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实验教材教研组教研计划
语文实验教材教研组教研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贯彻执行规范、追 求效益、崇尚创新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加强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 习惯和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语文学 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育家叶 圣陶把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关系到一个人 一辈子的事情,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每个有巨大成就的语 文特级教师无不把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作为他教学中的核心事业来抓。 辽宁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良好的习惯不但对学科学 习有着正面的影响,而且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与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看他是否有好的语文习惯,他 好读、善听、会记、常写、注重积累,自觉参与一切有关的语文活动,这 个人的语文水平决不会差。而这种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 过程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 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终身 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 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 浓厚兴趣,主动识字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默读的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 各类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把习 惯的培养列入课程目标,并加以细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语文课 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为几个层级,并由低往高发展,是过去 的语文教学大纲前所未有的。语文教育内容的审美情趣还有自然美、社 会美、艺术美等等。《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文学教育是培养语文审美情 趣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从中吸收 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厚学生 人文底蕴的目的。语文审美的教育最终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以提升人的 文化品位,发展人的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具体工作安 排 二月份 1.参加江东区"走进新课程"备课活动。(2020 年 2 月 24 日下午 1 点) 2、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程标准 的意义、功能、结构、内容,明确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让新课程标准 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头脑。 3、假期备课情况检查。 三月份 1.召开教研组成员会议。(分发资料)讨论通过本学期实验 工作计划,实验教师再根据计划分头制订个人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实 验重点,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验工作,保证实验工作有序、顺利地展 开。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明确本学期 实验重点,学习、搜集相关理论及研究资料,为本学期实验打好理论基 础。(集中学习《语文教学生活化》,谈感想,集中进行讨论。体验"语 文教学生活化"的精髓。) 3.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参加江东区教研 活动) 4.听教研组成员的课。(1-2)节 四月份 1.中旬 进行备课检查。 2.下旬参加学校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演讲比赛。 3.撰写"课改"学习论文。 4.开设组内实验课,全体教研组老师听 课,课后除教师自己评课,自评得失外,其他的教师参与听课评课。通 过实验课发现实验的进展,看看形成了什么,有什么效果,按的出发有 哪些不足,便于下一步工作有的放失。(家长展示课准备) 5.听教 研组成员的课。(1-2)节 6.期中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检测 学生的各项能力。(期中测试) 五月份 1.组织教师认真上好研 讨课,为参加学校教学大比武作准备。 2.认真上好写字课。课堂 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保证课上有充足的写字时间,充分发挥教 师的示范作用,加强指导,加强督促,教给方法,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 的写字习惯。组织学生进行写字比赛。 3.参加江东区"我爱语文"- 走进新课程主题展示活动。 4.理论学习:"语文素养"科学评价大 讨论(围绕评价考卷,练习题展开) 5.教研组成员开课。 六 月份 1、新教材不同课型教学案例回放与评价。(课件、教案、反思 等) 2、每位教师每人出期末试卷一份。 3、写好教学论文。 4、认真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5、做好学期评比总结工作。查看更多