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3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收费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与档案工作研究理论文章五篇
收费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与档案工作研究理论文章五篇 收费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窗口服务规范化 XX所始终把服务司乘美好出行作为根本,以落实《xxx管理中心收费工作规范及考核标准(试行)》为抓手,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一是以培训促进服务能力提升。在每年聘请内训师为收费人员开展“文明礼仪”培训的基础上,要求各站定期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小课堂课活动,通过一系列培训,收费人员窗口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所属XX北站在中心最近一次服务质量考核评比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二是以考核助推服务规范统一。出台了《XX收费所规范化服务考核方案》,在业务操作、工作纪律、文明服务、岗亭卫生等方面制定了统一的规范化标准,采用每天现场检查及抽查视频录像方式,每月初对上月各项规范化工作进行考核,并设置奖惩措施,通过奖优罚劣调动收费人员规范化服务的积极性。考核实施以来,我所收费窗口文明服务蔚然成风,微笑服务逐步成为窗口服务常态,司乘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实施“迎国评”和“四星创建”攻坚 “迎国评”和“四星创建”这两项工作是XX收费所2020年的两场硬仗,也是全年主要任务,XX收费所把这两项工作作为为重中之中,全力以赴打好攻坚战。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XX所及时召开了动员会,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有力,并结合收费所实际,成立“迎国评”和“四星创建”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对内外业工作进行了细化分工,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到人,分析以往经验和模拟验收等方式,从浅到深,由表及里,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狠抓细节,完善内业资料。根据两项工作考评标准,逐条对照,不放松任何细节,查漏补缺,突出亮点,认真整理、完善、细化、自查、归档,保证内业资料条目清晰完整,格式规范,内容详实,努力实现内业资料不扣分。三是完善硬件设施,美化环境。对车道安全岛进行修整并重新刷漆,对破损VI标识进行修复,美化了收费岗亭形象;每周组织职工拔草,对树枝进行修剪,全面提升站容站貌;完善职工化妆室,为职工淡妆上岗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对员工活动室、宿舍硬件设施进行了完善,为两项考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三)稳步推进收费主业 截止至6月底,我所四站通行费收入约2962万元,总车流量约为155.7万辆次,受疫情影响,通行费同比下降约为42%,总车流量同比下降约为12%。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收费额的影响,我所采取了积极措施堵漏增收。一是严格规范绿通查验工作。坚持“一单、两人、三点”的工作方法,做到影像资料全覆盖;加强对绿通车免费放行的业务学习,推动绿通查验高效、精准。二是积极联合中心稽查大队。定期组织“打逃”,注重交流经验和联勤联动,提升打击效率,入口超限集体冲岗得到有效遏制,进一步优化了收费工作社会环境、法制环境。三是积极开展“引车上路”。我所积极寻求“东浒寨、黄庭坚故里、宁红茶场”等景点的合作伙伴,凭我所当日通行费票据可以享受景点票价相应折扣,达到了很好“引车上路”的效果。 (四)全力以赴抓保畅 XX收费所针对节假日车流量巨增的特点,特别是今年5月6日,全国高速公路恢复收费,车流量出现大幅度增长,保畅形势较为严峻。我所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行动。一是全员参与。从站长到收费人员,全员参与、坚守岗位,同时成立春运保畅工作领导小组,所有人员充实到收费一线参与保畅工作。二是开足车道。对出入口车流量增加造成拥堵时,所有车道开足,启用便携式手持机进行发卡收费放行。三是积极引导。安排工作人员在出入口对车道进行渠道化,引导客货车辆分道快捷通行;四是备足票卡。要求票管人员充分备足、票据、CPC卡及纸质通行券,以备发放纸质通行券。通过一系列措施,上半年,我所未发生车辆拥堵、负面舆论等情况,通行秩序良好。 (五)夯实管理促效能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科学管理,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一是努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XX所从实际出发,制定完善了《XX所规范化服务考核方案》《XX所考勤管理办法》《XX所宣传报道奖惩办法》《XX所非劳动合同用工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营造了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让内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涉及重大事项决策、人事任免、评先评优、违纪违规处分及2000元以上资金使用等内容,均经会议讨论决策,及时公示,保证所内各项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重大事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三是大力开展劳动纪律整治。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XX所积极开展劳动纪律整治,要求机关及各站考勤管理员建立本部门劳动纪律考核台账,把好“考勤关”,同时加大考勤纪律检查力度,以现场检查、记录检查、监督检查等手段进行检查,做实“考核关”。活动的开展有效杜绝了员工迟到早退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六)抓实党建促发展 一是重视支部规范化建设,努力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支部委员成员之间的沟通,强化班子团结;做好党员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有计划发展新党员,目前支部共有9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1名发展对像;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赴**县**乡**村传统家风家规传承教育基地、**省展览中心“赣籍开国将军百战图”大型创作展进行参观学习。 二是强化所站宣传力度,努力打造牢固的“舆论阵地”。XX所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重点围绕党建、收费管理、所站建设、企业文化等全面加强宣传工作。上半年,XX所宣传稿件刊用25篇,其中被江南都市报、**文明网、**高速集团多次刊用,有力宣传了所站工作,塑造了良好形象。 三是从细抓好人文关怀,努力打造舒适的“生活基地”。XX收费从点滴小事入手,以提升职工“幸福感、归属感”为抓手,加强人文关怀:为劳务派遣工每人定制了6件春夏季工作服,积极开展“夏送清凉”活动,随着高温天气的来临,每日下午两点半要求行政后勤人员为岗亭一线员工送上西瓜、冰绿豆、凉粉等降暑物品;积极开展了“八个到家”活动,上半年走访慰问职工15人,送去慰问金共计6400元。一件件实事增强了所站凝聚力,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七)狠抓防控保稳定 一是常教育,打好“预防针”。XX所把安全和廉政教育作为常态工作,持之以恒、不厌其烦。在安全生产方面,充分利用宣传栏、LED显示屏、收费广场等,制作宣传横幅、标语,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知识,上半年共制作4条安全生产宣传横幅、28条LED滚动电子标语、1块宣传栏。在廉政方面,通过组织观看专题纪录片、反面典型案例,开展党风廉政知识测试,让干部员工在学廉、思廉中受警醒、知敬畏、守底线,为维护风清气正从业环境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是严防控,拧紧疫情“安全阀”。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XX收费所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政治任务,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部署防控工作全天候。成立领导小组,形成全面联控机制、确保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实行全天候保障防控,自1月26日起,单位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全所在岗在位人员取消休假,听从指挥,服从调度。加大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全覆盖。疫情期间通过微信群、QQ群,督促职工不信谣、不传谣,不随意、恶意造谣惑众,做到疫情防控形势人人知晓,防控行动人人参与,着力营造了全所共同打赢、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浓厚舆论氛围。加强保障,各项防控举措全落实。未到岗人员在家封闭,有效避免了人员流动情况,同时建立微信报送健康状况及出行情况,有效对全所人员进行管控;加强在岗人员每日体温监测以及对岗亭、院内、工作场所每日全面消毒杀菌;全力保障好防疫物资供应。疫情期间共采购口罩13500个,手套5500双,红外测温计5个,消毒液550瓶,酒精300瓶,护目镜60副,洗手液180瓶,先后投入7万余元,确保了防疫期间物资充足。加强支援,复工复产全助力。XX所先后抽调24名员工,组成“抗疫硬核队”全力支援服务区,为服务好各行业复工复产人员出行,有效应对服务区车流高峰带来的现场管控和防疫压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严监管,亮起“警示灯”。一方面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通过签订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定责任,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自觉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加强纪检监督,对物品采购、岗位调整、公务接待、食堂费用、绿通车辆查验、车辆用油及设备维修等方面加以监督,要求及时进行公开,做到事事有监督。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我所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有些方面也有较大突破和创新,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一是如何转变观念,从实际出发,塑造我所特有的服务品牌和所站文化,还需深入研究和探索;二是极少数员工大局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自我约束意识不强,给工作带来不利,有些工作落实不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坚定信心不动摇,坚决克服困难,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窗口“规范化服务”活动,推进各站站容站貌、文明服务、硬件设施等提质升级,实现窗口服务提质提档,努力创建四星级收费站。 二是积极做好“迎国评”各项工作,为集团实现“高速公路排名全国前5、路况检测成绩进入全国前3”目标贡献力量 三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强化团队精神,增强员工凝聚力,及时树立“榜样”,形成“比学赶超”良好局面。 四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承担起来、落实到位。 五是坚持以安全为重,加强安全管理,进一步健全所站安全防范措施。 六是疫情防控不放松,目前疫情防控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疫情仍有风险,要不断加强防控工作,同时全员加强自我防控意识,确保防控工作切实到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档案工作研究理论文章五篇 档案工作研究理论文章五篇 【篇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档案馆,是集中保存、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收集和接收本馆保存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开发档案资源,为社会利用档案资源提供服务。 档案馆功能定位的主要目的是为明确其在公众心中所扮演的角色,为公共档案馆在公共服务体系中占据的认可度、职能地位及核心竞争力提供战略导向。过去,档案馆扮演的角色大多数是“保管档案的库房”“政府的机要单位”等以藏为主的机构。很显然,这种功能与形象的定位并不适应当前开放、包容的信息社会,新时期公共档案馆应朝着社会化、服务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人性化、智慧化的个性化服务,突出其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功能定位。 一、公共档案馆功能的发展趋势及背景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变迁——政策导向 随着档案工作不断深化发展,公共档案馆的业务范围也在逐渐拓展,其服务对象已扩大到社区、农村、私营个体等领域。另外,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各种新领域的档案,如社会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新农合、工伤保险、就业指导培训等相关档案也随之产生。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并强调要重视民生档案工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随之进入了一个提倡融合、创新、人本、生态的新时代。因此,公共档案馆将自己丰富的档案资源优势有效融合到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构建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优质服务以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势在必行。 (二)技术的变革——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丰富,互联网、通信技术迅猛发展,我国网民数量剧增。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档案利用网络化逐步推广,档案服务对象也拓展到了网络用户。他们摆脱了线下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不再需要亲身前往档案馆即可享受到档案服务,他们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求助和咨询,这些行为使其成为了档案用户或潜在用户,同时也表明公共档案馆的服务对象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 (三)用户需求的变化——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 在人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就有更高级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这就要求公共档案馆在进行功能定位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如何发挥其文化休闲功能以满足人们丰富多元的文化休闲需求。公共图书馆有传播知识的功能,博物馆有见证历史的功能,纪念馆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而公共档案馆有着丰富的档案资源,其权威性是其他文化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公共档案馆具有提升人类文明的功能。为了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价值,公共档案馆可以通过举办展览、开设论坛、编研出版档案产品、拍摄纪录片等方式,在使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位。 二、公共档案馆的形象塑造 公共档案馆作为我国法定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应该作为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发展战略,在实现面向公众的文化关怀、记忆共享和知识挖掘中发挥自我效能。如何对公共档案馆进行正确定位,进而利用自身特色进行创新服务和管理,更好地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这是目前公共档案馆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提供亲民、便民、利民的档案服务内容 民生档案是与广大群众密切相关的档案类型,颇受广大群众关注。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第十一条指出:“在服务内容上,既做好帮助有关单位建立和管理档案的服务,又做好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档案利用及政府公开信息、其他信息的服务,特别要积极把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信息及时整理、鉴定出来,优先提供利用。”因此公共档案馆在设置档案服务内容时,应充分结合民生需求,做到亲民、便民、利民。例如,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天乡路社区村史馆的展厅设计,主要分为“昔日天乡”“今日天乡”“明日天乡”三大部分,其中包含了农业、经济、生活、教育等模块,将征集来的照片、书面材料、实物等进行编研整理,通过照片墙、视频、实体模型等形式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展厅还专门设有“笑脸墙”,用来展示在社区居民家征集来的笑脸照片,使得其服务内容更加亲民。再如,天津泰达集团图书馆档案馆门户网站首页设计,包含了“新闻公告”“档案服务”“泰达生活”“文化共享”“数图推广”等板块,并依托音视频将相关农业技术、民俗文化等资源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体现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理念。 (二)建立健全更加快速、高效的档案馆利用方式 网络检索需依托计算机为载体来进行信息资源的查询利用,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便捷获取服务的生活方式。随着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等移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终端设备打破了传统信息获取的时空限制,使人们得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资源。如传统环境下公众要想获取政府的公开信息,要么通过政府网站或其他传统媒体浏览发布的信息,要么前往实体档案馆、图书馆等场所查阅相关信息。而**市**区档案馆推出的“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平台”客户端,使得公众只需通过移动设备访问“**区档案馆”主页,就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政府公开信息。同时,手机查阅方式还配备有查找、发送、打印等便捷功能,极大地提高了使用效率。 (三)培养主动提供档案服务的服务理念 一般来说,用户获取信息的模式有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就是自主选择获取咨询的途径,被动就是受制于时间空间和获取能力。主动提供档案服务,就要积极利用用户获取咨询的方式,并分析用户行为与需求,变被动为主动。档案馆可以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等交互平台与用户建立联系,将其在虚拟环境与实体档案馆环境中的信息行为进行综合分析,设计出更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定期推送可能需要的信息资源,从而构建档案馆和用户之间交互融合、互联互通的关系。比如,微信公众号“档案那些事儿”,依托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档案宣传和利用,还会定期进行更新推送,另外用户也可以通过投稿参与公众号内容信息的建设,这使得在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实现了与档案用户的交互。 综上所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公共档案馆应当从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结合社会大环境以及公共档案馆自身情况,确定公共档案馆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大力发挥其独特优势塑造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并有效地向社会表明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这有利于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提升公共档案馆的社会地位,从而最大化实现档案的价值。 【篇二】 G20**峰会的成功举办,使**市确定了今后5年将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目标,**举办国际重大活动、重大赛事将更加频繁,而真实记录和完整收集这些活动、赛事的档案工作也将更加重要。 制约因素 档案意识不强。重大活动的组织承办机构往往是临时的,工作人员大都由各单位抽调而来,其档案意识普遍不强,且身兼数职,精力和时间有限,对档案收集工作不够重视;有些机构的领导认为档案材料移交之后利用不便,不愿及时移交;不少档案员变动频繁,档案收集工作的交接不到位。 特殊载体档案收集不完整。重大活动照片、视频、音频等声像档案直观立体地记录了活动的多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但由于多种原因,相关机构在重要工作节点不注重及时形成影像材料,造成事后无法弥补的遗憾;一些实物档案如各国赠送的礼品、国家领导人及其配偶的留言与题词、着装、峰会筹备机构各部门的印章、领导人使用印章的印模等,大多是孤品,如收集不及时,事后更是无法补救。 活动相关档案收集难度加大。峰会等活动的工作内容多、涉及领域广,所形成的档案数量较大、类别繁多、载体多样,单凭档案部门的一己之力难以完成收集工作。特别是在现有条件下收集峰会相关账外文件存在较大困难,需要中央筹备办等部门的支持与协助。 涉密材料收集易疏漏。在工作中,相关机构对涉密文件材料的移交非常谨慎,往往出于保密因素的考虑,拒绝移交峰会筹备办规定移交的材料,如与峰会会议场地相关的材料等。如果等到峰会结束再行收集这些材料,难度会更大,不确定因素也会更多。 工作对策 机制建设强保障。首先,为确保峰会档案的齐全完整和及时归档,峰会筹备办在成立之初就将市档案局工作人员编入峰会筹备办文秘组,负责收集峰会档案。其次,**市档案局领导亲自带队赴**、上海等地实地参观调研和学习取经,及时调整峰会档案收集方式和方法。第三,市档案局主动与国际峰会**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联系,向主管领导宣传档案工作法律法规,督促他们配合档案收集工作,形成全方位监督的局面。第四,市档案局在峰会筹备办成立之初,挑选业务骨干进驻筹备办文秘组,指导档案收集工作。 规范管理定制度。在宏观层面,峰会筹备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市档案管理条例》等相关要求开展档案收集工作,把档案接收及归档工作纳入各机构及个人的职责范围,与其他工作一同考核;严惩损毁、丢失档案的机构和个人,敦促档案形成单位及时补救移交。在工作细节方面,峰会筹备办制定了《国际峰会档案管理工作方案》《2016年G20**峰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G20**峰会文件材料归档要求》等工作规章,作为相关机构移交档案的重要依据,明确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等。 定人定责办培训。为做好收集工作,峰会筹备办抽调各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峰会档案工作协调小组,加强与各机构负责人和兼职档案员的沟通联系,定期开展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保证收集工作随时跟进,确保材料及时归档。同时,峰会筹备办将归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机构,要求其立即整改。市档案局还联合省档案局举办针对所有机构和兼职档案员的业务培训。 拓宽思路广收集。为更完整地反映G20峰会从筹备到召开的整个过程,建议峰会筹备办指定相关单位或委托中介公司对账外文件进行收集,并将收集来的账外文件汇编成册或制作成纪录片;广泛征集来自民间的与峰会有关的特色档案,并支持个人保管和展示以及向市档案馆捐赠或寄存其收藏的峰会档案,对于捐赠有重要价值峰会档案的个人或社会组织给予一定奖励;掌握涉密文件范围,在档案收集工作开始前,市档案部门要及时同各机构沟通,了解涉密材料的范围、密级及解密期限,并与移交部门或移交人签订移交协议,协议中注明涉密档案的移交时间、内容、数量等。 依法治档保安全。**市档案局认真落实市委关于“G20峰会期间的档案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的指示精神,紧紧抓住峰会期间全市档案安全这一关键问题,敢于担当,“干”字当头,加大监管力度。档案局组成5个检查组,由局领导带队对25家单位进行了重点抽查,确保峰会期间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 【篇三】 **年6月初,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在全国档案安全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废改立”,“二是要抓好制度的执行”。作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安全制度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已有的相关成果仅涉及档案安全的某些具体制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如何全面认识档案安全制度的内容,树立档案安全制度的整体意识、重点意识、实践意识,是落实国家档案安全工作会议的重要方面。 档案安全制度的形成 自档案产生以来,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战国时期的秦律已出现有关档案库房防火的专门规定,后发展至唐代,档案防盗和防毁坏制度被列入国家法律范畴。此后,宋元诸朝在继承前朝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内容更为具体,保护范围更加广泛。 近现代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载体日益多元化,加之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广泛应用,档案安全制度随之发生变化,从只重实体档案逐渐发展为实体档案、数字档案并重。 2010年5月,杨冬权提出建立档案安全体系,并进一步指出档案安全制度的健全与档案安全法规、档案安全技术标准及档案安全业务指南的实施与完善密切相关。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从加强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应急管理制度、改善保管保密条件等多方面健全档案安全制度。2016年年初,国家档案局印发《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从加强档案馆库建设、确保实体和信息安全两方面来强化档案安全保障。**年6月初,李明华指出,“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是档案事业的根基”,需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档案安全工作”。 不难看到,近年来国家档案局出台的文件中,既包括档案安全的专门条款,也有针对档案安全的专门文件,这表明国家层面十分重视档案安全建设。然而,仔细研读上述文献,关于档案安全制度建设的规定中,缺乏对实践工作的具体指导及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安全工作的执行,因此有待进一步解读。 档案安全制度建设的内容 在档案安全的专门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档案安全制度被划分为法律政策执行安全、制度安全、资源安全、档案实体管理安全、档案信息管理安全和档案保密开放利用安全6个模块。这是一个高屋建瓴的概括,在实践工作中需要从不同视角进行解读。 1.基于档案安全制度的范围 基于档案安全制度的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宏观制度、中观制度和微观制度。 宏观制度是国家层面的档案安全制度,具有全国性、普适性、宏观性的特点,包括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制度、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安全执法制度,等等。目前,宏观制度重点关注以下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强全国档案馆库安全建设,保障档案实体安全;二是建立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的宏观制度。 中观制度是地方或行业层面的档案安全制度,是各地区或行业依据宏观制度、结合本地区或本行业特点制定的。如,**省档案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档案局相关文件,制定了《**省档案局(馆)突发事故及灾害应急预案》,在坚持统一领导的基础上,从组织领导体系及相关处室和人员职责、应急保障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更符合**省实际。 微观制度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依据宏观制度、中观制度制定的本馆(室)档案安全制度,包括库房安全制度、人员登记制度、安全备份制度、安全责任制度等,是对宏观制度、中观制度的落实。 2.基于档案安全制度的维度 基于档案安全制度的维度,可以将其划分为档案安全管理制度、档案安全业务制度。 档案安全管理制度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安全制度,主要包括档案安全行政管理制度和档案馆(室)安全管理制度2个方面的内容。前者主要表现为档案行政执法安全制度,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通过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具体行政行为来保障档案安全的制度;后者是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制定的安全制度,包括档案库房安全制度、安全备份制度、安全移交制度、安全利用制度等。 档案安全业务制度是指档案主管机关对安全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的制度,包括技术指导、业务咨询、培训讲座、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将业务指导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能够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素养,便于档案主管机关掌握情况,发现问题。 3.基于档案载体安全的视角 根据档案载体的不同,档案安全制度可划分为实体档案安全制度和数字档案安全制度。 实体档案安全制度是保障实体档案安全的制度,这里的实体档案主要指传统载体档案。该制度主要包括:档案库房安全制度,如库房“八防”措施;档案安全保管制度,对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定期检查;档案安全利用制度,制定完善的借阅登记、利用效果反馈制度;档案安全备份制度,对实体档案实行多份异地异质备份等。 数字档案安全制度常被界定为档案信息安全制度,是防止数字档案信息被非法泄露或更改,确保其真实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的制度。该制度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数字档案收集安全制度,确保其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完整且与原始状态一致;数字档案保管安全制度,保证数字档案信息不被任意篡改、载体不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破坏;数字档案利用安全制度,保障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不被非法泄露;技术安全制度,保证数字档案信息及其载体的长期可用性、数字档案资源的可读性和系统兼容性。 4.基于档案管理流程的视角 档案管理流程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开放、检索、利用等活动。据此,档案安全制度可分为收集安全制度、整理安全制度、鉴定安全制度、保管安全制度、统计利用安全制度、开放安全制度、检索安全制度等,笔者将其归纳整合为形成安全制度、管理安全制度和利用安全制度。 形成安全制度是指在档案形成前及形成中、为日后安全管理而制定的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制定档案形成安全制度应坚持前端控制原则,通过制度安排预防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实践中,前端控制思想的运用主要表现为档案装具的选择、人员的合理配置、技术设施的配备、技术力量的储备、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等。 管理安全制度是指在档案的整理、鉴定、保管过程中制定的制度,包括档案库房安全制度、档案安全备份制度、电子文件安全保管制度等。 利用安全制度是指在档案统计、开放、检索、利用过程中的安全制度,包括档案原件限制利用制度、档案开放安全制度、档案利用登记制度、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制度、电子文件利用安全制度等。 5.基于制度相关性的视角 解决档案安全问题不仅要制定档案领域内的安全制度,还应借鉴其他领域的安全制度。从这个角度看,档案安全制度可分为直关制度和相关制度。 直关制度是指以保障档案安全为目的,与档案安全、档案环境安全直接相关的制度。该制度具体表现为:档案馆库安全制度,确保库房环境适宜且安全;档案行政管理制度,通过行政执法来惩治破坏档案的行为;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各类档案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对相关人员问责;安全备份制度,对档案进行多份异地异质备份;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识别档案面临的风险,评估风险概率并提出对策;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进行专项应急预案演练等。 相关制度是形成于其他领域,但可以为档案领域所参考借鉴的制度。例如,信息安全领域的有关标准或制度,适用于档案安全活动的部分可予以采用;图书馆、文物等领域的标准或制度,可适当加以补充,从而形成符合档案行业实际情况的安全标准或制度。如《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ISO/IEC 27005: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GB?4943.1—2011)等,都可适用于档案领域的安全制度建设,是档案安全的相关制度。 档案安全制度建设的重点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档案安全高效化。具体来说,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思想指导下,完善档案安全的基本条件和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并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档案网络和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能力。其中,“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是档案安全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 1.人防 实践中,档案安全制度的建设和实施与档案工作人员密不可分,各级档案部门务必对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保持高度警醒,坚持把管好队伍作为管好档案的前提和保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只有完善档案安全主体责任制度,建设档案安全人才队伍,才能充分发挥人在档案安全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完善档案安全主体责任制。首先,档案部门要建立“一把手为主、人人有责”的机制,由一把手掌控全局,对档案安全负总责,在此基础上,把责任细分到各科室各人头;其次,档案部门要健全档案安全应急管理制度,成立以一把手为首的档案安全领导小组,预估档案管理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据此制定应急管理制度;最后,档案部门要实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制,对安全问题零容忍。 第二,建设档案安全人才队伍。在“人人有责”的安全机制下,组建专门的档案安全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掌握档案安全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学习计算机安全知识、互联网安全知识、知识产权知识等跨学科的综合知识。 2.物防 物防是构建“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的物质基础。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文件的日益增多,档案安全管理的方式、对象与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档案安全管理方式由完全依靠人工转变为计算机管理为主、人工操作为辅;档案安全管理的对象由以传统载体档案为主转变为传统载体档案与数字档案并存,且数字档案的数量大有赶超传统载体档案的趋势;档案安全设施由以实体档案安全设施为主发展为以数字档案安全设施为主。这些变化对档案部门的物防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实体档案、数字档案安全设施,才能减少外部环境因素对档案安全的威胁。 3.技防 技防是强化档案安全的技术保障。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在为档案工作提供先进管理方式的同时,也给档案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正如李明华在档案安全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档案安全工作的需要,必须通过创新发展特别是引入新技术新手段来应对档案安全风险。” 第一,进一步加强物理保护技术。对于实体档案,主要采取物理保护方式,一方面要运用相关物理、化学原理与方法保护实体档案,减少环境因素对实体档案的侵害与破坏;另一方面要建立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制度,保证档案的安全存储和长期可读,降低安全风险。 第二,进一步提升信息保护技术。对于日渐增多的数字档案,档案部门一方面要完善安全防护系统,利用信息技术保障档案信息安全;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档案云存储备份中心,这样既能降低档案信息灭失的风险,又能将档案信息资源集中起来管理、开发和利用。 档案安全制度建设的实施 建立健全档案安全制度,需要档案安全工作各环节、各方面的有序组织和有效管理,为档案安全制度建设提供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支持。具体来说,要注意建设主体的定位、建设过程的控制和建设效果的反馈3个方面的问题。 1.建设主体的定位 档案安全制度建设的主体是档案安全的主要负责机构及相关责任人,既负责档案安全的顶层设计,也负责档案安全制度的实施。我国档案安全制度的建设主体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其中,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监督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各机关的档案安全制度建设工作;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集中实施本级机关的档案安全制度建设工作;各级各类地方档案馆(室)根据实际需要,加强本单位、本系统或本区域的档案安全制度建设,并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监督,各级档案室还要接受档案馆的业务指导。 2.建设过程的控制 档案安全制度的建设过程不尽相同,需要根据本机构的实际情况作统一安排。总的说来,建设过程控制的重点主要有: 第一,各机构要指定专人分管档案安全制度建设工作,并将其纳入工作规划和年度考核中,定期检查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同时,加强档案安全人才队伍建设,为档案安全制度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第二,各机构以档案安全建设主体为核心,形成档案安全制度,并从重要制度、急需制度入手,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档案安全制度体系。 第三,各机构要争取同级党委、政府或上级机构的重视,建立档案安全经费投入机制,科学合理地核定所需经费,将档案安全制度的建设内容都列入预算,为其提供经费支持。 第四,各机构要推进档案安全设施建设,在安全至上的原则上,稳妥推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的运用,为档案安全制度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第五,各机构要积极构建档案安全技术体系,通过外包、外协或自主研发等方式,不断提升物理保护水平和信息保护技术水平,为档案安全制度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在上述建设过程中,各级档案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建设工作及相关规划,并通过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档案馆(室)安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督促整改。对于档案安全制度建设工作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并落实问责追责制。只有这样,才能促成档案安全责任主体的落实,促使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逐渐形成。 3.建设效果的反馈 各机构需要建立并完善档案安全制度建设的评估机制,定期对本机构档案安全制度建设中的各项任务指标进行评估,并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反馈其实施效果及改进措施,据此制定下一季度(或年度)的建设规划,促使档案安全制度不断健全,推动档案安全工作不断完善。 “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是档案事业的根基。”档案安全制度的建设需要理论支撑,这也是档案工作实践的需求。认真解读国家档案局相关文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推动档案安全制度的不断发展,全面落实《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的任务,从而奠定档案利用与服务的基础。 【篇四】 在第四个国家扶贫日到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全党全社会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当前,档案工作应继续围绕脱贫攻坚这一头等大事,积极落实党委、政府有关部署安排,主动担当,奋发有为,依法履职,优化服务,在脱贫攻坚战中做出积极贡献。 增强脱贫实效,项目支撑是根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地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新村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医疗卫生扶贫、文化惠民扶贫等项目。如何做好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档案服务和档案管理,笔者在实践工作中有以下一些思考。 抓好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政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摆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都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指出,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这就决定了档案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中找准位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独特作用。档案工作突出的特性是政治性,最根本的是把牢政治方向。当前,脱贫攻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扶贫开发项目档案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真实记录,规范管理扶贫开发项目档案,是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的保障,档案部门应站在对国家、对人民和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把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贡献档案力量。 抓好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职责指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要求“完善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开展绩效考评”。党委、政府和扶贫开发主管部门明确要求做好建档立卡信息统计、精准扶贫档案等工作。扶贫开发项目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收集好、整理好、保管好、利用好这些档案,是法律赋予档案部门的职责义务,是党委、政府对档案部门的工作要求。档案部门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档案局等有关部门的安排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抓好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部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独特作用。 抓好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价值取向。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服务体现在为中心工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上,抓好扶贫开发档案工作就是服务职能的最好体现;扶贫开发是涉及数百万人的民生工程,包括住房、交通、水利、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涉及范围广,资金投入大,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民生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务必抓紧抓好民生领域的档案管理,切实发挥民生档案“记录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各级档案部门按照党委政府和国家档案局的安排部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立足实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务实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认识缺乏高度、参与尚有难度、工作缺乏深度、措施欠缺力度等现象和问题,亟待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准确定位。扶贫开发项目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新村建设、能源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等,扶贫开发项目档案是扶贫开发项目在申报、审批、公示、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及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真实记录。从性质上讲,扶贫开发项目档案是重要的国家档案资源,有相当一部分档案属于国家综合档案馆依法接收进馆的范围,档案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监管。从类别上讲,有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园区项目、能源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项目等,类别众多。从层级上讲,扶贫开发项目有的属于国家重大项目,有的属于省级重大项目,有的属于市级重大项目,有的是县级重大项目,其档案管理应有不同层级,需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管理上讲,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项目管理实行公示制,公示项目概况,包括项目负责人、建设内容、规模、投资额度等;公示项目资金,实行省、市、县、乡、村5级公告公示制度,纳入村务公开、政务公开范围,接受社会监督;项目建设实行评估制,对重大扶贫项目进行社会经济效益评估。从职责上讲,扶贫开发项目档案管理,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档案部门应负责统筹规划、监督指导,扶贫开发部门应领导、组织、实施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工作,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形成单位应依法依规做好扶贫开发项目的“收、管、用”等工作。 其次,要统筹推进。一是在组织领导上统筹,档案部门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向分管档案工作、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汇报,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在部署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工作时统筹安排项目档案工作,明确项目档案工作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监管责任,力争将档案部门纳入扶贫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组、将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工作纳入项目检查验收内容,督促各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单位做好档案工作。二是在工作谋划上统筹,把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工作作为服务中心工作的内容、作为民生档案工作的重点、作为年度工作的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根据本地扶贫开发项目计划,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和主管部门进行分类,建立扶贫开发项目档案管理数据库;突出工作重点,把重大建设项目作为重点,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突出抓好本级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协助做好上一层级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三是在业务建设上统筹,把扶贫开发项目档案管理列入业务制度规范建设、业务培训、业务指导的计划内容,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下发必要的指导意见,开展必要的业务培训,组织必要的讨论交流;同时,加强与扶贫开发管理部门的沟通,加强与扶贫开发项目主管部门的联系,建立畅通的工作情况通报机制,联合下发文件、组织培训、召开会议、开展交流;坚持全过程监管,突出抓好项目档案登记、业务指导、专项验收等环节,在登记上力求“全”,在指导上力求“实”,在监督上力求“硬”,在验收上力求“严”。四是在监督考核上统筹,把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评、专项检查的内容,构建压实责任、上下联动、层层推进、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联合扶贫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开展扶贫开发项目档案管理的专项检查,把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档案的规范管理和安全保管作为检查的主要内容,把档案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评估扶贫开发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依据,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及时督促整改落实,确保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三,要务求实效。按照谁形成、谁负责的原则,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工作的责任主体是项目实施单位,档案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指导、服务、监督、协调,促进责任主体履行项目档案管理职责,这就要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有效手段,倒逼责任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推动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工作落地见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在项目实施单位推广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有效做法,实行“三纳入”,即纳入招投标管理,纳入合同管理,纳入工程验收;“四同步”,即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同步落实;“五确保”,即确保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有效利用。同时,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配置工作力量,落实相应经费,注重宣传引导,强化考核激励,为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篇五】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将生态与建筑合称为“生态建筑”,即“绿色建筑”。2004年8月,原中国国家建设部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英国伦敦城市档案馆馆长德波尔·詹金斯最早提出“绿色档案建筑”这一概念,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档案馆。绿色档案馆是属于绿色建筑的范畴。因为这一概念还比较新,并且国内还缺乏相关的标准,所以尚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结合档案馆的实际情况,参照绿色建筑的定义描述,一般可以将绿色档案馆建筑定义为:在档案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档案馆工作人员以及档案利用人员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无论是绿色建筑还是绿色档案馆建筑,国外在这些方面都发展较早,且有很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国外绿色档案馆建筑研究 随着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越来越为人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筑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也进行了重新思考,由此,生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建筑逐渐被提出并得到相应的发展。现阶段,发达国家关于发展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逐步成熟,也为绿色建筑在世界范围内的建设推广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 1.国外绿色档案馆标准体系的建立 从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到可持续发展,再到绿色建筑各种标准的发布及实施,节能、环保、低碳等“绿色概念”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实现从传统高能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节能型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及主流做法,作为公共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档案馆建筑的建设和发展也开始逐渐成为很多国家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英国于1993年首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TM体系。1995年,美国也制定了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LEED评估标准,该标准帮助包括公共建筑在内的建筑项目明确绿色建设目标,引导其在能耗、环保等方面工作的开展。荷兰的《公共记录法》也将档案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城市整体规划中,以减少能源消耗。 国际档案界也针对建设绿色档案馆建筑召开国际性的研讨会,共同探讨、分享、交流建设的经验。2011年,上海档案馆和国际档案理事会城市和地区档案馆处执委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绿色档案建筑”国际研讨会,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的档案馆馆长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会并发言。会议以“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为理念,就如何构建“绿色档案建筑”进行深入交流。这充分说明建设绿色档案馆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对于我国还处于萌芽发展状态的绿色档案馆建设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2.国外绿色档案馆建设实践 国外绿色档案馆建设起步比较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建设绿色档案馆建筑方面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实践成果和丰富的实践建设经验。作为绿色档案馆建设经典案例的荷兰鹿特丹市档案馆,有着丰富的建设绿色档案馆的经验:在对原有档案馆建筑的节能改造基础上,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实现了档案馆的绿色节能及档案的长期存储。英国伦敦城市档案馆,也是通过改造实现节能。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和法国朗德斯省档案馆实施的节能照明改造等,减少了能源消耗与维护费用。这些档案馆的做法都是绿色档案馆建设的可借鉴案例。 国外典型绿色档案馆建筑实例 1.荷兰鹿特丹市档案馆 荷兰鹿特丹市档案馆前身是荷兰国家邮电公司的维护中心,经过3年的改造,改建成为一座崭新的档案馆。在改建过程中,鹿特丹市档案馆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包括:优化自然采光,采用可持续能源、低污染建筑材料、高效玻璃,建立雨水处理系统,实行分区供热、地下能源存储、垃圾分类等。 同时,鹿特丹市档案馆采取了很多节能系统措施:(1)热力泵系统。用于调节温湿度。该系统利用140米深的地下蓄水层的能源存储,并且有一个连接热力分配网的备用系统。该热力泵系统可为6.5万立方米的建筑供热,保持库房恒温恒湿的状态。(2)热水供应系统。该系统通过3个太阳炉和1个热力泵炉提供热水。(3)雨水处理系统。通过收集雨水,将雨水用于冲洗厕所以及为温湿度控制装置中的超声波加湿器提供水源,通过净化以后,还可以为保护工作室使用,节省了购买去离子水系统的高昂开支。(4)优化采光系统。将办公区的窗台和墙面粉刷成白色,以便让阳光最大限度地反射进办公室。建筑内的主灯通过中心机房的计算机控制,为自动开关,库房内的二级灯则设计为手动打开,开启10分钟后自动关闭。(5)太阳能照明系统。2000年,鹿特丹市档案馆安装了184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系统。 2.英国伦敦城市档案馆 英国伦敦城市档案馆拥有将近600年保存档案的历史。档案馆建筑面积共3.3万平方英尺,包括公共房间、员工宿舍、传统保护和数字化工作室和排架长度约100公里的档案储存区。2006年,英国和欧盟都提出了以节约能源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节约能源包括水、气候控制和材料等问题,这个目标还被写进了英国和欧洲的法律。改造之前,伦敦城市档案馆每年需要花费巨额资金用于日常消耗,这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伦敦城市档案馆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1)改建大楼,改善其性能:给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把不需要的窗户用砖砌死;将大量储藏室的外墙隔绝;采用冷光灯,给非必要照明安装定时开关;把房间分割成小间。(2)关闭自动空调系统,改由工作人员按时监测温度和湿度数据,在每年的春秋等季可以不用设备就能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3.法国国家档案馆 法国国家档案馆是法国的综合性档案馆,负责收藏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历史档案和法兰西共和国各中央机关的档案。法国人也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节约能源、自然资源,保护我们的星球。法国国家档案馆的绿色档案馆建筑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新馆选址上,2004年3月,法国总统宣布新馆选址塞纳河畔皮埃尔菲特镇,选址主要考虑因素为公共交通的便利、无水灾隐患及环境污染。其次,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档案保管的特点,建材以钢和水泥为主,为了保温隔热,水泥墙体设计为30厘米厚(与我国明代皇家档案库房皇史宬在建筑理念上异曲同工)。 法国许多省市档案馆都是因地制宜,由旧建筑改造而成,如马赛市档案馆就安置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烟草工厂里,图卢兹市档案馆所在地原来是一个大水箱,洛特省档案馆是由小教堂改造而来。对老建筑进行翻修,达到现有建筑物的标准,体现了节约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对于我国发展绿色档案馆的启示 相比于国外,我国的绿色档案馆实践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低碳、节能等方针政策的相继出台,国内对绿色档案馆建筑的研究也不断展开。目前,我国对绿色档案馆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法规标准及课题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丰富的实践成果。国外先进的建设理念和建馆经验对于我国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绿色档案馆,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制定并完善绿色档案馆建筑方面的标准规范 绿色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宏观层面、建筑行业以及档案馆自身功能和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更需要技术、理论的完善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国外绿色档案馆的介绍及建馆时的绿色节能举措,我们发现各国在发展过程中虽各具特色,但也有相同之处:都制定了绿色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具有先进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我国也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有效地引导、规范我国绿色档案馆的建设。 2.推广绿色建筑节能标识 绿色建筑的能源标识认证,是经过第三方机构严格鉴定,对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冠以该绿色能源标识。绿色建筑能源标识认证可以提升档案馆对于绿色建筑的认知,有效地推动绿色档案馆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绿色档案馆实践建设成果中,只有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档案馆建筑获住建部绿色建筑三星设计标识认证。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多建设一些类似的具有示范性质的绿色档案馆,可以帮助档案部门加深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加速绿色档案馆的推广建设。 3.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随着档案的价值越来越为社会所认知,以及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需求的增加,档案馆建筑功能需要不断完善。在档案馆建设过程中,其设计、建造等理念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建筑节能发展的趋势,更重要的是要将档案馆建筑与其功能相互融合,将绿色节能理念、档案馆的性质和档案的价值紧密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档案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实现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是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绿色建筑领域的一部分,发展绿色档案馆也是我国档案界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既要吸取国外在建设绿色档案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又要体现我国档案行业的特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