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课件(91张)(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课件(91张)(全国通用)

第一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四 化学实验 第 16 讲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 高考点击 2 高频考点 3 课后热点强化 高 考 点 击 最新考纲 考向分析 1. 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 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 。 2 .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3 .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4 .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5 .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 .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1. 客观题:主要依托实验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并对已设计的方案是否符合实验要求作出判断。 2 .主观题:将在综合实验设计题或工艺流程图题中,以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组成、结构与含量及其制备等为目的,考查原理、实验操作、有关的计算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 高 频 考 点 1 . (2016 · 江苏 ) 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 NaHCO 3 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 NaHCO 3 、分离 NaHCO 3 、干燥 NaHCO 3 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考点一 物质制备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C [ 解析 ]   A 项,制 NH 3 需要用 NH 4 Cl 固体和 Ca(OH) 2 固体加热进行反应,错误; B 项, CO 2 应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错误; C 项,制得的 NaHCO 3 为固体,用过滤法分离,正确; D 项,加热时 NaHCO 3 会分解,错误。 2 . (2017 · 全国 Ⅱ)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 C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 2 mL 0.1 mol · L - 1 的 FeCl 3 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 1 滴 KSCN 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 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 Fe>Fe 2 +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 CO 2 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 2 具有氧化性 C 加热盛有少量 NH 4 HCO 3 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NH 4 HCO 3 显碱性 D 向 2 支盛有 2 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滴相同浓度的 NaCl 和 NaI 溶液 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 sp (AgI)< K sp (AgCl) [ 解析 ]   向 FeCl 3 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 Fe 3 + 完全转化为 Fe 2 + ,滴入 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可证明还原性, Fe>Fe 2 + , A 项正确;燃着的金属钠能在装有 CO 2 的集气瓶中反应生成 Na 2 CO 3 和 C ,说明 CO 2 具有氧化性, B 项正确; NH 4 HCO 3 受热分解生成的 NH 3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只能说明 NH 3 为碱性气体,不能确定 NH 4 HCO 3 的酸碱性, C 项错误;根据题中描述可知黄色沉淀为 AgI ,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 AgCl 析出,可证明 K sp (AgI)< K sp (AgCl) , D 项正确。 3 . (2018 · 全国 Ⅱ · 9)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    ) D 4 . (2018 · 全国 Ⅰ · 26) 醋酸亚铬 [(CH 3 COO) 2 Cr · 2H 2 O] 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仪器 a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 c 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 K 1 、 K 2 ,关闭 K 3 。 ① c 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同时 c 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 去除水中溶解氧 分液 ( 或滴液 ) 漏斗 Zn + 2Cr 3 + ===Zn 2 + + 2Cr 2 + 排除 c 中空气 (3) 打开 K 3 ,关闭 K 1 和 K 2 。 c 中亮蓝色溶液流入 d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 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洗涤、干燥。 (4) 指出装置 d 可能存在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解析 ]   (1) 由题给信息, [(CH 3 COO) 2 Cr · 2H 2 O] 在气体分析中用作 O 2 吸收剂,说明 Cr 2 + 具有强还原性,易被 O 2 氧化,故所用蒸馏水需经煮沸除去其中的 O 2 ,以免影响 [(CH 3 COO) 2 Cr · 2H 2 O] 的制备。由仪器的结构特点可知, a 为分液 ( 或滴液 ) 漏斗。 c 中产生 H 2 使压强大于大气压 ( 冰浴 ) 冷却 过滤 敞开体系,可能使醋酸亚铬与空气接触 (2) ① Zn 将 Cr 3 + 还原为 Cr 2 + ,离子方程式为 Zn + 2Cr 3 + ===Zn 2 + + 2Cr 2 + 。 ② Zn + 2H + ===Zn 2 + + H 2 ↑ , H 2 起到排除 c 中空气的作用,以防 Cr 2 + 被氧化。 (3) 过量的 Zn 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 H 2 ,使装置 c 中压强增大,关闭 K 1 和 K 2 ,打开 K 3 时,溶液被压入装置 d 。由题给信息知, [(CH 3 COO) 2 Cr · 2H 2 O] 难溶于冷水,因此应用冰浴冷却,以便于 [(CH 3 COO) 2 Cr · 2H 2 O] 析出,再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4) 装置 d 的缺点是该装置与大气直接相通,空气中的 O 2 易将 [(CH 3 COO) 2 Cr · 2H 2 O] 氧化。 1 .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 (1) 无机物制备实验方案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原料廉价易得,用料最省即原料利用率高。 ②所选用的实验装置或仪器不复杂。 ③实验操作简便安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或污染较小。 (2) 有机物制备实验方案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原料廉价易得,用料最省。 ②副反应、副产品少,反应时间短,产品易分离提纯。 ③反应实验步骤少,实验操作方便安全。 (3) 仪器装置的选择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 .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1) 实验中反应物或产物若易吸水、潮解、水解等,要采取措施防止吸水。 (2) 易挥发的液体产物要及时冷却。 (3) 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需在反应装置中加装冷凝回流装置 ( 如长导管、竖直的干燥管、冷凝管等 ) 。 (4) 注意防止倒吸的问题。 (5) 仪器、药品要准确描述,如无水硫酸铜 (CuSO 4 ) ,坩埚、研钵、 100 mL 容量瓶。 (6) 实验装置改进,如为防止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接成连通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一支小试管等。 3 .实验室典型的 4 类气体发生装置: (1) 实验室制取氨气可以选用装置 _____ 。 (2) 若用 H 2 O 2 分解来制取氧气,可以选用装置 _____ 。 (3) 实验室制取氯气,可以选用装置 _____ 。 (4) 装置 B 可以制备的最常见气体有 _________ 和 _______ 。 A C D CO 2 H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 ” ,错误的打 “ × ” 。 (1)Cl 2 收集可用排饱和 NaCl 溶液法,不能用排水法。 (    ) (2) 除去 CO 2 中的 HCl 可以将混合气通入饱和的 Na 2 CO 3 溶液中。 (    ) (3) 用浓盐酸酸化 KMnO 4 溶液,增强 KMnO 4 的强氧化性。 (    ) (4) 实验室可选用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 CO 2 。 (    ) (5) 实验室中的 CCl 4 含有少量溴,加适量的苯,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 CCl 4 中的溴。 (    ) √ × × × ×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用 98% 的浓硫酸配制溶解所用的 4.5 mol · L - 1 的稀硫酸,需 4 种玻璃仪器 B .步骤②目的是将溶液 Ⅰ 中的 Fe 2 + 充分转化成 Fe 3 + ,实验操作是向溶液 Ⅰ 中通入足量的氯气 C .利用 Cu(OH) 2 替代 CuO 也可调节溶液 pH 而不影响实验结果 D .步骤④之后的实验操作是蒸干溶剂结晶,所需仪器是坩埚、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三脚架 C [ 解析 ]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需要用到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A 错误;为了不引入杂质离子,将 Fe 2 + 充分转化成 Fe 3 + 的最好试剂是 H 2 O 2 , B 错误;利用 Cu(OH) 2 替代 CuO 也可调节溶液 pH 而不影响实验结果, C 正确;步骤④之后是得到蓝矾晶体,应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需要蒸发皿, D 错误。 C 3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备并探究 SO 2 的某些性质。 【SO 2 的制备 】 用亚硫酸钠与较浓的硫酸反应制备 SO 2 的装置图如上图 ( 夹持仪器省略 ) : (1) 图中装置有一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集气瓶 C 中导管长短反了 Na 2 SO 3 + H 2 SO 4 ===Na 2 SO 4 + H 2 O + SO 2 ↑ 吸收尾气中的 SO 2 ,防止污染环境 【SO 2 的性质 】 探究 SO 2 气体性质的装置如图所示: (2) 装置 Ⅰ 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SO 2 具有 _______( 填 “ 氧化 ” 或 “ 还原 ” ) 性。装置 Ⅰ 中通入足量 SO 2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氧化 (3) 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 SO 2 ,为了验证 Ⅱ 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取 Ⅱ 中溶液分成两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一: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少量酸性 KMnO 4 溶液紫红色褪去。方案二: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 KSCN 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 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解释该原因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 (4)SO 2 可以用来制备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可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也可用于纸浆漂白作脱氯剂等。实验室可通过 Na 2 S 、 Na 2 CO 3 和 SO 2 共同反应来制取 Na 2 S 2 O 3 。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三颈烧瓶中反应制取 Na 2 S 2 O 3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案一 SO 2 过量, SO 2 可使酸性 KMnO 4 溶液褪色 2Na 2 S + Na 2 CO 3 + 4SO 2 ===3Na 2 S 2 O 3 + CO 2 1 . (2018 · 青岛一模 ) 正丁醇中混有少量正丁醛,设计如下提纯路线: 考点二 有机物制备与提纯实验方案设计 已知:①正丁醇和正丁醛 (CH 3 CH 2 CH 2 CHO) 常温为液体; ② CH 3 CH 2 CH 2 CHO + NaHSO 3 ( 饱和 )―→CH 3 CH 2 CH 2 CH(OH)SO 3 Na↓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操作 (1) 需要过滤装置 B .操作 (2) 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 .操作 (3) 需要用到蒸发皿 D .操作 (4) 需要蒸馏装置 C 2 . (2018 · 全国 Ⅰ · 9)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 [ 解析 ]   A 是生成乙酸乙酯的操作, B 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操作, C 是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 D 是蒸发操作,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未涉及。 D 3 . (2017 · 江苏 )[ 实验化学 ]1 -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沸点为 71 ℃ ,密度为 1.36 g · cm - 3 。实验室制备少量 1 -溴丙烷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 1 :在仪器 A 中加入搅拌磁子、 12 g 正丙醇及 20 mL 水,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 28 mL 浓 H 2 SO 4 ;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 24 g NaBr 。 步骤 2 :如图所示搭建实验装置,缓慢加热,直到无油状物馏出为止。 步骤 3 :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相。 步骤 4 :将分出的有机相转入分液漏斗,依次用 12 mL H 2 O 、 12 mL 5% Na 2 CO 3 溶液和 12 mL H 2 O 洗涤,分液,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得 1 -溴丙烷。 (1) 仪器 A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 ;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搅拌和 ___________ 。 (2) 反应时生成的主要有机副产物有 2 -溴丙烷和 _______________ 。 蒸馏烧瓶 防止暴沸 丙烯、正丙醚 (3) 步骤 2 中需向接受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步骤 2 中需缓慢加热使反应和蒸馏平稳进行,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 (5) 步骤 4 中用 5% Na 2 CO 3 溶液洗涤有机相的操作:向分液漏斗中小心加入 12 mL 5% Na 2 CO 3 溶液,振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置,分液。 减少 1 -溴丙烷的挥发 减少 HBr 挥发 将分液漏斗下口向上倾斜、打开活塞排出气体 [ 解析 ]   本题考查 1 -溴丙烷的制备实验,涉及仪器的识别、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原理的分析。 (1) 仪器 A 为蒸馏烧瓶,搅拌磁子的作用是搅拌和防止暴沸。 (2) 反应物中的正丙醇可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也可能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正丙醚。 (3) 向接收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降低了接收瓶内的温度,减少了 1 -溴丙烷的挥发。 (4)HBr 易挥发,故需缓慢加热。 (5) 振荡后,要排出分液漏斗中的气体。 1 .有机制备与分离提纯的思维流程: 2 .有机物制备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1) 制备装置。 (2) 蒸馏装置。 3 .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常用方法: 方法 适用条件 实例 说明 萃取 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分离 CCl 4 和水等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蒸馏 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溶的液体,沸点相差较大 分离酒精和水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4 .有机物制备的解题流程 有机物的制备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物质制备为背景的实验图,涉及知识面广、题型多变、思维发散空间大,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倍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解答此类试题的一般流程是: 第一步,明确实验目的。通过分析合成目标产物的有机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原理,分析反应的特点 ( 如可逆反应等 ) ,并分析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1 . 冬青油是一种无色液体,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冬青油。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所示: 产物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①向三颈瓶中加入 6.9 g (0.05 mol) 水杨酸和 24 g (0.75 mol) 甲醇,再小心地加入 6 mL 浓硫酸,摇匀。②加入 2 粒沸石 ( 或碎瓷片 ) ,装上仪器 a ,在石棉网上保持温度在 85 ~ 95 ℃ ,回流 1.5 h 。 ③ 反应完毕,将烧瓶冷却,加入 50 mL 蒸馏水,然后转移至分液漏斗,弃去水层,将有机层再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 50 mL 5% 碳酸氢钠溶液和 30 mL 水洗涤。 ④将产物移至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 0.5 g 无水氯化钙。⑤最后将粗产品进行蒸馏,收集 221 ~ 224 ℃ 的馏分,其质量为 6.8 g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本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 。 (2) 装置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 ,进水口为 _____( 填 “ Ⅰ ” 或 “ Ⅱ ” ) 。温度计的适宜规格为 _____( 填代号 ) 。 ① 50 ℃    ② 100 ℃    ③ 300 ℃ (3) 用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用水洗涤时,产品在 _____( 填 “ 上 ” 或 “ 下 ” ) 层。 (4) 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本次实验中冬青油的产率为 ___________ 。 催化剂、吸水剂 球形冷凝管 Ⅰ ② 除去水杨酸和硫酸 下 除去粗产品中的水分 89.5%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 170 ℃ 左右,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_____(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 a .引发反应 b .加快反应速度 c .防止乙醇挥发 d .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 在装置 C 中应加入 _____(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 .水         b .浓硫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 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d c 溴的颜色完全褪去 (4) 将 1,2 -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 _____ 层 ( 填 “ 上 ” 或 “ 下 ” ) ; (5) 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 Br 2 ,最好用 _____(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洗涤除去; a .水 b .氢氧化钠溶液 c .碘化钠溶液 d .乙醇 (6) 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_______ 的方法除去; (7) 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 D ,其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 ( 如用冰水 )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 b 蒸馏 避免溴大量挥发 1,2 -二溴乙烷的熔点低,过度冷却会凝固而堵塞导管 [ 解析 ]   (2) 根据题中提示,选碱来吸收酸性气体; (3) 制备反应是溴与乙烯的反应,明显的现象是溴的颜色褪去; (4)1,2 -二溴乙烷的密度大于水,因而在下层; (5) 溴在水中溶解度小,不能用水,碘化钠与溴反应生成碘会溶解在 1,2 -二溴乙烷中,不能用碘化钠溶液除溴,乙醇与 1,2 -二溴乙烷混溶也不能用; (6) 根据表中数据,乙醚沸点低,可通过蒸馏除去 ( 不能用蒸发,乙醚不能散发到空气中,且蒸发会导致 1,2 -二溴乙烷挥发到空气中 ) ; (7) 溴易挥发,冷却可减少挥发。但如果用冰水冷却会使产品凝固而堵塞导管。 物质 熔点 / ℃ 沸点 / ℃ 密度 /g · cm - 3 溶解性 苯 5.5 80 0.88 微溶于水 硝基苯 5.7 210.9 1.205 难溶于水 间二硝基苯 89 301 1.57 微溶于水 浓硝酸 83 1.4 易溶于水 浓硫酸 338 1.84 易溶于水 实验步骤如下: 取 100 mL 烧杯,用 20 mL 浓硫酸与 18 mL 浓硝酸配制混合酸,将混合酸小心加入 B 中。把 18 mL(15.84 g) 苯加入 A 中。向室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酸,边滴边搅拌,混合均匀。在 50 ~ 60 ℃ 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水、 5% NaOH 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无水 CaCl 2 颗粒,静置片刻,弃去 CaCl 2 ,进行蒸馏纯化,收集 205 ~ 210 ℃ 馏分,得到纯硝基苯 18 g 。 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 B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 ,装置 C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 (2) 配制混合酸时,能否将浓硝酸加入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为了使反应在 50 ~ 60 ℃ 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 A 中液体就是粗硝基苯,粗硝基苯呈黄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液漏斗 冷凝回流 不能,易发生酸液迸溅 水浴加热 溶有浓硝酸分解产生的 NO 2 ( 或硝酸 ) 等杂质 (4) 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蒸馏纯化过程中,因硝基苯的沸点高于 140 ℃ ,应选用空气冷凝管,不选用水直形冷凝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本实验所得到的硝基苯产率是 _________ 。 洗去残留的 NaOH 及生成的钠盐等可溶性杂质 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时因玻璃管内外温差大而炸裂 72% 1 . (2016 · 天津 ) 水中溶氧量 (DO) 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通常用每升水中溶解氧分子的质量表示,单位 mg · L - 1 。我国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规定,生活饮用水源的 DO 不能低于 5 mg · L - 1 。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 ( 夹持装置略 ) ,测定某河水的 DO 。 考点三 定量测定实验 Ⅱ . 测定步骤: a .安装装置,检验气密性,充 N 2 排尽空气后,停止充 N 2 。 b .向烧瓶中加入 200 mL 水样。 c .向烧瓶中依次迅速加入 1 mL MnSO 4 无氧溶液 ( 过量 ) 、 2 mL 碱性 KI 无氧溶液 ( 过量 ) ,开启搅拌器,至反应 ①完全。 d .搅拌并向烧瓶中加入 2 mL H 2 SO 4 无氧溶液,至反应②完全,溶液为中性或弱酸性。 e .从烧瓶中取出 40.00 mL 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 0.01000 mol · L - 1 Na 2 S 2 O 3 溶解进行滴定,记录数据。 f . …… g .处理数据 ( 忽略氧气从水样中的逸出量和加入试剂后水样体积的变化 ) 。 回答下列问题: (1) 配制以上无氧溶液时,除去所用溶剂水中氧的简单操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橡胶塞处加入水样及有关试剂应选择的仪器是 _____ 。 ①滴定管 ②注射器 ③量筒 (3) 搅拌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溶剂水煮沸后冷却 ② 使溶液混合均匀,快速完成反应 (4) 配平反应②的方程式,其化学计量数依次为 ___________ 。 (5) 步骤 f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步骤 e 中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某次滴定消耗 Na 2 S 2 O 3 溶液 4.50 mL ,水样的 DO = _________ mg · L - 1 ( 保留一位小数 ) 。作为饮用水源,此次测得 DO 是否达标: _____( 填 “ 是 ” 或 “ 否 ” ) 。 (7) 步骤 d 中加入 H 2 SO 4 溶液反应后,若溶液 pH 过低,滴定时会产生明显的误差。写出产生此误差的原因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至少写出 2 个 ) 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4,1,1,3 重复步骤 e 的操作 2 - 3 次 溶液蓝色褪去 ( 半分钟内不恢复颜色 ) 9.0 是 2 . (2017 · 全国 Ⅰ · 26)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 : NH 3 + H 3 BO 3 ===NH 3 · H 3 BO 3 ; NH 3 · H 3 BO 3 + HCl===NH 4 Cl + H 3 BO 3 。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2)b 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 f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 。 (3) 清洗仪器: g 中加蒸馏水:打开 k 1 ,关闭 k 2 、 k 3 ,加热 b ,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 k 1 , 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 c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开 k 2 放掉水。重复操作 2 ~ 3 次。 避免 b 中压强过大 防止暴沸 直形冷凝管 c 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 (4) 仪器清洗后, g 中加入硼酸 (H 3 BO 3 ) 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 d 注入 e ,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 d ,关闭 k 3 , d 中保留少量水,打开 k 1 ,加热 b ,使水蒸气进入 e 。 ① d 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e 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 __ ________ __ ____________ , e 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5) 取某甘氨酸 (C 2 H 5 NO 2 ) 样品 m 克进行测定,滴定 g 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 c mol · L - 1 的盐酸 V mL ,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_ ______ _% ,样品的纯度≤ _ ______ _% 。 液封,防止氨气逸出 保温使氨完全蒸出 [ 解析 ]   (1) 导管 a 与大气相通,其作用是避免烧瓶内气压过大,发生危险。 (2) 加热液体时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和球形冷凝管等,要指明。 (3) 停止加热,瓶内水蒸气冷凝,气体压强减小,会引起 g 中液体倒吸入 c 中,利用蒸馏水倒吸来洗涤仪器 e 、 f 。 (4) ① 止水夹 k 3 处可能漏气,导致测定的 N 元素质量分数偏低,故 d 中保留少量水起液封作用,防止氨气逸出。 3 . (2018 · 天津 · 9) 烟道气中的 NO x 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用如下采样和检测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Ⅰ . 采样 采样步骤: ①检验系统气密性;②加热器将烟道气加热至 140 ℃ ;③打开抽气泵置换系统内空气;④采集无尘、干燥的气样;⑤关闭系统,停止采样。 (1)A 中装有无碱玻璃棉,其作用为 _______ 。 (2)C 中填充的干燥剂是 ( 填序号 )_____ 。 a .碱石灰   b .无水 CuSO 4    c . P 2 O 5 除尘 c 防止 NO x 溶于冷凝水 锥形瓶、酸式滴定管 偏低 偏高 定量实验测量的方法 1 . 测量沉淀质量法: 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过滤、洗涤、干燥后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称量固体一般用托盘天平,精确度为 0.1 g ,但精确度高的实验中可使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可精确到 0.000 1 g 。 2 .测量气体体积法: (1) 量气装置的设计: 下列装置中, A 是常规的量气装置, B 、 C 、 D 是改进后的装置。 (2) 读数时先要将其恢复室温后,再调整量气装置使两侧液面相平,最后读数要求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 3 .测量气体质量法: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称反应装置在放出气体前后的质量减小值;另一种方法是称吸收装置前后的质量增大值。 4 . 滴定法: 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1 . 为精准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含少量 NaCl) ,准确称量 W 0 g 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最合理 ( 除 W 0 外 ) 的是 (    ) A 选项 实验方法 实验方案 测量数据 A 滴定法 将样品配成 100 mL 溶液,取 10 mL ,加入甲基橙,用标准盐酸滴定 消耗盐酸的体积 B 量气法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碱石灰增重的质量 C 重量法 样品放入烧瓶中,置于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 减轻的质量 D 量气法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 排水体积 2. 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 156 ~ 157 ℃ ,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 35 ℃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 (1) 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操作 Ⅰ 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_______________ ,操作 Ⅱ 的名称是 _______ 。 (3) 操作 Ⅲ 的主要过程可能是 _____( 填字母 ) 。 A .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 .加 95% 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 .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漏斗、玻璃棒 蒸馏 B (4) 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分子式的方法如下:将 28.2 g 青蒿素样品放在硬质玻璃管 C 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再充分燃烧,精确测定装置 E 和 F 实验前后的质量,根据所测数据计算。 ①装置 A 、 E 、 F 中盛放的物质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NaOH 溶液 CaCl 2 ( 或 P 2 O 5 ) 碱石灰 ②G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则测得青蒿素的最简式是 _____________ ,欲确定其分子式,则还需要的物理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防止空气中的 CO 2 和水蒸气进入 F 装置 装置 实验前 /g 实验后 /g E 22.6 42.4 F 80.2 146.2 C 15 H 22 O 5 相对分子质量或摩尔质量 3 . (2017 · 天津 ) 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 NaI 等碘化物溶液中 c (I - ) ,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 . 准备标准溶液 a .准确称取 AgNO 3 基准物 4.2468 g(0.0250 mol) 后,配制成 250 mL 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 .配制并标定 100 mL 0.1000 mol · L - 1 NH 4 SCN 标准溶液,备用。 Ⅱ . 滴定的主要步骤 a .取待测 NaI 溶液 25.00 mL 于锥形瓶中。 b .加入 25.00 mL 0.1000 mol · L - 1 AgNO 3 溶液 ( 过量 ) ,使 I - 完全转化为 AgI 沉淀。 c .加入 NH 4 Fe(SO 4 ) 2 溶液作指示剂。 d .用 0.1000 mol · L - 1 NH 4 SCN 溶液滴定过量的 Ag + ,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 AgSCN 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 .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f. 数据处理。 实验序号 1 2 3 消耗 NH 4 SCN 标准溶液体积 /mL 10.24 10.02 9.98 回答下列问题: (1) 将称得的 AgNO 3 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AgNO 3 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滴定应在 pH < 0.5 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b 和 c 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 _____ ,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0mL( 棕色 ) 容量瓶、胶头滴管 AgNO 3 见光分解 防止因 Fe 3 + 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 ( 或抑制 Fe 3 + 的水解 ) 否 若颠倒, Fe 3 + 与 I - 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5) 所消耗的 NH 4 SCN 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 _____________ mL ,测得 c (I - ) = ________________ mol · L - 1 。 (6) 在滴定管中装入 NH 4 SCN 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判断下列操作对 c (I - ) 测定结果的影响 ( 填 “ 偏高 ” 、 “ 偏低 ” 或 “ 无影响 ” ) ① 若在配制 AgNO 3 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 _______ 。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 _______ 。 10.00 0.060 0 用 NH 4 SCN 标准溶液进行润洗 偏高 偏高 课后热点强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