而自己却做不到,这样的便会产生不好的效果,还有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教师应该以自己的高度组织纪律观念去感染后进生,使他们的心灵产生震动,在这种情况下取得显著成效之后,还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使后进生逐渐形成强的组织纪律观念。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学校教育后进生工作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改进教育的方法,让后进生感觉不到自己“后进”,想办法消除他们的自卑意识,排除心理障碍,帮助他们着回自信。以前有人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不但不歧视,冷漠后进生,而且还要无微不至地去关怀,帮助他们。当然这些关怀和帮助不必大张旗鼓,而要恰到好处。方式方法要尽量含蓄,否则会引起后进生的反感情绪,效果适得其反。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找回自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在课堂上多调动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多让他们参于课堂发问和回答,对其回答的结论要多鼓励少批评,当然宽容是适度的,不能无原则的宽容。总之,要尽量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我们是真心诚意的帮助他们。第三社会因素的对策。教师通过稳妥的途径侧面了解一下,学生是否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存在这种情况,不能操之过急,要与他多接触,并向他周围的同学多了解一些他最近的情况。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带他们参加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融入集体中,也使他们的才智有充分地自我表现和施展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还能使他们在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有利于抓住契机与他们沟通。当他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时,教师就可以耐心教导他们,引导他们摆脱干扰,让他们把心思放到学习上。第四自身因素的对策。结合着后进生的成长规律,学习类型、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教师帮助他们寻找后进的原因,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逐步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增强意志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获取成功的快乐,找回自信,激发前进的动力。四、转化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首先,在后进生转化的过程中,教师时刻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能用任何方式表达出“你是差生”的信息,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会使我们的转化计划、转化成果或泡汤或化为乌有。其次,教师在转化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促使后进生的转化,切记:任何单一因素都难以促进成功,后进生的转化也不例外。另外,教师一定要注意投入,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与体力的工作,如果不注重投入时间、情感与精力,后进生转化就如同“纸上谈兵”‎ ‎。教书育人的过程是复杂的,后进生转化工作尤其复杂多变。但只要我们用心研究,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采取多种有力的措施,耐心细致地去做好此项工作,教书育人两不误,转化后进生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总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我们的教育机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工作艺术,更需要老师心中的爱之甘泉,让我们继续探索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从而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